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相-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宋璟与唐松都未阻止。

    因为隔的距离不算太远,陆元方的声音倒也能听的清楚,“唐松不过一从七品尚书都事,比尔等许多人的品秩都低,这么大的事情他能做得了主?仆又岂能让他做主?这一切都是出自仆的授意,他干的不过就是誊录名单的书吏活计,尔等身为朝廷命官却听信谣言,真是荒谬。

    就凭这一条捕风捉影仆与吏部就不能取你们……”

    言至此处,没好气的陆元方也不再跟这些人多说,直接点了姚崇的名字“元之,你把今日到的人都给我记下来,哼仆稍后再与你们好好说话……”

    不管是声望还是官职,陆元方都将这些来闹事聒噪的官员压的死死,这番话再从他这个主掌选事的相公口中说出,那些官们顿时心惊肉跳,纷纷以袖掩面做鸟兽散,当真是来的快,散的更快。

    陆元方这分明是为了保护他把一切怨恨都揽到自己身上了,对此,唐松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轰走了那些官们之后,陆元方就直接到了房中,也没跟唐松单独说什么,只是对众吏员好一番温言勉励。

    从各处抽调来的吏员们见他们这个新组建的机构竟能让政事堂中声望第一的次相亲来训话,顿时群情激奋,此前来时还心神不宁的王峰甚至还向唐松投来感激的一瞥,大感在这个地方有干头,有前途。

    对此,姚崇、宋璟与唐松三个知情人交视之间俱都黯然神伤。

    陆元方与众人见面说完勉励的话后就走了,随即也就到了散衙的时间。

    唐松因实在是吃不惯衙门里会食的温吞饭,遂就想着到皇城外面随便找家酒肆吃午饭,谁知刚走到尚书省的衙门口,就撞上了一个青衣小吏,言说李昭德相公要见他。

    李昭德现在正跟武承嗣掐的厉害,见我干什么?说实话,这敏感时刻,唐松也不想见李昭德,但他既然寻到了自己,却不容他有丝毫拒绝的余地了。

    一路上揣划着到了李昭德在政事堂的公事房。孰料这位李相公要说的事情跟他的揣测八竿子都打不着。

    待那引路的吏员退出去了好一会儿之后,李昭德方才刻意的压低了些声音出言问道:“云露现在到哪儿了?”

    闻言,唐松先是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李昭德问的是水晶,云露是水晶的闺名。

    “算算行程现在该还在京畿道内……”

    李昭德看着唐松,语气很郑重的说道:“仆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尽快联系上云露,让你安排的那六个护送之人将她安全送往襄州。此外,这是一封给襄州别驾方公南的信也一并送去……”…;

    唐松接过信等了一会儿,李昭德见状摆了摆手,“去吧,此事抓紧办务必要保证云露的安全……”

    唐松迷迷糊糊的出来了,任他此前猜来猜去也实在想不到李昭德找他一遭居然就是为了这事。

    李昭德最近可谓是忙碌不堪,心急如焚,就算再怎么关心张柬之的孙女,找个人传个话不就行了吗?何至于亲自见他交代这样一件对宰相而言实实在在的小事,而且语气还如此郑重其事?

    此外,李昭德怎么知道自己派去护送水晶的是六个人?难倒他一直在悄悄的关注着水晶?就算李昭德与张柬之的私交再好,这种关注也显得过份了吧。张柬之的子孙可是不少,难倒他还能都如此?

    总而言之,李昭德对水晶的关注与关心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这事越想越蹊跷,越想里面越有内容,但究竟蹊跷之处在那里,唐松却是毫无头绪。

    从武三思跟武承嗣合流的真正想法,再到李昭德对水晶安危异手寻常的关注,随着这次李党与武党的大决战拉开序幕,一个又一个的谜突兀而来,让唐松恍若走进了一团团迷雾。

    ps:感谢这两天打赏与投票的书友,继续呼唤票票啊,不管什么票票都要,越多越好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    提供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九十二章 嗣君揭晓

    毕竟是关于水晶安全的事情,李昭德交代的事情唐松很快就给办了,只是遗憾水晶不在神都,一时无法解开她身上的谜。

    此后一段时间,唐松便专心在了官员新考功标准的指定上,这既是为完成陆元方所托,亦是一个系统熟悉本朝吏治的绝好机会,无论那一点上唐松都不愿敷衍。

    与他一样,姚崇与宋璟都是做事极认真的人,既然接了这个差事,就都存着要做好,甚至将其立为后世之法的心思。如此以来,这件原本就复杂的差事愈发将摊子铺的大了,光是梳理自先秦以来的考功成倒,并系统分析其利弊就是一件耗死人的事情了。

