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相-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场当众品评,居然就有了些苏味道这文坛第一人其实有些盛名难副的感觉

    在这等事情上,武则天历来是大而化之,兼且多年来也实在是对上官婉儿品诗论文的眼力积累起足够的信任,是以有了结果后便只草草一眼便首肯了。

    这些名宿们的位次已定,兴致极好的武则天看着众多年轻官员,遂又决定再设一榜。或许是为使气氛更轻松热烈,她更定下了新的章程,准予年轻官员们以公推公评的方式论定第一。

    居高声自远,类似宫中这样有天子亲自参加的文会,注定就是神都乃至整个天下士林瞩目的焦点。若能在这样最顶级的文会上露脸,不仅能博得天子青睐,随后更将以风流轶事的形式遍传天下士林,真可谓是要利有利,要名有名。

    今日能来参加文会的绝大多数都是进士出身,堪称人人皆小有文名,这些个年轻官员们谁不想在这样的场合独占鳌头?是以这章程一出,凝碧池畔顿时热闹的不堪,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得面红耳赤。

    好在大赋的套路早定,既有套路也就有了品评标准,这个谁也奈何不得。最终,年轻一代中的第一名之争就集中在了崔湜与贺知章身上。

    一个是近来声名暴涨,被众多名宿及权贵们推为士林后进第一的名门子弟。

    一个是凭借科考一飞冲天,高居进士科状头之位的越州良人子弟。

    这两人都有文采,当第一名之争集中到这两人身上时,一时难分高下。

    若单论支持者之众,自然该以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崔湜稳居第一。奈何他的赋文确实是比贺知章差了一些,这就使得那些个与越州贺知章同为江南东道出身的官员们有了着力反击的落脚点。

    这些人虽少,然则抱团却紧,寸步不让。

    这倒不是这些人多喜欢贺知章,只是在这样的顶级文会上,第一名的结果其实也关涉着对一州一道,乃至一地的文运评价。

    六朝之东晋之前,拥有黄河流域的北方是无可争议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西晋灭亡,晋室南渡之后,江南地区才渐渐发展起来,文事之盛更是渐超北地。

    然则至隋唐一统天下,定都长安以来,这文化中心自然又向北方迁转回去。

    在这样纵贯数百年的大背景下,自高宗朝出身江南的上官仪登顶文坛盟主以来,有关南北文运文势优劣之争在整个初唐就再没有平息过。

    崔湜是再典型不过的北地世家出身,而贺知章则是出身于最江南的越州。这次文会的级别又太高,是以两人之争隐隐就成了南北文运文势之争的一个缩影。

    在这样的问题上,出身江南东道的新老进士官员们就是再不喜欢贺知章也必须力争,否则其必遭江东道士林口伐,哪怕是装样子,这时候也软不得的。

    遇到这等情况,似唐松这等出身于南北之间中部道州的人就只能徒呼奈何了,不南不北就只能不依不靠。

    争议持续良久,当此之时,便是上官婉儿这诗秤发话怕也按不平了。最终两份赋卷就被呈送到了武则天面前。

    武则天细细看完赋卷,将贺知章与那崔湜好一番打量后,沉声开言给出了结果,“尔等两人所作皆辞采华美,颇有可取之处。然,博陵崔湜之赋卷墨迹淋漓,实是有碍观阅,故此,朕特取贺知章为第一”

    彼时人们提及一人时惯常会加上其籍贯,武则天说到崔湜时便是如此。但最后一句宣布结果时,却特意将贺知章出身江南东道越州的籍贯给掠过不提,其给出的论定名次原因也绝口不提两文之优劣。这份政治敏感性真是已经深入骨髓了。

    天子金口一开,便是一锤定音。

    至此,今次文会第一项赋文的考校中,苏味道与崔湜这一老一新两个刚刚爬上第一位子的俱都铩羽而归。

    两个第一都没能在这样真刀真枪的考校中得着第一。这样的结果也使得他们刚刚到手的那个第一看起来就显得不那么货真价实了。

    看到崔湜无比落寞却又强装世家风仪的样子,唐松微微一笑。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武则天对士族门阀的打击已经润物无声的开始了

    。,

第一百零四章 真男人!这个唐松,值得调教(圣诞节继续寂寞码字中)

    文会第一轮赋文的考校完毕,杜审言与贺知章力压当今风头正劲的苏味道与崔湜,各拔头筹。

    有了公推公评及崔湜与贺知章之争的唇枪舌剑之后,特别是一众进士出身的年轻文官们慢慢的放下了天子在座时的拘束与紧张,至此,凝碧池畔的气氛彻底轻松活跃起来。

    第一轮考校便是如此激烈,自然也使得参与文会众人对于接下来的歌诗之争更加期待,毕竟唐人最重歌诗,与这个正餐比起来,赋文不过就是一道开胃小餐罢了。

    苏味道毕竟历练的久了,脸上表情倒还看不出什么。那崔湜虽然故作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以示对刚才的赋文之争失利并不在意,进而努力彰显世家名门风仪,然则他那纵然强笑也抚不平的眉头眼角却显露出了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稍后的歌诗考校,至少在年轻一辈中他必要力争魁首。

