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10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辖区内的粮食,经常丰收,你想要不升官,都是不可能的。

    对于虎责军的粮食生产,杨廷麟是知道得相当多的。他不像卢象升那样,一下船,就被放到了沙门岛上去接受多尔衮的刺激。杨廷麟过来以后,张准给他的任务,就是到处走走,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因此,杨延麟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一般的农户家里,他去过。灵山卫的大农庄,杨廷麟同样去过。

    对于灵山卫的大农庄构想,杨延麟是非常佩服的。这样做,似乎有点压榨屯丁的意思,导致屯丁的收入没有别的农户高,但是,从高层来说,的确是尽快的积累粮食的最佳途径。

    杨廷麟准备,到了辽东以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也积极开办这样的农庄。

    被张准任命为辽阳府知府以后,杨延麟首先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恢复生产,如何积累更多的粮食。这是地方官员的天职,是要压倒其他一切事务的。现在,被这份数据刺激,杨延麟忍不住说道:“不知道辽阳府有多少的耕地?”

    张准慢慢的说道:“辽东的耕地面积,不比山东省少多少。努力开垦的话,三四千万亩的耕地,是肯定可以开垦出来的。要是继续努力,超过五千万亩,也是有可能的。再说,辽东是可以继续向北扩展的,开原并不是最北的界限。我们可以不断的向北扩展,将塔哈喂、脱木河卫等地都开拓起来。这些地方,其实都是可以开辟为耕地的。”

    杨廷麟愕然的说道:“那里是北山女真的控制区域。”

    张准淡然自若的说道:“北山女真不是我们明国的一份子吗?”

    杨延麟不知道如何回答。北山女真距离中原王朝,实在是太远了(在今天的黑龙江以北,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他对那里的情况,了解得真的不是很多。明国的实际控制线,最远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开原卫清阳堡附近(今辽宁省昌图县),往北的地方,都是名义上的统治了。

    张准站起来,神情严肃,缓缓的说道:

    “事实上,我有必要告诉你们一个信息。我们的脚步,绝对不能在开原卫就止步不前。因为,在我们的西北方,有一个很大的国家,叫做俄国。他们的皇帝,叫做沙皇,他的扩张野心,非常的强烈,他正试图向北山女真的地域扩展势力。”

    杨延麟思索片刻,沉吟着说道:“都督大人,你提到的俄国,是不是俄罗斯国?”

    张准有些奇怪的问道:“你知道俄罗斯人?”

    杨廷麟点头说道:“神宗皇帝在位的时候,曾经有俄罗斯人到过中国,鸿胪寺是有典籍记载的。”

    张准顿时来了兴趣,好奇的问道:“你说说,那是个什么情况。”

    他还以为,俄罗斯和中国打交道,是从清朝的时候开始的,没想到,明国居然也有人知道俄罗斯国,而且,俄罗斯还有人到过中国。

    这的确是有点意外。显然,这个事实要比他的认识,提前了足足两百年。

    杨廷麟急忙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娓娓的讲述起来。

    原来,在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俄罗斯人图敏涅茨曾来过中国。他在中国备地游览一番以后,回到俄国,在报告书中写道:

    北京城的规模是“如此宏伟,骑马绕城走一圈也需要十天时间。”又说,中国盛产黄金、白银、生丝、绸缎、天鹅绒、小麦、大麦、燕麦、小米等等,只要想得到的物资,明国都是应有尽有。显然,明朝当时的富饶很让俄罗斯人吃惊。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俄国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派出以伊凡_f甩特林为正使,安德烈.马多夫为副使的俄国使团考察队出使北京。这个考察团,一行总共十二人。他们于尼古拉祭日(5月9日)从托木斯克动身,同年9月到达北京。俄国人在明朝境内先后经过的城市分别是张家口、宣化、怀来、南口、昌平。他们一行人在圣西门祭日(公元1618年9月1日)到达了他们所称的大中国城一一北京。

    由于沙俄曾在蒙古和中国西北活动,当地的鞑靼部落,和俄罗斯人有些牵扯不清的关系,明朝政府对裴特林一行不能不有所警惕。

    尽管如此,他们在北京还是受到了适当的礼遇,被明朝官员安置在宏大的国宾馆里。后来,他们带着一封万历皇帝致俄国沙皇的国书踏上了归程。

    杨延麟已经记不清万历皇帝的国书,到底有些什么具体的内容,但是,其中的一句话,他的印象很是深刻,那就是:“尔为大国,而中国亦不小也。”

    张准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下巴,尔为大国,而中国亦不小也,万历皇帝的气魄,还是有的。只可惜,在他死了以后,明朝就开始急促的走下坡路了。到后来的满清……算了,没有后来了。

    卢象升皱眉说道:”都督大人的意思,是我军以后可能要和这个俄国……俄罗斯国交战?”

