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军火之王-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必须让沙特认清大局。

    随着双方的主要支持者退出,那么卡里姆与拉扎克就得坐下来谈判。

    从这个角度看,伊拉克内战最终很可能会以和谈结束,而且拉扎克与卡里姆将组建新的联合政府。

    为了防止库尔德人闹事,照样会邀请库尔德人。

    结果,绕了一大圈,把国家打了个稀巴烂,最终还是得回到赛义德的时代,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只是,那时候的伊拉克,还是赛义德时代的伊拉克?

    肯定不是!

    想到这些,王栋忍不住叹了口气,也感到万分庆幸,因为这样的灾难发生在伊拉克,而不是华夏。

    当然,现在说结束,还为时尚早。

    “我已经联系了谢初越,他会在这几天把受训人员送回来。如果没有要紧的事,你就留在利雅得。”

    王栋点头答应了下来,因为其他人都在伊拉克,所以只能由他担任教官。

    其实,只是组织训练工作。

    “当然,有时间的话,多跟王储联络感情。说实话,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沙特将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四个,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云龙呵呵一笑,说道:“放心好了,在那件事上,你的态度最重要,你要不答应,王储也不会勉强。”

    “是不是哦?”

    “你觉得,我会骗你?”

    王栋仔细打量了云龙一番,他真觉得云龙在骗他。

第472章 到货

    三天后,一架由沙特王室出钱包下的b777客机把两百多名行动人员送到利雅得,不是来自伊拉克前线,而是来自巴基斯坦。

    没错,就是穆沙拉夫招募的新人。

    严格说来,也不全是,其中五分之一是老熟人,即来自巴基斯坦特种部队,带队的是侯赛因少校。

    当初在克什米尔,侯赛因少校跟王栋并肩战斗,真正的生死之交。

    其他的一百多名行动人员,才是穆沙拉夫招募的坦克兵。

    货真价实,而且都是老兵,全都驾驶过“哈立德”主战坦克,其中一些还去华夏军事学院深造过,有少数试驾过华夏的99a,还有几个参与了mbt3000项目,在vt…4上培训了数十个小时。

    此外,穆沙拉夫还送来了一套vt…4的操作与培训手册。

    虽然穆罕默德王储答应提供训练场所,而且就在利雅得郊外,是一座军营,但是王栋觉得没必要搞得这么夸张,在当天就带着这些人员去了军工城,只是让沙特军方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物资。

    把这些人找来是为了打仗,不是让他们来沙特旅游。

    仗打完了,别说沙特,全球旅游胜地随便挑。

    还好,这些行动人员都很积极,特别是侯赛因少校率领的几十名特种兵。

    到了军工城,他们就忙了起来。

    前几天,主要是协助工程人员修复从前线送回来的坦克,特别是“哈立德”,算是做热身运动。

    等到高俊把定制的df8smg与df6pdw送来,侯赛因等特种兵也开动了起来。

    花了几天时间熟悉这两种新式枪械之后,侯赛因带着队伍离开了军工城,徒步进入寸草不生的沙漠。

    他们将进行一次长途拉练,目的是熟悉中东的自然环境。

    虽然战场在伊拉克,但是那边也是沙漠。

    对这些来自巴基斯坦的特种兵来说,沙漠是一个较为陌生的环境,毕竟他们之前主要在克什米尔活动。

    至于那些坦克兵,依然在帮忙维修坦克,以及进行适应训练。

    其实,主要就是体能训练。

    原因就是,除了少数由巴基斯坦军方派遣的官兵,其他都是退役军人,有的已经离开部队好几年。

    哪怕驾驶vt…4这类新式坦克,当坦克兵也是一件体力活。

    别的不说,在战场上,如果履带被地雷炸断了,三名车组成员就得齐心协力,而不是坐等工程维修车;日常维护保养也很费力,比如清理炮管里的火药残渣,三名车组成员得忙上几个小时。

