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人若不处罚,还会有更多人被害,金钱。乃至生命。
翠菊也咬着牙,说这孔老爷不是人。
当年她也是当丫鬟。但从没见过这样的人。
“齐大哥,凤川问一句。若是你不讨要银子了,我们想办法将这个孔老爷治罪怎么样?”
一提起这,她又开始唉声叹气。
“凤川姑娘,说来说去,我们不是又绕回去了?若是有办法将其治罪,我们自然不会选择要银子啊!”他颇为无奈,凤川懂得他的忧伤,说到底是不知如何对付这个孔老爷!
“有了!”凤川脑袋一转突然想起了什么?
既然他宫中亲戚庇护,那么自然要找宫中人才能收拾他。
曾经初月带她进过皇宫。
宫中之人多少认得一二。
若是将此事禀报给太后。令其责罚便可。
可……
凤川有一琢磨,天下之大,太后又怎会管百姓之事?
凤川再次被自己的糊涂所折服。
“告,告下去,一层层告下去,天下岂能容这种人横世?”
凤川手一甩,似乎胸有成竹。
于她来讲,任何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所有的事情并非一定按照预期的那样发生。
或许——有转机。
齐家业倒显得紧张,唐大人早已不许其伸张。
若说告。又要去哪里告?
——对了
凤川突然有了办法。
她口无遮拦,不顾其他,说出了想法。
唐大人不许报,可报给别人。
“唐大人不许报。我们何处说理?”
凤川看着他,二月初二,一个好日子。
皇上每年都会带众大臣去明庆寺。
明庆寺位于木子巷北。若去那里,必经过城东。若从皇宫出行,安全起见一定会选择安全之路。他们一定会路过这里。
“姑娘是说,让我去……”
他突然浑身一簇,瘫软坐下,嘴里念叨,“不敢,我可是不敢。”
拦帝王之路,岂不是砍头,斩首示众。
家中妻儿父母怎么办?
“弟弟不在了,我不能出事。”
凤川暗示,当日一定会有很多人保护皇上安危。
那些人中一定有御前侍卫,还有一些大人。
官不可众惑,清官一定存在。
他们自然会为你的弟弟洗刷冤屈。
可——
齐家业心里还是不安。
皇上出行,不问便知会有多少人围着。
岂能说靠近就靠近?
“你手中并无武器,自然不会被认为是刺客,若早早候着,等皇上轿子一过来,你便从官差那里冲出去,鸣冤,想皇上一定会问你是何人,圣上明理,自然会听你讲完这个故事。”
齐家业点头,眼神疑虑,凤川叮嘱其一定要提前到那里,否则错过,这案子或许糊里糊涂就结了。
二月初二,天气晴朗,早早便听外面吵嚷。
妇孺、农贩早早便出门看热闹。
凤川收拾一番,便出了门。
翠菊不让她帮忙,可她不甘心。
孔家欺人太甚,做工者本不易,若不能拿到报酬,他们岂不是白白辛苦。
今日是孔家,明儿便是王家,后儿说不准就是陈家,李家。
所有财禄丰厚之人都如此欺凌弱小,那让那些做工的人怎么生活?
“凤川,你的一片善心娘岂会不知,只是你担忧的事情并非你该考虑的,国家之大,即便是当今圣上,也有很多无法顾及之事,你今日冒着死得风险何必呢?”翠菊眼泪汪汪的,即便今日之事,皇上惩罚了那几个官子,可明日还是会有其他的官子袒护亲戚,到时候怎么办呢?
凤川拉着翠菊,倒有些责怪,“娘怕是多虑了,眼不见自然与我无关,可今日知道了这事情,我们一定要制止,能帮一个人也好啊,否则来日他人岂不要重蹈覆辙。”
于她讲,助人为乐,能够帮助他人。
于翠菊讲,女儿生死攸关。
任永裕明白翠菊的心思,寸步不离,他告诉自己,无论发生什么,他一定会好好地保护凤川。
长长的街巷,人群缓缓的攒动。
抬头,人头攒动;低头,小足轻挪。
漫漫人海之中,由衙役退让出一条宽阔的路。
两侧百姓纷纷观望,议论万岁爷何时出现。
凤川一阵好找,就是没有找到齐家业。
奇怪,他说好早早来的。
“会不会他在那头?”
任永裕拉着凤川去了另一侧,仍为见到齐家业的身影。
凤川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该不会在这个时候不敢前来了吧?
围观百姓越来越多。
他们大多是想借万岁爷的喜气。
圣上福泽深厚,这些百姓认为能看到龙颜。
凤川不住的撇嘴,能看到轿子已是不易。
算了算时间,大队人马也该到了。
这个齐家业还是没有出现,他大抵不会来了。
任永裕有些愤怒,“他不来正好,我们回去,这个案子不办了便是,一河之鱼,我们不怕腥了自己,他倒是摆起架子来。”(未完待续。。)
084 斗财主(二)
ps: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周有推荐,双更!若大家给了鼓励有可能三更!!!!
