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9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小朝廷赏了他一条福船,但是他却并没有向其它人一样,蜂拥前往天竺等地,而是装着蔗糖和烟叶,跑了一趟大明。

    大明江南地区的富人,正快速增长,在杭州、南京、宁波等地的大街上,一块板砖砸出去,就能砸到一个腰缠万贯的富人。

    糖和烟叶勉强能算得上是奢侈品,高义欢船只一到市舶司,货物就被抢购一空,让他大赚了一笔,利润不小于跑一趟天竺。

    他这次来大明,除了贸易,主要还是接人。

    明朝对田赋改革后,只按着田亩收税,不征人丁税,再加上路引制度的废弃,人口的流动,使得明朝的户籍制度不太严厉,要钻空子接点人去南洋,并没太大的问道。

    当然前提是不被发现,不是太大的规模,否则要是拉几万人去吕宋,明朝肯定不干。

    在货物出售完之后,高义欢便吩咐高老三去老家接人,他并没有留在宁波死等,而是买了点丝绸、书籍、砚台等物又跑了趟日本。

    在日本,他将货物卖了换成日本的倭刀、折扇、硝石,并借着渡边信次郎的关系,在此又招募了二十多个日本人,然后才返回宁波接人。

    这时高老三已经领着一百多人在这里等候,不过高二哥的媳妇却带着孩子改嫁了,听说是为了躲债,嫁给一个镇军百户,去了北边,已经找不到踪迹了。

    这个消息让高二哥内心难过了一阵,没想到事业刚起来,媳妇却跟了别人,孩子也管别人叫爹了。

    想到这儿,就让二哥内心一阵懊悔,心痛的紧。

    一时间,他也不想继续待在大明,找人卖了折扇和一部分倭刀,留下三百多把倭刀和硝石,然后买了些铁器和农具,又找了艘去吕宋的船,将人接到船上,便神情失落的返回吕宋。

    这一趟航行,总共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等高义欢回到吕宋时,已经是共治八年的二月。

    此时吕宋的出海热潮,还没有停歇,不过高义欢回岛之后,却没有参与这波热闹,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了,高家堡和三合公司的扩张中。

    接来的一百多人,汉子全部被编入三合公司的护卫,女人则帮助处理些杂物,而加上黑藩、日本人和之前招募的护卫,三合公司已经有了一百五十个精壮的汉子。

    回到吕宋的高二哥,没过多久,就从悲伤的情绪中出来,他能跑来吕宋,就说明是一个不会被什么羁绊拴住的男人。

    这一百五十人,包括高二自己,都接受渡边信次郎,还有赵宝贵的训练。

    到三月时,高二哥觉得已经勉强像那么一会事儿,边开始走访附近几个堡垒,商量着一件大事。

    吕宋国控制的区域,只是在吕宋湾附近,高义欢这一批人,到吕宋的时间比较晚,是明朝爆发短暂的经济动荡时,逃到吕宋避债的,所以被分到了国都的外围。

    在外围就意味着时刻面对土人的骚扰,很危险,但同时也存在着机遇。

    如果他是在国都附近,那周围都有别的村落,高家堡便很难扩张,但他在外围,机会便多了。

    在离开高家堡北面不远处,就有一个四千人的土人部落,同高家堡和附近的赵家堡、陈家堡隔一条溪水对望。附近的汉人村庄,几乎都受到过他的袭扰。

    汉人在吕宋立国后,原来在岛上的土人贵族,对此十分不满。他们觉得应该由他们来建立吕宋国,所以对岛上的汉人十分敌势。

    朱以海在吕宋立国后,因为人口和兵力不足,控制吕宋湾,将附近的土人赶走后,并没有杀进深山密林,四处打土人。

    吕宋朝廷原则上是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并拉拢一些土人部落,对土人进行分化瓦解,在没有消化吕宋湾的土地之前,很少会主动进攻土人。

    三月底,吕宋的天气,逐渐炎热。

    中午时分,在高家堡以北二十里,龙溪对岸的土人寨子里,十分安静,男人们都躺在阴凉处,喝着椰汁,吃着瓜果,百无聊赖抽着烟,到是女人们,顶着烈日,还在外面的田地里劳作着。

    这时,在龙溪南岸,一支商队赶着几辆骡车,车上装着四五口箱子,在十多个伙计的护卫下,沿着溪水西行。

    龙溪对岸,几名劳作的土人妇女,从田间直起身子,远远的看见商队,感到一丝惊奇,她们立刻在水田里洗了洗手,再身上擦了擦,便立刻往宅子里跑去。

    土人的首领是个三十多数,瘦不拉几,面相阴鸷的男子,他正躺在木屋里,吞云吐雾,听说有一支汉人商队,沿着龙溪而行,立刻就站起身来,提起一柄铁刀,站在寨中间一声吆喝。

    不一会儿,宅子里坐着或躺在阴凉处的土人汉子们,纷纷拿着长矛,弓箭等兵器,聚集到了寨子中间。

    瘦不拉几的土人首领,当即领着两三百赤着上身,只穿一条短裤的土人,匆匆出了寨子,跑到商队前面,然后涉水渡过了龙溪,拦住了这支商队。

    面对突然窜出的土人,商队缓缓停下,一名土人上前用土语说道:“我们是从王京过来,做点小买卖,还首领通融。”

    “王京?做买卖?”

