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旗丁等他骂完,立刻拥出墩台,尸体也没收拾,便汇入大军之中,一起向南急行。

    烽火一起,南面的乡民若是得到消息跑了,那他们还抢什么?只有抢大户,才有钱、有粮、有女人。

    马逻镇北边的墩台,只是淮河防线上的一小幕而已。

    此次清军入寇,同入关后,清军的历次战役不同。

    清军入关后,打的历次战役,都是以要占领为目标,以要消灭明朝为目标,但此次却完全不一样。

    这次清军的目标是纯粹的劫掠,不要求站领什么城池,也不要求击败明军,只要抢到东西,便达到了目的。

    清军分成几路,越过淮河后,以牛录为单位在江北散开,避开大城,扫荡乡野,不进丘陵,遇见明军主力,就凭借马力逃跑,遇见小股明军,就直接吃掉,遇见势均力敌的就召集附近打粮的其他清军,汇集在一起后,再行攻打。

    十一月底,江北处处烽火,鲁王军强于水师,弱于陆师,骑兵基本没有,张名振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困守淮安,南通、如皋、泰州等几座县城,放弃了全部的乡野。

    长江,崇明至镇江一线的江面上,北面无数告急的烽火,冲天而起,一道道黑烟直冲天际,从北到南,一座座墩台依次点火,将消息传到南京。

    似乎是与烽烟赛跑一样,江北靠近长江的丘陵地带,满山遍野的难民,扶老携幼的往江边走来,他们的身后,是道道告急的狼烟,以及燃烧的村庄。

    不少人一边哭泣,一边前行,小孩老人的脸上,目光中,满了惊恐,满了无助和绝望。

    长江上已经有兵船再接第一批逃难的人过江,张煌言也被朝廷派到苏州府安抚难民。

    这时,他正站在江边,身后已经搭好了成片的帐篷,并且筑好了灶台,准备熬粥。

    南京,五军都督府的大堂内,中间摆着一个巨型的沙盘,上面是中国的山川地理,城池河流,都一一进行了标示,除此之外,明清双方,甚至豪格的兵力布置,都有一定的标注。

    这些军事上的布置,都是来自天地会的密探探查,收买清庭和豪格所属官员的结果。

    此时,在沙盘周围,站满了一群明军将领,以及兵部的大员。

    王彦站在一旁,听兵部的一个郎官指着沙盘上江北的位置说道:“结合江北的烽烟,以及张都督的军报,跨过淮河的清军应该有两万人,而且全都是骑兵,已知的就有正白、镶白、

    还有部分蒙古八旗等人马,他们再江北分为数股,时具时散,兴化、盐城、皋宁等浙兵防守薄弱的县城,都已经被攻破,让清军洗劫一空。”

    现在天寒地冻,江北许多河流,小溪都结了冰,明军难以利用密集交错的河网,打击清军骑兵,鲁王的人马,陆战能力又不是很强,现在清军在江北大肆抢劫,数万鲁王军只能躲在城中当缩头乌龟,而清军也一般不攻打鲁王军重兵防守的城池,只是以抢劫为第一目标。

    从天下的态势来看,王彦可以判断,这次进攻,基本是清军的回光返照,只要他不出什么差错,走错什么棋子,挺过清军的这波攻击,今后就该换他主动揍多尔衮,找清廷的麻烦了。

    王彦看了看江北,现在已经糜烂,心头有些沉重,他忽然转头看向湖广,问道:“河南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陈邦彦从属下郎官手中,把棒子接过来,给王彦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根据天地会的情报,阿济格并没有出现在江北,而是去了河南。”

    广南位置太偏,湖广乃古荆州,号称天下之腹,是楚党的大本营,可谓至关重要。

    众人目光都向陈邦彦看来,听他继续说道:“殿下,兵部分析,这次清军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湖广,而不是江北。江北从谢迁杀入两淮开始,就战乱不断,并不富裕,还需要浙江输钱,输粮,清军兴师众众而来,不会只为了江北几县的三瓜两枣。湖广就不同了,天下粮仓,而且一年多没有经历战事,民间粮足,钱多,这才是清军的目标。”

    王彦点点头,这也是他担心的问题,“孤也怀疑,清军在江北搞着么大的动作,是为了吸引朝廷的注意。江北离南京太近,他们这是想让江南感受到压力,迫使我们加强江南的防御,薄弱湖广的兵力。”

    “殿下的分析与兵部不谋而合。”陈邦彦说道:“北方传来消息,北京粮价已经涨到二十两,而且还在飞涨,他们不抢湖广,挨不到明年夏收。”

    王彦一阵沉吟,“现在已经初步分析出了清军的目的,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感谢我王大拿的400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订阅、推荐)

第808章各打各的

    问起有什么策略,一时间众多人却拿不出什么办法。

    这次清军南下,与以往不同,要是以往以攻一地为目标,那还可寻其主力一战,现在从清兵在江北的战法来看,这次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与明军主力决战,纯粹就是来抢劫,来恶心人。

    当初在北方,有关墙阻拦,有长城阻挡,一旦清兵突入关内,也是融入无人之境。

    那时,明朝还有关宁铁骑,有大同精骑,也依然阻挡不住清军在关内平原上驰骋,将山东、北直搅成一锅粥。

    现在明军能够凭借的就是一条长江,但长江之北的地方该怎么防守呢?