果不出所料,时辰将近,齐家业仍旧没到。
凤川心里憋不过这口气,孔老爷的行为令人发指。
不仅仅是杀人之事,他还欺负做工之人,这个吝啬鬼若是不收拾,将来更会坑害他人的。
这头她还在思索,那头百姓纷纷呼唤起来。
凤川跟着凝望,一群人马浩浩荡荡的冲这侧走来。
打头的是三个壮士。
他们骑着三色不同马匹,昂头挺胸。
一旁的两个妇人指着中间的枣红马上的男儿道:那个不是学士之子吗?人长得英俊,还一身武艺。
另一个妇人反倒得意起来,“那可不是,我不是吹,那个跟我家有着亲戚呢!”
“哟,你这是什么亲戚啊?我倒是没听说过。”
那女子捂着嘴巴,害怕其他人听到似得,说是远房亲戚。
她们在凤川耳旁唠叨了一阵子。
队伍浩荡,巷头、巷尾被人群贯穿。
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尾。
终于,看到了轿子。
领先的轿子耀眼金黄,四个太监握着一根纯金的棍子,上面刻了一条龙,它盘旋在棍上,棍子上撑着一个宝座,坐着那万千子民敬仰的人——皇帝。
微风拂过,凤川透过帘子的缝隙看到里面端坐的万岁爷,万岁爷手扶的地方是雕刻着金龙,金凤各一只。开满了牡丹。身后的靠背刻着二龙戏珠,腾云驾雾。一袭龙袍,甚是奢侈。顶上一华盖。华盖正中一颗夜明珠,周围四条龙围戏宝珠,龙身上各三只生肖兽。那皇帝四周垂下珠帘,翡翠,玛瑙,珍珠,玉石。好不奢侈。她一惊,刚刚看得出神竟忘记行礼,马上跪下磕头。好一会她方想起那件事情。
齐家宝的事情她还没办。
所有人皆叩贵于圣上。
任永裕用微小的动作提醒她,不可轻举妄动。
齐家业都不亲自来,为何要为他冒险。
孔老爷的所作所为若是不说,凤川心中不平。
突然她冲出人群,一旁的官差竟没来得及阻止。
“皇上,皇上……”
轿子走出一段,她不停地追喊。
其他百姓躁动开来,纷纷议论这个姑娘。
翠菊在家中不放心,赶来之时正看到这一幕。吓得差些背过气去。
突然队伍停下,靠后的一个轿子停下,里面人问外面发生何事?
太监自然回应有刁民拦路横行。
不知里面说了什么,小太监附耳听着。随即点头。
转眼走向了凤川,“这位姑娘你可知你现在这种行为要掉脑袋?”
“我自然知道,可民女有一要事禀报。”说过后她看了看小太监刚刚说话的那个轿子。指着问里面是什么人你。
小太监一巴掌打在她的手上,“大胆。太后的轿子你也敢指指点点?”
接着,小太监喊来侍卫。令他们将其拉走。
“太后娘娘,民女凤川请见太后娘娘!”
轿子帘掀起一角,外面的小侍女不时的点头。
她跑过来跟刚刚的那个小太监嘀咕两句。
侍卫将凤川拖了下去,队伍接着走了起来。
刚刚那个小太监跟着出来,他并未跟着队伍前行。
“姑娘,太后让奴婢问你为何挡住道路,若有冤屈可上告至官府,今儿是什么日子你可知道?若耽误了良辰,你可要掉脑袋的。”
凤川见这个小太监如此说,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小太监说了一遍。
翰林侍读学士?
小太监不觉奇怪,只是一个学士,并不算什么?
但作为宫里的人,自然懂得说话周全,不为自己树敌。
“此事无凭无据,我为何要信你!”
凤川信心十足,“公公放心,凤川既然说出这话,自然有证据,这齐家宝的尸体还在家中,他的家人上告无用,当地县官不敢得罪,这孔姓人家仗着朝中有人得意忘形,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
“凤川姑娘说话小心!”公公面无他色,瞪了她一眼。
另一头,队伍已经到了明庆寺。
明庆寺,始建于唐宣宗大中二年,初命名为灵忍院,后于北宋更名为明庆寺。
远眺,其高大威严。
近瞧,它便如一只雄鹰坐于群山之中。
它周围的群山,高矮不一,参差不齐。
紧挨着寺院的红墙,几颗菩提树仍旧苍劲挺拔。
巍峨的门楼庄严肃穆,门上“明庆寺”三个赤金大字赫然醒目。
进人寺内,今日游人寥寥,一派幽静、肃穆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