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所有人到齐,刘宣清了清嗓子说道:“现在人已经到齐了,下面说一说这支大军的出路。”
“有人心里想要招安,还找我谈过,但是看顾世虎的下场,我刘某人是一定不会招安的,我刘宣宁可被凌迟砍头,也不会卑躬屈膝的卖屁股,任凭酸儒秀才欺辱。”2
“陕北这个地方,不论是那里,都缺少人口粮饷,不是能成就王霸根基的地方。我们想要发展壮大,只能跳出陕北。”
“西面的甘肃卫与陕北相差不远,都是人烟稀少,粮饷缺乏的穷困之地,肯定是不能去的。南面的四川、湖广、河南三省,都要经过关中平原。”
“关中现在出了一个洪承畴,外号洪剃头,在关中狠杀了不少造反的饥民,就连王二、王嘉胤也连吃败仗。这个人很不好对付,再加上从延长入关中路途遥远,以我们现在的力量,也很难成功。”
“最靠谱的就是东渡黄河,山西离我们很近,只要能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之地,我们这支军队就很快能有较大的发展,毕竟山西远比陕北富庶,能筹集粮饷,扩充队伍。”
“但是山西巡抚牟志夔,总兵张鸿功早已经在黄河渡口上面严防死守,以黄河渡口的险要,凭我们的力量,只怕很难攻破。”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汇合其他大股义军,集众人之力,渡过黄河天险,兵进山西。”
注释1:李应期接着向皇帝请求,“俯念秦灾重大,关系匪轻,敕下户部覆议,将天启七年负欠并今岁加派地亩辽饷亟赐免征,复将见年者酌减一半,其馀军饷宗禄一并宽缓。不然,即日取此饿莩毙之杖下无益也。更祈皇上敕部俯查万历十一年并十三年全陕大荒事例,慨发帑金遣官赈济,于以救灾民而安地方。异日公家之赋,犹可望之将来。如曰内帑以已匮,诸饷不继,蠲赈两端,概靳不施,万一祸乱大作,天下动摇,勿谓臣今日缄口不言。”出自孙承泽《山书》卷一。
注释2:明末东林党大臣候恂喜好娈童,看中了相貌清秀的左良玉,左良玉卖了屁股,才在候恂的支持下慢慢发迹,最后成为南明朝最大的军阀。左良玉死后,其子左梦庚率部降清,成为令人可耻的汉奸。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lt;/a&;gt;&;lt;a&;gt;&;lt;/a&;gt;
第四十八章联络
刘宣与麾下的众多将校商量好了对策,决定在等一个月时间,等过了惊蛰之后,天气变暖就马上离开延长县,向农民军云集的清涧县进军。
如今的陕北之地,加上攻破延长县城的刘宣,在朝廷中挂了号的巨匪共有六股。分别是王二、王嘉胤、王左挂、王大梁、刘宣、赵胜,其余零星的盗匪,就多如牛毛不计其数了。
其中王大梁在汉中,虽然号称大梁王,算是最早称王的盗匪,但是实力也是这六人中最小的一股,麾下只有青壮千余人,兵甲也很不齐全。
其次算是在白水县率先举兵的王二,与花牙寺聚众骑兵的点灯子赵胜了。王二虽然攻破澄城县,夺去了县城的府库,但是一来澄城县没有边军驻扎,二来王二被洪承畴打的大败,也早已经伤筋动骨了。
赵胜本是清涧县书生,为人豪迈大度,喜欢结交英雄豪杰。在清涧县广有良田,与清涧县的山贼盗匪也有些交往。
赵胜本打算走科举之路,已经考中了秀才功名,借住在清涧县石油寺里日夜读书。
后来赵胜被人诬告,说他夜间点灯于孤寺,象平话中描绘的黄巢那样造兵书谋反,又宣传官府将要逮捕他。
赵胜无以自明,耽心被诬陷入狱,终于逼上了梁山,在解家沟花牙寺聚众起义。他虽然聚集了不少流民盗匪,也拿出自己积攒的存粮招兵买马,但是实力也不算很强,麾下只有两三千人,还包括不少老弱妇孺。
这六股人马中,实力最大的是就是清涧县的王左挂。王左挂原名王子顺,在起兵之后外号左挂子,他聚集上万名骑兵占据青泥堡,麾下有苗美、飞山虎、大红狼等头目,屡次打败官军的围剿,在初期的农民军中实力首屈一指。
就在今年,李自成在甘肃卫兰州府榆中县因为闹饷,杀死了参将王国和榆中县令,发动兵变叛出官军,先投靠不沾泥张孟存,很快张孟存被招安,李自成又投效了王左挂。
王左挂此人英雄大度,能招揽四方豪杰,点灯子、李自成、老张飞、乱世王、大红狼、等明末农民军知名人物,都曾经在他麾下效力。
王左挂虽然势力最大,但是论起名望,还是王嘉胤最高。王嘉胤府谷人,早年在边塞当兵,后来沦为强盗、起兵造反,距今已近七八年了,一度在陕北绿林道中名震一时。
比起刘宣麾下的下山虎张虎成,王嘉胤的骨干几乎没有丝毫折损,战争经验非常丰富。如今汇合了王二麾下的众多饥民,王嘉胤名下也有上万青壮,精锐三千余人。
