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

    观瞄设备比较先进。

    虽然“阿琼2”的观瞄设备也是舶来品,但是整合度较高,特别是从英国引进的红外成像仪。

    依靠这套红外成像仪,“阿琼2”的夜间交战距离接近2000米。

    因为在此之前,t…72m遭到了炮火打击,所以印军这次学乖了,没有在“哈立德2”出现之后立即开火。

    等到巴军坦克冲近,印军坦克才猛然开火。

    在伯坦果德东面的郊区公路上,10多辆“阿琼2”在第一轮交战中占了巨大的便宜,或者说打了巴军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场面极为混乱。

    短短几分钟内,就有近20辆“哈立德2”被炮弹命中,而且均有损坏。

    因为没有搞清楚情况,所以巴军不得不撤下来。

    为此,印军宣称在这场战斗中击毁了20多辆“哈立德2”。

    真的有这么多?

    被打中的“哈立德2”确实有20多辆,但是真正算得上“损毁”的,一辆都没有,全部“哈立德2”都只是受损。

    有区别?

    当然有。

    很简单,这些受损的“哈立德2”全被巴军拖了回去,而且在几天之后就已修复,重新投入了战斗。

    被穿甲弹命中,竟然能够修复?

    其实,“阿琼2”使用的不是穿甲弹,而是碎甲弹。

    为啥?

    “阿琼2”装备的是120毫米线膛炮!

    虽然根据需要,印度从英国采购了一批穿甲弹,但是受火炮自身性能影响,威力十分的有限。

    理论上,这种英国生产的穿甲弹,也就只能对付t…80u这类的主战坦克。

    为此,印度陆军引进了大量碎甲弹。

    也不算是引进,而是图便宜。

    为啥?

    英国陆军已经决定放弃120毫米线膛炮,因此有大量库存炮弹需要处理,其中最多的就是碎甲弹。

    在几十年前,碎甲弹还有点用。

    可惜,在反应装甲全面普及之后,碎甲弹就完全没用了。

    大概是对穿甲弹没有信心,印军的“阿琼2”主要使用的是碎甲弹。

    其实,当时每辆“阿琼2”只有4枚穿甲弹,其余的主要就是碎甲弹,因此坦克手一般不会使用穿甲弹。

    用碎甲弹对付“哈立德2”?

    显然,印军确实想多了。

    别说“哈立德2”,即便是“哈立德”,也能轻易挡住碎甲弹。

    只是,碎甲弹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价值。

    什么?

    在命中坦克之后发生的猛烈爆炸,能够震毁外设的观瞄设备,比如夜视仪的物镜,或者潜望镜。

    也就是说,碎甲弹无法摧毁坦克,却能让坦克在短时间内丧失作战能力。

    那20多辆“哈立德2”也只是丧失了作战能力,不得不暂时撤下去。

第625章 突破

    这下,局面失去了控制。

    发现巴军的先锋部队开始撤退之后,印军指挥官做出了错误判断,认为已经挫败了巴军的进攻。

    当然,也跟当时的局面有关。

    巴军的进攻方向比较分散,而印军显然不可能把战线拉开。

    为啥?

    没有足够多的坦克。

    受到兵力限制,印军只能击中守卫几处关键地点,比如东郊的公路。

    如果巴军从侧翼迂回,那么集中部署在公路上的印军就很有可能被反包围,从而被巴军全歼。

    事实上,在先头部队遭到阻击之后,巴军已经开始迂回。

    这下,印军指挥官没办法了。

    坐等肯定是死。

    那就只能发起反击。

    为此,印军指挥官给待命的装甲旅下达了反击命令,实际是2个装甲营,并没有协助的步兵部队。

    战斗,就发生在东郊公路附近。

    虽然巴军已经开始迂回,但是对巴军来说,东郊公路必须夺取,因为这是继续向南推进的支撑。

    结果就是,巴军也在该方向上投入了1个装甲营。

    随着印军的反击部队出现,巴军立即做出了调整,把一支预备队,也就是1个机械化步兵营派了上去。

    兵力方面。

    印军有2个装甲营,不过只有57辆“阿琼2”主战坦克。

    2个营,原本是64辆坦克,只是其中7辆出了故障,留在伯坦果德南面的军营,没有参与当晚的战斗。

    巴军也是2个营,不过有54辆“哈立德2”与30辆vn…17步兵战车。

    显然,巴军明显占了上风。

    其实,这场战斗并没有多少悬念。

    为啥?

    “阿琼2”根本就不是“哈立德2”的对手,更何况还有vn…17步兵战车。

    这种步兵战车来自沙特,准确说是华夏,仍然是华夏的军贸产品,跟自用的重型步兵战车有一些区别。

    其实,沙特并没有采购多少vn…17。

    当初,从华夏购买vn…17,也只是为了填补装备上的空缺,说白了就是应急。

    对vn…17,沙特陆军不是很满意。

    为啥?

