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马蹄声交相落下,声音宛若奔雷。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群山之间,回声连绵不断。
脚下的山坡开始微微颤抖,山坡上的残雪开始微微颤抖,残雪之间的枯草、树干、岩石,颤抖,战栗,起伏不定。转瞬过后,天空,白云,两军之间的七色流光,也迅速跟着颤抖了起来,刹那间,地动山摇。
赶了整整一上午路,又累又饿幽州兵卒们,被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敲得脸色煞白,两股战战。他们刚刚把锅架上,还没来得及喝一口热乎水。他们丢弃了大部分武器辎重,手头所剩部分,已经支撑不起一场硬仗。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染上了风寒,只是,只是强撑着没有倒下而已。他们,他们却即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抵挡巨蟒般压过来的泽潞铁骑。
“盾牌手,上前五步设立盾墙!长枪兵,上前三步,下蹲,将枪身架在盾牌之上!”正当众人惊慌失措之际,韩匡美声音又响了起来,从容,镇定,令人听了之后,肚子里头就立刻有了主心骨。
“盾牌手,上前五步设立盾墙!长枪兵,上前三步,”
“盾牌手,上前五步设立盾墙!长枪兵……”
“……下蹲,将枪身架在盾牌……”
众亲兵扯开嗓子,将命令一遍遍重复。唯恐弟兄们听之不见。
数百名手持盾牌的兵卒,拖拖拉拉向前走了几步,陆续将盾牌竖起,在偃月阵两个月牙之间,组成了一道凹凸不平的盾墙。长枪兵磕磕绊绊地跟在盾牌手之后,蹲身,架枪,寄希望凭借密密麻麻的枪锋吓阻敌军的战马。每一双憔悴的眼睛里,却都充满了无奈与惊恐。
韩匡美自己,显然也不看好盾墙与枪林这一组合的效果,很快,又将另外一个兵种调派到偃月阵的正中央。“弓箭手,整队,整队,帅旗正前方整队。挽弓,斜上方一根手指,预备——射!”
“嗖——”数百支羽箭,腾空而起,宛若一大群扑食的乌鸦,掠向越来越近的骑兵。精钢打造的箭簇,倒映出一排排冰冷的日光。
“噗嗤……噗嗤……”箭簇射进**的声音不绝于耳,红雾在骑兵的队伍当中弥漫。然而,令韩匡美瞠目结舌地是,臆想当中敌军人仰马翻的情况却没有出现。只有极少数几只室韦马,悲鸣着脱离了骑兵队伍,窜向了山坡两侧的雪野。其余泽潞骑兵,竟然将彼此之间的距离缩得更近,肩膀贴着肩膀,手臂擦着手臂,高举过头顶的横刀,依旧茂密如林。
“上箭,上箭,瞄准战马,尽力瞄准战马!”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短短两个弹指之后,韩匡美就判断出了问题所在。扯开嗓子,狂吼着做出调整。
泽潞骑兵都披着铠甲,虽然看不出质地,但从自己这边第一轮羽箭攒射所取得的战果上来看,铠甲做工相当精良。而草食牲口喜欢群居的天性,又令战马本能地选择追随队伍。只要背上的主人没有从鞍子上掉下去,哪怕已经气息奄奄,战马也会驮着他继续紧跟身边的袍泽。
“保持队形,保持队形!用盾牌护住坐骑,护住坐骑!”杨光义将身体俯在马脖子上,同时竖起手肘,尽力用挂在大臂上的骑盾,替战马遮挡流矢。
两个弹指的时间虽然极为短促,室韦马虽然不以速度见长,可就在韩匡美努力判断的敌情的功夫,杨光义已经带领骑兵,将敌我双方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了只有五十步。二人按照以往的作战经验,只要大伙再继续向前冲三十步左右,敌军的羽箭,便对骑兵构不成威胁。
“射!”“射!”“射……”韩匡美挥舞着宝刀,大声叫喊。他身边的亲兵扯开嗓子,不停地重复。一片疯狂的叫喊声里,第二轮羽箭掠过幽州长枪兵的头顶,嘈嘈切切。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三百九十余匹战马以相同的节奏奔行,蹄声惊天动地。,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羽箭掠过三十步的距离,射入骑兵队伍,带起一团团红烟。
红烟弥漫,跑在最前三排的六七战马,悲鸣着卧倒在地,将背上的骑兵远远地摔了出去,筋断骨折。
“继续射,继续射,射马,射马!”韩匡美的声音伴着亲兵们的大嗓门,在偃月阵上空回荡。信心十足,气焰熏天。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更多的羽箭掠过幽州军枪兵的头顶,不停地从泽潞骑兵的队伍里,带起一条条生命。
泽潞骑兵最面五排,很快就被砸得百孔千疮。第六、第七、第八排骑兵也受到了羽箭摧残,变得向犬牙一样参差不齐。然而,从第九排开始,却丝毫不为凌空飞来的羽箭所动。将士们俯低身体,用左臂上的骑盾护住战马的脖子,双腿轻轻地夹住马腹,踏着袍泽的尸体和鲜血继续向前推进。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马蹄声交相落下,雷声连绵不断。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羽箭如织,奏响死亡的乐章。
“继续射,继续射,射马,射马啊!别停下,不要慌!”韩匡美的声音,与亲兵们的大嗓门混在一起,隐隐地带着几分焦灼。
双方的距离已经不足二十步,泽潞骑兵,却依旧在继续向前推进。他们的队伍,就像一根粗大的竹竿,被削去了整整一截之后,剩下的部分,却依旧锐利如初。
“嗖……嗖……嗖嗖……”弓箭手调整箭杆的角度,尽量让羽箭既能够危险到对面的骑兵,又不会误伤自家的盾牌手和长枪兵。
交战双方的距离越近,这个动作的难度越大。而不到二十步的距离,对于战马来说,已经是咫尺之遥。就在漫天的箭雨中,泽潞军虎翼营副都指挥使杨光义猛然直起了插满羽箭的身体,长枪陡然偏转,“跟我来,踩死他们!”
