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这榜单,仅他清河、博陵崔氏就占了三个,还有卢家两个,至于那第十九名的杨诚,知道嘛!他就是礼部杨尚书的亲侄子!才学!他能有什么才学?前些日子在慈恩寺会文,我就亲见过他的诗,‘和日驱寒尽,佛音涤尘心’,听听,这就是咱新进士写的诗!连‘四声八病’都不懂,他居然就能金榜高中!我呸!杨炎他也就真敢做,竟是生生把我大唐礼部变做了他杨家私产,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凡科场失意之人,自本心来讲,多是愿意听这等可做自我安慰的话语,尤其是在听了那两句明显不如自己的诗句之后,更是大觉此科不中,非才学不济,实乃主考舞弊,不一会儿,这些个有心人的“内幕消息”便已传遍全场,一时间,场中的气氛陡然就有了几分群情激奋的紧张。
而彻底将这种情绪激化为行动的“导火索”,却是因为一名唤张缄的关内道庆州贡生的触壁而死。只见他细细的将榜文读过三遍,泪流满面地呆呆发傻半晌后,既而才是一片对天狂笑。也正是在这震撼全场的从囊中,这位落魄半生的举子,毅然向承天门那厚重的城墙上贴着的黄榜狂奔而去,最终,他用自己的鲜血在这美丽地榜单上绽放出了一朵美丽的梅花,也通过这极端的方式,使自己的精魂永远的留在了那三尺榜单上。
“走,去杨府!”,死一般的沉默后,也不知是谁率先发出一声大喊,满腔激愤、兔死狐悲的士子们直觉全身的热血都被点燃,发一声喊,早有几个莽撞的少年举子上前推开正欲收拾尸首的禁军士卒,一把抢过后,便当先领头、被人浩浩荡荡地簇拥着直出皇城,往通义坊杨府而去。在他们身后,徒留下无数闻声而出、面面相觑的各部官吏……
“梁崇义为人外示忠厚,实则内存奸诈,此人权力欲极强,苦心经营山南东道十余载,又岂肯轻易放手一道军政大权,到京中做一个安闲尚书?前时,他便与李灵濯多有往来,若非汴州覆灭太快,尚不知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此次朝廷撤并地方节度迫在眉睫。他有所异动,也是意料中事,目前就看朝廷对他这本奏章会有什么章程了!”舒适的车驾内,身拥貂裘的崔破看着身前小几上的两张卷纸,语声淡淡道。
“他竟是想效剑南道韦皋例,依然保留节度使。这只怕是难!那剑南道西接吐蕃、南临南诏,军情变化极大,地方节度若牵制太多,一旦边境有警。必定东南靡乱;再者,韦皋受知于先帝,对朝廷的忠心那是出了名的,唯其如此,当今天子方才安心使其坐镇西疆。梁崇义又怎么跟他比?他山南东道地处我大唐腹心,其人更是多为朝廷忌惮。天子此番又岂会准了他这奏章,‘封驳’是一定的了!唯一引人注目处就在于驳了以后,这梁崇义会如何应对,朝廷又将如何善后此事而已。”,伸出手指轻轻点着那卷纸,李伯元饶有兴趣地看着崔破道。
“依着陛下的性子,梁崇义一旦解职到京,恐怕也难有好日子过!同样,老梁也自知已见疑于朝廷,依着他那霸王性子,此事善了只怕是难,依我看来,朝廷若一味用强,这动刀兵只怕是难免,唯一不知地就是此次一旦战火重开,不知要延续多久,那河北四道又会不会也插上一脚进来。”虽依然是淡淡的话语,然则崔破的眼神中只有掩饰不住的忧虑之意。
“那依公子之见,朝廷对此本奏章又当如何处理才为妥当?”,车声辚辚中,李伯元跟上一句问道。
“此事是政事堂相公们份内该管,那里就轮到我来操心。”自嘲地一笑后,崔破续又言道:“剑南不论,如今江南四道军政分流,已是完全置于朝廷控制之下,其他如黔中、河南、山南西诸道于撤并节度一事上也是并无半点波折,只需两年时日,整个江南半壁就如铁桶一般.足堪为朝廷根基所在,当此之时,若以我之意,就准了梁崇义又如何?暂时安抚于他,以此换取时光,好生经营南方半壁.几我之后.此人或可不战而定。当然,朝廷若是要打,单以他梁崇义山南一地,自然是能一战而定,只是此事远不是这么简单,我料此人必定与河北早有勾连,此次朝廷出兵若能速定山南,也不免泄露底细于四镇,更引起彼辈警觉;若是不能速定,一旦河北出兵相应,介时,这事情可真就是麻烦了,以今时观之,每拖得一天,朝廷与四镇之战就多了一份胜算:同理,若早一日,也必然就多一份风险,波及损失也愈大,所以,此次若朝廷真个决定要战,纵然是胜,以长远来看,也终究还是无益!”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实不虚妄!”,出口赞了句后,李伯元一笑道:“以中书之才,必定也能想透其中关节,再有公子快马传回京中的书信,崔相必定会于政事堂中力阻其事,既如此,公子还担心什么!来,你我且尽一盏佳酿,驱驱冬日的寒气。”
三岁积蓄,今时太库略有积存。练军两载,众武将们早有蠢蠢欲动之意:再加上今上那性子,还有政事堂如今的人事变迁。李伯元的这一句安慰话语终究难以打消崔破心中担忧,只是他如今远离京中,纵使担忧也难免隔靴搔痒,也只能是一声长叹,伸手向樽温着的葡萄酿抓去。
懒懒饮得数盏酒尽,心绪烦闷的崔破已是有昏昏欲睡之意,然则,正在李伯元出言告辞之时,却听一骑急促地马蹄声“嗒嗒”传至,随后就听一干涸沙哑的嗓音叫道:“京中急传家信”
看到信笺封面上的那一支鸡毛印记,放下对家中担忧的崔破更是疑惑道:“前日才有传信,怎么两日间隔,这郭小毛又有急件传至?”
