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审配在一旁进言道:“三公子,让他们各家都派人回去,带领上家兵控制住当地百姓,就让各地守备兵,进入城堡壁垒之中。如此,高远必须攻城拔寨,才能推进,就能用地方上的力量,消灭他的有生力量。”
逢纪也说道:“就在岗楼、城堡之中坚守,若是高孟严置之不理,便随时出击,打击其后勤运输。”
袁尚听从了审配和逢纪的建议,对到来的各地士族下了死命令。
……
另一方面,其实壶关距离邺城并不太远。
高远的七万兵马,走了三十里,这就转过了太行山脚,真正进入到了冀州平原地区。
高远驻马边境高处,放眼望去,就算他已经得到了消息的情报,但看到大平原上,到处矗立岗楼城塞时,不免震惊。就这一眼能够望到的地方,纵横的田地间,少说有几十个岗楼子。
他不禁暗骂一声,“这袁本初都快成鬼子,比鬼子还能够盖“炮楼”!”
随着部队的快速推进,高远便进入到了魏郡沙县,也就是后世河北邯郸市涉县西北区域。冀州广平郡、魏郡与并州上党郡的交界处。
入境后,高远看天色已经过午,便让全军止步,暂时休息。
“报……。”
“报……。”
“报……。”三个方向上,都有斥候来报,“没有发现袁军大队兵马。”
高远微微一笑,道:“看来留守冀州的三公子,这是不打算迎接咱们了。”
事情明摆着,高远七万大军一出洞,袁尚必定会收到消息。面对大兵压境,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野外迎战。一个就是坚守城池。
司马懿沉稳道:“主公,袁本初在冀州有五万守备兵,几乎全部在我方这一侧的冀州地方驻扎。这些平原上的岗楼城塞内,少则五百,多则一千守备兵。进军之时,一定要小心在意。”
高远点了点头。手中方天画戟一转,道:“传令,就在这里设下一处营寨,士兵们造饭休息。”他就对司马懿和徐庶道:“午后,我准备带领一万兵马,前去第一个岗楼城塞,看看究竟。”
司马懿二人一起点头称善。
就此,高远军就暂时停止了行军。
午后,估摸也就是下午三四点钟。高远率领一万骑兵,前往最近的一处名叫王家堡的岗楼城塞。
隆隆的马蹄声,在平原上响彻出去很远很远。
话说这王家堡,就是并州王家遗脉逃到冀州后建立的。这堡垒之内,有五百王家私兵,还有一千袁军守备兵,共计一千五百人。这一千五百人,控制着四周村子里的五千百姓。军民比例如此之高。来自于袁绍将冀州的兵马,都集中在了高远这一侧来防备。
如今马上就要夏收了。王家将所有佃户劳动力,每日全派出去看护庄稼,以免被飞鸟走兽偷吃。
王家堡西侧,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里,数百百姓看护着庄稼。那麦子个个麦穗饱满,一定是大丰收。按理说百姓应该高兴才对。却是一个个愁眉不展。只因这地里的收成就算再多,也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些地不是他们的,全是王家的,他们不饿死,已经是王家的“大恩大德”了。
轰隆隆~
百姓举目望去。就见西面尘头大起,脚下地面震颤。
“是高将军的队伍!”有人消息灵通,顿时面露狂喜,大叫起来。
“我们就要得解放了!”百姓个个狂喜,大喊大叫。
许多人都下意识的狂奔过去,要去迎接高远的军队。在他们心中,只要能够接近高远的军队,就能得解放。
然而,尖锐的哨子声在背后响起,百姓回头望去,就见王家堡城墙上,有王家私兵队长王大全叫道:“都他吗给老子我快回来,谁敢跑过去投敌,全家一个不留!”
这王大全可是个狠人,杀过不少老百姓,这次被王家专门派了回来,不但带领私兵控制百姓,还担任这里一千守军的守备将。
而这些在外的壮劳力百姓,家中老幼都被士族控制在了岗楼城塞内。士族就是用这种办法,防止百姓偷渡去并州。
百姓遥望,他们距离自由是这么的近,然而,他们无奈中只好被胁迫,回到了城堡岗楼之中。
也就是几分钟后,高远率领骑兵,来到了王家堡前。
只见这王家堡有四五米高的土墙,墙体上插满了各种尖刺。内部要害之地,都有“炮楼”,这些“炮楼”比土墙还高三丈,又分五层,每一层都能够站十几个弓箭手。
城塞上,站满了袁家士兵,面露紧张戒备之色。
王大全指着下面叫道;“你就是高孟严吗?想要入我王家堡,必定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
高远自然不会去搭理这种人,然而一旁的许褚不干了,策马向前,手中大刀一指,叫道:“我乃许褚,上面叫唤算个什么,有种下来与我过两招!”
