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坦克战史-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炸,但由于这些野战炮伪装得十分巧妙,因此,在英国空军长达3天的侦察中,只发现了一、两门火炮的位置。如果英军坦克有步兵伴随的话,他们或许能够制服这些野战炮,而不致蒙受如此惨重的损失。虽然在这次战斗中德军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们的野战炮全部被英军缴获,但对英军来说,这次战斗确实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然而,使英军坦克遭受损失的因素,并不单单只是来自野战炮。德国人很快就领悟到,每一个步兵战士,都必须为对付坦克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而到1918年年中,在凡是英军坦克有可能通过的地方,德军都已建造了专用的反坦克碉堡。建造碉堡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碉堡里面放置着大量的、当时能够收集到的反坦克枪和迫击炮,同时,还有少量野战炮。进驻碉堡的部队,都经受过特殊的反坦克训练,并且要求他们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阻住坦克。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一些德国士兵,三五成群地蜂拥到坦克上,用他们的手枪,对着坦克装甲上的各种孔洞,向车内进行射击。在另一些情况下,他们则把集束手榴弹放到坦克顶部,将装甲顶部炸扁。还有一、两个例子,就是德军士兵曾经用手抓住机枪,试图将其拖出车体之外。还有1辆坦克是被含磷手榴弹消灭的,这种手榴弹通过窒息作用杀死了坦克的全体乘员。当时,德军的统帅鲁登道夫(Ludendorff),十分强调跟坦克作战,1918年8月21日,他在一项命令中宣布,凡是在反坦克作战中表现出色的个人,都将被登在《每日通讯》上,并将被授予勋章或荣誉称号。  
  对于同盟国来说,反坦克问题,在当时尚不十分紧迫,因为德军当时只研制了20辆他们自己设计的坦克,另外,就是缴获的大约12俩英国坦克。这些坦克总共才参加过10…11次战斗,并且每次都是以很少的数量支援步兵进行冲击,这些德军坦克所取得的效果与英国坦克大体相同,堑壕内的英国步兵,对它们几乎是束手无策,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野战炮一出现,坦克肯定会被消灭。然而,要知道,这种局面不可能会永远持续下去,因为当时英国已经装备了一种新颖的反坦克武器——这就是利用步枪发射的反装甲榴弹,也就是No44型榴弹,这种榴弹自1918年4月开始在英军中服役。它的弹体是一种利用马口铁片制作的圆柱体,里面装11。5 oz(盎司)(326g)阿马吐炸药和一枚着发引信。它是一种长杆式榴弹,这也就是说,有一根短钢杆旋在弹体后部,射击时,射手将钢杆插入步枪枪口,然后,用空包弹将它发射出去。飞行时,榴弹后面拖着一个丝织“裙”带,用于保持飞行稳定,并可确保弹头始终朝前。有关这种榴弹的情况,人们了解得甚少,大概总共只生产过15000…20000发,到1919年,只剩下不到10000发,后来就退出了现役,至于它的效能如何,现在已无从查考,甚至在它是否参加过实战这一点上,也已无法调查清楚。可以想象,总共才这么一点点炸药,也不可能会对坦克产生很大作用。特别是当时德国人已经发现,为了使它们的长杆式手榴弹能够对坦克产生效果,必需把几枚手榴弹捆在一起,作成集束手榴弹使用。No44式枪榴弹之所以出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是反坦克枪榴弹这一武器系列中的第一种型号,而这个武器系列至今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在蓬勃向前发展。  
  法国人在其专用反坦克武器的生产上并未下多大功夫,因为,当时他们已经拥有一种小型火炮,可以满足应付紧急情况的需要,这种火炮,就是M 1916式37mm“皮托”(Puteaux)火炮,首批37mm口径系列的火炮,从完成设计到投入使用,前后居然经历了30年时间。“皮托”火炮最初是由陆军少校加尼尔(Garnier)在1886年作为一种轻型步兵支援火炮设计的,但设计完成以后,即被弃之一旁,一直到1915年,堑壕战斗正式开始,法国步兵迫切需要发展一种能够消灭机枪掩体的武器的时候,人们才想到了加尼尔的设计。小巧轻便的“皮托”火炮非常适合于完成此种任务,它所发射的实芯弹丸足可穿透厚度不大的钢板,它所提供的作战距离也比较适度。全炮重340 lb(154。36kg),它的外形看起来非常像是75mm野战炮的一个缩影,甚至包括诺顿费尔特(Nordenfelt)炮尾、开脚式大架和防盾在内。当美国陆军参战时,他们也选中了“皮托”火炮,并根据许可证,在美国进行了特许生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共有600门“皮托”火炮在法国国土上服役,而前后总共生产过884门,这些火炮几乎从来都未用于反坦克作战。战争一结束,它们就被淘汰,并被封存于军械仓库内。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工作也随之陷入停顿状态。这种状况,几乎持续了整个20年代。1927年,在赛里斯伯瑞(Salisbury)平原所进行的机械化部队编组试验,曾经促使人们对装甲部队恰当编成问题的必要性,给予了很大注意,但对反装甲作战问题,则几乎没有涉及。