    王彦见没人回答他,不禁走到沙盘前,指着襄阳说道:“汉水上游的情况现在怎么样?结冰没有?”

    侯方域立刻上前,躬身道:“郝摇旗的奏报上说目前还没有结冰的迹象。汉水从秦岭、大巴山之间而下,水流要比淮河湍急一些,结冰的可能性不大。”

    汉江之北的乡民,在之前的几次战事中,被湖广官府迁到汉江之南进行安置,汉江之北的数百里土地,早已荒芜人烟,变成了明军的马场,若是能守住汉江一线,便可保证湖广不受劫掠。

    王彦听到汉江尚未结冰,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可这时陈邦彦却说道:“殿下,据《竹书纪年》载,周孝王七年,江汉冰,牛马冻死。可见汉江是结过冰的,甚至长江也是冻过的。若是雪继续下,天气继续冷,不排除汉江结冰的可能啊。”

    听了陈邦彦的话语,周围的将领和兵部官员都嗡嗡的低声议论起来。

    汉江结冰,那就表示清军可以跃过襄阳,直接南下,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王彦听他们议论,都没讲出什么头绪,于是开口问陈邦彦道:“兵部既然判断清军是声东击西,可有什么草案?说出来,我们群策群力,参详一下,或许能有好的御敌之策。”

    “殿下,若是汉水结冰,兵部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可行的办法,毕竟汉江之南,长江之北,要防御的地方实在太广,若是流寇,倒是可以实行四面围堵之策,分军几路将之包围歼灭,可这次对手确实清军骑兵,大军若是分散围堵,恐重演萨尔浒之战,若是合兵一处,又追不上,所以十分被动。”

    王彦点点头,骑兵是明军的软肋,陈邦彦说的是实情。

    “兵部判断,清军这次从新野南下后,若是汉水结冰,他们很有可能在襄阳附近留下一只足够的人马,监视郝摇旗,保证后路之后,便轻骑南下,直接杀入汉江之南。”陈邦彦顿了顿,拿着木杆指着杀盘,沉声说道:“兵部给湖广的建议,便是尽快将四野的百姓撤入城中,重点保襄阳、荆州、武昌三处,其次保各州府城,最后保小县。只要坚持天气回暖,冰雪消融,清兵不想被困在汉江之南,自然便回撤了。”

    这个方略实在太被动,简直就是让人揍,等清兵揍累了,让他自己走。

    王彦明白了方才他问有没有策略,陈邦彦为何不说了,这样的策略说了等于没说。

    “分守这么多地方,这个策略,恐怕除了几处大城,其他的县城都要失守,结果和江北一样吧。”王彦沉声说道。

    “大城由镇军驻守,小县就只能靠着小部分镇军和各县府兵,自己防守了。”陈邦彦叹道。

    王彦摇了摇头,把手一伸,陈邦彦会意,立时将木杆递了过来。

    “这个方略太被动,要是让清军劫掠成功,不仅会让清廷度过眼下的难关,而且还会打击孤王的威信,影响士气。”王彦接过后,一指沙盘,“汉江若是不可守,那我们就得想办法迫使清军不敢进入汉南劫掠,或者迫使清军提前撤回河南。”

    王彦将木杆顺着汉江划了一边,然后指着南阳盆地说道:“汉江如果结冰,那我们就主动攻击南阳,拿下新野、邓州,威胁清军退回河南的通道,若是清军识相,放弃劫掠退回河南也就罢了。”

    说到这,王彦冷哼一声,“若是清军不识相,还敢继续劫掠,一旦拿下南阳,孤便将入寇的清军尽数困在湖广,将他们全数歼灭。”

    南阳三山环抱,地势险要,是从洛阳开封南下湖广的必经之地,也就是三国时期的宛城一带,原是荆州的屏障,乃南北争锋,兵家必争之地,曹军便多次从此南下。

    “可是,襄阳兵力只有三万,而且还要守城,清军必然派重兵把守后路。若是让郝摇旗分兵,去少了容易被清军吃掉,去多了又恐怕清军改变策略谋取襄阳。”陈邦彦立时说道。

    王彦点点头,“让李过分兵驻守安庆,调安庆的忠勇镇去湖广,河南清兵还要防备潼关方向的金兵,未必敢全部南下,有忠勇镇过去,再加上在湖广训练的横冲马军,八旗降兵,威胁南阳应该没有问题。”

    王彦想了想,“除此之外,湖南的府兵要征调一部分到汉南守城,后勇镇要调到荆州,以防意外。还有兵部必须想办法,再调一批棉甲送到湖广。”

    “殿下,恐怕时间上来不急啊!”侯方域出来行礼道。

    他的身份已经暴露,没必要继续呆在天地会,现在被调入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