满怀惊诧的扯开信简,一个浏览之间,崔破已是面色突变;李伯元见状,轻轻将简文接过,低头看去:
“前日,今秋科试揭榜,因有关内道乡贡生张缄触壁而死,遂引发众举子抬尸杨府,后因长安县阻挡,众举子转回皇城拜伏叩阙,力请天子严查科场舞弊事,随即,御史台新任侍御史罗仪率先上表弹劾。当日午后,礼部尚书杨炎停府待勘,又因此次进士榜中有崔门子弟三人,崔相亦于同时上折请罪……”
第二十五章
长安大明宫栖凤阁
“领礼部侍郎!!!陛下,臣资历实浅,恐难任这方面之事。”一身绯红官服的卸任广州刺使崔破向御坐中的李适诧异道。
此时的李适却是一套全身朝会披挂,满脸洋溢出的厚重喜意下隐隐透出许多疲乏之意,显然,今天这承天门前的会见七十六国蕃使,使这位正值年富力强的天子陛下也是累的够呛。
“此次卿家在岭南任上做得甚好,当年御前四百万贯之约都已如数解来,更难得的是此番招引得海外七十六蕃邦来朝,实是自天宝以来未有之事,大大涨了朝廷人心、士气,论理,朕本当重赏卿家,只是当日卿家于岭南擅杀黄斯文,后纳海盗而建水师一事又引得朝野物议,弹劾之声可谓是不绝于耳,让朕也很是为难哪!即如此,就功过相抵,崔卿改任礼部侍郎便是!说来,一则此职与广州刺使同阶,也不为擢升,省去那些言官们的聒噪;再则,如今礼部因今科之事,惹得天下非议,也正需卿家这等干才前往整顿才是,自杨卿去职前往山南东道任经略使,这礼部尚书一职便为空缺,卿家此去礼部,少了许多牵制,正可大展拳脚,啊!朕寄厚望于你!”,一言至此,李适还待再说,却见那内宦霍仙鸣悄然进阁,拜倒奏道:“陛下,麟德殿已准备妥当,各国蕃使亦已请到,还请大家启驾!”
闻听此言,李适面上透出一股异样神采,当即霍然起身道:“即如此。摆驾!崔卿,且随朕来!”
躬身随驾而行,崔破心头却是为这短短半柱香的见驾事宜迷惑不已,今晨,待他率领的这一干蕃使队伍到京,尚在灞桥长亭处,便已有百官迎侯,只是现任礼部尚书杨炎,因科场弊案被外放山南西道经略使任上。是以这唱礼一事竟是由二品太子少师颜清臣亲自担任,此固然是不得已之举,却也足可见出当今天子对此次事宜的重视。
果不其然,自灞桥长亭十里至长安明德门,为迎接这一干蕃使到达。赫然竟是以净土重铺,前行更有香花导引,而一入长安,两侧更是人山人海,夹道欢呼以观,只让那许多适才尚在震撼长安这天下雄城地蕃使们更是大吃一惊。
自天宝间安史乱起,虽年年皆有外邦使节到京。然则像今次这般规模,却是前所未见。不待长安、万年两县催促,众百姓们早已是扶老携幼、举家而出,来看这数十年不见的热闹光景。只看到众肤色、服饰怪异的蕃使,大家已是呀叫连连,及至那“黑”国、“金”国蕃使出场,竟反而引发全场片刻失声,随即,更是一片山崩海啸般的诘叹。
花如海、声如潮,众使节便是在这种喧腾的气氛中缓缓行至承天门,得大唐天子赐见。行完一番烦琐的程式,李适一声令下,承德殿设宴后。方才自行回宫,而崔破也被其点名相随。
只是让崔破想不到的是,没有半句多余的问候,这次见缝插针般的短暂陛见中,李适竟是与他说得这样一件大事。“礼部”,一路碎步行来。崔大人脑海中翻腾不休地都是这两个字眼儿。
麟德殿,中国王朝史上第一大殿,乃唐王朝专为宫中宴会、藩邦来朝所建,又是位于长安城至高处的龙首原顶,自有一股恢弘壮丽、雄霸天下的气势,尤其是在经过天子饬令修整粉饰之后,更是于无边威远之外,透出逼人的富贵之气。
还在远远的,便听见那节奏急促雄壮之极地《秦王破阵乐》声声传来,更行近少许,数声清脆的静殿鞭声响起,随着一声尖利:“陛下到!”的唱礼,应和而起的是响彻宫城的赞呼“万岁”之声。
走进麟德殿,饶是崔破曾多次进出此殿,也不免大是诧异,这那里还是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