虽然,坦克在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进展,但反坦克武器,跟1918年时的反坦克武器相比,则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一直到1930年,这种状况才开始有所好转,2年之后,情况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一些兵工厂家开始对反坦克武器发生兴趣,各种不同型号的反坦克火炮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但这些火炮中的多数具有一个令人奇怪的特点,这就是它们的口径几乎是同出一辙,对于任何国家都没有例外。各国在开始起步时的口径都是20mm,瑞士的索罗通(Solothurn)公司和厄利空(Oerlikon)公司,丹麦的马德森(Madsen)公司,荷兰的哈依哈(HAIHA)公司和法国的贝克尔(Becker)公司,他们所提供的都是这种口径的火炮,而且又都全是自动机关炮,其中绝大多数又都是利用弹仓进行供弹。它们的平均穿甲厚度,在400 yd(365。6m)距离上,大约是在0。6…1。0 in(15。24…25。4mm)之间,'这些数据摘自制造厂商的发射试验说明。英国陆军曾经试验过厄利空公司的产品,并把它安装在小型履带拖车上,用卡登…洛德(Carden…Lloyd)运输车牵引。然而,由于未被军方正式采用,因此也就谈不上成功与否。  
  继20mm火炮之后出现的下一代火炮的口径是37mm。在1933年,曾经发现世界上有八种这种口径的火炮,其中,有六种,分别来自英国的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瑞典的博福斯(Bofors)公司、俄国的马克陵(Moklen)公司和罗森伯格(Rosenberg)公司、法国的皮托(Puteaux)公司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斯科达(Skeda)公司,另外两种分别是来自美国的M2E1式(法国“皮托”火炮的一种变型)和来自日本的M1922式火炮。这八种火炮的重量全都是在200…700 lb(90。8…317。8kg)之间,所发射的弹丸重量均大于1 lb 8 oz(0。681kg)而又小于2 lb(0。908kg),除了一种以外,它们的穿甲厚度,都是在1000 yd(914m)距离上,刚好超过1 in(25。4mm)。这种例外的火炮,就是阿姆斯特朗,只有它是在300yd(274。2m)距离上能够达到这样的穿甲能力,它的突出优点是,在所有这些火炮中它最轻。美国的M2E1式火炮是法国“皮托”火炮的一种改进型,它配用的是一种性能较高的弹药,并且采用的是一种能够承受较大压应变的滑动式炮闩和炮尾,除了日本的M1922式之外,其它七种全都非常像是一种小型化了的野战炮,这七种全都采用的是一个大架,一块防盾和两个车轮。日本的 M1922式火炮没有车轮,它的炮身系架在一个与机枪类似的三脚架上,结果是,它的稳定性相当差,而初速也比较低。有若干理由使我们相信,这种火炮所使用的弹药与“皮托”火炮相似,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它的性能很可能比“阿姆斯特朗”还要低。然而,日本人对这种火炮的所有细节,全都采取遮掩的态度。  
   30年代,反坦克火炮曾经达到的最大口径是47mm。30年代后期,在世界军火市场上曾经出现过五种这样的火炮,它们分别来自英国的比尔德莫(Beardmore)公司和威克斯(Vickers)公司、瑞典的博福斯公司、荷兰的的哈依啥公司和波兰的波契斯克(Poczisk)公司。同样,所有这些火炮,在其尺寸和所公布的性能方面,与37mm口径火炮相比,并没有多大改进。在这几种火炮中,只有威克斯火炮被接受进入现役,并且曾有少量安装在坦克上,被称之谓发射3 lb重(1。36kg)炮弹的火炮。  
  在这期间,人们又重新对反坦克枪发生了兴趣。波兰是重新设计出这种武器的第一个国家,十分明显,德国毛瑟公司在1918年所生产的“特…格”反坦克枪,为波兰人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正是在毛瑟枪的启发下,波兰人才开始了自己的设计,波兰最后生产出来的这种反坦克枪,称之谓“马诺斯奇克(Marosczek)”。与“特…格”反坦克枪相比,它在性能上有很大改进。首先,它比较轻,事实上,在那时所有已经生产出来的反坦克枪中,它是最轻的一种。它的全重是19。5 lb(8。85kg)。其次,由于它采用的是一种小型弹丸和一种大的弹壳,因此,既能够获得很高的初速,又能使后座力保持在射手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它的弹壳与毛瑟公司的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弹壳缩颈部的尺寸变化非常急剧,其目的是为了能跟7。92mm的弹丸相匹配,在这种弹丸内有一个碳化钨弹芯,在300 yd(274。2m)距离上,可以穿透0。75 in(19。05mm)厚的装甲板,这样的穿甲能力,起码是和当时的20mm机关炮相一致。当然,为此也必须付出一定代价:这就是,它的枪管磨损很快,在使用全装药发射时,枪管的平均寿命只有200发。为了进行教学和训练射击,他们又重新设计了一种减装药弹壳,使用这种弹壳射击时,枪管的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