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
到了当天下午,军事政府宣布,在印度全境实施军事戒严与管制,由各地方的驻军接管地方政府,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执行战时法律,即严厉打击一切对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有害的犯罪行为。
在发布这条消息的时候,印度军事政府还签署了数百份军事任命书。
啥意思?
就是把权力下方给地方驻军,让地方驻军的指挥官获得行政权。
显然,这只是开始。
当天,就有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预测。
接下来,印度军事政府会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配给制,而且通过战时体制,对整个社会重新洗牌。
怎么洗牌?
没收富裕人群的财产,控制粮食等生活物资,以此来获得广大基层,特别是平民百姓的支持。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军事手段来加强中央集权。
问题是,行得通吗?
要知道,这场战争并没有波及到印度全境,而且印度的各个邦有很大的权力,未必会听从军事政府的调遣。
更重要的是,印度的民族与宗教太复杂了。
军事政府的步伐迈得这么大,也许在短期内能够行得通,但是从长远来看,必然导致全国范围的动乱。
其实,在短期内都行不通。
就在当天,孟买、加尔各答等地就爆发了动乱,甚至是流血冲突。
到这个时候,印度军事政府需要考虑的,其实不是怎么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的好处,而是怎么稳定国内局势。
当然,肯定得尽快跟巴基斯坦签署停火条约。
只有在结束跟巴基斯坦的冲突之后,军事政府才能把集中部署在西北地区的军事力量抽调出来,用来平定国内的叛乱。
显然,要想尽快签署停战条约,印度军事政府就必须在谈判中做出巨大让步。
第643章 和谈
虽然通过政变上台的军事政府存在合法性的问题,即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军事政府都是非法政权,民选政府才是合法的,但是以印度目前的局面,通过选举产生新的政府,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谈判不能拖下去。
接下来几天,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了好几次会议,主要就是商讨印度军事政府是否具有合法地位。
能讨论出个什么结论来?
结果显而易见,在美国、英国与法国做出让步之后,安理会在原则上通过了由军事政府代表印度进行谈判的决议。
其实,也就是变相承认了军事政府的合法性。
当然,接下来还要在联合国大会进行投票表决。
只是,此事可以缓一缓。
关键,依然是跟巴基斯坦的停战谈判。
开战的第110日,印巴双方的高级代表在联合国总部进行了第一次正式接触,确定首先确定阿姆利则的问题。
什么问题?
由谁来管理阿姆利则。
虽然在原则上,巴基斯坦当局早就表示,无意侵占印度的领土,在达成了停战条约之后就会从印度本土撤军,但是在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才刚刚开始,而且救援物资都是通过巴基斯坦送到阿姆利则。
此外,在阿姆利则负责分发救援物资的也是巴基斯坦当局请来的私营企业。
让巴军立即撤离阿姆利则?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针对这个问题,巴基斯坦当局也明确提到。
如果印度军事政府坚持要巴军撤离阿姆利则,那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巴基斯坦不再承担任何与人道主义援助有关的行动,即在阿姆利则的救援行动得由印度单方面负责,巴基斯坦不会参与。
这怎么行!
结果就是,在巴基斯坦当局提出这个主张之后,五个常任理事国立即提出反对意见。
以印度国内的局势,军事政府能够执行人道主义援助任务?
事实上,印度军事政府的控制范围仅限于新德里地区,以及印度的西北地区,其他地方早就乱套了。
别的不说,孟买就由另外一股军事力量控制。
因为军事政府没有掌控全局,所以就算愿意承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也没有办法把物资送到难民手上。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安理会也不会放心的把物资交给印度军事政府。
为啥?
要是落到印度军事政府手上,恐怕会被立即瓜分掉。
针对这一点,华夏当局已经明确表态。
如果需要通过印度军事政府来分派救援物资,华夏会在表决中投否决票,即用来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的物资,同样能够被军队所用,成为战争物资,从而让印度军事政府获得进行军事冒险的信心。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上。
只是,印度军事政府说什么都不肯答应让巴基斯坦军队继续留在阿姆利则,哪怕是为了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为啥?