“踩死他们,踩死他们!”一张又一张年青的身躯,从马背上直了起来。刀尖斜指,左腿轻轻刺激马腹。
整个队伍,贴着幽州军的盾墙和枪林转弯,巨蟒翻身。在韩匡美和他的爪牙们做出任何反应之前,扑向了偃月阵毫无遮挡的右翼。
刹那间,“月牙”崩碎!
马蹄过处,尸横遍野!
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
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
飞斧投掷,乃是郑子明的拿手绝技。
当年他在常思的支持下尝试按照步兵阵列打造骑兵,发现新式骑兵战术缺乏对付密集枪阵的有效办法,就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将飞斧绝技传授给了虎翼军的弟兄。
今天,当年他辛苦播下的种子,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虎翼军的骑兵们通过两轮飞斧,将幽州军仓促组成的方阵砸了个土崩瓦解。
土崩瓦解的方阵,在如潮而进的骑兵面前,没有半点抵抗力。只是短短几个弹指功夫,跟随卢绪一道主动向骑兵发起逆袭的幽州老卒和亲兵们,便被屠戮殆尽。其中有一大半儿,是在半途中又惊慌失措地转身逃走,却被骑兵从背后追上砍倒。尸体转眼间就被马蹄踩成了一团团红色的软泥。
“啊——”失去了阵形加成,又亲眼目睹了卢绪等悍卒惨死的幽州兵,一个个魂飞胆丧。大叫一声,以比先前还快了两倍的速度,撒腿逃走。有些胆子稍大些的溃卒,原本已经开始停下脚步回头观望,发现临时组成的方阵被对手摧枯拉朽般冲垮,也吓得发出一声惨叫,丢下兵器,狼奔豕突。
“整队,整队,拉住坐骑!”杨光义对追杀溃兵提不起任何兴趣,贴着山路的边缘,用力拉紧战马的缰绳。
三百七十余名骑兵,缓缓在他身边聚拢。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娴熟动作,重新将队伍整理成四列纵队。趁着这个机会,杨光义迅速扫视敌军,随即,将骑枪指向了偃月阵右翼的后半段,“右旋,不要贴得太紧。撒他们的羊!”
“右旋,撒他们的羊!”
“右旋,撒他们的羊!”
“撒羊嘞……”
众骑兵大声重复,同时轻轻磕打马镫。整个骑兵阵列,像巨蟒般沉重地翻了个身。驱赶着仓惶逃命的幽州溃兵,朝着偃月阵的右翼后半段倒卷而去。
遇到不肯继续逃命的幽州溃兵,挥手就是一刀。对那些疯狂逃窜者,则刻意保持住半个马身的距离。令对方既没机会掉头反咬,又不敢停下来主动请降。
那些失去了思考能力的幽州溃卒,哪里知道杨光义是在故意利用他们?被虎翼营的骑兵们驱赶着,成群结队朝着同一方向倒卷。很快,就将另外一个营头的幽州军也卷得站立不稳,如烈日的积雪般,迅速消融。
“擂鼓,擂鼓,叫令狐楚带着刀盾兵和长枪手,攻击敌军后背。弓箭手,弓箭手速速返回中军,敢冲击本阵者,无差别射杀!”偃月阵的阵眼处,韩匡美气得七窍生烟,亲自挥舞着令旗,传达最新作战部署。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疯狂地鼓声,再度响起。先前迎击泽潞骑兵却被杨光义“凉”在了两个月牙之间的那伙刀盾兵和长枪手,疯狂迈动双腿,扑向了骑兵的侧后。他们人多,他们跑得不比战马慢多少,他们必须在自家右翼彻底崩溃之前牵制住泽潞骑兵,为自家主帅争取到调整战术之机。
然而,没等他们迂回到位,虎翼军副都指挥使李京,已经带着两个营的步卒赶到。毫不犹豫地举起钢刀,朝着这群幽州将士后脑勺便剁。
“啊——”
“娘,娘咧——”
“啊,我跟你们拼了——!”
众幽州刀盾兵和长枪手不得不转身自救,与人数比自己这边多了一倍的虎翼军步卒以命相搏。站在阵眼处观战的韩匡美大惊,赶紧用鼙鼓声,招呼偃月阵左翼的将士变换阵形,尽快为右翼提供支援。就在此刻,又是两个营的虎翼军壮士急冲而至,一个营呐喊着扑向偃月阵右翼,成为压垮右翼的最后一根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