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将军,来了!”武元衡目光敏锐,他老远便看到了远方的大队人马,他手一指,兴奋得大叫起来。

    马年纪约七十岁了,家里子孙满堂,本应是在家养老的年龄,但他却宝刀不老,主动要求赴西域参战,不过和武元衡的激动和紧张略有不同,他显得有些心事忡忡,半个月前,他接到了长安的信报,知道长安发生了一场不成功地政变,引发了官场上地一阵騒动。起因就是土地实名制,马为此也有些忧心不已,他在陇西郡也拥有三千余顷土地,大多是肃宗皇帝所赏赐,可如果按照他和几个儿子的官职标准,最多也只能保住三百顷土地。其余都要被收回,为此他专门写信回家询问,得到地答复是官府还没有清理到他的头上,这次趁皇上西行。能不能请他网开一面呢?

    远方,皇上两万羽林军浩浩荡荡向这边开来,旌旗铺天盖地,战马形成了一望无际地乌云,大队人马驶近,缓缓地停了下来,旌旗中央,大唐皇帝张焕骑在一匹高骏的战马之上。他远远地向迎接他地队伍挥手致意。

    “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士兵们的欢呼声响彻草原。

    在一片欢呼声中,马翻身下马。他快步上前单膝跪下行了一礼,“臣马参见吾皇陛下!”

    “老将军快快请起。”张焕上下打量他一下,微微笑道:“果然是老当益壮,不愧为朕的第一将军。”

    “臣不敢当,为我大唐戍边一直是臣的意愿,如果陛下允许,臣愿意再干三年。*”

    张焕点了点头,这时,武元衡也快步走上前来,深深施了一礼。“臣武元衡参见皇帝陛下。”

    “武长史一别多年。显得越发精干了。”张焕赞许地笑了笑,话题一转又问他道:“大食哈里非否已经到来?”

    “回禀陛下。大食哈里樊天前便已经到了,他地行营就驻扎在葯杀水对岸。昨天还派人来打探陛下的消息。”

    “好吧!朕也有些乏了,先回城休息几日,再谈会晤之事。”

    马马上大声叫喊,“恭迎陛下返城!”

    长长的号角声响彻草原,五千骑兵队列成两队,在前方引导着大队军马向拓折城方向驶去。

    “陛下,臣能否说一句话。”马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在张焕面前小心翼翼道。

    “老将军有话就请直说。”张焕的心情颇好,他是第一次来石国,这里比拔汗那的土地更加肥沃,草原更加广阔,湛蓝的天空下他显得兴致盎然。

    “是这样,臣向为郭暧求一个情,恳求陛下能否看在郭太尉平息安史之乱的份上,饶过他这一次。”

    张焕忽然敏感地瞥了他一眼,他听懂了马隐藏在背后的意思,他不是在郭子仪家族求情,他是在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

    “朕已经饶过了郭暧,马将军不用再为此事烦恼。”张焕柔声安抚马道:“其实我大唐人口只有天宝年间一半,土地兼并问题还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朕定下了三年地时限,以逐步解决土地问题,从明年起,朝廷会推出一系列折中的办法,比如稍稍放宽四品以上官员永业田地幅度,再比如先帝所赐的土地允许保留一部分,还有对略略超标的中小地主直接免于追究,再有就是对一些合法取得的土地采用置换的方式,在葱岭以西补偿给同样面积的土地等等,总之,朕的土地实名制会变得温和,变得更加合情合理,不会象今年这样咄咄逼人,马将军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马大喜,这样一来他其实就没有半点损失,届时只要把西域补偿的土地给在安西军中服役的次子便可以了,他当即在马上躬身施礼,“臣多谢陛下的恩德。/*/”

    “马将军为国戍边,朕是绝不会亏待于你。”张焕笑着摆了摆手,不再多说此事,他望着湛蓝天空下一望无际地肥沃土地,心中不由感慨万分,这里是他地土地储备,是他留给子孙后代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或许还有吐火罗,或许还有更加南方地天竺。

    三天后,在拓折城以西五十里外葯杀水河畔耸立起了数百顶巨大的帐篷,这里将是大唐皇帝陛下和大食哈里发陛下正式会晤地场所,为了这次会晤,双方足足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大食三次派使臣赴长安,协商双方将要签署的和平条约,敲定双方的边界划分,探讨两国进一步扩大贸易地种种措施。不仅是这些重大问题,另外包括双方会晤的地点、规格、双方出动的护驾兵力、军队的分布等等诸多细节性问题也都一一进行了协商,经过一年半的精心准备,终于迎来了两国帝王之间划时代的会晤。

    这次陪同张焕前来地相国是礼部尚书杨炎,而陪同拉希德而来的是阿拔斯帝国的税务总监默罕默德米兰德拉,上午巳时正。随着葯杀水大桥上的钟声敲响,早已等候在数里外地两国侍从开始陆续进场,先是双方的筹备官员进场确定各种安排是否符合双方事先达成的共识,要确定双方军队人数及驻扎距离。当一切都无误后,两国帝王才在各自三百名侍卫的保护下入场,担任今天翻译的正是客居巴格达的大唐使者崔曜,他现在已不仅仅是大唐的官员,他同时也被拉希德任命为巴格达图书馆的副馆长。

