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武生有些惊讶孙百光态度的转变,前两次来此人态度极为傲慢,可不曾让他坐过,刚要坐下外面又慌慌张张冲进来一个团丁,这人嗓门够大,“团长大事不好,城外来了好几千人马,搅的沙尘漫天,俺瞅着像北边的精锐,一水的灰色军装……”

    孙百光被呛得一口茶水全喷了出来,自己他娘的不想声张,这蠢货却说的比刚才还邪乎,一扬手手茶碗劈脸甩了过去,滚烫的茶水泼了那团丁满脸满身都是,被烫的哇哇直叫。

    屋众人心道难怪团长如此失态,原来是外边来了强敌,莫不是那吴主席搬来的救兵?大家都默不作声等着孙百光做决定,可孙百光此时又能有什么主意?自家的兵自家了解,连桃花峪的土匪都打不过,更别提北洋的精锐了?他心咯噔一下,后悔的感觉更强烈了,悔不该不听从老父的劝告,兵行险招,那姓吴的据说就是出身北洋,当年还做过一省的督军,想来必是他请来的援兵,如今一个弄不便是满盘皆输,他孙家自此以后也会被从临淄县连根拔起,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他脸颊上冷汗淌了下来,觉得不能在朱武生那个窝囊废面前表现的太慌张,故作镇定的问道:“朱县长刚,刚才咱们说到哪里了?”

    朱武生忍不住心冷笑,你便装的再镇定又有何用,果真是北洋的救兵来了,你还能逃得了吗?也不说破,跟着打起了哈哈。

    “说到生意合伙了,上面同意了,可以一五分。”

    如果这句说说在一个小时之前,孙百光一定会欣然同意,但此刻他却有些尴尬,同意么?外面强敌压境,此刻自己朝不保夕,不同意?这么好的条件不同意,更不合乎常理。此时,他脑都是孙家基业毁于一旦的惨况,老父潦倒,妻儿卖身,自个儿身首异处被丢在乱坟岗子里任凭野狗撕咬……

    城外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密集的枪声更是如雨点冰雹一般的节奏,甚至连冲锋呼喊的声音都隐隐传了过来,临淄城本就不大,所以听得倒是真切。形势就在眨眼间逆转,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不知该如何是好。

    孙百光将一双拳头捏的嘎嘣直响,却突地起身直挺挺跪在了朱武生面前,那个他曾经百般欺压折辱的朱县长面前。朱武生被他的举动惊的一愣,忙上前去搀他。

    “孙团长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手拖他双臂竟没拖动。

    “朱县长请救俺一家老小,俺孙百光给你磕头了!”一个头嗑下去,抬起头来已经泪流满面,只不知是为身陷绝境而流,还是因为那膝下黄金已经不值分而流。

    瞬间的心念电转,他在鱼死破和跪倒哀求间选择了后者,自己死不足惜,只希望能够保得妻儿老小平安。

    “是俺猪油蒙了心,犯下这等弥天大错,自知死不足惜,还请朱县长看在共事多年的份上,救俺妻儿老小一救!”

    朱武生见他说的如此戚戚然,心恻隐,手上加了把劲将孙百光硬扶了起来,又把他按坐在凳子上,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孙团长既然知错,何不去省府向吴主席负荆请罪?吴主席开明,即便治你的罪也不会累及家人。”

    孙百光心又燃起了希望。

    省府大院的大门前满是硝烟战火后的痕迹,团丁尸体都已经被拉了回去,用棺材收好。院一片萧瑟,大家已经弹尽粮绝,朱县长出去拖住孙百光进攻的脚步,等待李泽军搬来救兵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突然远处传来阵阵轰隆之声。

    “是步兵炮!”

    警卫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对各种武器发出的声音了如指掌。是援兵来了吗?突然门外一个声音在大声喊着:“吴主席容禀,孙百光负荆请罪了!”

    大伙没听清,那个声音又在喊。

    “吴主席容禀,孙百光负荆请罪了!”

    这回大家伙都听清了,有人趴在门缝上看去,还真是孙百光,这厮光着膀子,后背上背了跟柴火枝。他这是什么调调?门环啪啪直响,警卫看清是朱县长,赶紧将大门敞开个缝准备放他进来。谁知朱县长却大笑着将整扇大门推开,大声说道:“吴主席您看阶下请罪的是何人?”

    吴孝良清楚的看到光着上身身背柴枝跪在阶下之人正是那欲将他赶出临淄城的临淄县民团团长孙百光。孙百光也看到了吴孝良,赶紧向前爬了几步,痛哭流涕道:“俺孙百光猪油蒙了心,犯下这等弥天大错,自知难逃一死,只求主席大人能够放过俺那花甲老父和年幼的孩儿。俺这颗头就交给主席祭旗!”

