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家垃圾桶通古代-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不过是大棚种植。”韩诺笑眯眯地回话。

    李家大哥无奈地笑:“诺诺,别闹了,这个问题很重要。”

    韩诺收起看玩笑的心思,浏览了几个网页,对李家大哥道:“这里有一个回答,说是红薯属于夏季作物,主要靠根茎繁殖。到了冬季气候寒冷,因红薯一般在土下10…20厘米的位置,会被冻坏,导致**。所以,红薯应该不能种第二季。”

    李家大哥皱起了眉头,他还想着让村民们多种一茬红薯,除了留够大家一年的粮食和粮种,多余的可以提供给其他县城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够种上红薯呢。现在看起来是不成了。

    韩诺开口道:“你是想帮你那边的人获得更多的粮食吧?可以种土豆啊,土豆可是一年能种两季乃至三季。像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湖南、湖北等省区一年种植两季马铃薯。其中山东、河北等中原一带二三月份播种春薯,六七月收获;八月播种秋薯,十月底到十一月初收获;江苏、浙江等中南一些省一到二月份播种春薯,五六月收获;九月份播种,十二月收获。在南方地区,十一月播种,下一年的二三月份就可以收获。土豆能耐一个冬天。”

    李家大哥听得眼睛亮了。

    韩诺问:“青叶村的位置是在南方还是中原?”

    肯定不是北方,否则也不会有一个北梁国了。

    李家大哥道:“在西南,就跟我们现代四川偏云南的方位差不多。”

    韩诺一拍手:“那就好了,可以一年种三季的土豆。不过我建议不要这么做,还是先中一季的稻谷,再种土豆。”

    李家大哥听取女友的意见:“就照你说的办。不过土豆要靠你提供了。对了,你之前怎么不提供土豆给易书他们,反而给了红薯?”

    韩诺道:“这不是土豆发芽了有毒吗?我怕他们吃了发芽的土豆中毒。”

    李家大哥:“确实,土豆保存不好,发了芽是很大问题。我会叮嘱他们这个问题,不让中毒的事情发生。诺诺,你先买两千斤土豆传给我。还有,上次你买的稻种,再买一千斤过来吧。”

    韩诺鼓起包子脸(??v_v??):“买这么多的土豆稻谷,别人会把我当成粮贩子。”

    李家大哥呵呵地笑:“你是最漂亮的粮贩子。”

    韩诺赏了李家大哥一个白眼:“拍马屁也无法掩饰你指使我做事的行为,哼,等我们在同一个世界,我要你亲手给我打洗脚水。”

    李家大哥笑:“别说打洗脚水,亲自给你洗澡我也愿意。”

    韩诺也笑了:“行啊,以后本宫每天洗脚就由你负责了。”

    李家大哥:“奴才遵命!”

    ………………

    韩诺与李家大哥说笑了一通,挂断视频后就开始忙活了。虽然嘴上抱怨,但对于李卫风交代的事情,韩诺可是重视无比。回家跟韩爸韩妈交代了一声,韩诺拿着银行卡去银行取了几万块钱出来。这些钱是卫风的抚恤金,既然李卫风在另外一个世界活得好好的,这些年也不用当做念想,韩诺想用就用。她将一半的抚恤金捐献给了孤儿院,另一半留着自己用,名曰用老公的钱养自己。

    “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赚钱养家。”韩诺给李卫风下任务。

    李卫风连连点头,表示绝对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这一次买的量大,韩诺不能再去d市附近的村子——免得被表舅他们发现——而是直接去了省城郊区的农贸市场和种子店。土豆好买,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韩诺在农贸市场附近租了一个仓库,土豆和粮种都放在仓库中,韩诺打开箱子,小心翼翼地将用棉布和泡沫包裹了好几层的瓷缸取出来。瓷缸是让她和李卫风能够在一起的宝贝,可不能有一点儿损失。

    小心地放好瓷缸,韩诺敲敲瓷缸底部,连通视屏通话:“我要传送东西了,你们那边准备好了吗?”

    李家大哥:“准备好了,你传吧。”

    他已经将温子夏兄弟和李易书乃至李周乐叫到储藏室,等会儿土豆和粮种传送一袋过来,就让两个人共同搬一袋到院子里去,当然,李家大哥一个人就能搬两三袋,还是在没有动用内力的情况下。外面的日头已经落下,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都已经回家休息,,不会有人路过李家院子看到院中的这么多大麻袋,但为了以防万一,李周乐还是装做晒被子,将被子床单挂满了整个院子,遮蔽外人的视线。

    韩诺知道李家大哥的想法,因此买的不止两千斤土豆和一千斤稻种,而是每样翻了一倍。这就累苦了古代这几个人,搬了几千斤的东西,把胳膊都搬酸了。这还没有完,他们还要将土豆和稻谷半道祠堂里面藏起来。如今番薯还没有丰收,大家对“仙种”的认识还不深,等到番薯收获后再亮出这些种子,将会更受农人们重视。

    这一做就是半个晚上,办完这一切,几个人都累得像狗一样,爬上床沾这枕头就睡着了,第二天全村人收红薯,他们也没有起来。直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将他们震醒。

