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宝宗武在望远镜里将这一变化看的清清楚楚,不禁再次冷笑,支那人以为拥有了先进坦克就敢和皇国陆军正面抗衡吗?痴人说梦。

    山宝将要将这些支那人投入到皇国陆军为他们罗织好的梦魇,永远都醒不来。

第435章 一盘大棋

    所有部署已经全部就绪,吴孝良坐在指挥部一颗接一颗抽着烟,他从山东带来的军队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与日军面对面硬碰,一旦失败南京城便会面临极大的危险。但如果将所有主力部队龟缩在城内,就等于拱手将战场的主动权让给日军,在己方兵力占优势的形势下这么做,将会是个极为愚蠢的行为。

    同时,他也在等何应钦,在等着对方来兴师问罪,自己毙了何的贴身秘书,无疑是在这位何总参谋长的脸上狠狠的扇了一耳光。可直等了两个小时过去,也没见何应钦上门。不过,这更让吴孝良觉得背后发凉,如果他在明处发难自己反而不会担心,但在暗地里搞鬼,他却是防不胜防,五十七师与装甲旅正在前线与日军第十一师团浴血奋战,第二军也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与突进到城下的日军决一死战。

    胡思乱想间,副官表情严肃的来到吴孝良身边,俯身耳语了几句。

    吴孝良立时表情大变,急促的问道:“已经确认了么?”

    “一号已经确认无误,千真万确。”

    吴孝良有些愣怔的接过副官手的件,电清晰可见。

    “日本内大臣,教育总监,财政大臣,包括海军大臣均被刺身亡,首相滨口雄幸侥幸逃过一劫……”再看具体日期乃是七月十六日,而今天已经是八月二十七日,事变整整过去了一个月,日本政府竟然将这么大的事件捂得一丝风都没透出来,难怪上海淞沪战场上的日军迟迟得不到日本本土的原著,原来是国内发生了内乱。

    这个绝密消息是他十年前便埋在日本的一颗棋子送来的消息,可靠度极高。只不过让吴孝良感到混乱的是,在他前世日本皇道派本应于1936年才发动兵变,可现在却提前了七年,这让他陡然间冷汗直流,前所未有的不详阴云盘桓在脑挥之不去。

    依照吴孝良前世的记忆,日本皇道派的青年军官们虽然政变失败但他们所追求的军部独裁,国家政权法西斯化全部得以实现。他将自己拉出回忆,看着“一号”详细报告,“日本内阁陆军大臣须有现役大将担任……”看到这里吴孝良眉头突突直跳,皱的越来越紧,这是军部在加深对内阁控制的一种体现。

    按照日本内阁惯例,一旦各部大臣请辞,内阁将面临解散重组的命运,所以,只要内阁的观点与军部相冲突,军部便可以命令陆军大臣请辞,迫使内阁重组,如此一来内阁能否维持,将受到军部的大力影响。

    日本陆军已经迫不及待的跳到台前来了,吴孝良来到指挥部东方的墙边,哗啦一声拉开两侧的布帘,一副巨大的华民国全图显露出来。

    吴孝良仔细端详着,他已经意识到,日军的脚步很可能已经提前,而淞沪战役的打响也很可能不再如前世那般只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一个小小前奏。

    如果,这一切都如所料,吴孝良将目光投掷在东北三省处,那么日本关东军想必会在年内迫不及待的发动事变吧。据他此前了解,张学良率东北军精锐十五万入关,重新控制河北,察哈尔,绥远三省,而他本人则在取得对阎锡山的胜利后常驻平津。此时,东北空虚,如果关东军狗急跳墙,则很有可能一夜间便成事。如此一来,虽然各种事变的顺序与时间彻底打乱,但该发生的还会发生,想到此处他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但凡是有弊便有利,日本倘若果真提前发动侵华战争,国民政府诚然还现在内乱,没有荡平国内地方势力,准备严重不足。但日军也同样对全面侵华的准备不够充分。

    吴孝良的目光飞下滑,又重新落在上海,日本假若贸然发动侵华战争,可能在战略上的准备并不充分,但在战术上上海一战的规模必然将远超前世那次一二八抗战。他的心在往下沉,因为这就意味着上海会成为绞肉机,会成为炮弹场,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很可能即将毁在两军的炮火之下。

    这种低沉持续了不足一分钟,吴孝良心头突然一动,1929年年底爆发了席卷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这些强国无一例外的全部受到波及,只有苏联一枝独秀,计划经济在国际舞台上声名鹊起,这场危机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资本主义是否已经失败的讨论。

    而日本政府在危机前夜虚假的繁荣时刻发动战争将是一个极为愚蠢的决定,吴孝良心头漫起一阵兴奋,这就给了国可乘之机,虽然危机也会波及国,但国经济在连年军阀混战的破坏下已经败坏到不能再败坏的程度,所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国完全可能利用这次机会拖垮日本这个已经陷入癫狂状态的东洋矮子。