    工作量既大,偏又乏味枯燥的很。但唐松每日沉于其中却没有多少烦闷的感觉,这一则是因为他确实把心沉了进来,再则也是因为与姚崇、宋螺两人一起共事的感觉真的不错。

    经过这段日子天天泡在一起,唐松与两人已经非常熟悉,也更了解了姚崇慷慨大气、宋螺春风化雨的行事风格,而这两人对他严谨扎实的工作态度明显也甚为欣赏。

    当日陆元方在政事堂公事房中的那一拜其实无形中已将三人联系到了一起,再经过这段时间的共事之后,三人间由陌生到熟悉,再因为相互欣赏而由同僚慢慢转为好友,三个有着共同目标的人之间这种关系转化来的是水到渠成而又坚实可靠。

    其间三人公务之余相聚小酌时,也会经常谈及当前朝堂上李武之争的喧嚣,姚崇与宋塌的政治倾向明显偏于李唐正朔,但越往后再说到这件事情时,两人越是沉默,沉默的最后常常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

    这其间陆元方曾数次传见三人,过问新考功标准起草的进程。在每次传见将要结束时,这位即将油枯灯尽却还在勉力支撑的老相公总不忘淳淳告诫三人不得卷入李武党争,为此,他甚至说了一些颇为忌讳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嗣位谁属原非尔等所能定断,与其将心思花在这上面,不如实心办好你们手中那件大事那才是有用于天下的利民大政……”

    这样一切以万民为先的告诫对姚崇、宋螺这等修身有成的官员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再则,这段时间以来,不知是谁将庐陵王李显惊怖之症的详情给宣扬出来了。

    这回的宣扬真是细致的很,从李显每次听到天使将至时的极度恐惧,到其因恐惧而情绪失控后的涕泪横流,几欲自绝,再到他俯身在韦后怀中瑟瑟发抖以求安慰的懦弱,俱都传扬的清清楚楚。

    此传言一出当真是神都骚动,天下哗然。许多心系李唐的官员百姓欲待不信,但终不敌那传言实在太细致,太真实,老百姓们见识少或许还半信半疑,似姚崇、宋螺这等朝廷的中阶官员却是想不信都不行了。

    至此再说到这个话题时,两人便越发的沉默下来,偶有一次,三人聚饮到酣处,明显喝高了的姚崇曾在酒意的催逼下放声悲呼,天道不公,忍看李唐英气尽绝于太宗矣!

    闻此悲呼,宋螺面色惨然,唐松亦是心有所感。作为一个皇霉来说,李唐真是让人有太多的感慨。

    当年隋末大乱,李唐自晋阳起兵,最终横扫**定鼎长安。当其时也,新朝初立,何等的意气风发。而后太宗李世民操柄大政,手创贞观之治的同时,先战后和使四夷宾服,共推其为可汗之可汗的“天可汗”,这一份显赫到极处的文治武功足以光耀千古。…;

    可惜啊,太宗一逝之后,恰如姚崇所言,李唐皇室的英气就此沉沦。此后相继继位的李治、李显、李旦父子三人皆是性格懦弱。尤其是两个儿子—一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可能他二人都被武则天吓破胆的缘故,皇帝当的真是一塌糊涂,相比之下李旦还强些,感觉到自己干不了就主动让位。那李显做皇帝后的种种作为就是标准的昏庸昏聩,不仅是做皇帝不够资格,仅就男人而言,这个有名的绿帽皇帝也把古往今来所有男人的脸给丢尽了。

    从太宗逝后的这些年,若非是武则天确有治理内政之才,而李显、李旦在位的时间又短,只怕李唐的基业早就败光了。或许是上天也实在看不过眼了,在经过两代的沉沦之后,李唐皇室终于迎来了一个英气勃发的玄宗李隆基。

    唐明皇李隆基这皇帝前期干的着实不错,一手接过由太宗开创,武则天稳稳维持的家底并将之发扬光大,最终创出开元盛世,将李唐带上了中国几千年王朝时代的最巅峰。

    可惜的是这厮没个长性,能山石却不能善终。开元末期便开始倦政,沉于美色及享受中不可自拔,任政事沉沦,最终在天宝十四年秋季爆发了安史妇l,这一场长达八年,祸乱整个天下的叛乱不仅标志着盛唐的终结,亦标志着李唐国运彻底的走向了衰落。

    自此之后,历数肃宗、代宗、德宗……直到李唐灭亡。其间虽有那么三两个皇帝有励精图治之心,但整体实在是平庸的很。若仅以历史成就考量,三百年大唐,李唐皇室其实只出了一个半好皇帝,而这半个还自己把自己的家当给败光了。

    历史啊真是说不得,而今太宗已逝,李唐皇室后面真是没啥看头了,尤其是如今李党要拥立的这个庐陵王李显更是废物中的废物,这混蛋唐松真心瞧不到眼里,这也是他对嗣李毫无兴趣,乃至一直与李党保持距离的根本原因。

    至于什么龙种不龙种,正朔不正朔,扯淡吧,君权神授这种玩意儿能唬住穿越者?能跟穿越者有一毛钱的关系?

    庐陵王李显是个混蛋,魏王武承嗣也不是什么好鸟,这厮除了在迫害李唐宗室上非常有想法,非常有办法之外,若论执政也真是操蛋的很。

    摊上这么两个二货,还让唐松对武李党争怎么提得起兴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