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有父母。”
“可等于没有。”
“你从哪里弄的钱?”
“从瓦尔卡那里借的。”瓦尔卡是阿列克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朋友,一起上过学,现在一起工作。
“为什么不从我这里拿?”安娜问。
“那样你就会知道的。”
“难道我不应该知道?”这才是最主要、最本质的问题,“为什么你不告诉我?”
“你会阻止这一切的。”
两个人都沉默了。
“你不会允许的。”阿列克补充道,“我害怕这些了。”
安娜再次沉默,心里很痛,就像脸撞在门上的痛。
“对不起。”阿列克请求妈妈。
“我不会原谅你。”安娜回答道,“知道吗,阿列克?”
“知道什么?”
“你没有良心。”
“我不这样认为。”
“那你怎么认为?”
“我是在捍卫自己的爱情。”
男人的一生中有那么一些时刻需要他捍卫自己的爱情,他有他的道理。但安娜也有自己的道理:养大了儿子,开始了工作,现在却把她像一块破抹布一样丢在沙发底下。哎,应该在东方国家度老年时光,那里尊重老人,像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季马……安娜想起了季马。当在自己的家里被出卖的时候是需要一个亲近的人。安娜又是一宿没睡,不停地问着“为什么”,这折磨着她。
3
“你只不过是嫉妒而已。”别拉顿娜解释说。
“典型的婆媳之争,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丽达补充说。
安娜大学时代的两个女友:丽达——格拉诺夫斯基的妻子,格拉诺夫斯基由于改革的原因已经爬升到高不可攀的位置,而安娜还是原地踏步,但这并不妨碍她们之间的友谊,她们还像从前一样交往。丽达的命运在15岁,八年级的时候就定格了。当时班主任把优秀生丽达安排和差生格拉诺夫斯基一起坐,一切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从30年前一直持续到今天。他们之间格拉诺夫斯基是太阳,丽达是月亮,除此之外的宇宙在某个地方存在着,却远离他们的生活。
“别拉顿娜”有两个意思:漂亮女人和一种胃药。安娜的这位叫别拉顿娜的女友却全占了。她是三个人当中最漂亮的,而她的生活却像一颗年幼的行星,一会儿是冰,一会儿又是洼地,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形,稳定不下来。她不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嫁了老公,却发现不是最完美的;买了别墅,又觉得不是最好的,她一生都在等待最好的老公和别墅。所以搭桥拆桥成为她生活中最常见的一部分,当沿着这些桥走时,她心里却承载了正在蔓延的不满。她似乎与不满相依为命。
丽达的生活是一湖静水,而别拉顿娜是一条急流。安娜有时需要静的,有时需要动的。这完全看她的心情所需。但今天她两个都需要,她把两个女友都招来是为了寻求建议。三个人坐在咖啡厅里,喝着咖啡,安娜让她们听自己说。丽达和别拉顿娜托着腮时不时大声嚷嚷几句表示抗议或同情,但她们对待这件事并不严肃,尽问些傻问题。
“她多大?40岁?”别拉顿娜兴致勃勃。
“怎么会40岁?19岁!”安娜回答。
“她是妓女?”
“你说什么疯话呀!她在读大学,生物系。”
“她爱阿列克吗?”
“经常腻着阿列克,像只猫似的。”
“年轻,漂亮,聪明,爱着阿列克,那你还有什么不满意?你说说看。”
丽达和别拉顿娜盯着安娜,安娜有些紧张,不再说话了。
“无论哪一个你都不会喜欢的!”丽达得出结论。
。
。20:13
“为什么?”
“因为你爱阿列克!他能从你手中跳出来我都感到很惊讶了。好样的!是个男子汉!不过,这当然会让你心痛。还好,阿列克是医生,他知道,现在痛是痛,以后就会好的。”丽达提醒安娜。
“不用担心!”别拉顿娜建议,“第一次婚姻是试婚,一年后他们就会离婚的。现在,所有的人都离婚。”
安娜的胸中燃起希望的火苗。
“那如果他们不离婚呢?”安娜担心地设想。
“那就意味着他们要一直生活下去。你什么意思?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幸福?”
