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国推行汉化,废除了剃发令,连皇帝豪格也蓄起头发并以此来获得汉族认同,金国的汉人也大都恢复了衣冠,可是其中也有例外。

    吴三桂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外,他在万县大败之后,实力大损,豪格控制潼关等地,切断川陕与北京的联系准备自立,吴三桂无法与北京联系,很识时务的投靠了豪格。

    在豪格宣布废除剃发易服的命令,川陕汉人欢腾之时,吴三桂却并没有减掉辫子,他这不是为了表示继续效忠多尔衮,而是在向豪格和金国的满人示好,因为豪格虽然蓄发,但是济尔哈朗、鳌拜等人却并没有蓄发。

    此时吴三桂怀着忐忑的心情,站在营门外,远处豪格的仪仗已经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立时一挥马鞭,打马上前,等到了豪格面前,又慌忙翻身下马,疾步跑上前去,猛然拜倒,“罪臣无能,没有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致使我大金国折损两员大将,实在罪该万死,还请皇上责罚!”

    豪格在马上坐了一会儿,才翻身下马走到吴三桂面前,深吸了口气,一把将他扶起,然后温声说道:“此事朕以了解,并不能怪卿,是鳌拜、桌布泰轻敌冒进,自取败亡,卿家已经尽力。”

    吴三桂原本以为豪格会对他大发雷霆,但是没想到却温言抚慰,不过他仔细想来,也就明白了,豪格这次攻打四川,很大的原因就是想要斩断金国国内汉臣与明朝的联系,制造对立情绪,同时借机掌握军队,增强满人对军队的掌控,以便形成制衡,可是现在豪格虽然达到了让金国与明朝对立的目的,但是军队方面鳌拜一死,他想牵制汉族军队的目的就完全落空了。

    这必然会使得豪格感到不安,豪格要安心做大金的皇帝,就必须要拉拢他,今后肯定还要分化瓦解汉族大臣,在汉族内部制造诸多派系,而他这个开关之人,无疑是最佳人选。

    “鳌拜和桌布泰的尸体夺回来了吗?”豪格扶起吴三桂,他经过索尼提醒,现在确实不能责怪吴三桂。

    这次满将大败,鳌拜一死,金国内部的满人进一步势微,这极易造成金国政权的不稳,所以现在还不是动吴三桂的时候。

    吴三桂听豪格问话,却又连忙躬身,“臣无能,中了明军的诡计,并未夺回尸体。现在明军已经全部退到南岸,开始修筑工事防备我们过江。”

    豪格听到尸体居然没有抢回来,真是十分恼怒,吴三桂没有救出鳌拜就算了,连尸体都落入了明军之手,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豪格闻语皱着眉头沉默一阵,半响后,他并未发作,而是出了口气,“先进大营,再说吧!”

    明军一边,王得仁、李定国先后从浮桥过江,最后过江的李定国一把火烧了三座浮桥之后,便追上王得仁,一同进了重庆。

    何腾蛟只是让两人断后,保证主力能够安全撤回,不想两人居然打了个伏击,阵斩了鳌拜、桌布泰,何腾蛟先一步听到消息,立时大喜。

    他赶来四川支援,结果合州还是被金军攻破,折了大将袁宗第,吴易,吴毅山等人,虽说他是临时担起责任,四川战败的主要责任不在他的身上,但是来川东一趟,寸功不立,脸面上始终不太好看,朝廷也会质疑他的能力。

    现在斩了鳌拜,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多少为明军争回了一些脸面。

    当下,何腾蛟便想将鳌拜和桌布泰的尸体腌制防腐之后,送到南京请功,可是李定国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他将鳌拜的尸体带走,目的是为了交换袁宗第以及忠义镇其他将领,或是被金军俘虏的其他将士,而并不是想要送到南京请功。

    何腾蛟却有些不太愿意,毕竟合州以破,鳌拜的尸体送入南京,能够粉饰明朝在四川的失败,给西南诸多督抚大员和将领留一条遮羞布,而袁宗第不过一员武将,多半已经死了,换回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何腾蛟是传统的文臣,对武将多半是看不起,视为工具的态度,而且他这种想法并非个例,在明朝内部也是十分典型和普遍。

    对此,李定国却劝说道:“袁督镇和忠义儿郎为国而守合州,今城破尸骨落于敌国之手,阁老若是弃之不顾,难免会伤将士之心。若是用鳌拜尸骨,将督镇尸骨,以及被俘儿郎换回,它日金军再来,将士们敢不效死命吗?末将以为,若是自己放弃自己的英雄,无疑于自折羽翼!”