    话说到这个份上,杀人不过头点地,吴孝良也为之动容,但孙百光的命却是搁谁都万万饶不得的,斗争失败者唯一还剩下的价值便是为胜利者祭旗,足见此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孙百光这一番做作印证了城外援兵已经杀到,只是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他为保家人竟来了一出负荆请罪。

    吴孝良抬头看朱武生,只见笑意盈盈,立刻明白了是他的主意。大门外团丁们早得了命令,纷纷扔掉手武器,成排的站在省府大院门口等待收编,按照北洋时代的惯例,两军作战失败者被胜利者收编,被追究的只有长官而已。

    所以团丁们都忐忑的等着新长官的接收和命令。

第373章 胸无激雷

    孙百光俯首就擒,临淄县之危立解。吴孝良立刻派人去与城外的援兵接洽,然后命人将孙百光押送回家,监视居住。一夜之间临淄县就变了天,很多人难以适应,但有些人却见风使舵的极快,比如那狗头军师。

    “小人知道孙百光的库,请给小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孙百光横行临淄县多年,积攒下财宝无数,俗话说狡兔还有三窟,何况称霸一方的土豪。他将孙家两代人的积蓄,分别藏在了城几处宅院之。狗头军师想当然的认为,凡是当官者没有不爱财的,只要自己将这些财宝双手奉上,逃得一命自不在话下,没准还能混个一官半职。只是他万万想不到,吴孝良什么都缺,偏偏就不缺钱,良大财团富可敌国只要他想,整个山东都能被他拿钱修整成通一般。

    吴孝良点点头,让人领着他去抄孙百光藏匿的财产,然后就地封存。之所以不搞就地抄没那一套,就是想做个照章办事的典范,法院审判,下达判决之后,再令人持法院判决书抄没便合法,合情,合理。

    就在吴孝良一连串的下了几个命令之后,李泽军携李又廷来到省政府,李泽军见到吴孝良毫发无损松了一口气,李又廷心倒有些小小的失望。本想在临淄一显身手,谁知吴主席竟然在他之前就已经将叛乱的孙百光解决掉了。

    “旅长,你没事就好,孙百光竟是这么不经打,几下就怕的投降了,”

    李又廷也附和着道:“纸糊的老虎一只,他这一回也算是自掘坟墓,不知主席要如何处置他?孙家在临淄称霸多年,根深蒂固,处置孙百光绝不可草率大意,必须得想一个稳妥完全的处置方案才是。”和李泽军不同,李又廷显然想的比较深远。

    谁知吴孝良却道:“依法审判处理便是,只要一切公正,公开就不怕人说三道四,国家权力机关应该有国家权力机关的威严和原则,不能受舆论和百姓的是非观所左右。”

    这个说法让李又廷一时间难以接受,难道一个好官不该是以民意为天吗?不受民意左右那又和那些贪官酷吏有何区别?

    “属下不明白,不顾及民意难道就该鱼肉百姓吗?”李又廷毕竟年轻,热血上脑说话也少了顾忌。

    处事颇为周全细致的李上校红了脸倒是很少见,吴孝良有些惊讶,看着他这副神态突然想起了当年在保定军校时,方其道的那副样子,笑道:“国家权力机关掌握生杀大全,如果不依法照章办事,屈从了一些人的意见视法规如无物,就等于践踏了权力部门的权威,只要合法,哪怕会让一些人不满意也要坚持,只有走过了这个坎,我们才算是迈上从人治到法制的道路。”

    一时兴起,几个人的话已经跑了题,宪兵上尉进屋打断了三个人间的争执,实际上是吴孝良和李又廷之间的争执。

    “孙百光家已经被严密看管起来,棘手的是有百姓聚集在孙家门口,嚷着要他以命抵命呢。”

    孙百光虽然算不上无恶不作,但是对于敢于挑战他权威的人却是辣手无情,因此也结下了许多仇家,如今树倒猢狲散,破鼓万人锤,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自己毙了他呢。吴孝良转脸对李又廷道:“李秘书长安抚民心是你的拿手好戏,我听说你在刘庄搞的不错,这次也交给你了。告诉百姓们,省政府一定会依法,公正,公开的审判孙百光,请他拭目以待。”

    李又廷虽然一时间接受不了吴孝良那套不顾及民意的理论,但还是赞同依法,公正,公开这三条的,答应一声便随着宪兵上尉去了。

    屋剩下吴孝良和李泽军两个人,吴孝良疲惫的靠在椅子上,合上双眼,李泽军轻手轻脚的向外走,却被唤住。

    “外蒙方面寿亭的人到了哪里?”

    李泽军身子一阵,旅长终于打算用绥东旧人了,立刻回道:“据说已经过了东营港,也就是这一二日便到。”严格说外蒙方面来的人也不是绥东旧人,他们是蒙古大扎萨克汗王多尔济的禁卫,当初条约限制不许吴孝良再调动指挥绥东现役军人或者曾经在役的军人,却没规定不许使用蒙古人,据说多尔济特地挑选了二百人,这些人均由绥东军校毕业,年龄均不满二十,均有过实战经验,都是上好的苗子。

    但是人数众多,由陆路走目标太明显,只好先去绥东,再由绥东乘船到天津,再由天津转船,乘坐良大轮船公司的货船到东营上岸,顺便押送着大批物资赶往临淄。

    “不但多尔济派了人,方致之也派了二百退学的军校生一并赶来。”

    吴孝良这才知道绥东也派了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