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8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出这样的话来,等于是赞成豪格的意见。

    豪格这才松了一口气,能够得到阿济格的赞同,可真是不容易。

    但是,下一个要命的问题,立刻纠缠着他。要抓住张准,要攻克董家堡,就要付出代价。问题是,大金国究竟能够付出多大的代价?白天已经死了八千人了,大金军还能付出多少人?两万?三万?甚至是五万……五万是绝对不可能的。超过三万,都要元气大伤了。

    大金国的人口,从来都不多,每一条人命,都是非常宝贵的。每次开战之前,主帅都要仔细的衡量,自己到底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战果,又需要付出多少的代价。如果代价过大,是万万不可以开战的。

    为什么大金国如此热衷于越过长城南下?就是因为南略的代价很小,战果却非常大。在辽东前线,即使打败明军,缴获也没有多少。认真计算起来,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南略就不同了。南略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抢到的人口和物资,简直令人疯狂。

    果然,提到伤亡的代价,刚才略微有些激奋的人群,又全部冷静下来了。没错,福余卫的地盘,的确非常的诱人。但是,前提是,你有那个实力得到。嗯,说的更冷酷一点,是你得有那个命。从白天的战斗看来,想要拿下董家堡,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对虎贲军的疯狂反击,即使是最骁勇的大金国勇士,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够活下来。

    大金军不愿意付出太大的代价,蒙古人当然也不愿意。尤其是南边的土默特和哈喇慎两大部落。他们的领地,距离福余卫很远,中间隔着一个科尔沁部落,即使拿到福余卫,对福余卫也无法有效的实行统治。因此,皇太极的这个提议,对于阿日斯兰和哈丹巴特尔的刺激并不是很大。

    攻坚,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个搞不好,就要丧失大量的兵员。游牧民族本来就不擅长攻坚,如果只是看到了福余卫的刺激,却没有看到董家堡的青面獠牙,那下场肯定是悲剧的。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傻蛋,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分得清清楚楚。

    “散去吧”

    “明天等待攻击的命令”

    皇太极摆摆手,让所有人全部散去。

    看样子,今晚肯定是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了。与其强行达成统一的意见,还不如先摸摸每个人的底细再说。皇太极自己,也需要好好的衡量衡量。为了张准的一条性命,大金国到底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个张准,当真是个宝贵的箭猪啊

    ……

    阿日斯兰离开营帐以后,快走几步,跟上前面的哈丹巴特尔,低声叫道:“老韩。”

    哈丹巴特尔停住脚步,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

    阿日斯兰从后面跟上来,有意无意的说道:“老韩,想啥呢?”

    在明国强大的时候,他们这些蒙古贵族,几乎都有一个汉名,以方便和汉人的交流。哈丹巴特尔的汉名就是韩明,阿日斯兰的汉名则是李汉峰。后来明国成了蒙古人的敌人,他们的汉名,也就渐渐的不再使用了。现在阿日斯兰使用汉名来称呼哈丹巴特尔,自然是有着特别的意味。

    哈丹巴特尔随口说道:“没想啥,还能想啥?”

    阿日斯兰压低声音说道:“老韩,明天,你准备派谁上去?”

    哈丹巴特尔转头盯着阿日斯兰,不答反问:“你呢?”

    阿日斯兰轻描淡写的说道:“我准备让阿木尔、阿古达尔上去。”

    哈丹巴特尔缓缓的说道:“你确定?”

    阿日斯兰肯定的点点头,神色凝重的说道:“他俩的求战**很强烈,一早就向我请战了,我当然要满足他们的请求。”

    哈丹巴特尔皱皱眉头,没有说什么。

    阿古尔、阿古达尔都是阿日斯兰手下的两个不太听话的将领。这两个家伙,和大金军的关系比较近,经常背着阿日斯兰和皇太极眉来眼去的。两人和豪格的关系,也非常的密切,在半路上,豪格甚至请他们两个喝酒,却没有请阿日斯兰。其中的意味,自然是不言而喻了。现在,阿日斯兰将这两人送上去前线,这里面的含义,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了。

    哈丹巴特尔沉思片刻,缓缓的说道:“苏合、阿拉坦仓的求战**也很强烈,我准备让他俩上去。”

    阿日斯兰会意的微微一笑,不动声色的说道:“好我相信彻辰汗一定会喜欢的”

    苏合、阿拉坦仓两个,同样是哈丹巴特尔手下不太听话的首领。两人同样喜欢和皇太极眉来眼去,同样和豪格的关系很好。豪格同样请两人喝酒,却没有请哈丹巴特尔。现在,哈丹巴特尔心领神会,将他们送到前线去,目的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

    准确来说,前面提到的那四个人,在离开大草原的时候,都是各自首领的心腹。否则,他们也没有机会加入到南略的大军里面。只是这一路上,皇太极非常懂得笼络人心的,时不时的让豪格出面,笼络他们四个。皇太极显然对阿日斯兰和哈丹巴特尔都不是特别的放心,想要笼络他们四个,然后架空阿日斯兰和哈丹巴特尔。

