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印度周边国家采购scar…ia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推向国际市场?
fn公司早就把scar推向国际市场,而且得到了众多民间用户的好评,需要印度横插一手吗?
再说了,fn公司的产品一向以精良著称,而印度产品的质量是另外一个极端。
哪怕fn公司的目的只是拿到印度的采购合同,没打算从这份合同中赚到钱,毕竟fn公司的报价为35亿美元,比d&f公司少了10亿,也绝不会做亏本买卖,更别说砸掉百年老店的招牌。
其实,印度开价25亿美元,也证明印度当局想搞砸这笔买卖。
别忘了,印度当局的心理底价是40亿美元,而fn公司的报价在此之下,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压价?
只要印度当局想要做成这笔买卖,就应该接受fn公司的报价。
至于印度当局为什么要搞砸这笔买卖,肯定与之前爆出的丑闻有关。
采购招标搞得不欢而散,倒霉的就只有拉贾尼,针对**的调查也会在招标结束之后宣告结束。
如果招标继续进行下去,肯定会有更多的官员受到牵连。
此外,印度也没有损失什么。
几年之后,等风头过去,再发起一次招标,照样能够让fn之类的公司趋之若鹜,说不定还能买到更好的步枪。
只要手里有钱,还怕买不到?
其实,资金也是一个大问题。
在fn公司宣布退出的当天,印度国防部的高官就到了伦敦,正式跟bae系统公司进行接洽。
不是为了购买d&f公司的枪械,而是为了购买m777牵引榴弹炮。
虽然首先装备美**队,而且是应美军要求设计与研制,但是m777是货真价实的英国制造。
生产m777的就是bae系统公司,而且是bae系统公司在火炮领域的拳头产品。
虽然没有获得内幕消息,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采购一种替换fh…77的牵引榴弹炮是印度军方近几年的头等大事。
因为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所以印度军方很难拿到一个理想的价格。
以西方军火企业的一惯做法,bae系统公司肯定会开出天价,然后给负责采购的印度官员巨额回扣。
除非印度当局打算等几年再采购,不然就只能接受bae系统公司开出的价格。
当年,正是因为大批战斗机即将达到极限寿命,急需替换的战斗机,印度才用80多亿美元从法国购买了36架“阵风”。
此后,在国会做证的时候,印度国防部官员给出的解释是,印度要的是现货。
简单的说,达索公司把原本为法国空军生产的“阵风”卖给了印度,价格自然要比正常的贵一些。
这次,那就不是贵一些那么简单了。
关键就是,早在几年前,在向美军交付最后一批m777之后,bae系统公司就关闭了生产线。
后来,为了拿到印度的采购合同,bae系统公司还自讨腰包来维持生产线。
可惜的是,招标流程走到一半,印度就终止了谈判工作,而bae系统公司投入的数千万英镑也全都打了水飘。
显然,要让bae系统公司重开生产线,代价肯定不低。
按照英国新闻媒体的估计,印度大概需要用40亿美元,才能从bae系统公司买到300门m777。
此外,首批m777最快也要三年之后才能交付。
因为有过不愉快的过去,所以bae系统公司肯定要印度支付重启生产线的费用,在拿到钱之后才会开动。
保守估计,重启生产线的费用不会低于5亿美元。
当然,到底是多少,得看bae系统公司是否愿意做成这笔买卖。
m777的生产线一直就在那里,并没有拆除,而且bae系统公司一直在向其他国家推销这种牵引榴弹炮,也研制了一些改进型号,此外很多生产设备与其他火炮共用,也就没必要拆掉生产线。
在经过一周的艰苦谈判之后,印度当局抢先公布消息,宣称已经与bae系统公司就采购m777达成意向协议。
数日后,bae系统公司也公布了消息,只是有点出入,即印度只表明有采购m777的意愿,谈判还在进行。
又过了半个月,bae系统公司才正式宣布,已经跟印度签署意向合同。
按照合同约定,印度将在年底之前支付3亿美元的启动资金,bae系统公司在拿到钱之后的半之内恢复m777的生产工作,而印度将在此之前签署正式采购合同,向bae系统公司下达订单。
只要了3亿美元,表明bae系统公司很想做成这笔买卖。
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印度陆军根本没有多余经费采购替换insas的新式步枪。
第287章 小口径埋头弹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最大的赢家不是d&f公司,而是bae系统公司。
到这个时候,王栋才知道,劳伦斯为什么答应把fn公司的股份卖给d&f公司,并且支持d&f公司去印度捣乱。