    当此之时,众人已无心酒食,也无心于凝碧池的曼妙风光,不时将目光投向七宝床上的武则天,等着她给出第二场歌诗考校的题目。

    终于,武则天再次酒尽之后,放下九龙樽看向众人朗声道:“十日前,十使团朝贡向朕进献风物时,一并贡进了前隋名画师展子虔的《春游赤壁图》”

    此言一出,举座大哗,就连随意趺坐的唐松也挺直了身子。

    在绘画史上,经南北朝而入仕隋朝的展子虔十分有名,他与同时代另一位名画家董伯仁被时人并称为“董、展”,其人长于山水,以“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画风对唐代绘画基本风格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并在整个山水画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横幅绢本设色的传世山水名作《游春图》曾被北宋徽宗皇帝大力称赏,并一直保存到后世,典藏于故宫博物院,实是绝世罕有的国宝级名作。

    展子虔名声极大,然传世画作却仅有一幅《游春图》,而今居然又冒出了一幅《春游赤壁图》,且还是由西域十国使团贡进的,这如何不让人吃惊?

    想来想去,这幅名家手笔之所以会流落西域,必定是与隋末大乱,三十六路反尘争天下的背景有关了。

    今日参加文会者几乎清一色都是朝中进士出身的文官,似唐松这般没有进士出身而能与会的可谓微乎其微,这还是源于圣神皇帝钦点的结果。所谓琴棋书画,进士出身的文人们就没有一个不爱好这些东西的。

    自己画技如何是一回事,喜不喜欢又是另一回事,这种喜好实是从小熏陶而来,已经沉进了骨子里,想改都改不了了。

    喜欢绘画,而今又闻有绘画国手的名作出世,一时间,众人都被武则天这个消息撩拨的心痒难捺,恨不能当下便一睹展子虔《春游赤壁图》的风采。

    目睹此状,武则天复又一笑,“近日来朕每于暇时则展图赏玩,对赤壁风光实是无限心向往之。今日,众卿家作诗便以赤壁为题可也,仍是耆宿与后进者中各取第一等一人,此二人除一应例行彩赏外,朕再加厚赏,准其两人各借《春游赤壁图》赏玩十日。众卿家,且各展所长吧”

    似《春游赤壁图》这等传世名作往往就是一入宫门深似海,内宫对这等东西也是宝贝到了极处,除非是政事堂里的那些个相公们,而且还得是极得圣眷的相公方有可能看到,甚或是借出,普通人真是想都别想。

    例如六朝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这遍天下遍朝堂的读书人谁不想赏玩这件神品,然则这东西一入了前朝太宗皇帝之手后,众人便只能空自嗟叹。最终这件神品一并被太宗皇帝带进了昭陵,作为陪葬之物,竟是永远也看不到了。

    天子亲借《春游赤壁图》,任其赏玩十日这是多大的荣耀?这是多么让士林惊羡的风流佳话?若果能如此,不说别的,单凭此事,今次高中魁首者就足以名传后世了。…;

    题目一出,尤其是这封赏一出,凝碧池畔的气氛更是到了烈火烹油的地步。

    便在这时,却听一个年轻的声音清朗问道:“这第二场考校可有体式之限?”

    众人循声望去,见站起发问的正是第一轮考校中不曾出手,却得了大彩头随天子游园的唐松。

    “第二场是考校歌诗,或律诗、或绝句、乃至乐府歌行皆可,一并连五言、七言、杂言俱不设限,尔等可放手而为”

    这条件已经开的极宽,然则那唐松听完后却不曾坐下构思准备,跟着又来了一问,“那写词可成?”

    此问一出,石破天惊

    满座新老名士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就想到了近来神都士林中沸沸扬扬的诗词之争。

    一念至此,众人不免就对唐松起了厌烦之心,你要与崔湜争锋也不该把这诗词之争挑到这里来吧。

    这里是什么地方?这可是皇宫内苑的凝碧池这是有天子高坐七宝床亲自参加亲自主持的文会

    天下士林一年中不知道有多少次文会,但像眼下这个文会却绝是等次最高,在这样的文会上写词?

    词是个什么东西?伶工乐伎们摆弄来取悦客人以换取钱财的下三滥,这岂是能上得了大雅之堂的?

    今天在这个地方摆弄词?唐松你这个狂生还真好意思说的出口,就不怕玷污了这内苑,玷污了这凝碧池的大好风光,玷污了此次文会,玷污了在座的诸位进士,也玷污了当今圣神天子

    唐松此一问出口,适才一直有些闷闷不乐的苏味道脸上悄然出现了一丝笑意,而崔湜一直紧锁的眉头也蓦然展开。

    自作孽,不可活啊

    唐松这个问题让武则天也着实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