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一心为国,不知错在哪里?”郑森说道。

    闻言,郑芝龙不禁怒目而视,但最后却长叹一声,“海上的税银,是我郑氏每年最重要的一项收入,早在天启年间,我郑氏就往来于海上,经历多少凶险和战斗,才控制海上大部分的海口海域,使来往商船都要向我郑氏交税,可你这个逆子倒好,居然伙同王彦,谋夺父辈辛苦创下的基业,真是岂有此理也!”

    “父亲,收回海税之权,以及每年一百万两的数额,都是孩儿向陛下谏言,却与忠勇侯无关!”郑森闻言,挣道:“如今国难当头,父亲应该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您因该极力维护朝廷才是啊!儿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何抓住眼前之利不放,留那些税银于手,若朝廷败亡,要钱财又有何用?”

    “什么?是你这个逆子!你居然向皇帝献计,来对付你的父亲!”郑芝龙闻语,脸色顿时一阵通红,险些憋出一口老血。

    “父亲的确是我奏明皇上地!”郑森悲愤道:“父亲与儿都是大明的臣子,若不能为朝廷精忠,又有何颜面立足于朝中呢?”

    本就险些被气吐血的郑芝龙闻言,身体顿时一个踉跄,险些跌倒于地,幸得郑森眼疾手快,才将他扶住。

    郑芝龙看着郑森,心中又怒又气,但郑森毕竟是他的孩子,而对于郑森对他的不理解,和他父子不同心,他又感道一阵悲凉,“大木啊!为父这些年苦心经营,赞下这点基业,为的是谁呀?”

    “如果父亲为的是儿,儿宁愿不要这些昧心钱!”郑森闻言毅然道:“现今国难当头,父亲与儿理当同心协力,振兴大明!父亲难道不明白,没有国,哪有家呀?”

    “唉~”郑芝龙见郑森根本不懂他的苦心,不禁懊恼长叹:“当初为父就不该送你到国子监读书,让那些腐儒把你交成了一个不知变通的呆子!难道你就看不出来吗?大明朝要亡了!现在的******,不过是拖延一些时日罢了,还讲什么狗屁振兴!”

    “父亲!”郑森闻言,脸上顿时一阵愕然:“您身为朝廷重臣,怎么可以不顾忠孝节义,说出这样的话语,难道您早就对朝廷心怀二心吗?”

    “哼~”郑芝龙冷笑道:“狡兔还有三窟哩,何况天下豪杰,为父纵然有二心,你还敢弑父吗?”

    郑森闻言,脸色顿时一阵惨白!

    (感谢shyion,丹水游侠,龙敏的打赏,感谢起点票王大爱之博爱,感谢创世诸位书友的推荐!)

第126章图神器,广西惊变

    福京城外,闽江江边,波光粼粼,微风拂动,树枝招展,王彦同许嫣嫣沿江岸漫步,身上儒衫随风而动,显得自然飘逸。

    许嫣嫣见他脸上流露出难得的笑颜,随微笑道:“王大哥今日却与往日不同,可是朝中之事都解绝了么?”

    “嫣嫣真是聪慧。”王彦闻声,微微轻笑,点点头道:“朝中之事,却有前所未有之进展。前日朝堂上,陛下一举收回海税之权,昨日平国公又同意先交付朝廷三月税银,合计白银二十五万两,充作军饷。虽然国姓成功出征之事还是被平国公阻止,但他却同意让澄济侯郑彩出仙霞关援救金御史之兵,朝局可谓大有改观也!”

    “王大哥,为朝廷忧心多日,如今朝局终于向好的方向发展,也算是不枉费王大哥的一番苦心。”许嫣嫣道:“嫣嫣相信,有王大哥这样的大英雄在,大明一定会好起来,赶走胡虏,实现中兴哩。”

    “嫣嫣说的不错,当今天子乃雄才大略之主,只要我等臣子能一心相助朝廷,便不愁大明不会复兴!”王彦赞叹道。

    王彦同许嫣嫣沿江岸散步,一边相谈,一边欣赏沿岸美景,难得的轻松惬意。

    自甲申年以来,他便少有这样的状态,上一次与人同游,那还是身在长沙之时,与书院夫子和同窗好友春日踏青哩。

    这时两人正享受着清风拂面带来的清爽,远处却有一骑士,朝二人所在的方向疾驰而来。

    王彦视之乃千户戴之藩,知其必然有事禀报,随与许嫣嫣停下脚步,立于岸边等候。

    戴之藩纵马驰骋,在离王彦十余步的地方勒住战马,而后翻身下来,疾步跑到王彦身前拜倒:“侯爷,去泉州买粮的周大人回来了。”

    “哦~”王彦见戴之藩脸色有些慌张,心中不禁升起一丝不祥之感,“抑畏回营,可是未购得粮草?”

    戴之藩闻言,却没有回答,而是低声道:“周大人是兵士抬回来的!”

    “什么?”王彦不禁一声惊呼,当即便直接跨上戴之藩的战马,往营地奔去。

    王彦一路疾驰,片刻间就冲回了大营,他自营门处下马,自有士卒接过战马缰绳,“周佥事现在何处?”

