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队在天亮之后进入安哥拉境内。
两国之间确实有国境线,不过在存在于地图上。
因为边境地区几乎没有常驻居民,所以数十年来,赞比亚并没有修建边境防线,也没有部署边防军队。
整个白天,车队只行进了不到400千米。
没办法,越野行军也就这个速度。
只是,队伍没有停下。
每辆全地形车上有4个人,人停车不停。
虽然在野外行驶,根本没办法坐在车上打瞌睡,但是总能得到休息,而且对王栋这些人来说,就算几天不休息也没多大问题。
关键,依然是时间。
到现在,谢初越他们出事已经2天了。
虽然按照图姆的意思,安哥拉**武装很少杀害外国人,往往会用抓获的外国人换取赎金,之前就经常这么做,有不少冒险到安哥拉偷猎的西方人都吃了亏,但是王栋并不相信**武装会把谢初越他们当成偷猎者,更何况事发地点在矿坑附近,肯定跟美国情报机构与南非雇佣军有关。
谢初越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一整夜,队伍马不停蹄。
在天亮的时候,总算驶出了禁猎区,来到了隆加河西岸。
这时,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什么问题?
图姆之前已经提到,在隆加河西岸有一些城镇与村庄,大多被**武装控制,有**武装的眼线。
也就是说,得避开这些城镇与村庄。
关键就是,住在这边的不再是原始部落的土著,而是当地人。
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当地居民大部分都是牧民,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很多居民都饲养了牲畜。
不是圈养,而是放牧。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南部非洲地区随处可见。
在很多地方,牲畜就是财富的象征。
比如在一些南部非洲国家,直接用牛羊来计算财富,甚至把牛羊当做硬通货,几十头牛就能换到一个女人。
那么,怎么避开?
所幸,王栋他们早有准备。
在吃早饭的时候,汪昊天放出了带来的小型无人机。
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上,不会被地面的人员发现,由无人机携带的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实时传输给汪昊天。
让无人机在前方10千米处飞行,就能及时发现前方的危险。
如果没有汪昊天携带的无人机,王栋他们就只能在夜间行进。
队伍走走停停,在次日清晨才到达穆伦巴东北。
其实,整个晚上,队伍都是在荒漠中行进。
虽然仍然在安哥拉境内,但是当地是典型的荒漠,跟南面纳米比亚荒漠很相似,严格说是纳米比亚荒漠的一部分。
在荒漠里面行军,反到更容易一些。
为啥?
需要考虑的,其实只是巨大的昼夜温差,不用担心遭遇当地人。
两天的急行军,王栋等人也累得够呛。
虽然心急如焚,但是王栋没有丧失理智。
就算40人全是身经百战的特种兵,折腾了两天两夜,肯定需要休息,不然肯定没办法集中精力投入战斗。
此外,天色即将放亮。
按照张子岚的意思,等到天黑之后再去穆伦巴。
如果谢初越他们就被关在那里,那么在明天天亮之前就能把他们救出来。
事发已经4天,如果谢初越他们还活着,那么晚半天过去也没什么关系。
相反,如果**武装已经下了毒手,那么谢初越他们在几天前就完蛋了。
用张子岚的话来说,谢初越肯定知道,王栋他们会立即杀过来,也就能够想到,王栋他们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不管怎么样,得让队伍休息半天。
在队伍安营扎寨的时候,王栋让汪昊天把小型无人机放了出去。
因为距离太远,为了保证通信联络,所以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达到了2000米。
就算被地面的人员看到了,也会认为那是一只在高空盘旋的秃鹫。
在南部非洲,特别是在战乱频发的地方,秃鹫是最常见的飞禽。
“栋哥!”
听到汪昊天的招呼,王栋放下饭盒,朝他走了过去。
小型无人机已经到达穆伦巴上空。
图姆没有乱说,那里确实是一座小城镇,只有几千居民,准确的说,其实是**武装的营地。
所谓的居民,大部分是武装人员的家属。
城镇不是很大,西北有一处广场,还有一条明显是车辆碾压出来的道路。
按照图姆所说,穆伦巴没有公路。
当然,在荒漠里面,有没有公路,没多大区别。
穆伦巴能够成为城镇,关键是有一口大型水井,而且几百年都没有枯竭。
这座水井,也决定了穆伦巴的规模。
为啥?
