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88-三毛私家相册-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发夫妻,那种幸福的心情,使得两个人同时眼眶发热。」〈三毛《我的宝贝》〉    

  荷西这天穿了深蓝的榇衫,大胡子修剪了一下,三毛也找了一件淡蓝色细麻的长衣服,不是新衣服,鞋子是凉鞋,头发放下来,戴一顶草边阔帽,到厨房拿一把香菜别在帽沿。荷西认为她这身田园装扮,简单好看。    

  两个人走四十分钟路到镇上法院,法院的人反而个个西装领带,穿著正式。    

  年轻的法官证婚时拿纸的手在发抖,这是沙漠第一次有人来公证结婚,法官有一点紧张。等到法官问三毛说:「妳愿意做荷西的妻子吗?」三毛知道她该说:「是」,却回答成:「好!」结婚仪式完成,荷西只给自己戴上戒指,就忙着追法官去要户口簿。    

  结完婚,两人心情轻松许多,荷西提议到国家旅馆住一天,三毛却想省下那可以买一星期菜的钱,两人又牵手走过沙地回家。回家门前摆着荷西同事送来的鲜奶油蛋糕,上面还有一对穿婚纱的新人娃娃。    

  荷西婚后六年过世。三毛把荷西给她的结婚礼物骆驼头骨带回台湾,还拍了照片,记载于《我的宝贝》一书。    

  「这副头骨,就是死,也不给人的,就请它陪着我,在奔向彼岸的时候,一同去赴一个久等了的约会吧。」


第三部分:成都,最后的黑白影像第六章 沙漠里的中国饭店(图)(1)

三毛和大胡子荷西依偎在一起,他们正在旅途中    

  他们的婚姻,得到了荷西公司、同事的很多支持,于是,他们用了一整个月的时间蜜月。三蜜月之后,三毛开始过了孤独而忙乱的家庭主妇生活,荷西上班,三毛把门一挡,眼泪流下来了。但生活要继续,三毛便苦中作乐,使出各种厨房花样,把自己的家,当作一个“中国饭店”来使。    

  「想到中国,我竟觉得那是一个前世,离我是那样远,远可不及。」〈三毛《撒哈拉沙漠》〉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名,也无所谓利;他们就是沙漠里的一种产物,跟沙漠里的一块石头,一朵仙人掌上的小花一样,属于大自然。”他们从不抱怨冷,从不抱怨热,也许知道世局,但并不关心;如果每一个人都像撒哈拉人,这个世界不会进步,但至少和平。更可贵的,他们是非常快乐的民族,可是并不刻意追求;这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低的境界。」    

  结婚后,荷西的公司答应给两万元的家具补助费,薪水加了七千多,减税,房租津贴六千五百元一个月,三毛的社会保险也办了,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善。公司还给了半个月的婚假,荷西的好友自愿代班,这对新婚夫妻因此有了一整个月的时间蜜月旅行。    

  他们请向导,租吉普车,往西走,经过马克贝斯,进入阿尔及利亚,再转回西属撒哈拉沙漠,由「斯马拉」斜进「茅里塔尼亚」直到新内加边界,再由另一条路上生到西属沙漠下方的「维亚西纳略」,最后回到阿雍。    

  到撒哈拉沙漠之前,三毛自认很可能是中国第一个踏上撒哈拉土地的中国女人,她的愿望是横渡撒哈拉,等到真正到了沙漠,面对沙漠时,她才发现,自己有多天真!    

  沙漠的整体生活方式,包括其生活的落后程度,带给她很大的「文化惊骇」,也因着原始的生活磨去三毛在都市里的那些小布尔乔亚的娇柔,这一次直渡撒哈拉之旅,则弥补荷西、三毛两人婚前,为了生活努力工作而少了浓烈的恋爱的遗憾。他们是在婚后才真正的相爱起来。    

  蜜月回来,三毛时常感到孤单,脱离文明太久,每天烦恼忙碌的都是生活上的杂务,荷西每天下班回家来与她的对话,不外乎:「早上水停了,到隔壁提水」、「买了便宜的西瓜,物价又涨了!」生活条件太差,欠缺太多,造成情趣枯竭。    

  荷西上班了,她被封闭在家里,热风似火般燃烧,邻居们无话可谈。此刻三毛非常之苦、非常寂寞,三毛生前接受桂文亚访问表示,两人之间甚至发生这样孩子气的事:荷西上班,三毛把门一挡,眼泪流下来了。    

  三毛说:「荷西,你不许去,你一定不许去,你去,我就拿刀杀你!」    

  荷西还是走了。    

  三毛有一段痛苦的转变期,她先是呆坐地上,面向没有糊水泥的墙。长期观察沙漠上风俗之后,她细细想,生活里的枝枝叶叶,之后,她提起已经停了十年的笔,写下沙漠生活中第一个故事:「中国饭店」。    

  三毛下厨先是做西餐。三毛母亲从台湾航空包裹寄了许多食物,大批粉丝、紫菜、冬菇、生力面、猪肉干,加上女友从欧洲寄来酱油,三毛的「中国饭店」开张了。外国丈夫的好处是他吃过的中国食物太过有限,三毛的中国大厨整天唬得丈夫一个又一个故事编了起来。    

  第一道在读者心目中建立起最鲜明形象的三毛名菜来了:「粉丝煮鸡汤」。    

  荷西不曾吃过粉丝,第一次吃了追问着,这是岳母寄来的中国细面吗?好吃啊!    

