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下去,还了得?
更何况,已经有一架zdk…05受损,如果不给印度空军一点颜色看看,杀杀印度空军的嚣张气焰,今后的战斗肯定更加艰难。
其实,在白天的战斗中,巴基斯坦空军已经给了印度空军当头棒喝。
根据巴基斯坦空军的作战统计,白天用23架战斗机交换了印度空军的近50架战斗机的成绩。
当然,其实只击落了39架印度战斗机。
即便如此,巴基斯坦空军依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此外,如果把飞行员的损失也考虑进去的话,巴基斯坦空军就是大获全胜。
为什么?
巴基斯坦空军只损失了7名飞行员,另外16名飞行员都成功跳伞,而且很快就被附近的地面部队找到。
印度空军总共损失了42名飞行员,其中有28名飞行员在跳伞之后被俘。
虽然这些飞行员还活着,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前,就只能呆在巴基斯坦的战俘营内,别想回去继续战斗。
毫无疑问,飞行员比战斗机宝贵。
更何况,印度空军一直欠缺优秀飞行员,甚至没有足够多的飞行员来驾驶从世界各国采购的先进战斗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空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极为有限。
其实,这也是印度空军最大的弊病,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缺陷。
别看印度一直舍得花钱购买先进战斗机,f…35ai的采购单价超过3亿美元,f…16e/f的平均采购价格也在1亿美元以上,“阵风”超过了2亿美元,连su…30mki的平均采购价格都超过了1亿美元。
只是,印度空军却很少花钱购买教练机,特别是高级教练机。
也许,印度空军的高层想当然的认为,有了先进的战斗机,就有了强大的战斗力,而教练机没有战斗力。
显然,这个认识简直错得离谱。
战斗机再先进,没有优秀的飞行员,也不过是停在地面上的废铁,或者是在空中飞行的铁棺材。
相对而言,巴基斯坦空军明显更加重视教练机。
早在几十年前,巴基斯坦就以投资的方式,跟华夏合作研制了k…8教练机,而且采购了上百架。
此后,巴基斯坦继续跟华夏合作,开始采购jl…10。
在决定采购jf…20之后,巴基斯坦空军一口气购买了60架jl…10,并且将其重新命名为k…10。
这些高级教练机,为巴基斯坦培训了大批优秀飞行员。
其实,正是因为提前采购了k…10,所以在获得了jf…20之后,巴基斯坦空军立即就掌握了这种先进战斗机。
此外,k…10的存在,不但大幅度的降低了日常训练费用,还大幅度的提高了巴基斯坦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时间,让飞行员有更多的机会在空中飞行,而不是在地面上用模型来训练战术。
很简单,教练机就是拿来飞的。
不管是保养费用,还是每小时的飞行费用,教练机都远远低于战斗机,而且教练机有着相当于战斗机数倍的使用寿命。
事实上,任何一支强大的空军都拥有数量众多的教练机。
在和平时期,飞行员大多数时候飞的都是教练机,而不是战斗机,毕竟战斗机的使用寿命有限。
没有足够多的教练机,就无法培养出足够多的优秀飞行员。
此外,即便在日常训练方面,印度空军也远远比不上巴基斯坦空军。
虽然巴基斯坦空军的训练强度不算高,飞行员的年均飞行时间在150小时左右,比国际标准的200小时低得多,更远远达不到强国空军的300小时,但是印度空军的训练情况更加糟糕,即便是精锐部队,飞行员的年均飞行时间也就120小时,而一般的作战部队连80小时都无法保证。
如此低的训练强度,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不让飞行员上天飞行,如何提高飞行员的能力?
其实,这也跟印度空军缺乏教练机,而且严重压缩训练费用有关。
在和平时期,缺乏训练所带来的问题还不算严重,最多也就是在日常飞行的时候,因为飞行员操作不当损失就架飞机。
其实,印度平时坠毁的战斗机,大部分是出了机械故障。
可是到了战争时期,这个问题就极为严重了。
飞行员没有经验,在战场上自然没有信心,也就不可能有好的表现,甚至无法完成基本的作战任务。
这些问题,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体现了出来。
可惜,就算印度空军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没办法纠正与弥补了。
第572章 漏洞百出
前两天的战斗,印度空军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甚至是低级错误,其中大部分跟飞行员有直接关系。
在卡拉奇附近的战斗,表现得最为突出。
前后两次突袭,担任打击任务的f…16e/f战斗机都在收到威胁之后,立即丢掉了携带的对地打击弹药,然后转向逃逸,没有尝试着用aim…120a拦截来袭敌机,更没有做出适当的战术调整。
要知道,这些f…16e/f其实都携带了2枚aim…120a与2枚aim…9x。
也就是说,即便遭到拦截,也有一战之力。
更何况,前去拦截这些f…16e/f的是jf…17,其中第一批jf…17携带的sd…10a,并不是射程更远的sd…10c。
显然,在遭到拦截的时候,这些f…16e/f完全可以用aim…120a来驱逐jf…17。
哪怕没有办到,也可以在jf…17逼近的时候再丢掉携带的对地攻击弹药,用aim…9x与之进行格斗。
论机动性,jf…17绝对不是f…16e/f的对手。
此外,在战术上,也可以让少数f…16e/f去引开jf…17,从而确保有一部分f…16e/f能够继续执行打击任务。
可以说,不管怎么看,这些f…16e/f都不应该在遭到拦截之后就立即转向逃逸。
在偷袭zdk…05的战斗中,驾驶f…35ai的印军精锐飞行员同样犯了错误,而且是不应该的错误。
什么错误?
