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9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过和刘芳亮等人得到命令,便往监国的帅帐而去,他们一路上穿过振武、武卫等军的营盘,里面皆是热火朝天的打造器械,营地里布满了盾车和攻城的长梯。

    王彦的帅帐在整片营区的中间,他们越往里走,营帐越密集,几乎已经城了旌旗和人头的海洋,到处都是黑压压的明军。

    众人策马往中军走,奔驰了七八里,才到王彦的大营。

    两人领着五忠两镇的将领,到了中军大帐外面,巨大的帐篷前,一杆三丈高,大腿粗的王旗大纛,随风飘扬。

    武卫军的李元胤,振武军的张名振等将,已经早到,正在外面小声说话。

    他们每个派系的人聚在一起,并不与别的人说道。五忠军的人也是聚在一起,最多与别人寒暄几句,并不加入对方的谈话。

    明军各个派系之间的隔阂和争抢资源,还是有的,五忠军内部也是,像戴之藩就只给他的老部队争资源,并不管其他四镇。

    这种现象,又导致下面的人为了争夺资源,便力挺自己的老长官,老长官位置越高,能为他们争取的资源就多,还能成为他们向上爬的政治资源。

    这时聚将的第一通鼓已经敲过,帅帐外一排力士,又开始敲打第二通鼓。

    在帐外的众多将领正说笑着,听见鼓声,李过看了看周围,发现人到得差不多,便领着五忠军的将领进去。

    大帐里面很宽敞,正面摆着王彦的宝座,宝座后面是一面黄花梨屏风,两侧也摆着一些座椅。

    众人进来之后,各镇的都督按着身份,在王彦的侍卫指引下座好,其他的一些将领就只能站在他们身后。

    不多时,第三通鼓敲毕,大帐内的众人立时安静下来,王彦从屏风后大步走出,身后还跟着陈邦彦和苏观生两个大学士,陆士逵则按刀,领着侍卫跟在身后。

    王彦头戴翼善冠,身穿四爪龙袍,双手扶着腰间的玉带,精神抖擞,他一进来,在场的将领便齐齐起身,等他坐好后,便纷纷躬身行礼,“臣等参见监国。”

    王彦等两位阁部走到座位前,面容平静的摆了摆手,“众将不必多礼,坐!”

    待众将坐定,棋牌官遍出来查看人员是否到齐,没到的和迟到的都要受军法处置。监国议事,自然没人敢开玩笑,不要前途了才会让王彦等,所以全都到齐。

    棋牌官退到一边,这时王彦坐直了身子,颇具威严的扫视了众将一眼,然后开口说道:“我大明两京十三省,再加三个都司,都是祖宗留下的基业,半分不可让予他人。如今这些地方我朝以大半光复,唯独关中尚处割据,孤每思之,便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王彦顿了顿,接着说道:“今孤兴大兵,征伐关中,就是为了恢复我大明旧疆。这不是孤王一人之事,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干将,对此须尽心尽力,与孤同心协力,一起夺回关中。”

    开场的场面话说完,众将齐齐表示必然竭尽全力,王彦随即严肃起来,沉声说道:“好,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谈谈怎么攻打潼关”

    (感谢椿树与秋螟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1353章掘壕近城

    王彦说完便看着众人,问道:“潼关是雄关,诸位谁说一说攻城的办法?”

    刘芳亮首先站起来躬身道:“监国,招降的书信射了,关内并没有回应。如果没有内应,那咱们就只能蚁附攻城,不过唐通那厮将潼关打造的甚为坚固,硬攻怕是伤亡颇重。”

    攻破堡垒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攻心为上,从内部瓦解敌人。明军一路来,许多坚城都是靠着正面施压,里应外合的方式夺取。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说的就是这个理。

    王彦微微颔首,“孤虽然多路伐金,出雄兵五十万,但是战事毕竟刚刚开始,局势尚不明确,金国还没到大势已去的地步,所以眼下想从金军内部入手,让金军反正的可能性确实不大。孤以为想要招降金国将官,至少要突破潼关,形成泰山压顶,猛虎搏兔之势,才会有大批金军主动投诚。”

    王彦沉默了一下,抬起头来,接着说道:“既然暂时不能指望金军内部出问题,那硬攻便硬攻,牺牲再大,也要尽快拿下潼关。”

    说完王彦扫视诸将,众将听后脸上都一阵肃然,知道这次是真的要准备死人,没什么花哨可玩了。

    明军三十万人驻屯河南,消耗甚大,就算家大业大,也拖不起,况且久困于坚城之下,士气必然懈怠,所以必须尽快破关。

    王彦说完看向李过,“炮击潼关的成果怎么样?”

