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也敢于实施,因为他手握有一招杀手锏,那就是在东亚可以所向披靡的装甲部队。

    此前由于连日阴雨,再加上日军气盛,吴孝良不会贸然将他的看家宝贝派到战场上当炮灰。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日军在常熟一线迁延多日,锐气已挫,加上海军惨败,陆军大臣失踪的消息,早就人心惶惶,士气一泻千里。此时将所有主力部队集在一个点上以尖刀之势,将其正面面对的两个师团的攻击线割开一道口子,然后第二军大举反攻,五十七师则攻击其正面面对的第五师团。

    将这三个师团彻底赶下长江去,然后再一鼓作气收复上海。如此,日军在南方牵制国民政府的行动将彻底失败。到时候,便可以腾出手集力量对付来自东北的威胁,同时也对国人有个交代。

    而日本内阁在经历淞沪惨败之后必然会面临国内强大的压力,如果选择继续谈判,则肯定要提出针对国民政府更为苛刻的要求。如果军部影响内阁决定复仇,继续扩大战争规模,那么日间全面战争势必将由此点燃,正好他下怀。

    不过,第一种可能也不是没有,南京国民政府甚至可能接受更为难以忍受的苛刻条件都未可知。

    如所料不差,这几日军事委员会的停战命令就会传到京沪警备司令部,到时候再违令,便会招致蒋正的愤怒之火,所以行动一定要快,他已经派人去调距离常熟前线不足三十里的装甲旅,今夜凌晨便可发动攻击。

    同时,吴孝良还有另一手准备,除了军事上的挤压外,他还打算打一打政治牌,在他手秘密关押的白川义则绝对是个奇货,有了这家伙就可以掐住日本内阁的名门,如果他们不想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出尽洋相,就要适当满足一下他的合理要求。

    至于是什么合理要求呢,如果日本人坚持谈判,他有两个选择,第一便是以白川义则作为私下交易筹码,换取日方将何应钦排斥在国谈判代表行列之外,转而要求他吴孝良谈判。第二是向全世界公布,堂堂日本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大将成了他们最为鄙视的支那人的俘虏。

    而且,吴孝良还有更绝的后招,一旦打算借白川义则与日本翻脸,那他就要将这出戏唱到极致。他会召集一个有全世界主流媒体参加的世纪审判,控诉他身为陆军大臣,下属陆军对国人民犯下的反人类罪,对其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公审。造势这一套是吴孝良的拿手好戏,只要拿捏的好,定会让日本颜面扫地,到时候只怕他想和,日本国内的汹汹舆情与陆军的强大压力也得让他不得不继续战斗下去。

    只要日本人敢打,他就敢让这些叫嚣着脱亚入欧自认为高所有亚洲人一等的海岛矮子们,尝到什么是后悔的滋味。

    “钧座决定了吗,一定要打吗?”

    第二军军长杨效欧的一声疑问将吴孝良从沉思拉了出来,他心底里还是期望稳扎稳打的,既然常熟防线已经守住,就没必要再冒险而去主动进攻日军。杨效欧乍一听吴孝良的这个想法时,甚至认为他得了失心疯,第二军的素质他是了解的,防守尚且力有不歹,何况主动进攻,那不是以卵击石吗?

    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何总参谋长已经飞赴北平谈判,相信不日之间日两国间的战事将进入尾声,这就到了最关键的分享战果的关键时刻,山东军出了这么大的力,想必会得到在原大战难以得到的汇报吧。他的本意是将上海这块地方拿在手,但此地属于蒋正,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但可以换取其他地方更优厚的条件。可吴孝良全然不想这些,竟一心想着打仗,这就太过匪夷所思了。

    但几经劝谏之后,杨效欧发现吴孝良态度异常坚决,处于这些日子以来对他的了解,知道行动再难改便变,是以最后又明知徒劳却又不甘心的一问。

    吴孝良目光坚定的看着杨效欧,指着墙上挂着的华民国全图,手铅笔在东三省已经平津地区画了两个大大的圈。

    “你来看,东三省这一战之后我们丢定了,平津恐怕也难保主权。日寇华北派遣军也到了扩军的时候。”

    说道这里他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北宋孱弱,数度被北方蛮族打到开封城下是为何?”

    杨效欧听到吴孝良说起北宋,先是一愣,继而下意识答道:“北宋自丢了燕云十六州后,便再无险可守,无论契丹还是女真自可一路毫无险阻的南下黄河。”

    吴孝良击掌道:“正是如此,日早晚必有一战,而这次如果停战,平津主权也定然会被作为交换条件而不保,我国民政府失平津便如北宋失幽燕。与其给他们步步蚕食,一一消化的机会,莫不如此时便趁他一口鲸吞之后的行动不便先发制人!”