    张准思索着说道:“暂时无法判断。但是,俄国人向东扩展的野心,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在辽东的北方,还有很大的区域,要是我们不抢先占领,日后肯定会被俄国人占据的。

    要是他们控制了北方,肯定会产生南下的野心,迟早都要和我们发生冲突。与其被动的挨打,还不如早点控制北方。”

    杨延麟深以为然,言辞激动的说道:“灭掉鞑子以后,大军必须迅速北上。如有可能,还应该派遣军队向西出发,寻找这个俄罗斯国的国都所在,一举将它击溃。”

    张准笑着说道:“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言之尚早。现在,我们还是做好手上的事情再说。”

    卢象升和杨延麟就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他们带走了朝鲜半岛的沙盘。两人一致认为,这个沙盘,非常有利于他们研究大的战略方针。张准自然是答应了。

    张准将他俩送到门外,挥手送别,这才转了回来。就在这时候,王时德急匆匆的送来一份情报:郑芝龙的舰队北上了!

    【最后两天了,再要一点月票吧,不能太难看了。】(未完待续)

第803章 这里是我们的主场!

    “杨天生这次是倾巢而出了。”

    看完情报以后,张准自言自语的说道。

    情报显示,杨天生出动的战船,数量超过三十艘,其中,包括至少五艘的三桅炮船,这基本上是杨天生的全部家底了。看来,这次沈凌菲到日本去,的确是极大的刺激了郑芝龙海盗军事集团,他们是要和自己正面交锋了。

    在东亚的海面上,三桅炮船算得上是终极武器了。郑芝龙海盗军事集团拥有的三桅炮船,排水量都在六百吨左右,装备有四十多门的火炮。其中,最引入瞩目的就是,在三桅炮船的船首和船尾,都装备有两门的红夷大炮,总共是四门。

    因为设计上的原因,三桅炮船的两侧船舷,不能安装后坐力强大的红夷大炮,于是就装在了船首和船尾。这个设计,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三桅炮船的四个方向,都全部装备有大炮,可以同时向四面八方射击,基本上没有射击死角。,同时,因为特殊的安置,红衣大炮的后坐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分解,在炮击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上面,都有较大的提升。没有后坐力的强大影响,战船在操纵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稳妥,大大降低出现意外的几率。

    不好的一面是,红衣大炮安排在船首和船尾,射击的时候,只有两门大炮对着敌人,无法形成足够的火力优势。红衣大炮的威力固然要比普通的佛郎机火炮强大不少,令人生畏,但是,数量达不到一定的程度,威力也是无法全部发挥出来的。

    说实在的,在海面上,一两门的大威力火炮,根本无法决定战斗的胜负。海战不同于陆战,绝大部分的炮弹,其实都是打到大海里面去了。在摇晃的战船上,要直接命中目标,基本上不可能,必须依靠炮弹的数量来提高命中率。

    因此,对于杨天生舰队的红衣大炮,张准并不是十分的紧张。五艘三桅炮船,全部的红衣大炮加起来,也就是二十门。虎责军海军的三个舰队,拥有三十艘的剑牙舰,全部的火炮加起来,接近一千门。加上三十艘苍山船的飞龙炮,绝对超过一千门了。二十门红衣大炮,相对一千多门的飞龙炮,威力的确很有限。

    杨天生的舰队,除了五艘的三桅炮船之外,其他的,主要是排水量两百吨或者是三百吨的武装商船了。这些武装商船,主要是以二号福船或者三号福船为基础。总的来说,这些武装商船的大炮数量,一般都在二三十门左右。全部的战船火炮加起来,大约是六百门左右。而且,杨天生舰队火炮的种类,主要是佛郎机火炮,性能比虎责军海军的飞龙炮要弱一些。

    张准估计,郑芝龙海盗军事集团,到目前为止,应该是对虎贲军海军的实力,还不完全了解。否则,郑芝龙绝对不会单独派遣杨天生北上。六百门对一千多门,怎么看都没有优势啊?当然,如果郑芝龙是要让杨天生来送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一舰队在什么位置?”

    张准忽然问道。”在威海卫军港休整。”

    杨裘风回答。

    第一舰队从日本回来以后,就一直在威海卫军港检修。海军的战船,维修是很重要的工作,需要耗费的时间也很多。如果用十天的时间来衡量,一艘大型的战船基本上是有三天在战斗巡逻,三天在训练,四天在检修。第一舰队去了日本一趟,经历了大风大浪,回来以后,肯定是要检修的。

    “命令他们尽快出动,转移到鹧鸪湾军港。”

    张准沉声命令。

    “明白!”

    杨裘风记录在案。

    “第二舰队呢?”

    张准又问道。

    “也在威海卫军港休整。”

    杨裘风回答。

    第二舰队是去接应第一舰队的,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