在荒漠里面,最宝贵的就是水。
没有水,哪怕是当地居民也活不了几天。
水井在城镇中间,那里也是防卫最为森严的地方。
现在是清晨,城镇里的居民排成了长队,正在井边取水。
大部分是妇女,还有一些十来岁的儿童。
“这条道路通往哪?”
“矿坑。”
王栋眉头紧锁,说道:“这么说,当地武装确实跟矿坑那边的雇佣军有关联。”
汪昊天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你去吃饭吧,让无人机自行工作。”
“没事,我还有精神。”
王栋在汪昊天的肩膀上拍了几下,没再多说什么。
第665章 强攻
调整了瞄准镜之后,王栋取出了几个备用弹匣,放在了狙击步枪的左侧。
这时,罗清看了眼手表。
已经是夜间10点过了。
按照王栋的安排,30名行动人员分成3个小队,在张子岚与雷东的率领下,从东南西三面同时发动突击。
8名携带狙击步枪的行动人员分成4个狙击小组,分别埋伏在村庄四周,为突击的行动人员提供支援。
汪昊天与一名行动人员留在后方,负责指挥作战行动。
“各小队注意,行动在5分钟后开始。”
听到耳机里传来的话语,王栋也看了眼手表,启动了计时程序。
这时,罗清动手检查了df8smg,然后拿起了望远镜。
跟以往一样,在跟王栋协同的时候,罗清担任观察手,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对付靠近的敌人。
此外,她的那把df8smg是特制品。
特制?
按照罗清提出的要求,赵禹亲手为她打造了一把df8smg。
与标准版的df8smg相比,罗清的这把采用了大量复合材料,比如枪托与不受力的上机匣都是由高强度的复合材料一次塑造成型,下护木采用了镂空工艺,枪管则是有刻槽的特种合金钢。
简单的说,不但重量降低了差不多一千克,还更加美观。
在性能方面,也更加注重近距离射击。
说得直接点,就是精度不太高。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缩短了枪管的长度,而且降低了枪管的质量,射程与精度都会受到影响,连续高速射击更是如此。
当然,对罗清来说,这显然不是问题。
她不是狙击手,而且真的需要使用狙击步枪的话,可以用王栋那把df8smg。
与罗清的一样,王栋的df8smg也是特制的。
在保留了df8smg的全部功能的情况下,王栋这把采用了加长重型枪管,而且能够安装消声器。
使用长弹,其射程达到了惊人的2000米。
当然,大部分时候,根本不需要这么远的射程。
只是,在安装了消声器之后,仍然具有1200米以上的射程,而且在全射程内都有足够的威力。
使用消声器,最大的好处不止是降低枪口噪声,还能消除枪口焰。
在夜间作战,后者反到更加重要。
狙击手埋伏在几百米之外,枪声传不了那么远,就算被敌人听到了,敌人也未必能够准确判断出枪声传来的方向。
枪口焰就不一样了。
在漆黑的夜晚,枪口焰能让敌人立即发现埋伏在几百米外的狙击手。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赵禹在弹药上也下了功夫。
这就是,专门的狙击枪弹,采用的都是速燃发射药,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枪口闪光的亮度。
在使用了消声器的情况下,几乎可以完全消除枪口闪光。
这次,王栋带了足够多的狙击枪弹。
“三十秒准备。”
汪昊天这家伙,废话也太多了。
或许,跟他很久没有参与作战行动有关。
要知道,在伊拉克内战期间,汪昊天就展示出了战术指挥方面的才能,在好几场战斗中都有不错的表现。
“哒哒哒……”
“噗”
在枪声传来的时候,王栋抠下了扳机。
这是一场攻坚战,没啥好嗦的。
按照安排,王栋等狙击手的任务就是替张子岚与雷东等突击队员清除掉障碍,主要就是敌人的机枪手。
为什么是攻坚?
白天,汪昊天用小型无人机侦查了三次,都没有发现谢初越等人,也没有发现谢初越他们被关押在这里的任何迹象。
此外,汪昊天还把拍摄到的画面发了回去,让云龙找人进行分析。
根据云龙发来的消息,谢初越他们被关在穆伦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那里有太多的平民了。
平民?
显然,有太多的无关人员,也就很难做到保密。
因为谢初越等人的身份较为特殊,所以不管是**武装,还是南非雇佣军,乃至美国的情报机构,都不会冒险把谢初越他们关在穆伦巴,肯定早已转移,或许根本就没有送到这边来。
只不过,穆伦巴的**武装肯定知道当晚发生的事情。
此外,这是当前唯一线索。
做出这个判断之后,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