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豹出击-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军事冲突的双方不管输赢,都要消耗大量资源,付出巨大的经济、社会代价。所以双方也只能采取又打有拉,又打又谈,大棒子、胡萝卜交替使用的办法去寻求新的平衡点。

    中苏战争也使中、美、苏战略大三角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削弱苏联的势力使之无法形成象后世七、八十年代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到处推行“有限主权论”扩张之势。这是中国既定的战略目标。但也不能彻底的搞垮苏联,彻底的搞垮苏联也是不符合中国战略利益的,那样会把美国从欧洲的防务中解放出来,缺乏了苏联这个敌人的牵制力量,腾出手来和中国进行对抗。

    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的确是个难度极大的活,毕竟置身在一个历史的过程之中,每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是大历史中身不由己的客体。都无法把控全局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历史的进程。

    来自后世的邓峰、李大为这些人知道,后世发生在中苏之间的冲突是来自于对国际共运的领导权之争,和现在只是为了领土资源之争是有着本质上区别的。他们知道,这个时期的苏联领导人大多数都希望中苏关系应该是友好的同志式的,但中国不能当老大,否则实在是对不起列宁创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最为正统的“威名”。

    而邓峰和李大为他们更多的考虑的是社会主义正统不正统无所谓,老大老二也无所谓,始终没把这些“主义”之争当回事。对于国际**运动后来的结果,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邓峰在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时间,就向最高首长说清楚了,最高首长不能不借鉴这些经验与教训。

    所以对于邓峰他们的一些做法还是极力的支持的。而邓峰他们这些民族主义者,正是利用这短暂的20多年,最高首长当权这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强悍之时,使中国的利益最大化,为今后中国发展开拓出更大的空间,占有更多的今后发展所需的资源。削弱苏联、解体苏联也是为了俄罗斯这个强悍的民族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再对软弱的中华民族再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他们所使用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对苏联真可谓“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把无耻进行到底”。以达到维持中、美、苏这三角关系最佳的度。

    赫鲁晓夫在多数情况下,很少呆在办公室里,或者静静的坐下来,周密地思考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万全之策。而是更喜欢访问莫斯科附近的农庄或疗养院,把时间用在不断地与基层苏联官员、外国领导人或客人的会面上。然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他的确是将精力集中于工作上,他专心致志地处理各国大使与情报部门送来的电报,读阅大量的关于中国的各方面的资料,为即将到来的中苏之间的谈判做着积极的准备。

    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大为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已经出现在通往旧沙皇立法院大楼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厅那长长的车行道上。赫鲁晓夫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慢慢地站了起来,换上了西装,系了深蓝色带有白点的领带,走出了办公室,来到了只与自己办公室相隔两道门的沙皇立法院大楼二层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厅门前,等候会见中国谈判代表团。

    在会议厅门前,李大为远远的伸出了双手,十分热情说:“赫鲁晓夫同志,再次见到您,我感到十分的高兴,您看上去还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富有生气。”

    “谢谢您,大为同志。我也很高兴再次的见到您。”赫鲁晓夫一面拥抱着李大为一面热情洋溢的说道。

    双方都象训练有素的专业演员一样,好像中苏之间什么都没发生,而是两个多年不见的亲密朋友见面一样。接着李大为站在赫鲁晓夫右边,把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向赫鲁晓夫一一的作着介绍:

    “毛岸英,中国外交部部长特别助理,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曾就读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

    “你好,毛岸英同志,你父亲身体还好吧?”赫鲁晓夫拉住毛岸英的手问道。

    “还好,还好,他让我转达他向您的问候。”毛岸英直接用俄语回答道。

    赫鲁晓夫连声说:“谢谢!谢谢MZD同志。”

    随后李大为指着跟在毛岸英后面的蒋经国,对赫鲁晓夫介绍道:“蒋经国,中国外交部部长特别助理,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校。”

    赫鲁晓夫握着蒋经国的手说:“我知道,我知道你,蒋经国同志,从1925年到1937年,在苏联学习工作过12个年头。1936年1月,在苏联《真理报》还发表谴责您父亲的公开信,是吧?”

