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9·11之后的美国-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凝土结构会使大厦显得太笨重、太臃肿。另外,这样的超高层大厦,在八十层以上,会有一种“摇晃感”。特别是在刮大风或者遭遇地震的时候,这样的摩天大厦顶部摇晃更厉害。只有钢结构才能胜任。

  五角大楼只有五层,可以用钢筋混凝土。所以五角大楼受到飞机撞击,只撞去一个角,不会整体倒塌。

  他回忆道,在建造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时,这些钢梁都是在工厂预先拼好,到现场再进行组合的。所以工程的进展很快。如果全部钢梁到现场进行拼接,要花二三十年才能造好。

  他以为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设计是成功的。正因为这样,落成之后经过三十个春秋,大厦一直是那么坚固。

  王昭藩又说,当然,钢结构的弱点是怕火。虽然钢梁外面涂了防火漆,但是挡不住大量汽油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

  波音757和波音767两架客机先后撞上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姐妹楼,这两架客机油箱分别携带着三十吨和四十五吨左右的航空汽油。两架客机与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撞击时引起航空汽油猛烈燃烧。大量的汽油又向下流淌,大火也就向下蔓延。

  高温使大厦承重的钢结构软化以至熔化,在大厦本身的重量压迫之下,最后导致了大厦的坍塌。这是最初设计时所没有考虑到的。设计师在设计大楼时,只可能考虑到大风、地震,又怎么可能考虑装满燃油的大型飞机的剧烈撞击呢?

  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倒了,关于是否重建及如何重建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在美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2002年元旦,纽约新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在纽约市政大厅宣誓就职。在就职仪式上,布隆伯格承诺重建纽约在“九·一一”事件中受损的城区。

  布隆伯格说,纽约要从“九·一一”事件所造成的经济和情感创伤中恢复元气,完成重建工作,需要紧缩财政。为此,他宣布纽约市政府工作人员裁员百分之二十,并表示希望纽约各区和市议会采取同样措施。

  关于重建,有着各种各样的意见,各种各样的方案,就像当年兴建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时意见纷纭一般。

  第一种意见是照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原设计图重建,再造一模一样的双子星楼。

  他们说,摩天大楼一直是国家实力和成就的象征,而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却成了受伤害的象征。我们重建原样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让人们从受伤的心理中振作起来。

  第二种意见是再造更新更高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柏林“大屠杀”纪念碑的作者、建筑雕塑家彼得·埃申曼说:“无论如何,不能再建一个低于原世贸大厦的建筑,我们不能屈服。”

  第三种意见是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承租人拉里·斯威斯坦提出的。他建议建造四座高度只有世界贸易中心大厦一半那么高的大楼,象征着原先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他以为,建造高度二百来米的大楼比原来的高度四百米的大厦安全。

  第四种意见是在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遗址建造一个公园,公园里竖立“九·一一”

  事件死难者纪念碑,另外再修建一座“九·一一”事件死难者纪念馆。也有人建议在这里建立“反恐怖研究中心”或“世界艺术中心”。

  纽约新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本人倾向于第三种方案。 

 
第三十四章 是谁干的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令美国举国震惊。在四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击时产生的浓烟尚未散去的时候,美国上上下下便都在追问:是谁干的?

  美国总统布什在“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中便说:“显然是恐怖分子攻击我国。”

  然而,恐怖分子究竟是谁,布什总统当时心中并不清楚。

  九月十三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讲话中首先暗示本·拉丹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的头号嫌凶。

  九月十五日,布什总统在讲话中,第一次公开表示,正在阿富汗的本·拉丹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的“首要嫌疑犯”。

  布什总统表示,美国方面目前正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方面接触,准备对本·拉丹盘踞的“老窝”采取行动。

  本·拉丹是沙特阿拉伯的富商,后来隐藏在阿富汗。本·拉丹是美国的“老对手”,此人是制造美国驻非洲使馆被炸惨案及科尔号军舰爆炸案的“幕后黑手”。

  这几年,美国一直悬赏捉拿本·拉丹,但始终没有得手。尽管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还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表明本·拉丹是这一事件的策划者,但是本·拉丹的嫌疑最大。

