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谍心不死-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他们都欢腾雀跃,如获至宝。那气氛简直就像是在过圣诞节一样。对美国
来说,用“价值连城”形容波利亚科夫提供的情报一点也不为过。如他向美密报伊
拉克装备了一种反坦克导弹。在几年后的海湾战争当中,这个情报给五角大楼帮了
大忙。在仰光工作时,他多次向中情局密报了克格勃掌握约有关中国和越南军队的
情况。
    波利亚科夫胆大包天,敢于冒险。他多次从克格勃的保险柜里窃取大量能自动
销毁的特种胶卷。这些胶卷拍摄有大量机密文件。得手后,他把胶卷藏到人造空心
石头里,放到隐秘的交接处,然后由中情局的间谍取走。
    波利亚科夫采用各种方式与中情局进行联系。在莫斯科,他通常乘路过美国大
使馆的公共汽车,打开装在衣兜里的微型发报机;在印度,他一般是坐在河边,用
藏在身上的麦克风讲话,而前来接头的中情局间谍则也在佯装钓鱼。
    中情局还挖空心思,同波利亚科夫密切配合,为他创造在克格勃升迂的机会。
他们把自己的两个人“抛”给波利亚科夫,波利亚科夫再把这两个人“招募”为间
谍,借机向克格勃邀功请赏。
    由于波利亚科夫的出卖,70年代初,西方国家许多为苏联效劳的间谍相继束手
就擒。其中较著名的有英国空军部火箭技术研究专家博萨德和在美国国家安全署担
任信使的杰克·丹洛普上士等。
    1974年,波利亚科夫升为克格勃的将军,他的活动能量也随之大大增强。他转
给中央情报局的文件也证实莫斯科与北京之间的分歧。这促使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
务卿基辛格决心打开通往中国的大门,遂于1972年调整了北京的关系。他密告美方,
克格勃正在全力以赴地收集西方最新军事技术资料。后来他又把苏方猎取的这些资
料成批地送到华盛顿。由于收到了“波利亚科夫资料清单”,五角大楼说服里根总
统在向苏联出售军事技术时实行更加严格的控制。
    70年代末,波利亚科夫在中情局的威望空前提高,以致他们已经不是简单地把
他看作是一名间谍,而是当做他们的“师长”。为了让波利亚科夫顺利地完成任务,
中情局精心为他研制出一种特种微型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打印、编码和传输,只需
2 .6 秒钟就可以将情报送入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波利亚科夫还用另一种装置拍
照了100 期绝密版本的苏联《军事思想》杂志。
    据前中情局局长盖茨证实,《军事思想》杂志成为美国了解苏联战略理论以及
苏联在战时将怎样动用武装力量的关键。盖茨说,波利亚科夫窃取的文件“使我们
得以洞察秋毫,看到苏联战略家们将怎样打赢核战争这一重大问题的前景”。
    中情局前局长伍尔西认为,波利亚科夫是整个“冷战”时期美国最宝贵的间谍。
伍尔西断言,波利亚科夫不仅“使我们赢得了‘冷战’,而且他还竭尽全力使世界
避免了一场‘热战”’。
    值得指出的是,波利亚科夫颇有点儿“洁身自好”,不是一头钻到钱眼儿里、
爱财如命的那种人。他从不伸手向美国人要钱,多次拒收美方主动向他提供的大把
大把的美金。波利亚科夫仅用中情局的钱,购买了钳工工具、渔具和打猎用品。
    波利亚科夫不嗜烟酒,忠于妻子,堪称模范丈夫。他声称他之所以要背叛苏联,
投靠美国,是因为苏联使他感到失望。
    1980年,莫斯科把波利亚科夫紧急召回,与此同时,克格勃到印度对他的住所
进行了仔细的搜查,结果搜出了各种谍报器材和专用技术设备。
    开庭审讯时,波利亚科夫对自已长期为中情局效力及所犯罪行供认不讳。1988
年3 月,苏联以间谍罪对波利亚科夫判处死刑。
    当波利亚科夫被处决的消息传到了美国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之后,顿时像炸了
营一样,人们个个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绞尽脑汁,多方查证,急欲弄清究
竟是谁把他们这个最为难得的超级间谍送上了断头台。但多年以来,这始终是个未
解之谜。
    直到1994年,才真相大白。原来出卖波利亚科夫的不是别人,而是被中情局屡
屡委以重任的奥尔德里奇·埃姆斯。

              隐形人——沃尔夫
                 扬帆
    1996年3 月 15 日,德国波恩检察官指控前东德对外情报总局局长沃尔夫在冷
战时期犯有非法拘留和胁迫的绑架罪。如果罪名成立,年方73岁的沃尔夫可能会被
判处5 年监禁。报道称,沃尔夫在两德合并后,曾被指控犯有叛国罪,但德国高等
法院认为,不能因为沃尔夫以前曾经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间谍活动,后来在无
法选择的情况下成为该国公民而判他犯有叛国罪。因此,这次波恩检察官指控沃尔
夫进行了在原来东、西德都构成刑事犯罪的绑架。德国司法部门的指控材料称,沃
尔夫1955年组织绑架了一名在美国驻西柏林高级专员公寓工作的德国女翻译和她的
母亲,胁迫她为东德进行间谍活动。1959年在东德境内绑架了一名曾在挪威为盖世