    “是,是”蒋经国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的说道:“赫鲁晓夫同志,您不愧为是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您的记忆力真好!”。

    赫鲁晓夫很是受用,不过嘴上还是很谦虚的拉着蒋经国的手说:“不行了,今年都65岁了,老了,比不上您们这些年富力强的第二梯队的同志们啦。您今年才49岁吧?”接着又看了一眼站在李大为身边的毛岸英说:“岸英就更小了,才37岁是不是啊?”

    毛岸英点头称是。

    “大为同志你今年也是49岁吧?”赫鲁晓夫又转过脸对李大为问道。

    “是,我和经国同岁,都是1910年生人,”李大为笑着回答道:“不过,赫鲁晓夫同志你看上去真的不象60多岁的人,身体棒得还象个小伙子。”

    大家寒暄一阵后,进入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厅。双方坐在长长的长方形、上覆绿色台面呢的会议桌的两侧。

    赫鲁晓夫喝了一口自己座位前的矿泉水,说:“我刚才听了毛岸英同志在机场上的讲话,他说的很好,‘中苏两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苏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两国人民不应该相互为敌,也没有理由相互为敌’。同志们,我们都应该清楚,在我们身上肩负着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的历史重任、苏中两国人民一直也是非常友好的。苏联党和政府对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每一项胜利都感到无比的欢欣鼓舞。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是苏联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甚至说是我们苏联的外交上的基石。现在苏中两个兄弟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领土问题斗得你死我活,这是不利于整个国际**运动的,也不利于两国人民的福止。当然这些问题都是过去历史遗留下来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双方都应该走出那些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这些有争议的领土是怎么形成的怪圈,现在我们双方坐下来讨论一下,如何消除我们之间的这些麻烦,拿出一个双方都能交待过去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下步一主要的工作。现在能不能解决阻碍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不在于苏联方面,而是取决于中国领导人的态度。”

    李大为听完了赫鲁晓夫带有纲领性的讲话后,也没有计较赫鲁晓夫现在能不能解决阻碍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不在于谁,这些没有意义而又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说:“我们完全同意赫鲁晓夫同志关于双方都应该走出那些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有争议的领土是怎么形成的怪圈的意见。现在我们双方坐下来,本着一种务实的精神,共同讨论一下,怎么做才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更有利于国际**运动,一劳永逸的解除我们中苏两国之间存在的这些问题。”

    李大为看了一下赫鲁晓夫说:“我们认为我们之间不应该再纠缠那些过去的事情,把眼光放的更远一些,简单点说就是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结束过去,就可以不谈过去了,重点放在开辟未来的事情上。过去的事情正如赫鲁晓夫同志刚才所说的那样,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而且容易引起争论,一争论起来就各说各的理,到头来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把那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强加在我们两国无产阶级头上的东西统统的推倒,由我们这些真正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的人民重来,这样的东西才更符合两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赫鲁晓夫心里想,你们中国现在便宜占大了,就结束过去,就不谈过去了,就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不过,不过去还能怎么样,打又打不过。还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开辟未来的事情上吧。于是他说:“好,我很赞成李大为同志向前看的态度,就让我们按照李大为同志这个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路子谈吧。

    米高扬马上接着说:“那就请中国同志谈谈具体怎样结束过去,怎么开辟未来吧。”

    “我们的意见是”毛岸英接着说出了中国方面的意见:“第1,以现在的停火线为基础,重新划订两国的边界走向。第2,在乌拉尔山脉以东,贝加尔湖以西,北纬53度以南地区,双方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建立中苏合作经济特区。中苏双方制定特区法,在这个经济特区内中苏双方都不驻军,经济特区内的治安按照特区法,由中苏双方混编治安警察部队负责,对于这个特区内如何开发建设,对于苏联原有的企业如何处置等有关问题,一会儿蒋经国同志还要作详细的阐述。但总的来说,肯定是有利于中苏人民的,更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中国人的胃口真是太大了,所有的苏联代表团成员都被毛岸英的这个提法惊的有些目瞪口呆。如果按中国的意见几乎把苏联的亚洲地区割去了一半,剩下的那北纬53度以北地区几乎都是冻土地区。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柯西金紧皱着眉头,说:“那就请中国同志具体的先谈谈‘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中苏合资特区’这些十分奇怪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好,那就请蒋经国同志给苏联同志解释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