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7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凯之很不客气的道:“锦衣卫既查出了眉目,自然敢断言,怎么,却不知杨太公,为何要诈死,这倒极有意思了,堂堂的皇亲国戚,为何要如此呢?娘娘,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话,先太公的坟茔之下,埋得只是衣冠吧,自然,臣没有冒犯娘娘的意思,臣的意思是,先太公若是还活着,对娘娘岂不是好事,这里头,定是有什么隐情,臣为了太皇太后娘娘,定会竭尽全力,找出事情真相,也好还娘娘一个公道。”

    太皇太后的眼眸里,分明掠过了一丝焦虑,而这一丝焦虑,却被陈凯之捕捉到了,陈凯之心里明白了,这位杨太公,一定是杨家谋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重大,现在陈凯之就是要告诉太皇太后,自己已经知悉了这一切,而很快,杨家所有的布置和谋划,都可能彻底浮出水面。

    太皇太后却不露声色:“此等自诩无语之事,实是可笑。”她四顾群臣,众臣显然也觉得匪夷所思,当然,许多人都是若有所思,能站在这里的人,俱都是精明无比的人,显然也知道,北静王既会提出这个问题,显然不会是空穴来风。

    陈凯之方不给太皇太后一个喘息的机会,步步紧逼:“而且锦衣卫根据此线索,已发现了十数年前的许多旧事,因为兹事体大,臣不得不下令彻查,娘娘以为如何?”

    十几年前的旧事,现在突然提起,太皇太后凝眸看着陈凯之,陈凯之这显然是想要不顾一切的想要进攻,想要将许多的丑事,俱都挖出来。

    可问题在于,这个人,他到底知道多少?

    又或者说,锦衣卫已经查到了什么地步?

    是不是已经触及到了根本?

    太皇太后没有任何的把握,她此时方才明白,倭寇和济北之事,已将陈凯之惹急了,似乎……已经开始抛出了他的所有底牌。

    这……固然令太皇太后震惊,尤其是陈凯之提到了先太公,提到了十几年前的旧事,说明这些日子,陈凯之一直都在暗中深究此事。

    可这也不是坏事。

    太皇太后眼眸深处,竟隐隐浮出了一丝笑意。

    会咬人的狗不叫。

    现在,陈凯之显然是慌了手脚,有些急了,这才狗急跳墙,而今当着自己的面,直接的攻讦,说明陈凯之很急躁,而一个急躁的人,就意味着,他会不断的犯错。

    看来……是时候了。

    太皇太后面带微笑:“锦衣卫乃天子亲军,若是察觉到了什么,顺藤摸瓜的查下去,并无不可,只要是对朝廷有利,哀家怎么会阻拦呢?”

    太皇太后随即又道:“不过,说起了十几年前的旧事……”她依旧面带笑容,朱唇一抿,似是稍有一些迟疑,却智珠在握的样子道:“哀家也想起了一些旧事,那便是,当初先帝,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皇子,乃诸子余孽之后。”

    她漫不经心的说出这番话,顿时,满殿哗然起来。

    此前,太皇太后就曾说漏嘴,就已引起了无数的猜测,虽还不至于到天下震动的地步,可许多有心人,却已有山雨欲来的感觉了。

    可如今,当这话,自太皇太后口中亲口说出时,却又完全不同,群臣个个面露诧异之色,有人甚至连下巴都已合不拢起来。

    礼部尚书心知事关重大,忙是出班:“娘娘,诸子余孽……这……还请赐告。”

    太皇太后欣赏着每一个人的反应,面带笑容,随即感慨一番,道:“哎,都是一些陈年旧事,而今,哀家还提来做什么,只不过,北静王说起了十数年前的旧事,倒是令哀家有些……罢,其实,此事,哀家也是知道不久,是明镜司奏报来的,先帝确实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嫡出,一个是庶出,只不过当年同时不知所踪,后来明镜司那儿处置多年前的一些旧文牍,方才知道,先帝对此事,早就下了口谕,决不允许有人泄露。”

    “哀家知道的时候,也很是诧异,先帝的两个儿子,竟有一个,和诸子余孽有关,你们说说看,这是何其诡谲之事啊,只是,此事还需深究才可以,哀家已命明镜司尽速的查阅十几年前,秘存的文牍,想来,这几日,一切真相,便可大白于天下。”

    群臣一个个觉得匪夷所思。

    诸子余孽所出的皇子?

    大臣们都是科举出身,读的乃是四书五经,几乎所有人,自幼都接受了诸子余孽该千刀万剐的教育。

    可万万想不到,当年的宫中,竟也有诸子余孽。

    细细想来,实是令人毛骨悚然,莫非先帝的枕边人,还有这等乱党不成?

    那么,诸子余孽又为何混入了宫中呢?目的显然不言自明,甚至可能,皇子的失踪,也是这些诸子余孽搞的鬼,更可怕的却是,诸子余孽到底有什么阴谋?