    崔曜随同拉希德一同走进了会场,正式会晤地时间尚未到来,两国元首都在各自的大帐中歇息,崔曜便趁这个机会。来到了张焕地帐前。

    “请通报陛下,臣崔曜求见。”

    侍从进帐去禀报。片刻便出来道:“陛下命你进去见他。”

    崔曜挑帘走进了大帐,大帐里乐声阵阵,数十名来自巴格达的妙龄少女正轻歌曼舞,给东方的君主表演极富伊斯兰风格的民族舞蹈,她们腰肢纤细『臂雪白,踏着富有节拍的舞步,多情的目光中眼波流动。/*

    张焕正斜躺在软褥上,极有兴趣地看着大食少女们的舞姿,崔曜快步上前,双膝跪下道:“臣崔曜参见皇帝陛下。”

    张焕马上摆了摆手。乐声嘎然停止。乐师和少女们迅速退下,张焕瞥了崔曜一眼。见他相貌和从前并无多大区别,可却穿了一身大食人的黑袍。张焕没好气地笑道:“你现在到底是大唐人还是大食人,朕倒真有些糊涂了。”

    崔曜吓了一跳,他立即战战兢兢答道:“陛下,臣没有皈依伊斯兰教,依然是大唐的子民,臣在巴格达忠实地执行着陛下关于向西方传播中原历史文化的旨意。”

    张焕微微点头,语重心长地对他道:“不忘本是好事,但朕希望你能彻底融入大食文化中去,朕并不反对你信仰他们地宗教,朕只希望多年以后当你回到长安时,能把大食文化地精髓传入大唐,朕希望你能成为联通东西方文明的一座桥梁,你明白朕地意思吗?”

    崔曜当然明白皇上的意思,他此刻心中异常激动,无比郑重地说道:“臣将牢记陛下地嘱托,一定不会辜负陛下对臣的殷切希望。”

    “叶哈雅的情况如何?”张焕又问道,今年年初大唐应大食要求,终于将扣留了近一年的叶哈雅送还给了大食人,张焕对他的结局颇有兴趣。

    “他已经死了。”崔曜叹了口气道:“拉希德用盐块在木鹿修筑了一座城堡,将叶哈雅和他的长子法德勒关押在城堡之中,五月的一天夜里,拉希德命人放水淹没城堡墙角,结果城堡垮塌,将他们父子二人砸死在城堡之中,阿巴赛和她的孩子也一起被赐死了。”

    张焕默然无言,相对拉希德的果断和冷酷无情,自己的手段是不是显得有些过于仁慈呢?张焕苦笑了一下,此间是非功过,不到百年之后,谁又能看得清呢?

    这时,悠扬的钟声从主会场那边传来,正式会晤的时间到了,张焕站起身,几名侍从连忙替他整理好了衣冠,随即簇拥着他向主会场而去。

    主会场是一顶极大的白色圆帐,没有帐门,帐内一分为二,中间是一张宽大的桌子,桌子正中摆放着一只花瓶,瓶中鲜花怒放,此刻,双方的部分侍从和随同大臣以及主办官员都已经入帐站立,等候着两国君主的到来,大帐里弥漫着一种让人喘不过气的压抑和紧张气氛。

    张焕快步走到帐门前,恰懊拉希德也从对面走来,两人在帐篷前竟不期而遇,同时停住了脚步,上下打量着对方,他们二人恰懊同龄,但相比之下。张焕皮肤黝黑,显得略略苍老一些,这和他长年征战有关,而拉希德却皮肤白净而纤瘦,带着一种贵族特有的气质,但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那就是他们骨子里透出王者之气,这是一种君临天下地威严,一种掌控万里山河的霸气。

    走在张焕身后的崔曜连忙给拉希德介绍道:“哈里发陛下,这就是我们大唐皇帝陛下。”

    拉希德深深地子着张焕。他的脸上露出了一种迷人的笑容,手按在胸前,向张焕躬身行了一礼,却用蹩脚的汉语道:“我就是大食哈里发拉希德,很高兴见到您,尊敬地大唐皇帝陛下。”

    张焕亦拱手还礼笑道:“我也非常高兴见到你,从碎叶战役我知道你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而现在你我又将成为真诚的朋友。”

    两人目光一触。皆哈哈大笑起来,他们拍了拍彼此的后背。一起并肩走进了大帐;两国君主地笑声顿时使大帐里的紧张气氛缓和下来,人人脸上都挂上了笑容,这时,统管与大食交涉事务的礼部尚书杨炎走上前躬身施礼,“陛下,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张焕与拉希德相视一笑,各自来到已安排好的座位前坐了下来,崔曜则坐在一旁,作为东道国君主,张焕先开口道:“我们两国既是近邻。但又相距遥远。这一次聚会你我用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准备,希望我们能珍视这次机会。用最大的诚意,卓有成效地解决两国之间现存的矛盾;愿大唐与大食能够和平互利地相处下去。忘记从前的不睦,着眼于未来。”

    崔曜迅速将张焕地话翻译为阿拉伯语,拉希德全神贯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