    “发生什么事情了?”李易书揉着困顿的眼皮从自己屋子里面走出来。

    李周乐掩着嘴巴,斯斯文文地打了个哈欠,茫然地望了望天:“已经这么晚了!我还没有做早餐。”

    说完,慌慌张张地跑进了厨房。

    李家大哥叫住李周乐:“别做了,现在生火做饭要等到什么时候?我等会儿让你韩姐姐给我们传点儿吃的过来。”

    李易书闻言高兴地道:“那我要吃前两天韩姐姐传过来的煎饼果子。”

    李家大哥呵呵地笑:“你小子的口味跟我一样。好,就吃煎饼果子。”

    李周乐笑着从厨房中走出来,她也喜欢吃煎饼果子。里面有鸡蛋、有火腿肠、有青菜,还有油条,裹在一起好美味啊!这个世界是没有油条这种小吃的,要知道在韩诺所待的世界,油条也是在南宋的时候才被发明出来。据说是秦桧杀害岳飞后,南宋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当时在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两个卖早点的饮食摊贩,各自抓起面团,分别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就是油条的原型。

    震天的欢呼声再次响起,李易书好奇地道:“外面在叫什么?”

    李家大哥挑了挑眉毛:“今天是收红薯的日子,肯定是亩产量统计出来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不愧是仙种

    李周乐和李易书心急知道结果,先走一步,李家大哥给韩诺留了个纸条,让其买六个人份的煎饼果子后,也跟了上去。他的步子大,走到田边的时候,李易书和李周乐不过刚刚到达,李易书正拉着满仓叔询问。李家大哥刚要走过去,高知县激动得面色通红地跑到他的身边,连礼也忘了行,直接对李家大哥道:“李将军,仙种果然是仙种。两千斤,两千斤啊!”

    李家大哥明白了,众人收获红薯后发现其产量不止千斤而是翻了一倍后,众人全部都疯狂了。一亩地两千斤的粮食啊!这是什么概念?是交了赋税后,剩下的粮食,百姓们一天三顿的吃,一年时间也吃不完!若是全天下的农人都种植红薯,那就再不会有人饿死,再不会有饥荒。想到这里,村民们全都哭了出来。他们想到了在饥荒之年饿死的亲人们。

    知县大人和柳师爷眼中也涌上了泪水,他们虽然没有挨过饿,但见过饿死人的场景,身为父母官,他们见过的饿死场景不少,比那些在京城中的高官们更有感悟。基层的官员中不是没有贪官,但前几年大周朝内忧外患,想贪也没有东西可贪,反而让那些贪官们被各种天灾和潦倒的灾民弄得叫苦不迭,熄灭了贪污的心思,使得大周朝这些年难得的官场清廉。

    “高知县,镇定,镇定。”李家大哥拍了拍知县大人的肩膀安抚他。两千斤很多码?在现代,亩产上万斤红薯的都有。也就是古代的农人没有经验,第一次种植,获得的产量比现代少了一半乃至三分之二。

    知县大人连忙深吸几口气,平定自己的情绪,等到正常以后,朝李家大哥拱了拱手:“李将军,下官之前失礼了。”

    李家大哥笑道:“没关系,我理解你的心情。亩产两千斤的粮食确实让人激动。不过高知县激动过后还是要处理正经事,赶紧上折子给皇上吧。”

    “是,是,是,多谢李将军提醒本官。”知县大人再拱手,道谢并告辞,“那下官就告辞了。”

    李家大哥点点头,知县大人便带着他的人,扛着一千斤红薯离开了。村民对此的表示非常无所谓。扛吧扛吧,不过一千斤半亩地的产量,咱们现在有粮食了,不怕你扛。

    李家大哥目光转向哭泣的村民们,这其中,年老的村民们哭得更甚。他们经历的更多,甚至尝过饿到极致等待死亡的苦,见到亲人在他们面前饿死……忽然,三叔公从地上爬起来,边哭边往一个方向跑,另外几个族老起先愕然,随即明白过来,也跟着三叔公跑。然后是村长,满仓叔、满金叔、广丹叔、蒋大叔这些中年汉子,接着是根苗碧木等年轻一辈,女人们也跟在了他们后面。

    李家大哥发现村民们跑去的方向是祠堂所在,立刻了悟了,拉过李易书和温子夏小声吩咐了几句,两个人立刻分头行动:李易书回家拿手电筒,温子夏回家按照李家大哥的吩咐写所谓的“祖先留言”。等两样东西到手后,李家大哥施展轻功在村民们的眼皮子底下潜进祠堂而不被人发现。

    族老和村长打头,所有村民们跪在祠堂院子里朝着祖先的牌位磕头,感谢他们赐下的仙种,感谢他们帮子孙们解决吃饭问题,让子孙们永远与惊慌说再见。每一个人都热泪盈眶,激动无比,在心中将青叶村的祖先们都神化了。

    忽然,就听得一个少年的身影叫了起来:“祖先又显灵了,祖先又显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