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求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瞪口呆。老翁已消失了半晌,地上的人还弄不清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人群中有人惊呼“此乃神仙!”众人才惊嘘起来。后来人们便将此桥命名为升仙桥。    
        怪事一桩接着一桩。没过几天,当人们准备在桥柱上镌刻“升仙桥”三字时,又惊奇地发现了一行古篆,上写着“五十年后大贤过此流芳万世”十二个字,这些字全然不像是人工雕刻,它的笔画是顺着木纹走的,字迹又大小不一,分明是天然生成。刻工们见此,不敢再在此柱上动刀,只得把“升仙桥”三字移到右柱上去,这在当时是违反规矩的,可是神冥显灵,也不能照老规矩办事了。    
        骑在马上的少年显得踌躇满志,他身后的仆僮们却已累得气喘吁吁了,一个叫狗驮子的仆人叫道:    
        “少爷,到升仙桥了,咱们歇歇再走吧!”    
        狗驮子这个名字虽然是此僮的小名,也够希罕的了。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倒也有些来历呢。原来,骑马的少爷大名叫做司马相如,是成都大户司马公的独子。这司马公原在京师为官,后来辞官归乡,乃是成都的缙绅名流,他一生挣下很大的家业。只是膝下萧条,直到四十多岁才生下一子,夫妇二人视为掌上明珠。按当时的风俗,越是娇惯的孩子,取名时越要下贱,据说这样才能长命,不至夭折。司马公自然遵守此俗,给儿子取名叫“狗儿”。狗儿长到三四岁时,看见父亲骑马,他也哭着喊着非要马骑。司马公大为称赏,认为此儿日后必贵,因为骑马最能体现当时贵人的身份。可是狗儿才三四岁,岂能骑马?


第一部分第1章 相如辞蜀游长安(2)

    他正想抱着儿子上马,一个七八岁的家僮自告奋勇,说愿意自己当马,驮着小公子玩。司马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又见这孩子伶俐,问他:    
        “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没有名字。”    
        “没有名字?”司马公不禁失笑,说,“既然你驮着少爷玩,那以后你就叫狗驮子吧!”    
        司马公本是一句谑语,没想到这个家僮立即叩头谢恩,因为主人终于给他赐了个名字。    
        狗驮子这个名字固然来得可笑,那“相如”二字也颇有来历。司马公子一直长到八九岁,人们都还喊他“司马狗儿”。公子渐渐长大,也嫌“狗儿”这名字难听,偶然一次,公子读到一篇名叫《蔺相如传》的文章,这蔺相如初时不过是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缪贤家的一个普通门客,后来秦王向赵王勒索国宝和氏璧,并诳赵王说要以十五座城池来做交换。面对强横的秦王,赵国竟没有一个大臣敢出使秦国,而蔺相如拚却一死,在秦王面前大义凛然,最终完璧归赵,封为上卿。公子读罢,深为蔺相如的胆略所折服,于是自己改名为司马相如。    
        或许有人不相信,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竟能识得这么多字,能深通古书之义?说起司马相如幼时读书,也颇有些神奇呢。早在他五六岁时,邻居杨家便为自家公子得意请了一位中原来的先生。杨家主人是个土豪,虽然不缺钱财,但一辈子行商坐贾,没作过官。主人一心想让儿子将来谋个一官半职,也好光耀门庭,所以早早便想到教儿子识文断字。这杨得意比相如大一两岁,一年过去,得意已能摇头晃脑地读“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时,狗儿还在野马般地疯玩呢。有一次,杨得意放假,在门外读着古诗向狗儿炫耀,狗儿虽然不知所云,却颇为不屑地说:    
        “你那几句诗学了半年,算啥本事?我若是学起来,不消三日便可。”    
        大概是受了杨得意的奚落有些闷气,小小的狗儿回家便缠住父亲要学读书。这对父亲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第二天,司马公便与杨家说好,让狗儿跟着杨得意一起学习。那位先生乐得多收一份学费,自然爽快地答应了。    
        果不其然,一部《诗经》,从“关关雎鸠”开始,到《何草不黄》二百三十首诗,不上五六个月,狗儿已经能倒背如流,把个先生惊得目瞪口呆。自己教了一辈子书,从未遇到过如此聪颖的孩子。狗儿自己也甚为得意,不免生出些傲气。    
        这一天,先生本想让狗儿从《小雅》继续往下读,可狗儿今天却一点儿兴趣也没有,脱口一句话,把先生气了个半死:    
        “何劳你来逼我,倒不如我来教你。”    
        说完,昂着头扭答扭答地要走,先生吼道:“回来!”    
        “哼!回来就回来。”不知是害怕了,还是觉得对先生太失礼,狗儿只得又回到凳上坐下。先生命他继续往下读,他却只顾在自己手心里乱画,气得先生也不去理他,只对着杨得意一个人教:    
        “《郑风·狡童》曰:‘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杨得意倒是很听话,跟着先生背诵:    
        “《郑风·狡童》曰:‘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第一部分第1章 相如辞蜀游长安(3)

