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伟人之间-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届十二中全会从组织上完成了打倒刘少奇、邓小平的手续。    
    这就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第二落。


第六部分 狂飙骤起南北分离第57节 毛泽东不同意开除邓的党籍

    毛泽东不同意开除邓的党籍,提出“把刘、邓拆开来”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对邓小平还是手下留情的。    
    当时,在全会决定开除刘少奇党籍的时候,林彪、江青一伙又鼓噪要“开除邓小平党籍”。一时,甚嚣尘上。    
    对此,毛泽东没有同意。    
    在10月31日全会闭幕会上,毛泽东说:“邓小平,大家要开除他,我对这一点还有一点保留。我觉得这个人嘛,总要使他跟刘少奇有点区别,事实上是有些区别。”“我这个人的思想有点保守,不合你们的口味,替邓小平讲几句好话。”    
    毛泽东的这“几句好话”平息了将邓小平“开除”党籍的狂潮。    
    毛泽东既然抛弃了邓小平,为什么又不同意开除邓的党籍呢?    
    这大概是有所区别吧。    
    毛泽东要打倒刘少奇,决心早已下定。至于要开除刘少奇的党籍,没有真凭实据是不能胡乱妄为的。江青一伙揣摩了毛泽东的心理,采取极为卑劣的手法,逼取了几个断了脊梁骨的人的口供,炮制了关于刘少奇“叛徒、内奸、工贼”的伪证,一时蒙蔽了领袖。毛泽东对刘少奇一段时间的历史不甚清楚。    
    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历史太清楚了。从八七会议到百色起义,从中央苏区到延安,从大别山到淮海战役,从党的八大到出访苏联,邓小平不仅历史清白,而且战功赫赫,勋劳卓著!林彪、江青一伙强加给邓小平的“错误”、“罪行”,无非是邓小平支持过“包产到户”,反对过“个人迷信”,不经常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执行过“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此外,再也找不到更多的“罪行”来开除邓小平的党籍。因此,在毛泽东的眼里,邓小平与刘少奇是有所区别的,不可同日而语。当林彪、江青一伙鼓噪得很厉害的时候,毛泽东说了一句话:    
    “邓小平战争时期是打敌人的,历史上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邓小平的党籍算是保住了,这对以后的重新启用还是有益处的。    
    1967年11月5日,在与中央文革成员谈九大和整党问题时,毛泽东明确提出“把刘、邓拆开来”。他说:“刘、邓互相合作,‘八大’决议不通过大会主席团,也不征求我的意见就通过了。刚通过,我就反对。六三年搞了个十条,才隔三个月,他们又开会搞后十条,也不征求我的意见,我也没到会。邓小平要批,请军委准备一篇文章。但我的意见还要把他同刘少奇区别一下,把刘、邓拆开来。”    
    “把刘、邓拆开来”——此话一言九鼎,含意很深,直接影响、决定着刘、邓个人的生死前途!    
    后来,邓小平在回忆此事时,说:    
    “林彪和‘四人帮’想整死我,但他们未遂,是毛主席保护了我。”    
    邓小平虽然被区别、“拆开”了,境况没有刘少奇那样惨烈,可日子很不好过。他和妻子被软禁了,还要接受批斗。子女们也遭到株连,被赶出了中南海,天各一方,苦不堪言。    
    长子邓朴方在北京大学关押期间,被聂元梓等开除党籍,因不甘受辱,以命抗争,写了绝命书,跳楼致残,后几经辗转,流落在北京郊外清河福利院,以编制纸篓、篮子为生,度日如年。    
    长女邓林虽然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因是党内第二号“走资派”的女儿,不给分配工作,被下放到河北一个农场劳动。    
    次女邓楠,仍在北大物理系就读,但备受歧视,不准回家。    
    三女邓榕,在北师大附属女中毕业后,下放到陕西农村插队落户。    
    次子邓质方,年仅15岁,在北大第一附中毕业后,下放到山西农村劳动。    
    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了家庭拆散、离别子女之苦。作为一个父亲,心境之悲伤,是可以想见的……    
    1984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华时,曾特意问邓小平:    
    “您一生中最痛苦的是什么?”    
    “我一生中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    
    党的“九大”以后,“左”倾错误和个人崇拜开始步入顶峰。林彪、江青帮派体系中的一批骨干和亲信进入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仅有五人:毛泽东、林彪(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陈伯达、周恩来、康生。林彪被确定为党中央惟一的副主席。在政治局成员中,林彪、江青的骨干和亲信占半数以上,陈云、李富春、陈毅、徐向前、聂荣臻等一批老革命家被排斥在政治局之外。而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破天荒第一次写入中共党章总纲之中!    
    从此,林彪成了毛泽东的接班人。    
    邓小平,仍处于监管之中。    
    命运之舟将把邓小平载向何方呢?……