    太轻了。

    在经过了伊拉克内战之后,沙特陆军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步兵战车的主要价值其实是在城市里面。

    为了应对城市战的需求,沙特需要的是一种重型步兵战车。

    vn…17算吗?

    超过30吨的战斗全重,使其勉强算得上的重型步兵战车,只是跟沙特陆军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当然,华夏的军火企业已经根据沙特陆军的需求改进vn…17。

    严格说来,vn…17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步兵战车。

    怎么说?

    就是配合主战坦克作战,以野战为主,其城市战能力算不上强大,也就只是勉强能够应付。

    战斗打响之后,首先发威的就是vn…17。

    为啥?

    vn…17配备了射程达到10千米的反坦克导弹!

    其实,这也是应沙特陆军需求加装的,而标配版的vn…17配备的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只有6千米。

    为了把反坦克导弹的威力发挥出来,vn…17配备了最新式的红外成像仪。

    比“哈立德2”的还要好!

    在战斗中,往往是落在后面的vn…17首先发现目标,并且通过数据链,把目标的方位信息发给前方的主战坦克。

    当然,vn…17能用反坦克导弹抢先开火。

    凭借射程足够远的反坦克导弹,还有先进的观瞄设备,vn…17往往能够拉在坦克后方1000米之外。

    随着vn…17开火,“哈立德2”也投入了战斗。

    这个时候,“阿琼2”还在2000多米之外呢。

    显然,在这个距离上,“阿琼2”根本打不中“哈立德2”,更别说在大约4000米之外的步兵战车了。

    可见,这并不是一场公平的战斗。

    后来,很多做了俘虏的印军坦克手并不服气。

    为啥?

    直到战斗结束,也没有几辆“阿琼2”获得开火的机会。

    虽然一些“阿琼2”立即开火还击,但是受到观瞄系统的限制,更受到坦克炮性能的限制,全是在浪费炮弹。

    打了不到10分钟,印军坦克手的士气就归零了。

    这个时候,印军指挥官也反应了过来。

    跟“哈立德2”打对攻战,“阿琼2”确实差远了。

    虽然印军指挥官在第一时间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是已经杀出去的坦克根本撤不了。

    为啥?

    “阿琼2”的机动性能太过糟糕!

    虽然依靠舶来的传动器与悬挂装置,“阿琼2”能够在阅兵式上做一些特技表演,比如零半径原地转向,但是巨大的车重,发动机过低的输出功率,使其在战场上,很难有正常的发挥。

    到了夏季,那就更加如此了。

    用印军坦克兵的话来说,得像大爷一般把“阿琼2”供着,不然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掉链子。

    正是如此,“阿琼2”才一直被称为是阅兵场上的坦克。

    打不过也就算了,现在连撤退都办不到。

    从vn…17率先开火算起,到最后一辆试图通过倒车退下去的“阿琼2”被摧毁,这场由100多辆坦克参与的装甲战,前后也就只进行了不到1个小时,而且最后40分钟几乎都是在追歼逃窜的印度坦克。

    此后,巴军费了很大的力气,把3辆较为完好的“阿琼2”拖了回去。

    干嘛?

    其中一辆被送往巴基斯坦的国立博物馆,做为战利品对外展示,一辆被移交给了巴基斯坦陆军的测试部队,另外一辆则不知所踪。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那辆“阿琼2”被巴军赠送给了华夏。

    其实,当时还有好几辆“阿琼2”比较完好。

    在战斗中,很多印度坦克兵直接抛弃了坦克。

    只是,巴军并没有把这些坦克全都拖走,而是在清扫清扫战场的时候炸掉了。

    为啥?

    太过笨重,运输是个大麻烦。

    再说了,把“阿琼2”拖回去,也就只是搞研究。

    如果只是为了研究,有几辆就足够了。

    当成废钢铁回炉?

    显然,回收的废钢铁未必能补上运输费用。

    按照巴军给出的评价,“阿琼2”是大而无当的最佳代表,其性能,在很多方面连“哈立德”都比不上。

    当然,有这个认识的不止是巴基斯坦陆军。

    印度陆军也早就认识到了,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且“阿琼2”还一再被当成印度的象征。

第626章 累赘

    只是一个晚上,巴军就突破了印军设在伯坦果德东面的防线,控制了至关重要的东郊公路。

    印军方面,2个装甲旅遭到重创。

    严格说来,是1个装甲旅并全灭,另外1个装甲旅遭到重创。

    这仗,还能打吗?

    虽然在天亮之后,巴军停止了进攻,但是印军的处境并没得到明显改善,即巴军的远程火力打击接踵而至。

    其实,巴军停下来,也只是调整部署。

    为啥?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