按照双方之前会晤达成的条件,巴基斯坦从印度境内撤军是谈判的前提。
此外,这还关系到印度国内局势。
简单的说,只有在巴基斯坦军队撤军之后,军事政府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也才有资格代表印度跟巴基斯坦进行停战谈判。
如果巴基斯坦军队依然在印度境内,那么就算军事政府打算通过谈判结束冲突,也很难获得足够多的支持,因此哪怕通过谈判达成了停火协议,也必然遭到抨击,甚至被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给颠覆。
再来一次政变?
显然,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至少,到目前为止,印度军事政府在停战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巨大的诚意,是在纠正前总理犯下的错误。
说得直接一点,印度军事政府至少还愿意进行停战谈判。
换上另外一波人?
如果是民族主义势力,那就根本没得谈。
要知道,前总理就是民族主义势力的代表人物。
那么,巴基斯坦从印度撤军就成了关键问题。
经过数轮磋商,双方最终在该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这就是,在第一轮谈判结束之后,巴基斯坦军队就从阿姆利则撤军,而印度军事政府则宣布阿姆利则为非军事区。
简单的说,印度军事政府只是向阿姆利则派遣行政管理人员,而且是象征性的,在名义上确保阿姆利则依然在印度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而实际的管理工作,由之前成立的自治委员会承担。
此外,阿姆利则的治安由私营企业负责。
只是,谈判在这里由卡住了。
为啥?
谁来支付雇用私营企业,也就是“安固”公司的费用。
在此之前,是巴基斯坦当局承担了这笔费用,毕竟巴军包围了阿姆利则,还要救助成千上万的难民。
可是在巴军撤离之后,还有理由让巴基斯坦承担费用吗?
对此,巴基斯坦当局的态度也很明确。
既然已经让巴军撤离阿姆利则,那么巴基斯坦就不再承担任何与维持治安,进行人道主义救助有关的费用。
说得直接点,印度军事政府要管,就要管到底。
问题是,印度军事政府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要知道,阿姆利则有数百万居民,加上从外地涌入的***,人口超过一千万,而维持治安至少需要数千名安保人员,每个月的开支高达数千万美元,每年需要数亿美元,印度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钱。
就算有,也不能用在阿姆利则。
这下,问题变得复杂了。
由联合国承担?
显然,联合国已经为人道主义救援支付了20亿美元,哪还有理由继续为阿姆利则的治安出钱?
其实,联合国也不富裕。
请求其他国家提供援助?
就算有某些国家愿意提供援助,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保不了长远。
事实上,没有几个国家愿意提供援助。
那该怎么办?
因为这个问题,谈判几乎破裂。
所幸,在最后关头,联合国方面提出,可以预先支付半年的费用,然后通过寻求国际援助来解决。
至于半年之后,那是半年之后的事情。
第644章 自治领
开战的第117日,在经过一周的磋商之后,印巴双方的第一阶段谈判结束。
当天,巴基斯坦当局就宣布,将在24小时之内开始从阿姆利则撤军,并且逐步将治安工作移交给私营安保公司。
同一天,联合国向“安固”公司支付了6亿美元。
按照合同,在未来的半年之内,“安固”公司将承担阿姆利则的治安工作,并且负责向难民分发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接受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监督。
至于之后是否延长合同,得由实际情况决定。
半年就够了?
显然,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统计,但是以当时的情况,阿姆利则的难民肯定远远超过了战前的居住人口。
哪怕按照最保守的估计都有1000万,也许都达1500万。
半年时间,能够安顿这么多的难民?
别说印度,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办不到。
显然,只要这些难民在,那么在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就不会结束,印度军事政府就不会接管。
当然,也没办法接管。
为啥?
在大量***涌入之后,阿姆利则已经成了***的地盘,而逃到这里的***肯定不相信印度军事政府。
此后,联合国划拨的救援款项一再增加,最终高达180亿美元。
显然,在阿姆利则的“维和”行动也一再延长。
问题是,联合国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为当地的战争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却没办法继续为雇用私人安保公司而提供更多的款项,也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筹集到每年高达十多亿元的维持费用。
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