虽然附近有一套hq…9b防空系统,但是在被雷达发现之前,f…35ai完全没有必要提前发射导弹。
事实上,就算被雷达发现了,f…35ai受到的威胁也不大。
为什么?
hq…9b需要使用火控雷达来照射目标,而火控雷达对f…35ai这类隐身战斗机的探测距离明显短得多。
也就是说,只要没有被火控雷达锁定,f…35ai就没有受到威胁。
以f…35ai的隐身性能,在被火控雷达锁定之后再转向规避,也来得及,完全有机会避开射来的防空导弹。
当时,那两架f…35ai如果没有匆忙撤离,而是从容的完成引导工作,巴基斯坦空军的zdk…05未必能够返回机场。
很简单,两架f…35ai发射了8枚aim…120d,而且都是全程自导。
简单的说,就是先让导弹在惯性制导系统的控制下飞行,在到达了预定区域之后再用弹载雷达搜索目标,自行完成攻击。
aim…120d有很强的自导能力,理论上可以做到发射后不管。
问题是,导弹飞行近百千米需要很多时间,而在此期间,攻击的目标同样在运动,甚至会转向规避。
其实,在遭到导弹攻击的时候,任何飞机都会立即改变航向。
正是如此,在作战的时候,飞行员一般会在导弹逼近目标,准确说是快要到达自导阶段的时候,用火控雷达再次照射目标,获取目标的详细参数,通过数据链为导弹提供最后一次弹道修正,让导弹朝着正确的方向飞行。
如果目标在中途转向,飞行员还要及时对导弹的弹道进行修正。
美军对此就有极为严格的要求。
这就是,如果攻击距离超过40千米,那么载机就必须为aim…120d提供中继制导,只有在射程低于40千米,最好是低于30千米的情况下,才允许载机飞行员选择发射后不管的攻击模式。
显然,印度的f…35ai飞行员并没有遵循这套作战原则。
结果就是,8枚aim…120d当中,有4枚直接就射偏了,根本就没有锁定目标,准确说离得太远了。
只有4枚aim…120d锁定了目标,其中2枚被zdk…05抛出的干扰弹引开。
如果当时f…35ai的飞行员继续逼近zdk…05,不断的为导弹提供中继制导,8枚导弹都能逼近zdk…05。
显然,只要再被一枚导弹击中,那架zdk…05就会完蛋。
此外,在攻击战术上,印度空军也极为死板。
仍然拿卡拉奇这边的战斗来说,连续三波攻击,印度空军几乎没有做出调整,都是让机群轮番上阵。
更要命的是,印度的战斗机都是从一个方向上进入。
如果能够对战术进行适当的调整,采用更有效的突击方式,哪怕只是多选择几个突击方向,也能给巴基斯坦空军制造天大的麻烦。
别忘了,在该方向上,巴基斯坦空军总共就只有20架jf…20。
印度空军似乎认为,能够凭借数量多得多的战斗机来压垮巴基斯坦空军。
问题是,在现代空战中,数量真的是决定胜败的主要因素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要知道,jf…20在理论上最多能够携带10枚sd…10c与2枚pl…10,火控雷达能够同时跟踪20个目标,最多能引导8枚sd…10c攻击其中8个威胁最大的目标,具有极强的防空截击能力。
事实上,在最初的时候,j…10a就被当成了轻型截击机使用。
设计这种战斗机的时候,空军就明确要求得取代之前的截击机,具备在本土执行截击任务的能力。
当然,在实战中,jf…20一般携带4枚sd…10c,最多也就8枚。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中型战斗机,航程不会太大,所以在执行防空任务的时候,特别是在任务目的不明确的时候,往往会携带几具副油箱,至少也会在机腹的中心挂点上携带副油箱。
即便如此,jf…20都有极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