  三毛用筷子挑起一根细粉丝,说:「这个,叫做『雨』」,「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


第三部分:成都,最后的黑白影像第六章 沙漠里的中国饭店(图)(2)

三毛和荷西在海滨浴场    

  荷西知道她吹牛,还是爱吃;第二次春雨来了,变成「蚂蚁上树」,她又说,那是钓鱼用的尼龙加工白线。第三次吃粉丝,是夹在东北人的合子饼,与菠菜、绞肉当饼馅,荷西却猜她这回在饼里放进昂贵的鱼翅,这一类因文化差异,味觉口感变得不灵敏的小趣味,贯穿了整篇文章,某天,三毛做了海苔包肉松的日本寿司,荷西以为那海苔是反面复写纸卷起来的,竟不肯吃了。    

  三毛有意展示巧妇的厨艺,为此替不时带同事回家吃饭的荷西赢得许多友谊,某日,荷西老板亦闻风而至,还先点了一道笋片炒冬菇,三毛哪里生得出来笋片,她却连声答应下,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最后小两口在客人散去洗碗盘,荷西追问她,谜底方才揭晓,笋片由小黄瓜担任临时演出。    

  异国夫妻沙漠变魔术做中国菜的「中国饭店」,于一九七四年十月六日登在台湾的联合报副刊,那是她停笔十年的首作,收入《撒哈拉沙漠》一九七六年出版时改名为「沙漠中的饭店」,这也是三毛第一次使用三毛的笔名。    

  除了作饭,就是作文,在沙漠的奇趣生活,加之三毛的观察、体验和感悟,乃有三毛的一篇篇美文出现,合集而成《撒哈拉的故事》。我们看到一个异族女人是怎样在这一片黄沙中生活下去,并找到她的快乐的。    

  一九六二年她第一篇以本名陈平发表在白先勇主编的《现代文学》。还先后有几篇短篇小说和散文,发表在《皇冠》、《幼狮文艺》、《中央副刊》。后来集结出书为《雨季不再来》,那是她出国读书以前的少作,忧郁、苍白、灵性。    

  她当时想让朋友们读到文章,却想不到会是她写的,采用她儿时读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主人翁三毛的名字,也符合她在远方流浪口袋只有三毛钱的潦倒与平实,她却是甘心这些流浪的艰辛。    

  沙哈威人的风俗民情当中,以「沙漠观浴记」全篇最具阅读乐趣。    

  三毛在镇上的理发厅边上的垃圾小屋,发现一个「泉」字的标记,一探究竟才知这是一处深井澡堂,还带土耳其式的高温蒸气。    

  三毛花了四十块钱进了澡堂,与沙哈拉威女人共浴。    

  沙漠的审美观念,胖的女人才是美。而平日这些女人用大块的布片将自己的身体、头脸包裹起来,是面目不清的。    

  「我习惯了看木乃伊似包裹着的女人,现在突然看见她们全裸的身体是那么的胖大,实在令人触目心惊,真是浴场现形,比较之下,我好似一根长在大胖乳牛身边的细狗尾巴草,黯然失色。」〈三毛《撒哈拉沙漠》〉    

  所有的女人光着身子洗浴,只有她一人是穿著泳装来澡堂。    

  每一个女人用一片小石头沾着水,刮自己的身体,身上的污垢一条条的黑浆流下来,刮到全身的身体都松软了,才去冲水。    

  一个女人告诉三毛,她住夏依麻,很远,已四年没有洗过澡。    

  夏依麻就是帐篷的意思。    

  有一个女人正刮得全身黑浆水直流,外面她的婴儿哭了,她光着身子跑去抱婴儿,坐在地上给孩子喂奶,颈子、下巴的黑水流到胸部,孩子混着身上的污水吃奶。    

  在这澡堂里,混合着人体很重很重的体臭味,三毛不敢吸气。    

  澡堂的老板娘知道三毛是专门花钱来看沙漠人的洗浴,指点她到勃哈多海湾的夏衣麻,看沙哈拉威人「洗里面」。    

  从小镇阿雍到大西洋海岸来回约四百公里。荷西陪三毛去找,西属撒哈拉海岸将近一千里的岩岸几乎寻不到沙滩,荷西却在一个断岩边上找到一个半圆海湾,湾内沙滩上搭了无数白色的帐篷,有男人、女人、小孩走来走去,自成一个桃花源秘境。    

  荷西从他们的座车找条大麻绳,把他们两人都从断崖下到海滩边的大石头旁,偷偷地观察,果然有个洗澡的地方。


第三部分:成都,最后的黑白影像第六章 沙漠里的中国饭店(图)(3)

三毛和荷西真正是一对浪漫到了远走天涯的情侣    

  三五个沙哈拉威女人提了一桶桶的海水,灌到大桶子里,罐子下有一条皮带管,一个女人躺沙滩上,另一个女人将皮带管塞进她的体内,如同灌肠一样,水流光了一个大桶,再灌一大桶,灌完又一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