    人是李定国所杀,他的话又引起了不少将领的共鸣,将士们马革裹尸,谁也不想死后落在敌人手里。

    何腾蛟虽然不愿意,但是众意难违,只能点头同意。

    此时,金军开始在长江北岸扎营,豪格一行则来到一处临时的营帐内,众人按着身份坐定,帐中一阵沉默,没了攻破合州后的喜气。

    韩朝宣坐定之后,见没人说话,动了动屁股,然后小心的站起来,给豪格行礼道:“陛下,之前臣就不赞成对南明动手,现在果然两败俱伤,我大金国实惠没有拿到多少,却得罪南明

    ,损失了两员大将。”

    豪格坐在中央听着韩朝宣的话,立刻就有些不高兴了。

    “韩学士,这么说没有道理吧!这次主要是鳌拜轻敌,才有此败!”满人是支持对南明动手的,连范文程也是满臣之首济尔哈朗给豪格引荐,索尼听了立刻说道:“况且,眼下的局势,我们只是遭受一次伏击,四川的大势并未改变,怎么能说两败俱伤,没有利益可图呢?”

    折了鳌拜,豪格心情已经十分不快,韩朝宣这个时候来跟他争对错,让他很不高兴,他现在不是要讨论他打南明的决策是否错了,而是要谈谈接下来该怎么办?

    毕竟现在明军退到了南岸,金军几乎没有攻取重庆的可能,而孙可望又在鲸吞川南,抢夺他的胜利果实,他现在继续与明军对持,便真是给他人做了嫁衣,可要是不对持,南岸的明军又随时可能杀回来,让他进退两难。

    “你们不要争了!现在的关键是要怎么善后,怎么对待南岸的明军,还有如何处理川南的问题!”豪格愠怒道:“朕不想听到于此无关的话语!”

    (求订阅,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

第935章豪格分兵

    金军进退两难的局面,完全是自身造成。

    豪格问众人怎么解决,怎么善后,帐中的金国将领们互相看了看,在下面一阵议论,却没有人能说出一个好办法来。

    豪格主动毁约,破坏了金国与明朝间的和议和保持三年的默契,金国突然攻打四川,还杀了王彦手下大将袁宗第,忠义镇两万明军,现在还想装作没事一样,想要脱身,除非金国形势大好,让明朝暂时忍气吞声,否则显然不太可能。

    金国以南明刺杀清使干扰金国国策为由,撕毁和议,这只能骗骗金国国内反对同明朝开战的大臣,堵住他们的嘴,但是明朝对于有没有派人刺杀清使,自然最清楚不过了,金国这次毁约攻川,必然会使得明朝恨极了金国。

    这种情况下豪格想解决金国进退两难的局面,意思就是想和明朝修好,不想打了,恐怕有些一厢情愿。

    豪格确实希望,能与明朝再次保持目前的局面,好让他能抽身去对付孙可望,他说完话,等帐中的大臣给他分忧,可是他等了半响,却没有人出来说话。

    豪格看着帐中众人议论半响,也没议出个结果出来,不禁有些烦躁,可就在这时,一员金将走进帐来,给豪格行礼道:“皇上,方才江面上来了一条小船,送来一封信件!”

    将领的话,立刻就让帐中的众多大臣安静下来,将目光锁定了那员金将。

    江上送来的信,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明军那边有什么想法和金国谈么?豪格也一下打起精神,“信呢?快送上来!”

    金将当即起身疾走几步,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呈给豪格,豪格接过连忙展开一看,但是看了之后,脸上却没有流露出喜色。

    下面的人注视着豪格,见他一阵沉默,韩朝宣等了半响,不禁有些心急起来,于是站起来小声打破帐中的沉默,问道:“皇上,信上说的些什么?”

    豪格微微一愣,回过神来,将信收起,皱眉说道:“何腾蛟的信,希望能用鳌拜和桌布泰的尸体换回袁宗第等人的尸身,还有明军俘虏!”

    信中并未有求和之意,豪格有些失望。

    韩朝宣听了却心头一喜,眉头一挑,行礼道:“皇上,这是个好机会啊!臣以为可以同意,这样一可以换回鳌拜和桌布泰的尸体,免得南明用此大做文章,有损我大金国的颜面,二来可以与何腾蛟建立沟通,偿失修复两国关系,看能否暂时休战。”

    鳌拜是大金国吹嘘的第一勇士,现在却被明军给杀了,他的死对于金军的士气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有损金国的颜面,帐中众人听了,都点点头,显然很赞成韩朝宣的意见。

    吴三桂觉得韩朝宣有些天真,破镜难圆,想要修复两国关系,恐怕已经不太可能,南明即便是选择休战,也指会因为休战符合南明的利益,而不是金国向南明示好,修复什么关系。

    索尼听后,见众人大多赞同,却开口说道:“交换可以,但是明朝的要求是不是太多,居然想要回俘虏,那可有一千多人哩。”

    坐镇成都的孟乔芳传来消息,孙可望四万人马挺进川南,击破了泸州等地的豪强武装,四川南部几个府都被孙可望占据,而孟乔芳在嘉定州已经遭遇了孙可望的偏师。

    豪格一阵沉吟,明军退到重庆后,他在进攻重庆已经不太可能,他现在迫切希望能够抽出兵力,并不想再这里继续同明朝耗下去。

    “明朝的要求的确太多,可这确实也是一次机会,朕以为条件可以答应。”豪格说着沉默了一下,然后看向吴三桂道:“不过也不能太便宜何腾蛟,平西王的次子尚在明军手中,朕希望何腾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