    李过忙站起来,抱拳回道:“从去岁十月开始,大炮陆续轰击了四个多月,潼关正面已经有好几处垮塌,不过金军在关墙后面,还有一道墙,所以就算轰垮了老墙,进攻难度依然很大。”

    三年前明军的重炮在徐州登场,百来斤的炮弹一打一个洞,将坚固的徐州城轰垮,就引起了金国的恐慌。

    金国知道老的关墙挡住明军的炮击,在三年前就开始加固关墙,并在关墙之后又铸造了一座,比原来的老墙,还高三尺的城墙。

    这样一来,正面的老墙,就算被打的稀烂,明军攻破老墙后,还是要面对一道新墙。

    “新安铸造的臼炮不是到了么?”王彦开口道:“这个炮孤试过,威力大,并且可以跃过第一道墙,直接打第二道墙。”

    “回禀监国,炮刚到,不过根据工部官吏的说词,这种火炮射程只有一里多,而金军的炮弹能打三四里,炮队恐怕无法近前架炮!”

    这个问题王彦早就想过了,他笑了笑,“用李定国在南洋的打法,挖壕前行,炮队沿着深壕把炮拖到关墙下,然后再架炮轰击。这种炮不用直瞄轰击,是把炮弹抛出去,可以把炮架在坑里,别漏头,城上的红衣炮就打不到了。”

    李过没看过臼炮,不知道行不行,有些将信将疑,“监国,就算城上的红衣大炮打不到,炮队里城太近,也容易被关内的金军突袭。”

    不久前,明军把炮架在关城四里外轰击潼关,不想关内金军忽然冲出,吓得炮队惊慌而逃,被金军夺走了二十门,还炸毁了十多门,明军损失可谓惨重。

    因为此事,明军的炮击停了很长一段时间,李过也被王彦说了几句。

    现在要把火炮架在城下一里处,金军是很有可能在城头火炮的掩护下,出城抢炮的。

    王彦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忽然眼睛一亮,笑道:“那就在关前挖条深沟,筑一道土墙,派兵日夜驻守,先把金军困在关内。等炮击几日之后,再在土墙上打开缺口,直接攻关。”

    这其实还是参考了李定国打荷夷堡垒的经验,这样做的好处是,明军可以同过“之”字壕,直接进抵到关下一里处。

    如果不挖壕的话,明军从地面上进攻,那么刚进入四里范围,就会遭到金军的大炮轰击。

    堂中众人一听,都嗡嗡的议论起来。

    李过明白王彦的意思,行礼道:“臣知道了!”

    王彦随即道:“挖壕是个大工程,从明日起,横冲马军和各部骑兵掩护,武卫军尽快将壕挖到关下,炮队准备架炮轰击,振武军做好攻关的准备。”

    “诺!”众将齐齐起身,抱拳应诺。

    二月十日开始,明军开始在关下掘壕,这很快就引起了唐通的注意。他并不明白明军要做什么,起初以为明军是要挖地道,但看着又不像。

    这时城头火炮打了几炮,炮弹都不能击中在壕沟中的明军,这才让唐通皱起眉头来,意识到明军如果以这种方式进到城下,城上的火炮根本打不到。

    一时间他急忙叫停了封堵关门,让人将门洞内的石头清开,然后派骑兵冲出。

    明军的骑兵立刻迎接上去,双方一阵厮杀。虽说金军骑兵在城墙火炮覆盖范围内作战,明军骑兵时常遭受炮击,但是在明军骑兵的驱逐和壕沟内布置的火铳手的阻击下,明军的挖壕行动并没有被金军打断。

    明军骑兵不时被城上火炮打得人仰马翻,金军骑兵也时常被壕沟内的明军铳手射杀。

    唐通见干扰并没有多大效果,金军骑兵却死了不少,两日后便停止了干扰。

    时间到二月十七日,明军的壕沟已经挖到了关城一里处,并开始再此挖掘两条与关城平行的深壕,并在两条壕之间住了一道土墙。

    王彦的主张是,能花力气,靠修工事解决的事情,绝不轻易拿人命去换。

    李元胤的武卫军善于掘地道,其他的工事也在行,再加上工部给各镇都发了一部分铁锹,不到十天时间,整个工程就迅速完成了。

    二月二十八日,在渭南县的豪格听说王彦到了潼关后,也赶到了潼关。

    次日明军在完成工事后,开始准备架炮轰城。壕沟挖好之后,沟底明军用牛拉着石磙碾压过,所以沟底的地面十分结实,有的地方还铺了木板,臼炮并不会因为太重,让炮轮陷下去。

    在明军用牛和人力,把炮顺着壕沟,往关墙下拉时,唐通正陪着豪格上城查看敌情。

    明军兵力雄厚,器械精良都在豪格的意料之中,所以当他站上关墙,看见关外一眼望不到头的明军营寨,看见千疮百孔的老关墙时,豪格并不意外。

    不过豪格对于潼关的城防体系却并不担心,并且相当的自信。金国这三年国库的银钱,大半用在加固关城和铸炮上,他身经百战,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精妙的防御体系。

    豪格觉得换作是他来攻击,就算数十万雄兵,也未必能够攻下,王彦要来攻击,潼关必然能让他撞个头破血流,崩碎他一嘴的牙。

    这时豪格在前面走着,关城上的金军见豪格行走在宽阔的城墙上,各级统兵官不时对他行礼,不少人脸色漏出兴奋之色,唐通则不时在后面喝斥道:“陛下巡城,都给本帅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