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葯局也因无法做生意而临时关了门,

    几辆马车停在林芝堂的台阶前,十几个葯童正忙碌地搬运东西,林德隆身着一身青色长衫,满脸歉意地站在台阶上向各位乡亲抱拳解释:“林某这次只是先送内子和小女回乡,还会回来,请各位放心,我已收治的病人一定都会治疗完毕!”

    张焕三人挤进人群,从侧巷里进了偏门,房间里乱七八糟,到处是包扎好的箱笼,厨房里飘来一股香浓的牛肉味,这是师母在做饭。

    “是十八郎来了吗?”

    厨房里传来杨玉娘的声音,张焕急忙应道:“是我!师母,平平在哪里?”

    听到张焕问平平,杨玉娘笑吟吟地走出来,她在窗前喊了几声,“平平!你的张十八来了,平平!”

    半天没有回音,杨玉娘有些奇怪,“这孩子,刚才见她还在房间,这会儿又跑到哪里去了?”

    张焕急忙笑道:“那师母去忙,我先去和师傅说几句话。”

    “去吧!马上要开饭了,把你师傅也叫来。”

    张焕刚走了几步,杨玉娘又叫住了他,她望着张焕意味深长地问道:“你去看过你娘没有?”

    “我上午去和娘辞行了,师娘有事吗?”

    “没什么,你去吧!”

    杨玉娘望着张焕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

    穿过一条走廊,张焕快步走到葯堂,正好遇到谢辞归来的师傅,林德隆见到张焕,有些责怪地道:“你上午到哪里去了?赵严跑去找了你好几次。”

    张焕躬身行了个礼,抱歉地说道:“早晨先去和母亲告别,后来又去南市买刀,所以来晚了,请师傅恕罪!”

    “原来是这样,是我错怪你了。”

    林德隆见张焕身上没有佩带刀,又瞥了一眼郑清明与宋廉玉腰间挂的长剑,笑道:“那你的刀买到没有?”

    张焕摇了摇头道:“我想买和师傅那把一样的镔横刀,可惜买不到。”

    这时,身后传来林平平的声音:“幸亏你没有买到,否则爹爹的刀你就得不到了。”

    张焕回头,只见林平平站在自己身后,她今天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头发也梳成双环望月髻,脸上挂着一丝温柔的、浅浅的笑意,不仅如此,张焕还发现她画了眉,身上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幽香,往日活泼而大大咧咧的林平平竟然变成一个淑女,让张焕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张焕慢慢转过头来,急忙向师傅道谢:“多谢师傅赠刀之恩,徒儿铭记于心。”

    “不要谢我,我的本意是想把刀送给赵严。”

    林德隆克制住心中的笑意,他板着脸指向林平平道:“这可是平平的意思!”

    说到这里,他走上前抓住郑清明与宋廉玉二人笑道:“估计你们大娘的牛肉汤已经做好了,咱们尝尝去。”

    二人被林德隆半拖半拽地带走了,走道上只剩下张焕和林平平两人。

    张焕上下打量她一下,忍不住笑道:“你突然变成这样子,我都不认识了。”

    “我才不想呢!”

    林平平撇了撇嘴,她随手从旁边的篮子里抓过一只大苹果,在裙子上擦一擦,便啃了起来,嘴里一边嚼一边含糊不清笑道:“我娘要我今天装得温柔伤感一点,就象我姐姐那样,还逼着我对着镜子练了半天,真的要累死了,实在不想装了,随它去!”

    张焕见她本性毕露,心中也轻松起来,笑道:“听说你上次相亲,可把人家小乔公子吓坏了,你再这样由着性子下去,恐怕真找不到婆家。”

    说到相亲,林平平眉头一皱道:“娘说回蜀郡后马上就要给我相亲找婆家,烦死了,若象姐姐那样整天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要看公婆的脸色行事,我才不干呢!如果她逼我狠了,我就来找你,行不行?”

    “可是你十八岁了啊!再不出嫁可就真没人要了。”

    林平平没有说话,半晌,她低下头说道:“娘这些日子天天给我说,说我长得没有姐姐好看,性子也没有她那样温柔,岁数又大,有人肯娶我就不错了,还说我没有资格这样挑剔,可是....”

    说到‘可是’两个字,她望了张焕一眼,使劲地摇着头道:“可是我绝不想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更不想为了谁改变自己,我就是这样子,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拉倒,我才不稀氨呢!”

    …..

    吃过午饭,终于到了出发的时候,张焕将林家母女送上了马车,林德隆从马上摘下一把长长的横刀,递给张焕道:“我这把刀不知杀过多少胡人,现在送给你,你可别给我丢脸。”

    张焕接过,默默地点了点头,这时杨玉娘也走过来,再三叮嘱他进京后,要好好保护巧巧,千万不能出事,张焕也一一承诺。

    林德隆见时辰已到,便大步走到马前,翻身上马,一挥手道:“出发!”