说白了,劳伦斯早就料到这个结果。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d&f公司没有去印度搅局,那么在h&k公司的协助下,fn公司肯定能拿到印度陆军的订单,而且合同总金额不会低于35亿美元,很有可能达到印度的心理底价,即40亿美元。
有了这笔订单,fn公司还能经营好几年。
至于h&k公司,手上有十多个欧洲国家的订单,还打入了美国市场,在南美也获得了不少订单,就算没有印度的订单也能经营下去,而且照样是全球规模最大与销量最多的枪械公司。
看上去,枪械市场与bae系统公司没有关系,也就没有什么损失。
事实上,关系大着呢。
在拿到印度的订单后,fn公司肯定不会参与oicw项目,而且这也很有可能是h&k公司开出的基本条件。
要知道,在此之前,bae系统公司一直把希望寄托在fn公司身上。
没有fn公司参与,又没有d&f公司这样的后起之秀的协助,bae系统公司无论如何都无法在oicw项目中胜出。
输掉oicw项目,等于丢掉未来上千亿美元的市场。
要知道,成就fn公司的不是勃朗宁大威力手枪、也不是fnl步枪,更不是米尼米轻机枪,而是ss109枪弹。
正是ss109枪弹成为北约标准弹药,fn公司才成为全球顶级枪械企业。
当年,在北约标准枪弹选型中败下阵来的其他公司,几乎全都破产倒闭了,连h&k公司都一度经营困难。
一种口径的枪弹代表一个时代,而一个时代将延续数十年。
由oicw项目选型所确定的下一代枪弹,将决定未来几十年的市场走向,也将决定众多军火公司的生死衰荣。
虽然希望渺茫,但是从公司的立场出发,哪怕是拖下去,也绝对不能让竞争对手赢得最后的胜利。
如果没有d&f公司,bae系统公司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支持fn公司。
只是,有了d&f公司,bae系统公司有了第二种选择。
其实,这也是h&k公司,或者说德国集团控股公司一改立场,开始支持fn公司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表面上围绕着fn公司展开的竞争,其实是在争夺未来市场。
反过来,支持d&f公司发展壮大,再把fn公司的股份卖给d&f公司,跟d&f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以bae系统公司为首的金队更有希望在oicw项目中压过h&k公司所在的蓝队,成为最后的赢家。
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此外,从短期目标来看,搞砸印度的采购招标对bae系统公司也有巨大好处。
这就是,在拿出几十亿美元购买新式步枪之后,印度陆军在接下来的几年之类都没有多余的经费采购其他装备。
那么,也就不存在用几十亿美元购买m777牵引榴弹炮的可能了。
把步枪招标搞砸,印度陆军才有足够多的资金购买牵引榴弹炮,也就等于把几十亿美元的订单送到bae系统公司手上。
不管看长远,还是看近期,bae系统公司都是最大获益者。
为此,支持d&f公司去捣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王栋他们是被劳伦斯利用了。
只不过,王栋没有往心里去,因为除了bae系统公司,d&f公司也是这一系列事件的主要获益者。
至少,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从伦敦回来一个月之后,瑟琳娜正式向bae系统公司发出邀请,即让bae系统公司派技术人员参与小口径埋头弹的验收测试。
其实,在王栋他们从印度回来之前,赵禹就设计出了小口径埋头弹。
出于便携性方面的考虑,赵禹把弹头直径缩小到了6毫米,而且用高硬度合金钢取代了碳化钨制作弹芯,弹头更长,提高了长径比与比动能,确保在使用2克发射药的时候仍然能够达到叫高的初速与穿透性。
总体上,6毫米埋头弹的性能比ss109弹提高了一倍有余。
即便跟美军最新式m885a2型相比,也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在使用16英寸枪管发射的时候,6毫米埋头弹的枪口初速为每秒1100米,枪口动能达到2400焦,在1000米外的存速为每秒310米,动能192焦,能够百分之百打穿5毫米厚的装甲钢板。
用20英寸枪管,也就是轻机枪发射,性能指标还能提高大约5%。
如果说6毫米枪弹有什么缺陷,那就是采用了金属弹壳,质量为15。4克,比ss109弹重了2。9克。
当然,不是不能减重。
用塑料制造弹壳,至少能减重3克。
只是,意义不大。
虽然塑料弹壳更轻,能够增加士兵的携带量,但是生产价格与长期使用成本都远远不如金属弹壳。
很简单,金属弹壳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塑料弹壳是一次性消耗品。
此外,要达到同样的结构强度,塑料弹壳必须做得更厚,也就会增大枪弹体积,对便携性同样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