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8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自从当初东吁不给王彦面子之后,王彦就对东吁没有好感。

    再者东吁趁着明朝无暇顾及西南之际,悄悄吞并了明朝在云南的几个宣慰司,还兼并了掸邦,至今还占了明朝大片的版图。

    明朝与东吁不仅是在南洋问题上的冲突,还有版图的纠纷,两国之间的矛盾,必然会有个爆发的时候,所以明朝需要防范于未然,不能让东吁做大。

    为了对付东吁,收回版图,明朝对逃入东吁境内的艾能奇,也改变了原来追剿的态度,转而暗中支持。

    十月间,战败后的君士坦丁,率着四百多名荷兰人和不到两千马六甲的士卒,乘船回到了马六甲。

    幸亏伍德够奸诈,留下来这点人马,伏击金边的守军,不然他们这一战就输得倾家荡产了。

    君士坦丁回到马六甲,荷兰东印度公司顿时如遭雷击,而这时明朝大军进入马来半岛,一路所向披靡,明朝水师重新向马六甲逼近的消息,也传到了马六甲。

    马六甲是荷兰重要的贸易节点,失去马六甲,荷兰在巴达维亚也站不住脚跟。

    东印度公司总裁莫斯契尔根据君士坦丁带回来的消息,确定了明军将会攻击马六甲,所以决定集中实力,不仅从巴达维亚抽调大量援军,还从锡兰和印度南部的柯钦抽调兵力来守卫马六甲,一定要保住此城。

第1245章石堡不好打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加上明朝对于马六甲其实眼红已久,所以这次明军不仅仅是击败荷兰人,占领马六甲那么简单,而且是占着便赖着不走了。

    荷兰人以马六甲为据点,每年向来往的商船收税,所得的财富就无法估量。

    明朝的海商对于荷兰人雁过拔毛的行为,坐着赚钱,早就不满了。

    马六甲这样的好地方,王彦早就垂涎欲滴,荷兰这次毁约,让明朝上下愤怒是事实,但是也给了王彦一个借口。

    偏巧马六甲苏丹国,也介入了战事,那王彦自然不会客气,早示意李定国,顺道灭了此国,在此建立亲明的藩国,然后将马六甲地区让给明朝。

    十月间,明军进入马来半岛,沿途的敌军几乎一触即溃,明军分两路,扫荡半岛两边的城市,李定国率领两万人,沿着东海岸进军,陈友龙沿着西海岸进军。

    说是城市,但其实就是些大些的镇子而已,许多连城墙都没有,明军简直一路破竹。

    大半月之间,到十一月十日,东路明军已经打下,吉兰丹、居茶、彭亨等地,然后穿过半岛到达马六甲东南面百里左右的麻坡与水师汇合。

    西路军进展也极为顺利,除了在太平受到稍微的抵抗之外,整个进军过程就像行军一样。

    伍德覆灭之后,马六甲的荷兰人只剩下一千多人,加上君士但丁带回来的四百多荷兰人,刚好一千五百人,不过东印度公司总裁莫斯契尔又从巴达维亚调来了两千五百人,另外还有一千多人将从印度来援。

    这样一来马六甲的荷兰人,将到达五千多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力量,几乎全部集中到了马六甲,东印度公司总裁莫斯契尔对守卫马六甲很有信心。

    马六甲港周围有许多山头,港内是荷兰人的四十多艘武装商船和扣押的明朝商船,明军水陆同时进攻,荷兰的船只有港内的炮台掩护,所以明军水师想要从水面攻入马六甲港,可能性不大,但明军的陆师,将成为荷兰的主要威胁。

    有见于伍德的败亡,已经证明了明军的实力。

    这时清醒了的莫斯契尔也想起来,荷兰与明军交手从未得胜,一直都在失败中,所以他不得不收起白种人的傲慢,认真在马六甲布防。

    陆地上的防守,他将以马六甲堡为主,由他亲自坐镇,然后分别派兵把守港口周围的三个炮台,来防止明军靠近马六甲港。

    明军远来进攻,他坚信只要坚守马六甲三个月的时间,明军就会人员疲惫,粮草耗尽,到时候荷兰从印度的援军赶来,就能轻而易举的击败明军。

    在莫斯契尔紧锣密鼓布防的同时,明军也在马六甲的外围完成了集结。

    为了能够全力攻打马六甲,李定国决定先扫灭半岛上的敌对势力,划定区域让广南三国的人马,负责清剿,将马六甲之北的地区,交给他们代管,帮助明军征集粮草。

    南洋密林遍布,土人分散在密林中,明军人生地不熟,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况且为了三瓜两枣,去深入密林统治那些村落,也不划算。