    聪明过顶的狗儿早已听出先生读此诗分明是在骂自己,他也不吭。不大会儿,从凳上站起来,慢慢走到先生面前,问道:    
        “先生,我有几字不认识,请先生教我。”    
        老头儿倒是好哄,听狗儿这么一句好话,立刻消了气,说:    
        “什么字?”    
        狗儿伸出巴掌,手心里亮出了“○蜒○犴”四字。    
        先生原不曾想到一个小孩子还能问出他不认识的字,一见这几个字,却呆住了。他旋即意识到这小鬼头是胡写乱编来捉弄自己,大怒道:    
        “小小年纪,如此诡谲,孺子不可教也!”    
        狗儿得意地咧开小嘴一笑,眯着眼,振振有词地说:    
        “先生不识,待狗儿来教你:这四个字读作‘万延屈岸’……。”    
        “胡扯!你且说作何解释?”先生打断他的话。    
        “○蜒乃是大狐狸,虽大而蠢,○犴乃是小狐狸,虽小而智。如今先生是○蜒,狗儿是○犴,不知这个譬喻是否恰当?”    
        这下子更把先生气得眼往上翻,他真想狠狠地踢他几脚,又怕得罪司马大人,只好咽了口唾沫,声称自今日起不准他再来读书。    
        说真话,这“○蜒○犴”四字,有的是他自己造出来的,有的不知在哪儿见过,狗儿刚才在凳上憋,终于把这四个字憋出来。对于此举,小狗儿不但十分自得,且把这四个字牢牢记下,后来他把这四个字用在名世之作《子虚赋》里,大受汉武帝赏识,此乃后话。    
        自此之后,相如果然不再登杨家的门,司马家的书,他也早读罢了,真可谓无师自通。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终于有一次,他实在无聊,又来找杨得意玩。恰好先生出门小解,相如一眼瞄见案子上摆着一卷字书,他假作与杨得意闲扯,趁他不备,将这卷字书塞在衫子中偷回了家。后来先生左找右找也找不到,埋怨杨得意把书弄丢了,杨得意受了天大的委屈,再不与先生谋面。先生为此被杨家辞出,丢了饭碗,不过他至死也没弄清此书究竟是怎么丢失的。    
        话头还要扯回来。相如听得狗驮子喊累,拽了拽缰绳,那马放慢了脚步,在桥边停了下来。几个僮仆忙不迭地把车担撂在桥边一块平地上,东倒西歪地坐了下来。相如下马把缰绳往狗驮子手里一扔,信步来到桥头,望着这座气势雄壮的大桥,又看看桥下滚滚的江涛,突然激动起来,走到桥柱前,对着“升仙桥”三个雄浑的大字,说道:    
        “若有神仙,当助我相如!”    
        


第一部分第1章 相如辞蜀游长安(4)

    说罢,从腰间掣出一把短剑,在“升仙桥”三字旁一刀一刀刻起来。    
        狗驮子歇过劲来,凑到主人面前,看相如把最后一笔刻完,问道:    
        “公子,你刻的是什么字呀?”    
        “我来教你读!”司马相如吁了一口气,他用短剑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点,“蜀郡司马相如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    
        “唔。”狗驮子吐了吐舌头,说道:“公子好厉害!”    
        “怎么,你不相信?”    
        “相信!相信!公子乘驷马高车,狗驮子就不用再挑担,改为公子驾车了!”    
        这一路山高路险,相如一行晓行夜宿一个月,才来到京城长安。好大的长安城!相如虽然听父亲讲过京师如何繁华富庶,但毕竟没有亲身体验。如今眼见得城墙恢宏,街路纵横,行人如织,车马络绎,市肆鳞比,绿树红花,不觉眼花缭乱。他驱马前行,穿过了七八条街,尚未到自家设在长安的商号。跟在他后面的几个僮仆也都是第一次来长安,不免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对一切都感到惊奇。又转过一条街,来到一个十字交叉的路口,相如见到东面一座大宅院墙上写着“聚仁巷”三字,扭头对后面的狗驮子说:    
        “快去通报,说司马相如到了!”    
        狗驮子应了一声,飞身跑进大院。随后,一个身着蓝袍的人跟了出来,边朝相如迎来边说:    
        “公子,快进来歇息!”    
        此人名叫孙福,是司马公留在京城负责贸易的总管。他还有个哥哥叫孙喜,在成都为司马公打点生意。孙福、孙喜兄弟俩是司马公在京城作官时收养的两个孩子,后来渐渐成人,司马公见二人生性灵透,便把他们时常带在身边役使,有时也管些家事。后来司马公辞官,挪出些钱来做生意,也让这弟兄二人往来奔走,慢慢生意越做越大,这兄弟二人对生意经也越来越熟。司马公感到用此二人得心应手,便命孙喜掌管成都货财,命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