    所以,这场突然爆发的淞沪战役就在整个环节上变得极为重要,决不能久拖不决,只有尽快结束淞沪战场,关东军才会腾出手来发动东北事变吧,那些日军大佬们脑子再癫狂也不可能冒着两线作战的危险,赌上他们狗屁皇国的命运吧。

    可如何结束战争呢?投降吗?那是万万不能的,如此一来将会严重打击国内的抗日热情,而他吴孝良也将可耻的背上卖国求荣汉奸的黑锅,这条路行不通。那就往赢了打,但如果真赢了,日本绝不会甘心,必然会源源不断的增兵上海,到时候战役旷日持久,打到明年去也是有可能的,到时候拖垮日本的计策就将彻底流产。

    左思右想之下吴孝良不禁哑然失笑,日军不是韩复榘,他的山东军纵然战力不凡,顶多与日军打成平手都该扶额相庆,自己却幻想全歼日军,何其可笑?

    副官手捧件又进来了,“报告司令,装甲旅与五十七师在南京城北击溃日军第十一师团,师团长山宝宗武被当场击毙……”

第436章 老蒋插手

    司令部内一个参谋正端着茶杯喝水,听到副官的汇报,一口水全喷了出来,这消息太震撼,太令人难以置信了,连吴孝良都被呛了一下。

    “消息确实么?”

    副官笑道:“报告司令,绝对确实,卑职已经私下里核实了数遍。”他刚刚接到电报员译出的电后,和司令部内一众参谋的反应几乎一样,先是怀疑译电出了差错,在反复确认译电没有问题后,又怀疑是前线指挥部的错误,于是又发电反复求证,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这才向吴孝良来报捷。

    胜利来的如此突然,一下子打乱了吴孝良之前想好的计划,实在想不到日军第十一师团竟然不堪一击,短短半天时间就被打了个稀里哗啦,甚至连师团长都被击毙,这回日军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随着这次大败,日本人肯定要大规模报复,所以这种在初期局部上的胜利,有时候更值得人担忧。

    吴孝良手的装甲旅与五十七师以及第二军虽然精锐,但毕竟有限,如果日本人大举增兵玩车轮战术,那他必败无疑。如果日本将报复的目标选在山东,由青岛一路再杀去济南,也是大有可能的。由于山东军主力悉数调出省,济南驻军基本都是战力不高的新兵,一旦日军由青岛进军,前景将极不乐观。吴孝良突然发现自己心竟然充满了对前景的不乐观,居然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想到最后,索性不再去想,既然南京城外的歼灭战打的漂亮,何不一路打回上海去,配合张治将日本人彻底赶下海去喂王八。吴孝良回到作战图前,心谋划起该如何进兵。

    副官以及参谋们见司令听到日军被全歼的消息后,除了一开始表现的有些吃惊外,竟然丝毫看不出他的兴奋之情,这让他们大觉没趣,同时也大惑不解。按照吴孝良以往的行事风格,如果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必然添油加醋大举宣传,以激励民众士气。可这次他居然闭口一字不提,看样子竟是想低调处理。

    “命令装甲旅原地待命,五十七师追歼日军残敌。”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副官,问道:

    “骑兵旅到什么位置了?”

    “昨天就已经过了浦口,目前待命。”

    吴孝良击掌道:“太好了,命骑兵旅全体出动,配合五十七师务必将流窜各处的日军残敌歼灭干净,不留后患。”顿了顿之后又接着说道:“三日内将残敌肃清,五十七师乘京市铁路进军上海,配合第五军打击日军,骑兵旅与装甲旅原地待命。”

    一连串命令发布完毕,又突然道:“把那日军师团长的尸体带回来,我有用。”

    副官目瞪口呆,司令这是闹哪般,不是要搞些挂杆子的调调吧,这可不符合他的风格啊。可看吴孝良一脸严肃,又不过多问,只好出去传达命令。

    只是世事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有胜利就得有失败,张治失守淞沪防线的消息在第二天一早传了回来,第五军打的极其惨烈,多亏五十七师的抵达才堪堪稳住城郊,不再溃败。但连设在真如的国民革命军司令部都落在了日军手,张治撤的匆忙,所有电台以及很多相关人员,都丢失走散,所以竟没来得及向南京求援,示警。

    张治满面硝烟汗水,充满庆幸与感激的看着及时赶到的五十七师师长李泽军。

    “谦亭兄真乃及时雨,若再晚来一步,第五军恐怕就一溃千里,逃回南京去了。”

    由于吴孝良对张治评价很高,李泽军对其印象不错,是以客气道:“**长说哪里话来,及时雨不敢当,泽军此次是奉了吴司令命令前来配合贵部将日军赶下海的,只是看目前情形,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点难度。”

    话虽客气,但言外之意也很明显,张治听得出李泽军虽然对自己保持了表面上的礼貌,但内心其实没把自己当回事。毕竟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