这六股农民军,除了王大梁在远在汉中,联络不方便外。王左挂、点灯子都在清涧县占山为王。王嘉胤、王二也在黄龙山汇合,在宜川县、黄龙县附近活动。
这六股人马中,王嘉胤素有大志,虽然还没有割据一方,但是已经设立了宰相、三省六部、都察院等官职。他四处派出信使,联络附近起兵的义军,看起来也想共谋大业。
王嘉胤派出的信使,还找到了刘宣。这个信使,刘宣在上一世也早已经耳闻,此人姓张名献忠,现在正是王嘉胤麾下的亲兵,本是延安府肤施县衙役。
在王嘉胤起兵之后,张献忠很快就聚众响应,成为王嘉胤麾下的亲信。张献忠现在虽然还没有掌握兵权,但是却豪勇善战,每战先登,在军中号称黄虎,已经颇有威信。
现在陕北盗匪横行,只有张献忠这种勇士,才能走州过县,横穿几百里来到延长县城。
张献忠来到延长之时,刘宣已经攻破了延长县城,麾下也兵强马壮,四个步卒营、一个骑兵营、已经整编完成。麾下的甲士也超过三百,在义军之中也算首屈一指。
张献忠本来以为自己的首领王嘉胤为盗多年,为人狡诈多端,从没有过大的损失。如今汇合了王二所部,已经更加兵强马壮,肯定是义军中实力最大、名头最响的一股人马。
没想到到了延长县见到刘宣所部之后,马上就改变了想法。刘宣麾下的青壮尽管比不上王嘉胤人数众多,但是士兵的装备、训练、士气却远远超出。
毕竟刘宣曾经成建制的消灭过顾世虎边军,攻破延长县城,缴获了大量的铠甲、兵刃、火炮。
张献忠见刘宣兵强马壮,心中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很难完成。
张献忠此来,当然是身负重任,他带着王嘉胤的书信,希望能招揽刘宣,两家合为一股,共同行动。
王嘉胤来到延安府境内之后,先是王二投靠,接着安塞高迎祥也起兵呼应,率部加入了王嘉胤麾下。他本来以为外号刘砍头的刘宣实力不算很大,这个任务应该能够轻易完成。
毕竟现在很多小股义军都生存不下去,只要名传陕北的王嘉胤前来示好,一定能说服刘砍头,与众多义军完成合并。
没想到来了延长县城,却发现刘宣的真正实力还超过王嘉胤。让这样一个巨匪大豪投靠实力不如人的王嘉胤,这次的任务肯定很难完成。
张献忠此人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还心细如发、机敏过人。察觉到刘宣强大的实力之后,张献忠暗暗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书信烧毁,也绝口不提招揽刘宣投靠王嘉胤。
张献忠悄悄撒了个谎,说此行前来的目的就是联络陕北的豪杰,准备汇合众人之力,打出陕北,求一条活路。
刘宣设宴款待张献忠,麾下的众将不停地灌酒,想要将张献忠彻底灌醉,从他口中套一些实话。
张献忠酒量甚宏,居然来者不拒,连续喝了十多碗,吃饱喝足之后马上呼呼大睡,让众人的想法成为无用功。
刘宣早知道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张献忠不同凡响,肯定有过人之处。见张献忠已经彻底熟睡,于是散了宴席,将张献忠安排到客房休息,自己却仔细猜想张献忠的来意。
“相比现在实力最强的王左挂,王嘉胤的胸襟眼光肯定是大大的超出。王左挂虽然能延揽勇士,让豪杰之士归心,但是从他后来的结局看,他的战略眼光实在是不行。”
“王左挂割据青泥堡,连续多次打败官军,麾下最强之时有上万骑士,但是他的足迹并没有走出陕北。”
“崇祯三年二月,在三边总督杨鹤的招抚政策之下,王左挂向陕西总兵杜文焕求抚。”
“招安之后,延绥巡抚洪承畴与御使李应期担心王左挂在饥民中威信太高,于是设计将它杀害。”
“王左挂麾下的点灯子赵胜,闯将李自成趁山西空虚之际东渡黄河。而苗美、老张飞、大红狼、李晋王等继续在陕北活动,先后被洪承畴、曹文诏剿灭。”
“历史上王嘉胤汇合众多农民军率军渡过黄河,很快就有了较大的发展,麾下的将士超过四万人,号称三十六营。这一时期他还击败了明末第一良将曹文诏,一时间声势大振。”
“曹文诏吃了败仗,只好使用阴谋诡计,他听说部下士卒张立位的姐姐是王嘉胤的妻子,就亲自秘密找张立位谈话,布置他诈降充当内应。”
“王嘉胤没有丝毫警惕,重用了小舅子张立位充当帐前指挥。六月初二日,张立位同王嘉胤亲族王国忠串通一气,把王嘉胤灌醉杀死,然后放火为号,同曹文诏里应外合,一举击破王嘉胤大军。”1
“起义军遭到大败,一时间损失很大,王嘉胤麾下的右丞白玉柱投降,左丞紫金梁即王自用领着余众逃出,汇合李自成等义军,成为农民军中第二任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