第六部分 狂飙骤起南北分离第58节 放逐江西:羁居“将军楼”

    江西,是邓小平的祖籍地,也是邓小平战争年代战斗、工作和落难过的地方。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高潮中身处逆境时,江西又成了他难忘的谪居地。    
    1969年10月18日,手握重权的林彪根据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有可能突然恶化的估计,擅自作主签署下发了一个震惊中外的“一号命令”。这个命令,一方面使五百万人民解放军处于随时出击的一级战备状态,另一方面借机将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遣送全国各地,分而治之。    
    林彪的这个“一号命令”,事先没有得到军委主席毛泽东的批准。命令下达的第二天,林彪才以“电话记录”(急阅)的方式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在武昌东湖宾馆见到这个急件后,“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对汪东兴说:“烧掉。”    
    林彪这样“先斩后奏”,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举动。他是想造成一种既成事实:副统帅可以不经过统帅而在一夜之间调动全军进入临战状态,可谓居心叵测。    
    邓小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放逐江西的。    
    同时被放逐江西的,还有陈云、王震等。    
    据汪东兴(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回忆:毛泽东曾对他亲自交代说:“要把陈云、王震他们放在交通沿线,来去方便。万一打起仗来,要找的时候,我还离不了这些人呢。这些人还用得着,我还要他们呢!”    
    毛泽东说的“这些人”,显然包括邓小平。    
    到江西前,汪东兴找邓小平谈话,传达中央的“疏散”决定,邓夫妇去江西,还要接受劳动锻炼。邓感到很突然,但中央决定必须服从,只是提出要带他的继母夏伯根一起去江西。汪当时即表示同意。最后,邓说,以前主席讲过,有事情找你,到江西后是不是还可以给你写信?汪表示可以。    
    汪东兴是毛泽东身边的人,也是毛泽东很信任的人。同汪东兴保持联系,就等于可以同中央和毛泽东保持联系。这一点很重要,对于“文革”落难的邓小平来说,是政治上莫大的慰藉。事后,汪东兴还同意邓可以带家中的藏书去江西,叫人帮做了几个装书的木箱子,还对邓说:你们要带什么都可以,带不走的可以留在这里,这个院子不会动的,以后你们回来还可以住这里。    
    放逐江西,“以后还可以回来”?邓小平捉摸着这句话的含义,没有忘记汪的这句话。    
    对邓小平去江西,长期像兄长一样待小平的周恩来更是关怀备至。    
    1969年10月18日,周恩来以自己的影响亲自布置、安排此事。他从北京要通了江西省革委会的电话。接电话的是省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程惠远。    
    周总理指示说:    
    “这件事,你向程世清同志报告一下,中央决定:一些中央领导同志要到下面去蹲蹲点,搞些调查研究,了解些情况,也适当参加些劳动。到江西来的中央领导同志有:陈云同志,有一个秘书和警卫员跟随着他;王震同志是夫妇两人。这些中央领导同志,年纪都大了,劳动也不行了,主要不是让他们去劳动,这你明白吗?”    
    “我明白,总理!”    
    “还有,邓小平夫妇也到你们那里去。毛主席在九大说过,邓小平同志的问题和别人不同。邓小平同志是去农村锻炼,当然,不能把这些老同志当全劳力。他已经是65岁的人了,身体也不太好。收房费也要适当照顾一下。在选择住地上,要尽可能地好一些。一下从北京到南方,气候上和生活上,他也许不习惯,你们要尽可能地给予方便。对这些老同志的安排问题,你要向程世清同志马上汇报,研究一个具体方案,再告诉我。”    
    “总理,我立刻去向程政委汇报!”    
    “好吧,那我就等候你们的消息!”    
    程惠远放下电话,立刻整理周总理电话指示记录。随即,驱车到婺源向程世清汇报。    
    程世清是江西省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省军区政委,曾写了一篇《在林彪副主席家作客》的文章,上了林彪的贼船,是林彪在江西的代理人。他知道林彪“一号命令”的分量和暗含,但又慑于周恩来的威望和权力,经过一番考虑,决定让邓小平去赣州。程惠远等得到指示后,火速赶回南昌,用机要电话直拨总理办公室,向周总理作了汇报。    
    周恩来听了电话汇报后,又果断地作出了指示,说:    
    “邓小平同志的安排还要考虑,让他去赣州不合适。那里离南昌市太远,是山区,交通又不方便,条件很差。他已经是六十几岁的老年人了,生个病怎么办?我的意见,应该把他安排在南昌附近,便于照顾。最好让他们夫妇住一栋两层小楼,楼上他们夫妇住,楼下是工作人员住。当然了,最好是独房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