    这种种匪夷所思之事,令人焦虑起来,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桩巨大的丑闻,一旦传出,必定震动天下,乃至于,不但大陈的读书人、军民百姓都会关注,便连衍圣公府和各国,也都会对此极力的关注。

    固然,无论怎么说,皇子的母亲乃是诸子余孽,可父亲毕竟是天子,可在当前独尊儒术的情况之下,这个皇子的身份,就实在过于敏感了。

    于是,礼部尚书不禁道:“娘娘,莫非是说,外头还遗失了一个诸子余孽所出的皇子?”

    他说话的声音,竟有些颤抖,似乎最害怕的却是另一个局面,那便是,当今陛下……

    ……………………

    停电了一天,一个半小时之前才来电,老虎一直在书房里等啊等,没有空调和暖气,总算来电了,先更一章,眯一下,继续。

第八百四十六章:真命天子

    太皇太后闻言微微一笑:“凡事,都要有证据才好,这两个皇子,都是走失的,而当初,宫中为了隐藏此事,所以销毁了不少的文牍,正因为如此,到底如何,哀家倒是知之不详了,不过,哀家已命明镜司查访此事,也在尽力的寻访另一个皇孙的下落,料来,不出几日,便会有消息,此事牵涉甚大,哀家亦是为难的很,想来,便是诸位卿家,和哀家一般遇到这等情况,也会慎之又慎。”

    她很完美的堵住了众人之口,随即一笑,道:“好了,今日,就议到这里吧。”

    说着,起身,便领着一众宦官起驾,只留下无数还在震撼中的大臣。

    太皇太后的话,实在是过于玄乎。

    在陈凯之看来,这太皇太后某种程度而言,是抛出了一个引子,接下来,等那藤原三寿到了,方才是致命一击。

    可在这殿中,群臣却不肯走,这事儿实在过于诡谲啊,但凡是牵涉到了诸子余孽,总是难免使人担忧。

    甚至有人低声道:“倘若陛下乃是……难道诸公没有发现吗?慕太后对陛下,似乎并不亲近,按理来说……”

    姚文治似乎不愿牵涉到这些讨论,而是先行去了。

    倒是不少大臣,目光朝陈凯之看来,接着,便是一个大臣小心翼翼的上前,恭敬的给陈凯之行了礼:“殿下。”

    陈凯之认得他,乃是吏部左侍郎张忠。

    张忠这个人,从前和陈凯之不太对付,不过今时早已不同往日了,陈凯之不但已是辅政,而且还是朝中硕果仅存的宗室,更何况还有文德公加成,现在在百官的私下里,有不少人俱都感受到了一股危机,渐渐的,已开始有一些大臣向陈凯之靠拢了。

    不过陈凯之并没有和他们直接接触,真正接触的却是陈一寿,陈公毕竟是内阁大学士,而且谁人不知,陈公和北静王相交莫逆,因而,大家心里都有数。

    陈凯之朝他颔首点头,和颜悦色道:“张公有何见教。”

    张忠忧心忡忡道:“殿下掌着锦衣卫,想来,也多少能知道一些风声,而今,突然冒出来一个皇子,到底是真是假,此事,竟还关系到了诸子余孽,这就更令人忧心了,锦衣卫……”

    陈凯之微笑,左右四顾,见许多人也纷纷朝自己看来,道:“这世上的事,真的假,假的也真不了,倘若真有第二个皇子,自然会有足够的证据,可若是没有,那便是如何三人成虎,那也真不得。诸公不必担心,等明镜司的消息便是。”

    张忠依旧还是忧心忡忡,这样的事太大了,他很是担心,可是这有什么用呢,深深叹了一口气,他不由苦笑一声,旋即便淡淡提醒陈凯之。

    “济北之事呢,北静王可要小心了。”

    这是善意的提醒,陈凯之心里有数,他见这张忠乃是发自肺腑,陈凯之心里叹道:“我自己何尝不希望水落石出呢。”

    陈凯之其实很明白,许多关于皇子的证明,其实应当都掌握在太皇太后手里,自己之所以推断自己和皇子有关,靠的不过是天人阁里头的一些秘密抄本罢了,问题在于,他可以向晏先生等人证明,却如何向全天下人证明自己便是皇子?

    固然慕太后对此深信不疑,那也是因为,慕太后理当是知道一些内幕的,再根据陈凯之的胎记,加上天人阁中的记录,方才确信。

    而其他人呢?

    说穿了,必须得有银碟,得有无数相关的证明。

    毕竟是皇子的认证,不可能儿戏,没有足够充分的证据,即便自己是真皇子,也没有任何用处。

    想要有让人信服的证据,就必须找到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定在太皇太后手里,否则,太皇太后如何证明那藤原三寿呢?

    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逼这藤原三寿显出真身。

    陈凯之和诸臣辞别,众人各自行礼,陈凯之便急匆匆的出宫,却是一路,火速到了飞鱼峰。

    济北之事,他必须和晏先生等人商量了再说。

    上了飞鱼峰,到了书斋,晏先生早已听到有人报信,知道陈凯之上山来了,他与陈义兴二人早在此等候。

    陈义兴而今也穿着勇士营的军服,他现在除了是参军之外,还是负责勇士营后勤招募事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