    当值百户见王彦脸色阴沉,听他相问,连忙让一名小卒,带着王彦去周志畏休息的营帐。

    王彦来到营帐之前,发现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脸上都有愤怒焦急之色,心中不祥之感更盛,“都进帐去,处在这里成何体统。””

    当下王彦与众人进入营帐,见周志畏正卧于床上,面目全非,头上绷带上还涔出着丝丝血迹,顿时不禁大怒。

    周志畏见王彦进来,不禁立马挣扎着起来,王彦见此连忙上前制止,座于床边问道:“抑畏,这是怎么回事?谁下得狠手,居然敢将你打成这个样子!”

    周志畏闻言,不禁泪流满面,“下官有违侯爷之托,购粮的银钱和二十艘大船,都被郑之豹抢夺了。”

    “什么?”王彦营中粮草本就将要用尽,全指望周志畏能从泉州够回粮草,如今不仅没有购到粮草,买粮的十五万两白银和船只还被抢夺,三十万军民岂不立马无粮可食。“郑之豹,安敢如此!”

    一时间王彦不禁大怒,周志畏又悲愤道:“郑之豹言侯爷麾下战船,本就是他郑氏兄弟郑鸿逵之物,他收回去乃是物归原主,至于银钱则说是侯爷赔偿他们郑家的损失,将来还要向侯爷再取。”

    “贼子!伤我官员,夺我财物,此仇不报,我何以为人?”王彦听完,真是恼怒到极点,营中诸将亦是义愤填膺。

    “侯爷!”何刚见此却不禁微微皱眉,“郑之豹敢有此举,必然有所准备,侯爷却不能冲动行事。而且营中马上就要粮尽,当务之急,乃是赶紧想法购粮,不然营中立马不战自乱啊!”

    王彦闻何刚之语,心中怒气稍息,但他麾下官员被郑芝豹无故打伤,还夺他船只钱粮,这仇若不报,那他将军心尽失,但若要报复,也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当下王彦谓何刚道:“悫人言之有理,汝可带银先入福京采购一批粮草,以解燃眉之急,本侯这就进宫面见陛下,言明发生之事,以取得朝野支持。”

    “诺!”何刚当即抱拳应下,“下官这就去办!”

    说完何刚便转身出来营帐,王彦见此,又环视帐中诸人道:“周大人受伤,钱粮被夺之事,尔等切莫走漏风声,营中已经得知此事的军士都要先行控制起来,以防军心动荡,明白吗?”

    “侯爷放心,我等知道轻重!”一众将领官员,见王彦面色严肃,立马抱拳说道。

    王彦见此,点了点头,便出了营帐。他换好朝服,便命士卒牵来战马,随即在数百甲士的护卫下,奔往福京。

    行宫中,隆武帝看着一份奏章,正满面阴沉,忽然内侍来报,言忠勇侯王彦求见,隆武帝随放下奏章,让内侍将王彦迎进殿来。

    王彦至,随向隆武见礼,“臣拜见陛下!”

    “卿家平身!”隆武帝微微抬手,而后说道:“朕正欲招卿家前来,不想卿家就至,确省下许多功夫。”

    “陛下欲招臣,不知何事?”王彦观隆武帝并未有早朝时的振奋,神情反而有些低落,心里不禁一惊,随先放下自身之事,开口问道。

    “赐座!”隆武帝先对内侍发言,等王彦谢恩座定后才道:“朕今日收到平国公送来的奏报,桂林靖江王朱亨嘉,已经自称监国,改桂林为西京,以广西总兵杨国威为大将军,孙金鼎为东阁大学士,檄调土狼标勇,并锁拿不愿归附的广西巡抚瞿式耜,已经带兵出平乐、梧州,欲进犯广东矣!”

    王彦闻皇帝之言,脸色不禁大变,福州朝廷尚未稳固,居然广西又突发内乱,连他的镇守之地广东亦将遭受威胁,真是天不助大明也。

    这时王彦联想到郑之豹之举,又想到平国公为何今日上奏这份奏章,心中已经明白,这是郑氏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要逼他出福京,好独自掌控朝局也。

    “前些时日,浙江鲁王派人前来救援,不称朕为陛下,只称皇太叔,朕以派遣兵科给事中刘中藻前往宣旨,两家不分彼此,凡鲁王任命之官员,入朕朝,均担任同等官职。朕还亲笔书信于鲁王,言朕无子,王为皇太侄,同心协力,共拜孝陵。朕有天下,终致于王。但鲁王却至今未曾回应!”隆武帝接着诉说道:“浙江鲁王监国之事尚未解决,今靖江王又叛!只此大敌当前之刻,而同姓先争,国有三主,岂能成中兴之业?”

    “陛下切莫灰心!靖江王之变,臣愿平之!”王彦见隆武帝有些消沉,不禁连忙拜道。

    (发现个问题,作者于创世更新后,起点有时候居然几个小时都不更,可能是作者第二章更新的时间不稳定的原因,以后都定时发布于早上和晚上十一点,不过起点可能采集的晚一点。最后谢谢大家都支持,求收藏,求评论。)

第127章难决策,问计左公

    王彦从行宫出来,心中一阵黯然。

    八月底金声、尹心民、刘鼎甲、吴之球等部义军围攻宣城县,意图光复宁国府,进而逼近金陵城,但被清庭提督张天福击败,军师邱祖德,义军首领刘鼎甲,吴之球,俱被清军俘杀,义军实力大损。

    八月二七日,清庭提督张天福,领清将卜从善,李仲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