    杨效欧默然不语,他承认吴孝良所言有理,但这一切还是要建立在可以自保的前提之下,至少在他看来,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便不谋其政。吴孝良的某些考虑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军事委员会委员,以及地方省政府主席该考虑的范畴,这都是躲在徐州那位蒋委员长该操心的事情!

第467章 城下之盟(九)

    杨效欧虽是半路倒戈投靠到吴孝良麾下的,但数次大仗打下来,竟然与小日本不相上下,第二军尽管实力较五十七师逊色,在常熟最危急的时刻险些崩溃,但最终还是稳住了防线,这让身为第二军军长的他大感扬眉吐气。也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与日军的大小战斗,他似乎体味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归属感。

    对于吴孝良一力坚持对日作战,已经近似于不可理喻的固执,他尽管难于理解但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了下去。同时,第二军的士气也正前所未有的高涨,就在两天前,他们刚刚成功歼灭了日军的一个冒进的大队。他们显然比杨效欧这个军长更乐于接受这个命令。

    吴孝良和杨效欧都不知道,就在他们酝酿打一次出其不意的反击战的时候,七丫口登陆的三个日军师团也决定联合发起一次攻坚冲锋。由于最高指挥官陆军大臣白川义则的失踪,他们已经陷入无指挥状态很长时间了。所以这次作战计划的发起人是三个师团长资格最老的第十四师团师团长松木直亮将来牵头,而其他两个师团长则毫无异议,全力配合。

    其实松木直亮将的计划十分简单,经过数日的激战,他发现一点端倪,面前的支那军队虽然战斗力不弱,但士气很难持久,一旦战事胶着就很容易泄气。由此,他设计了一个不间断攻击的计划,由三个师团选择两个点进行不间断的昼夜进攻,皇国陆军实力本就远在支那军队之上。所以,这次他们拿出攻打要塞的韧劲来,突击支那防线,万没有不破之理。

    当然,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弊端,伤亡便是各一个问题,但形势逼迫他们不得不尽快打破自身在支那战场的困局。东北的关东军仅仅用一个师团的兵力就占领了东三省,平津的华北派遣军也将东北军司令张学良围困在北平城,连坐镇南京的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何应钦都飞赴北平与之谈判。

    而他们三个师团的兵力,竟还在登陆点附近寸步难进,这叫他们如何还有颜面坐等机会?三个人几乎是一拍即合,第七师团师团长原口初太郎更是拍胸脯保证,请求自己单独负责一点,这些日子以来他担任第十四师团的预备队,还没轮到上阵的机会,自然是急的,上蹿下跳。

    “松木阁下,第七师团已经手痒很久,左翼就交给我们吧!”

    松木直亮点头欣然答应,这一次他不再拒绝,他要不惜一切代价东川第支那将军的防线。

    至于第七师团由于要协防第五十七师反扑,所以紧紧派出一个联队加入对第五军的强攻序列。并且这个联队的联队长还是吴孝良的老熟人,曾经在绥东防御战被吴孝良俘虏过的三宅光治。

    按照日本陆军不成的规定,像三宅光治这种曾经被俘过的军队将领,是再没有资格出任军队主官的,但三宅当年太优秀了,被称为皇国陆军的名将之花,很多陆军大佬都曾为此扼腕痛惜,所以他最终在军部大佬的庇护下,经过多年蛰伏又重新回到了 阔别多年的军队。

    只是此刻的三宅光治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名将之花了,现在的他仅仅是一名隶属于广岛师团的普通大佐联队长。第五师团又号称广岛师团,该师团不但是日本陆军的十七个常备师团之一,而且还是在明治时代便已经存在,由六镇台编组成军的六个师团之一,曾在日清战争,以及日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

    让三宅光治在这样一支声名显赫的师团重返军界,说明军部的大佬还是对他寄予厚望的,所以当师团长寺内寿一决定仅派一个联队参与对常熟防线攻坚作战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主动请缨。

    这是他蛰伏十年于军界复出后的至关重要一战,能否一雪前耻,就在此一战了。

    三宅光治紧了紧腰间的武装带,一柄大佐军官指挥刀挂在腰间让他觉得极不自在,他磕掉了马靴尖沾上的一块泥土,扳住马鞍踩蹬上马。

    “出发!”

    名将之花心底的骄傲使然,他对松木直亮如此呆板的战术极为不屑,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战斗计划,即便赢了皇国陆军也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支那第五军主力多在何家浜董家桥一带布防,他曾经专门研究过支那的防御战术,也是死板之极。只要派一机动力极强的偏师,深入其后方,断其后路,支那军心必然大乱,到时候其正面防线必然崩塌无疑。

    三宅光治就要做这支机动力极强的偏师,因为他所率领的乃是第五师团第四十一骑兵联队,这同样也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联队。他们听说将深入支那敌后,做一次小纵深的突袭都难掩心兴奋。口呼喝,加紧了马队的行军度。要赶在天亮前赶到既定位置,才能做到突然发起袭击的效果。

    不过在出发前,他得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