    瘦不拉几的首领,脸上阴鸷的笑了一声,最近汉人防备严密,连烟叶都抢不到,根本要说遇见商队来做买卖了。“你们做什么买卖?”

    “我们是来收购一些烟叶,首领请看。”

    后面的护卫,掀开一辆车上遮盖的油布,漏出了晒得发黄的烟叶,众多土人顿时直勾勾地看了过来。

    那首领看了大喜,顿时一挥手“抢了!”赤着身子的土人,顿时一拥而上。

    那首领一人当先,而就在这时,土人旁边一名护卫,忽然从烟草中抽出一把倭刀,只见刀光一闪,瘦不拉几的土人首领,就惨叫一声,脸上留下一道斜痕,当场毙命。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涌上来的土人都惊呆了,十多民护卫骤然发作,纷纷从车上抽出倭刀,双手握住刀柄,向土人冲去

第1322章获取人口

    这几个护卫,都是三合号新招募的长州藩武士。虽说日本战国时代已经过去多年,但是日本武士这个阶层的技艺,却并没荒废,固化的阶层和社会的压抑,让这些被固定在一个层次的人,要么变态,要么精于他的技能。

    一个民族的特性和展现出来的特殊能力,并不是凭空而生的,必然是与其历史和社会的结构,存在巨大的关系,是别人学不来的。

    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多个圈,很有弹性,有“舍生取义”就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任何说辞都能找到两面,而日本则是金字塔的结构,强调“忠”文化和“耻”感文化,只学了中国的一半。

    日本没有科举来进行社会的流通,除了极少的人能够改变自身地位之外,大多数人一出生就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并且被过分的强调“忠诚”,而这种固定,无疑是对人性的压抑。

    贱民就子子孙孙的贱民,他们一生只被固定在一个位置,可不就容易出现变态,但也因为只做一件事,精力全放在上面,他们对于自身的技艺,也多半十分的精湛。

    渡边信次郎一人当先,领着一群落魄的武士,双手握着刀柄,侧着身子脚步飞快的冲入土人之中。

    十多人边砍边怒嚎,气势上居然胜过近三百多名土人,他们刀光闪烁,跟砍瓜切菜似的,连杀数十人。

    赤膊的土人,身上没有一点防御,被砍得皮肉外翻,鲜血飞溅,甚至肢体分解,纷纷惨死在地。

    两三百土人一阵大乱,居然忘了反抗,被十多名日本武士杀得瞬间溃散。

    他们见十多个日本武士,像疯子一样,挥刀狂砍,凶猛无比,吓得他们连滚带爬的向龙溪北岸逃去。

    埋伏在远处的高义欢,领着黑藩护卫以及附近几个村子的年轻汉子,大概四五百人,端着鸟铳,挥着倭刀冲出,没想到近三百号土人,居然被十多名日本人杀散。

    他来不及感叹,便追着土人过了龙溪,直接杀向土人部落的寨子。

    近五百名汉子,打起顺风丈来,神勇无比,撵着接近三百土人,疯狂的追击,不时有人单膝跪地,抬起鸟铳瞄准土人的背影射击。

    在旷野上,“砰砰砰”的铳声不时响起,逃跑的土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扑死在齐腰的杂草中。众人一路撵着土人,向寨子而去。

    远处寨子内的土人,听到铳响,登上寨墙,发现之前随首领出去的人,正仓皇的逃回,顿时响起一阵阵的惊呼。

    这个土人部落有四千多人,青壮近千,附近的汉人村庄单个都不是他的对手,平时让他敲诈一点,村子也都是忍气吞声,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习惯,对汉人的商队敲诈勒索,隔三差五去附近的村落敲诈一些烟叶,砍几捆甘蔗,似乎本就该如此,觉得这是天经地义一样。

    这也是吕宋小朝廷势力不够,主要在对付吕宋岛中南部的他加禄人,又被西班牙人牵制,没有精力来对付西北沿岸的伊洛克人,对他们多采取怀柔的政策,所以逐渐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方才那些土人的妇女一见商队,就回来报信,部落的首领也立刻召集人手出去,部落里的人都以为会有一场丰收,却不想在女人面前威风的很,雄赳赳出去的土人汉子们,居然被人撵着哭爹喊娘的逃了回来。

    寨墙上的土人惊慌失措,留在寨内的土人,尖叫着拿起长矛、弓箭登上寨墙,一名土人老者则带着数百人来到寨门处,想要关闭寨门,但是却被逃回来的土人堵住了。

    而十多个日本人,还有赵四、陈宝贵等三合公司的中坚力量,却跟着逃跑的土人,杀到了寨门处。

    陈宝贵力气很大,他一把从后纠住一名土人的头发,拉回来就往后面扔,手里的大铁棒子,一棒下去,就把人打的脑浆迸裂。

    他在大明就杀过人,汉人护卫里,属他最猛。

    没等土人反应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