    因而明军暂时将这些未开发的区域,交给能适应南洋气候的藩属代管,等战事结束再扶持亲明的政权,或者学习西夷直接像占城一样派遣总督管理。

    马六甲之南,则让刘文秀带军进攻佛柔也就是后世新加坡一带,彻底灭了苏丹汗国,然后扶植傀儡,让当地人继续耕种,以减轻明军运输粮草的压力。

    十一月底,在扫荡外围之后,马六甲已经成为孤城,明军前锋开始出现在马六甲的边缘。

    明军骑兵很快发现,这座城池与明军以往进攻的城池不同,他并没有城墙,但是在城市的周围,却有坚固的石堡,还有建在山上的炮台。

    骑兵正打算靠近仔细观察之时,荷夷的炮台却忽然开火,炮弹打四里多远,惊得明军忙拉住战马,匆匆返回去禀报。

    十二月初二,大晴天,因为太阳照射南半球,所以虽然靠近赤道,也不算太炎热。

    明军这次出兵,虽然大多数是南军,但还是有些忍受不了南洋的气候,湿热的天气让明军染病者多达千人,辛亏出兵选对了时节,不然损失还要严重一些。

    明朝和北边打仗,一般选择春季出兵,这样越打越暖和,可以避开北方寒冷的冬天,而这次往南洋出兵,则选择秋季出兵,越打越冷,避开了南洋的酷暑。

    这次南下已经有不少士卒因为水土不服,天气湿热等问题,被送回了占城,或者死在军中,如果时节不对,怕病死的人要更多。

    此时,在马六甲港外围的一做炮台上,高二哥与十多个同伴,带着脚铐,在荷兰人的监视下,正忙碌地搬运石块、火药等物。

    “二哥,官军真的要打过来了么?”高义将一块石头慢悠悠的垒在墙上,眼睛看了下四周,小声问道。

    高二哥体胖多汗,最近整整瘦了一圈,他喘息道,“假不了,你看这些红毛鬼急得,没日没夜的逼着咱们加固炮台,就知道肯定是官军快来了。”

    高义听了之后,不禁大喜,“官军来了,我们就得救了吧!”

    高二哥却又搬起一块石头,叹了口气,“那也说不准,那些红毛鬼手黑的狠,没把咱们当人,说杀就杀。没准他们为了泄愤,不等官军打过来,就把我们杀了。”

    高二哥心里现在有了觉悟,他每次抱着希望和期待时,上天总是无情的给他当头一棒,将他从云端砸到地上,所以他现在什么事都先往最坏处想,期待放低一点,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惊喜。

    “真的啊!”一旁的高义听了他的话却吓得脸色一白,想起惨死的郑掌柜和前些天被打死的兄弟,一时忘了动作,旁边一名荷兰士兵,立刻一鞭子抽来。

    “啪”的一声响,高义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他捂住半边脸倒在地上,嘴里发出一阵惨叫,但那荷兰士兵却不打算放过他,嘴里骂了句荷语,大概是“黄皮猴子”之类的词语,又要上前抽打。

    高二哥见此忙丢了手里的石块,忙去护高义,将自己的后背留给了荷兰人,但是荷兰士兵的鞭子却并没有落下来。

    等了一会儿,察觉到异样的高二哥不禁抬起头来,看向那红毛鬼,却发现他正失神的看着炮台外面。

    他不禁忙扶起高义,然后向外看去,便见几里外的地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片人潮,正缓缓的向前移动。

    那火红的衣甲,那成片的碟盔,还有熟悉蓝底日月旗,于队伍中迎风飘扬,立刻就将他的目光死死吸引,再也无法挪开。

    高二哥看见这一幕不禁鼻子一酸,眼睛便瞬间湿润了,旁边被鞭子抽得只能睁开一只眼睛的高义却尽然哭了起来,他仿佛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一样,声音嘶声裂肺,似乎是伤心到了极点,但周围的人都知道,他那其实是高兴得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内心的情感了。

    就在炮台上的明人眼睛湿**时,荷兰人却忽然惊恐的叫了起来,一队荷夷忙将上面的明人押下去,更多的荷兰人则匆匆跑上炮台,准备迎战。

    因为之前派骑兵查探过,知道荷兰人的炮打的远,所以明军在远外就停了下来。

    李定国则披挂整齐,骑着战马引着数十骑离开大军,奔到一座山坡上,拿出千里镜远观荷兰人的防御体系。

    最高的山顶上有一座城堡,由石头堆砌而成,应该十分坚固,港口周围的山上,还有三座炮台,也是石头堆砌而成,相反城堡下面的城市,却没有任何防御。

    西方人和明朝筑城的目的不太一样,明朝的城池是将百姓圈起来,所以动都不动就周长十里,目的是保护城中的百姓,而西方是将国王或者封建领主圈起来。

    他们的城堡一般比明朝的城池要小,只住国王和国王的侍卫,用来保卫国王和他的财产。

    李定国看了一阵,将千里镜递给刘文秀,等他看了一会儿之后,才问道:“怎么样?”

    刘文秀放下千里镜,摇了摇头,“怕是不太好打!”

    李定国微微颔首,显然他也这么认为,“这些西夷筑堡还真有一套,居然将堡垒建在山上!”

    “是啊!西夷火炮本就厉害,打得极远,又将堡垒见在山顶,我们的攻城器械几乎都用不上,只能扛着梯子登山攻城,但是山那么高,士卒怕是冲到半腰就没劲儿了。”刘文秀指着城堡,接着说道:“而且这城堡虽然小,但是防守起来却也方便,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