    结果,这四个人发现有机会,于是就拼命的向皇太极献殷勤。在某些事情上,他们已经和原来的主人,走到了对立面了。现在,皇太极要削弱土默特和哈喇慎两个蒙古部落的实力,要借刀杀人,他俩也正好除去身边的定时炸弹,

    当然,皇太极是聪明人,一看两人派遣的兵力,就知道两人的心思。但是,皇太极就算知道,那又如何?两人的做法,可谓是无懈可击的。你让我派兵,我就乖乖的派兵。难道我派遣谁,都需要你皇太极来指定吗?那也管得太宽了。如果皇太极公开干涉,就要引起蒙古所有部落的反感了。相信皇太极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蒙古人和满洲人,本来就还没有完全磨合,大家都还在试探对方,还在考察对方。要是双方翻脸,蒙古人也不会一点反击能力都没有。特别是现在,大金军屡遭打击,蒙古人要是奋力出手的话,全身而退还是可以的。这次南下,蒙古骑兵的数量,乃是建虏骑兵的两倍以上,三大部落,每个部落的骑兵,都在万人以上。

    话说回来,要不是大金军屡遭打击,两人也不会有这样的心思。势力与势力之间,从来都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大金军强大,我不得不听你的。但是,你大金军被削弱了,我翻脸走人,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努尔哈赤当年,不也是这样干的吗?

    在李成梁虎威犹存的年代,努尔哈赤和他的老爸乖顺的好像是两条狗。李成梁要他们往东,他们不敢往西。李成梁要他们上吊,他们不敢割脉。但是,当李成梁死了以后,两人就立刻翻脸了。要是李成梁不死,努尔哈赤敢说个不字?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强者才有说话的机会大金国既然削弱了,那就轮到蒙古人崛起了。

    “老韩,格日乐图”

    分别的时候,阿日斯兰笑眯眯的说道。

    “老李,格日乐图”

    哈丹巴特尔凛然的回应。

    格日乐图在蒙古语里面,是光明的意思。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庆祝明天的进攻旗开得胜,也可以理解为黑暗即将过去,蒙古人的未来,即将掀开新的一页。至于如何理解,那只有两人才知道了。

    ……

    “耿仲明就这样死了?”

    尚可喜回到自己的营帐,默默的站了一阵子,满脑子都是这样的念头。刚才开会的时候,皇太极说了些什么,他都听得不是很清楚。他在下面,想要努力理顺自己的思路,思考自己的出路,最后却遗憾的发现,他根本就没有别的出路。

    尽管对耿仲明没有任何的好感,两人之间一度还存在一些矛盾,但是,耿仲明毕竟是合作多年的伙伴,两人的关系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现在,耿仲明死了,尚可喜当然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耿仲明的死,让尚可喜感觉到害怕了。

    作为汉奸头子,尚可喜对于明军的战斗力,是很清楚的。朝廷的官军,除了辽东的骑兵之外,其他的部队,在大金军的面前,根本就是豆腐渣。尚可喜判断,明国肯定不是大金国的对手。投靠大金国,即使没有荣华富贵,生命安全还是有保证的。因此,他最终选择了大金国。但是,白天的战斗,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他的选择,可能是错误的。

    虎贲军终究还是虎贲军,厉害啊在大金军就要破城的时候,突然使出杀手锏,不但打退了大金军的进攻,还反咬大金军一口,让大金军损失惨重。这样的反击,尚可喜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当时他唯一的感觉,就是太可怕了,太恐怖了,太不可思议了。

    难怪这段时间,虎贲军能够使劲的折腾大金军,不断的给大金军造成损失。张准的确是有几分本事的。只是,张准的本事,反应到他们这些叛军的身上,就有点不妙了。孔有德被包围在登州城,生死未卜,耿仲明又死了,所谓的山东三矿徒,就只剩下自己了。

    明天的进攻,汉军旗的任务,是绝对少不了的。汉军旗目前还残存七千人,明天肯定是要被全部拉上战场,一个不留。面对虎贲军的疯狂枪炮,他们还能剩下多少,只有天知道。连耿仲明那么精明的人,都死在了董家堡的城墙下,他们这些人,更加不用说了。

    后悔啊,尚可喜的确是有些后悔了。谁能想到,就在大金军最辉煌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叫做张准的人呢?谁能想到,在豆腐渣一样的明**队里,居然会出现一支能征善战的虎贲军呢?早知道这样,他在东江镇就坚持长一点的时间,然后投靠虎贲军好了。投靠虎贲军就算是最后战死了,起码不用落一个汉奸的名声啊

    “将军……”

    忽然间,有人探头探脑的,却是他的几个心腹部下来了。

    “进来。”

    尚可喜皱皱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