  当美国人从“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中清醒过来,这才意识到这批恐怖分子绝非等闲之辈,事先进行了极其周密、精心的策划:一是选定的用于恐怖袭击的四架客机,全部是从美国东部飞往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或者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在美国西海岸,从美国东海岸飞到西海岸,要飞行五六个小时,这样长途飞行的飞机,在起飞前势必要加满汽油。他们选定的攻击目标又全部在美国东部,也就是说,飞机起飞后不久,就要用于攻击。这种装满汽油的飞机,成了具有很强攻击力的“飞弹”。

  二是选择了美国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又最能产生轰动效应的目标进行攻击。

  三是四架飞机次第起飞,间隔很短。因为他们势必估计到,当第一架飞机实行攻击之后,势必惊动美国,所以第二架、第三架和第四架飞机必须在短时间内到达攻击目标。

  四是每一个劫机行动小组里,都配备了会驾驶大型客机的人。现代的大型客机,驾驶系统高度自动化。从美国东部飞往西部,是按照电脑光盘中预先制定好的程序飞行的。劫机者要改变航向,必须事先准备好另一张光盘,而这样的光盘的程序设计也是件相当复杂的工作。

  五是行动计划严格保密,使得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联邦调查局事先毫不知晓。

  六是这次恐怖袭击,是自杀性行动。策划者显然成功地培养了这么一批连死都不怕的人。

  从以上六点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批组织严密、手段高强、密谋已久、非同寻常的恐怖分子。

  这批恐怖分子甚至连作案的日期,也经过精心选择。在中国电话查号是“114”,美国则反过来是“411”;中国的火警电话是“119”,美国报警电话则是“911”。在美国,需要找警察、消防队或医疗护理人员时,拨打“911”。

  恐怖分子选择“九·一一”作为发动攻击的日子,源于报警电话号码“911”。

  对于如此长期精心策划的阴谋,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联邦调查局居然丝毫没有察觉!

  这就难怪,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突然爆发之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手足无措! 

 
第三十五章 情报局遭到猛烈抨击
  这就难怪,“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被视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联邦调查局最大的耻辱,最大的失败!

  这也难怪,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突然爆发之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联邦调查局遭到美国举国上下的一片谴责!

  美国举国上下批评中央情报局,其实“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只是导火线。

  因为从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中央情报局以为对手已经垮台,特工不愿再冒险,好逸恶劳,追求享受。从九十年代开始,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亚八国就没有派驻特工!以白人特工为主的美国中央情报局,过去派特工渗透到苏联是拿手好戏,可是却根本打不进阿拉伯世界。美国中央情报局中通晓阿拉伯语、阿富汗语及中亚方言的特工,寥寥无几。正因为这样,他们对于来自中东的恐怖分子,所知甚少,这才酿成“九·一一”惨剧。

  另外,美国中央情报局与美国联邦调查局之间互不合作、互不通信息,也引起美国政界的不满。

  在种种批评之中,要算布什总统的父亲老布什的批评最有分量。老布什不仅仅是美国前总统,而且还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局长。正因为这样,老布什的批评切中要害。

  就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第三天,即九月十三日,老布什在波士顿的一次研讨会上指出,美国情报机关过分依赖高技术。

  老布什说,尽管美国政府花费了一百多亿美元的巨资进行反恐怖活动的情报工作,但这起严重的恐怖袭击暴露了美国情报机关工作的漏洞。近年来美国中央情报局过分依赖高技术,而忽视了在敌对组织内部发展情报人员的工作,因而导致了这次失败。

  老布什特别批评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一九九五年通过的一项规定,禁止海外情报人员未经总部批准而招收“线人”(也就是间谍),指出这个规定束缚了海外特工的手脚,使他们不敢放手开展情报收集工作。他呼吁美国中央情报局吸取这次恐怖袭击的教训,取消这个禁令。

  老布什的老部下、一位老资格的美国前情报官员补充说,美国中央情报局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目前缺乏一些能够说当地语言的特工,尤其是会说中东地区语言的特工。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本·拉丹恐怖组织中没有“线人”,所以对于他们的动向一无所知。

  又过了两天,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社论,尖锐抨击美国情报部门。

  两天之后,即9月1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文章,辛辣地指出:中央情报局让美国自食其果!

  美国总统布什意识到,在这关键时刻,鼓励比责怪更加重要。为了缓和美国各界对中央情报局的不满情绪,布什亲自访问中央情报局总部,为灰头土脸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特纳打气。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