    体力不够,这些活根本干不了。

    至于技术,同样重要,不过更多的是战术水平,或者说经验。

    再先进的坦克,其实都是战争工具,而只要是工具,就能够在训练与使用中掌握,不会说根本用不了。

    在军工城等了一周,第一批vt…4送到。

    当然,现在叫“萨勒曼”,用现任国王的名字命名。

    土豪就是土豪。

    沙特皇家空军出动了4架c…17,从巴基斯坦卡拉奇把第一批4辆vt…4直接空运到了军工城。

    也只有这种运输机能够搭载重达53吨的坦克,并且在简易机场降落。

    首先空运4辆过来,就是要让坦克兵尽快进行实物操作,掌握驾驭这种坦克作战的必要技能。

    见到实物,王栋不得不承认,这绝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主战坦克。

    数字沙漠迷彩,全焊接炮塔,大倾角正面装甲,52倍径身管的125毫米滑膛炮,车长周视热成像仪等等。

    可以说,第三代主战坦克该有的,在“萨勒曼”上都有。

    就算不一定要有的,“萨勒曼”也有,比如架设在车长舱门上面,取代了高射机枪的遥控武器站。

    当然,只有“萨勒曼”,也就是豪华版vt…4才有遥控武器站。

    只是这座遥控武器站,单独销售的价格就高达50万美元。

    不过,那绝对是物超所值。

    遥控武器站配备两种武器,即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与7。62毫米通用机枪;前者采用双向弹链供弹,能在破甲弹与高爆弹之间自由切换,总备弹量120发;后者由弹箱供弹,备弹量1000发;此外还能在车内另外储存120发榴弹与1000发机枪子弹,只是必须由车长手动装填。

    因为提供给沙特,所以没有采用华夏的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依靠遥控武器站,坦克车长能在不暴露自身的情况下对付靠近的步兵,在战场上的安全性有了极大保证。

    只是,也由此失去了高射机枪。

    当然,在现代战斗中,坦克的高射机枪其实就是重机枪,主要对付地面步兵,而不是天上的飞机。

    要是用肉眼都能看到敌机,坦克恐怕也完蛋了。

    在也门战场上,沙特皇家陆军早已证明遥控武器站的价值,特别是在城市战中,遥控武器战几乎不可替代。

    外观上,“萨勒曼”与标配版vt…4的最大区别就是遥控武器站。

    只不过,内在的区别更大。

    “萨勒曼”配备的是最新款150hb发动机,在华夏的编号为150hbg3,即第三款改进型号。

    与出售给泰国的简配版vt…4相比,“萨勒曼”的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了300马力,达到了1500马力,而且能在1800马力的应急功率下稳定工作30分钟,只是在此之后必须对发动机进行大修。

    这30分钟在平时没什么用,在战斗中能救命。

    很简单,坦克在交战的时候,很少匀速运动,得不断的加速与减速,多出300马力意味着加速更快。

    要知道,从静止到每小时三十千米所用的时间是衡量坦克机动性的关键指标。

    在坦克用穿甲弹对射的时候,加速时间缩短0。1秒,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至于光电观瞄系统,那更加不用多说。

    卖这么贵,自然是把最好的设备往上面堆,反正华夏造得出来的,需要用到的,全都放上去。

    按照华夏做的宣传,vt…4的火控系统与99a完全一样。

    “萨勒曼”的火控系统比vt…4与99a还要好,跟99b同步,其中很多连华夏陆军都没获得。

    在衡量坦克性能的三大指标中,火力与防护,“萨勒曼”也绝对不是吹出来的。

    只是,到底有多先进,准确说是具体的数据,华夏从来没有公布,购买国也不会随便公开。

第473章 实弹测试

    穿甲弹的实际穿深,以及装甲的等效厚度,绝对是最高军事机密。

    要知道,全球能够研制高性能坦克炮与穿甲弹的国家,总共只有三个,一个是德国,一个是俄罗斯,而美国与华夏只能各算半个,即美国的坦克炮来自德国,华夏坦克炮跟俄罗斯有技术渊源。

    至于其他国家,要么是仿制之后换个名堂,要么就是买来了技术。

    不说普通国家,即便是以高傲著称的法国,在开发了“勒克莱尔”的…120…26型坦克炮之后,基本上放弃了开发工作,从来没有进行过改进,到最近几年才传出研制140毫米坦克炮的新闻。

    英国的120毫米线膛炮,自己都不打算用了,更别说改进。

    此外,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生产的120毫米滑膛炮,其实都是德国rh120的子孙。

    即便连美国,都是买来rh120的技术,生产出来后命名为m256。

    至于穿甲弹,能研制生产的国家就更少了。

    在当今世界,有能力研制与生产高性能穿甲弹的国家总共只有四个,即美国、德国、俄罗斯与华夏。

    美国就不用多说了,m829系列已经发展到第五代,即m829a4,性能达到了一个几乎无法超越的高度,具体性能至今没有公布,而上一代的m829a3由m256发射在2000米处的穿深不低于800毫米。

    德国的也不差,其最新的dm63的穿深数据同样没有公布,而上一代的dm53由l55坦克炮发射在2000米处的穿深在700毫米左右,而改进型的dm53a1在理论上能达到750毫米。

    俄罗斯的要差一点,宣称最新式穿甲弹的穿深能达到750毫米,不过这种广告中的穿甲弹至今都停留在ppt上,没有人见过,更别说拿出来销售,而俄罗斯现有穿甲弹的穿深普遍在600毫米以内。

    论性能,华夏已经超过俄罗斯,甚至超过了德国。

    只可惜,华夏的保密工作一向出色。

    到现在,外界只知道华夏的125毫米脱壳穿甲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