王大全也知许褚威名,不敢出去单挑,气焰一滞,也就不干回话,只是呵斥士兵严阵以待。
在这一段时间里,高远已经作出了一定的评估,道:“看规模有一千多守军,若想要拿下,我军必然会有数百的伤亡。”
司马懿知道他话里另外一层含义,这冀州平原之上,类似这样的岗楼城塞,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要是一路攻过去,伤亡就海了去了。
高远也可以不打,绕过去。然而这些城塞里的士兵若是集结起来,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随时都能够威胁高远军的后勤运输。
对于高远来说,必须要夺取这些小城塞,因此就要想一个办法出来,以便尽可能的降低伤亡,若是不然,到达邺城下的时候,也就没多少兵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 发动群众
袁绍兵多,钱粮充足,实力如日中天。由于高远的并州易守难攻,多次进攻失败的袁绍,制定了先平中原再进并州的策略。未免高远窥伺他的腹地冀州,袁绍与当地士族联合了起来,大规模修建带围墙的“炮楼”,并驻扎士兵。
这些“炮楼”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控制四周百姓,防止百姓偷渡去并州。二来,当高远进攻的时候,就成了要塞。
“高远只有一个并州,必定没有多少兵马,我这边成百上千的要塞,耗也耗光他的兵力了,冀州无忧。”这是袁绍的原话。
你还别说,袁绍这一招也是高明。当地士族就将佃户家的老幼集中在要塞里,壮劳力就无法跑路了,只能乖乖的当“奴隶”种地。当高远果真出兵的时候,士族都跑了,留下“鹰犬”去消耗高远的兵力。
因此,当高远兵进冀州后,就遇到了困难。
面对只有千多兵的“炮楼”,其实只要一次强攻就能够拿下来,但是损失数百兵力是必然。这“炮楼”可多,十个就是数千,百个就是数万。
高远军营,大帐之中。
“你等有何办法?”高远问着,自己也是琢磨。
司马懿就说道:“主公,看这城塞,虽然叫城塞,但规模就小多了,只能是有城墙的寨子。大量投石机,火石,只需几次齐射就能够攻破。”
高远脸一沉,心说这招够狠的,一锅端了,冷道:“那百姓呢?我这一路推进过去,斩杀袁军一万,斩杀百姓十万。当我到了邺城下。全冀州百姓都要视我为仇敌了。就算攻下冀州,全天下百姓也就视我为敌了。”
司马懿闻言,冷汗直冒,背地里给了自己一巴掌。
“得民心不易,不能用这个办法。”徐庶急忙道。
似乎古代攻城,也就是火攻、水攻、强攻、挖地道。然而高远不能像面对一座城一样面对“炮楼”。这炮楼太多了,一个十天八天的话,恐怕袁绍消灭了曹操,高远这边还没有到邺城下呢。
“必须要简单,直接,快速拿下这些“炮楼”!”高远说道。
高远用了炮楼这个词,司马懿等人面面相窥,不知道啥是炮楼。但是主公说这叫炮楼,那就叫炮楼吧。
一时间。便是司马懿、徐庶也没有端炮楼的好办法。
“有了!”高远忽然面露喜色。
司马懿等人也是面露喜色,急忙问道:“计将安出?”
高远笑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就在城中挑选精锐之士,前去个个炮楼,发动群众!”
司马懿不免赞美道:“主公妙计!”
徐庶五内投地,道:“此计,只有主公可行,若是他人。万万行不通。”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高远哈哈大笑道:“那么,就马上开始行动吧!”
司马懿、徐庶两人,也在此计之中,增加了许多辅计。他们运用情报,合理挑出了重要的炮楼,作为第一批攻克的目标。这些炮楼一字排开。都是紧邻高远军行军路线的。当这些炮楼被攻破后,就不用害怕袁军截断后勤补给线。又能用这些炮楼为自己的据点,向纵深其他炮楼发起攻击。
古代任何大规模战争,都不是一绝而就的事情。高远如今要做的,就是快速打开进攻冀州重镇邺城的通道。至于其他郡县。可以徐徐攻克。
于是,高远军行动了起来。
第二天,邺城,袁尚府邸。
袁尚坐在堂中,堂下有牵招、马延、苏由三将,还有审配和逢纪。
就见逢纪在一张军事布防图上,指指点点,道:“高孟严一定能够突破岗楼城塞的。”
袁尚一听,吓了一跳,急道:“那可如何是好?”
逢纪琢磨了一段时间,就不似刚得到消息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一个计划,笑道:“三公子不要着急,高孟严虽一时兵盛,但他后力不足,再没有大规模的援军到来。另外,幽州二公子的四万大军,已经在来的路上。三公子可去信给二公子,让他去攻高远后路。三公子就调集重兵坐镇邺城,高远突破岗楼城塞必定损兵折将,就将其围歼在邺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