安娜陷入沉思。事实上,阿列克应该结婚了,为什么不能选择伊拉做妻子?那夜的沉重慢慢地钻入云霄,飞散到天边。“为什么?”不为什么。相爱了就结婚,结了婚就领回家。没有到外面住那就一起生活,如果将来他们离婚了,儿子还是属于安娜;如果和睦相处,那就感谢上帝了。
“来,让我们喝一杯。”安娜提议,“一切都会过去的。”
三人碰杯。三个人的脸色越来越红润,也显得越来越亲近。时光飞逝呀!好像还在不久前她们也是伊拉的年龄,刚刚嫁了丈夫:丽达嫁给斯塔西克·格拉诺夫斯基,别拉顿娜——连奇克,安娜——季马。30年后季马没有了,连奇克还在,但等于没有。别拉顿娜把儿子送进了部队,女儿想要尝试新的感觉,再次步入婚姻的殿堂。
“那现在感觉如何?”安娜很好奇。
别拉顿娜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倒是相亲相爱,但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别拉顿娜的女儿生了儿子巴维尔后就和丈夫去古巴了。那里太潮湿,考虑到巴维尔有可能会不适应,又没处安置,就留给了别拉顿娜,毕竟是外婆嘛!小外孙子夜夜哭,所有的人都被吵得睡不着。别拉顿娜摇晃着他,把他搂在胸前,用手捂着小家伙的嘴巴,就像躲在阁楼正在被德国纳粹搜寻的游击队员一样担惊受怕。要是隔壁睡着的是自己的丈夫,小家伙的亲姥爷,不管喜不喜欢,他都会忍耐,都会爱小外孙子,也会爬起来摇晃几下呀!别拉顿娜心里可怜这个小家伙,自己也跟着哭。这座新桥是别拉顿娜45岁的时候又搭建的,对于生活来讲这座桥显得并不那么便利。但生活中这也是常有的。
安娜心疼那个黄头发的小男孩,可怜那个被捂着嘴巴不让哭的小家伙。她也想要一个小孙子了。她设想着好好地喂养他、疼爱他,她将会和阿列克、伊拉分开过,他们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而她将和自己的小阿列克一起生活。
和阿列克、伊拉一起生活的日子像铁扦上的羊肉似的串起来,一个月过去了。关于孩子的话题没有提起过。
阿列克买回一台二手录像机,价格吓人,两年的工资呀!从此,每天晚上家里就成了放映厅,伊拉的同学,阿列克的同事都来,家里能坐的地方,包括地板上都被占去了。安娜最初也试图加入这个圈子,但好影片太少了。常常是一些罗马教禁止的片子,或宣扬无神论,或带有色情,安娜不好意思看,更何况是和年轻人一起看。安娜就到厨房去。过一段时间这帮人又卷到厨房里来,吃东西、抽烟、聊天。这时候安娜就退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其实安娜挺想和年轻人一起聊聊,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想了解这一代人是什么样的。但这些年轻人对她不感兴趣,谈的什么“废生物材料”之类的话题,安娜自己感觉到了差距。她的生物磁场是褐色的,是反复熬过的鸡汤,而这些年轻人的生物磁场是天蓝色的,轻快明朗。这两个生物场是合不到一起的。安娜像一条年老的狗回到自己的角落,倾听背后的欢快。夜里12点年轻人都回家了,留下的是堆成小山的脏盘脏碗,空空的冰箱和堆满烟头的烟灰缸。
这给安娜带来了新的问题:钱。伊拉不做饭,也不上商店买食物。她在大学生物系学习,成绩很好,被选为班长。阿列克也不做饭,也没买回过吃的。他每天都有两个手术,做完两个手术再去排队买食物,那会累得不成人样的。
安娜一周有两天要出勤,其余的时间在家里工作。对于她来讲去商店买东西、准备三个人的饭难道很复杂吗?做两个人的饭和做三个人的饭有什么区别?客人?现在又不是战争封锁时期,难道还没钱给客人备些茶水?
4
“阿列克,咱们还是分开过吧!”安娜说。
“怎么分?”
“换房子,把咱们这个一套二的房子换成一套一的和筒子楼的单间房。”
“你想让我们住筒子楼?”
“你们也可以选择一套一的房子。”
“你自己住在筒子楼?”
安娜不想住,但有什么办法呢?安娜直视儿子的眼睛,在儿子的眼睛里她看见了伊拉的影子,儿子是幸福的,幸福的人是密封的,别人的痛苦是无论如何也侵入不了的。他们需要安娜却不爱她,只是利用她。
5
“别再纠缠他们了,过你自己的生活吧!”别拉顿娜建议。
安娜和维尔希宁电话联系好去餐厅。维尔希宁点了腌鲑鱼和鱼子酱。他现在很胖也很富,像生意人一样急于展示这一切。最近几个月来安娜内心最大的焦灼是发现自己胖了,她悄悄地拉下一点儿裙子的拉链。维尔希宁没有发现,他像以往一样自顾自忙着。从前他是忙着抱怨,现在则是自吹:他的公司想卖给芬兰人,然后用这笔资金建一座对外宾馆;硬通货不稳等等。安娜似懂非懂:芬兰人,宾馆,货币……
而从前他们在地铁站附近约会,步行去面包店,买一块8戈比的千层面包。他向她讲述,她对他如何如何重要,她则吃着面包,一言不发地听着。那时多美好!而现在,雪白的桌布,腌鲑鱼应有尽有,但关于爱情只字未提。他只是说,“我们之间出现了新的问题——等待,我们要善于等待。”现在要学会等待,是因为旧的激情没有了。以前两个人一天不见就活不下去,而现在一个星期不见也没什么。很简单,两个人之间的磁性减弱了。
维尔希宁的话题从现实转入理想,他希望买下一块未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