    车夫吆喝两声,甩了个鞭花,车轮辘辘响起,终于起程了,人潮涌动,许多人跟着马车奔跑,张焕站在台阶前向林家母女挥手道别,忽然,林平平从车窗探出半个身子,她紧咬着唇,用力将一样东西向张焕扔来,张焕伸手接住,竟是她最心爱的小平底锅银饰。

    他高举小平底锅,用力挥了挥手,在温暖的阳光下,马车渐渐远去,终于消失在他的视野里。

    …..

    卷一河东世家(完)

第二十三章 遇渭河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于次年攻占长安,天子李隆冰仓皇西逃,大唐形势岌岌可危,随即发生马嵬坡事变,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重用李光弼、郭子仪,但苦于兵力薄弱,遂向回纥求救,经过七年苦战,安史之乱终告平息,这时,李亨病逝,唐廷内部发生了宫廷政变,越王李系在张皇后支持下,杀死太子李豫,强行登基大宝,改年号为庆治。

    必纥登利可汗却窥视大唐内乱外虚,勾结唐将仆固怀恩,出十万铁骑从河北攻入中原,大破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河北三镇联军,随即走河东攻占太原,于陕郡大败鱼朝恩率领的二十万唐军,再次攻入关中,新皇李系仓皇逃入汉中,中原震动,在大唐社稷即将覆灭之际,各地大世家纷纷招募义军进京勤王,响应者达百万人之众,这时回纥内部出现了内讧,登利可汗见大唐民心逐渐凝固,便下令洗劫长安后从朔方退回漠北,大唐危局终得平息,但七大世家却因此拥兵自重,并把持了朝政。

    随后的十几年里,回纥人却始终挥耽耽于漠北,不时寇边掠民,等待第二次入侵中原的机会。

    庆治十五年的冬天格外温暖,大河不冻、片雪未下,气候显得十分异常,也是从这一年夏天开始,漠北便滴雨未下,多条河流干涸、牧草枯萎,牛羊大量死亡,十月,回纥都城斡耳朵八里附近爆发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吞噬一切,虫旱交加、令回纥雪上加霜。

    十一月底,回纥登利可汗决定就食于大唐,下令仆固、浑、拔曳固、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等七个部落各出兵一万,回纥部出兵三万,共十万铁骑越过阴山,沿贺南山南下,在灵武郡附近集结,企图从这里渡河打通进入大唐腹地的通道。

    灵武郡告急,朔方、陇右节度使韦谔紧急调陇右六万兵力北上增援朔方军,并命河西节度使辛云京率军来援。

    韦谔亲自赴灵武郡指挥战役,十五万对十万,唐军与回纥军在黄河两岸形成了对恃之势,由于黄河并没有被冻结,回纥军无法大举过河,朝廷也渐渐恢复平静,并宣布,庆治十六年一月的科举照常举行,消息传出,各地士子纷纷赶赴长安。

    …..

    这一天,金城郡(今天兰州)以南的官道上有数匹马前后缓缓行来,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马上之人皆身着士子袍服,腰挎刀剑,正是进京赶考的张焕一行,张焕、郑清明、宋廉玉、林知愚、赵严以及赵严之妻林巧巧一行六人于十二月初从太原出发,张焕不愿与张煊等人同行,众人一致决定绕陇右从西路走凤翔入京,顺便游览陇右风光,在游玩了金城郡后,一行人便向开阳郡方向行进。

    开阳郡也是关陇韦氏的本宗所在地,家主韦谔是前相国韦见素之子,除身任朔方、陇右节度使外,他还兼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家在十五年前的回纥乱华中招募了六万陇右军,回纥退兵后韦家跻身于七大世家之四,但十年前河东张氏分裂后,关陇韦氏便跃居为第三,主要势力分布在陇右、朔方一带,现在镇守朔方、陇右节度使的十二万大军中,一大半都是其韦家自行招募。

    辟道上行人颇多,除了往来的商人,也有不少陇右的士子进京赶考,不时有一群群骑马之人从张焕他们身边飞驰而过,激起滚滚黄尘,粉尘飘荡在空中十分刺人眼鼻,众人的头上、身上都染成了黄色。

    郑清明被粉尘呛得大声咳嗽,他使灸去身上的尘土,催马赶到张焕的身边抱怨道:“老张,咱们能不能换条路走,从这里到凤翔还有四百多里,就算进了关中也还得再走几日,我怕到了长安,咱们都会呛出病来。”

    这时,赵严也催马上前,他忧心地望了一下马车,含蓄地说道:“去病,我觉得冬天还是冷一点好,多下点雨雪,少一点黄尘,巧巧也不至于这样难受了!”

    张焕明白他的意思,便停住马向四周察看,这里是一个山坳,两旁是低缓的丘陵,山岗上都光秃秃的,裸露出大片黄土,一直伸向远方,这时,旁边的车夫笑道:“张公子,从这里再往南走二十里便是渭河,今年天气异常,许多大河都没有冻结,估计渭河上还有客船,我看你们也累了,不如去渭河乘船进京。”

    “也好!水面干净,正好没有灰尘。”

    张焕当即决定下来,他回过头对众人喊道:“大家加快速度,出了这个山坳,咱们去渭河走水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