太保当过翻译的排字工格奥尔格·安格雷尔,强迫他指责当时的西柏林市长威利·
勃兰特在流亡挪威期间曾与盖世太保合作过等等。这次指控在德国引起了不小的震
动,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对原共产党人进行的又一次反攻倒算。
    马库恩·沃尔夫,1923年出生于德国南部。他父亲是德国共产党员。由于法西
斯对共产党人的疯狂迫害,二战前举家逃到法国,后又到了苏联。后在父亲的支持
下沃尔夫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了苏联国籍。德国投降后,他以苏联士兵的
身份回到东德,参加了东德的重建工作,成为苏联为东欧培养的第一批优秀青年之
一。回国后他先在柏林广播电台工作,并以“米夏尔·肖特姆”的笔名当播音员。
自从审判纳粹法庭开庭后他就以电台特派记者身份开始对审判的报道工作。1949年
东德建国后他被调到外交部工作,两年后到莫斯科任东德驻苏联大使馆一秘。从此
开始了其长达四十年的谍报生涯。这期间他与克格勃密切合作,为创建东德情报机
关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51年年仅28岁的沃尔夫被任命为东德经济科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这个研究
所创办的宗旨就是要为建立东德对外情报机构作准备。沃尔夫领导经济科学研究所
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合理。有效地分析、整理、编制各种情报。当然,研究所创建初
期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时的苏联克格勃。沃尔夫在向克格勃学习的同时,也将克格
勃的经验与东德的实际结合起来,他认为,在东德若组织象苏联克格勃那样庞大的
机构,在其内部就难以进行联系和合作,弊端太多,想迅速将情报反映在国家政策
上困难太大。因此他在研究所机关指挥和联系等方面花了大量心血,以防止象克格
勃那样出现官僚主义的弊害。此外,他还创造了对情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的学校和
制造间谍专用的各种工具及伪造护照的特殊工厂等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将东德情
报机构的框架搭了起来,建立了东德对外情报总局。
    当时他领导的对外情报总局的主要目标是西德。因为西德是北约组织最前沿的
国家,也是不承认东德的国家。而且这两个国家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有天然的
联系,因此东德间谍易于潜伏。沃尔夫决心利用西德法律的空子,在西德组织一个
不留任何死角的间谍网。当时西德的情报专家指责沃尔夫,“恶毒地利用了西德在
临时宪法中规定的人道的原则。”当时西德的法律规定:在东德居住的市民同样在
西德受法律保护。东德人逃到西德可立即被看成西德人。规定西德接受来自任何国
家的政治避难者。沃尔夫正是利用这一机会向西德大量派遣间谍,他的口头禅是
“网撒得越大越好”,认为间谍越多越好,可以让他们慢慢地进行秘密活动。据当
时西德方面估计,他派遣了大约3000名间谍到西德,这些间谍向东德提供了大量情
报,为东德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估计东德每年拿出300 万美元,而收回2 亿美元,
这恰恰说明沃尔夫的间谍手段十分高明。
    沃尔夫成功的事例非常多,这里仅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如1985年西德宪法保卫
局防谍科长汉斯被他策反成功。汉斯不仅向东德机关泄露了西德反间谍组织的机密,
而且还提供了西德派遣到东德的工作人员名单,致使西德情报机构蒙受了战后最严
重的毁灭性打击。不仅如此,汉斯倒戈后,西德当局在清查东德在西德的间谍时发
现他们已全部从波恩消失了,至此西德当局才知道在总统府、总理府、经济部、国
防部等机要部门中都有未曾暴露的东德间谍。这些人都是沃尔夫精心安排的。又如,
沃尔夫还将一些东德工作人员扮成逃亡者或政治避难者派到西德,但这也不是轻而
易举的,因为西德当局要详细审查每个逃亡者的动机,并彻底调查其经历,即使过
了这一关也将作为重点对象长期进行审查。逃过这种审查并出色地进行了间谍工作
的是本世纪著名间谍“俊达·乔姆”,即纪尧姆。纪尧姆是在五十年代就从东德
“逃到”西德,到西德后他先是摆摊卖热狗面包,后又作图书馆的下等职员。他用
这种频繁调动工作和完全靠自我奋斗的方法逃过了西德当局的监视,一步步地接近
西德政府的权力中心,最终当上了总理勃兰特的秘书并与许多重要部门的机要秘书
建立了关系,将大量西方情报弄到了东德。在勃兰特总理制定亲东方的新东方政策
时,纪尧姆给他出了不少主意,勃兰特由此在197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正当勃兰持
政治生涯走向顶峰时却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