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邳陈氏,陈琮当了吴郡守,而陈也当了广陵太守,陈登则进入寿春供职。

    九品中正制李明不打算搞,他没必要向世家妥协。历史上曹操对世家凉薄,导致世家越来越不买他的帐,寒门又逐渐失去了成长的土壤,人才的储备出现问题,以至于曹丕才不得不抛出九品中正制来讨好世家。奈何世家还是不买账,于是有了司马家代魏之事。

    其实有些东西,没必要非要都按历史来搞,真要算如今历史也变得乱七八糟。比如王御吗,比如张默,比如肖遥,历史上都是无名之辈,甚至说不定已经挂掉,如今却都活跃在历史之中,又比如说他李明,历史上哪来这号人物?

    帝制是必然的,百姓还不习惯当家做主,非要搞民主最终只会让世家得了甜头。再说,这天下是他李某人辛苦打下来的,岂能轻易便宜了那些世家大族?!

    帝王之下便是首相,首相是内阁的领袖,说穿了相当于是总理,李明不要搞什么君主立宪制,只需要一个能够统筹整理的助手就好,什么礼司监之类的太监机构就算了,练之后,不少宫女的力气都不小,完全可以承担日常的杂务。

    下面按照职权,如同后世一样分成各部,各部下面是各州,各郡,各县。至于乡村之类的,没必要什么都按照现代的编制来,借鉴才对正道,照抄反而不伦不类。

    先秦的亭里制度很完善,最多在中原地区设置‘镇’这个行政单位,不过规格也不过是‘亭’级。镇和县最大的不同,就是县有城墙,镇没有城墙。

    对于李明这个提议,荀表和张昭等人在考虑过后,最终同意。

    三公九卿制度变成内阁+各部制度,内阁阁老兼任各部部长,最顶端不叫总理,而叫‘首辅’,另设三名‘次辅’,相当于汉代三公,而首辅这个位置相当于‘丞相’。

    各部也不是六部那么简单,按照李明的意思,分为: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工业部、民族事务部、公安部、安全部、民政部、司法部、监察部、财政部、水利部、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商务部、文化部、农业部、卫生部、审计部和大楚中央银行。

    责任更加细化,谁负责什么事情标注得清清楚楚,反正李明不希望,以后出现遇到问题,就让百姓去找‘相关’部门的坑爹情况。

    各地衙门当然也需要按照这个情况进行改制,甚至预定将那些占地比较辽阔的区域进行重新划分,比如福建郡,会进一步在会稽郡和南海郡的基础上扩大,然后提升为福州。

    李明花了三天三夜,才把他的构思,和群臣们商量清楚,可以说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和妥协,最终才制定出了这样的结果。

    “当然,主公要改革的话,我等并无异议,不过这需要有个先决条件!”郭嘉进言。

    “说到底,还是要我登基为皇,对吧?”李明没好气的说道。

    “主公英明!”见李明很清楚,郭嘉也不再废话。

第四卷为止楚汉疆域图

    没办法给出实际的图片,非常抱歉,不过我稍微对现有的情况进行汇总。

    首先是刘廷这边:益州扣除南中地区外,汉中郡、巴郡、广汉郡、广汉属国、蜀郡和蜀郡属国这几个郡在朝廷手里;雍州没有分离出来,所以依然属于司隶地区,整个关中,包括司州和凉州全境都在朝廷掌控范围;最近还收复并州,袁绍投降之后,魏郡、赵郡、常山郡和巨鹿郡四郡归朝廷所有。

    同时,曹操出兵西域,整个西域偌大的范围已经完全归朝廷所有。之后继续出兵,大宛和大月氏,还有乌孙国已经全部征服。同时以青海地区生活的羌族人也大部分听命于朝廷。曹操已经出兵到印度(身毒)地区,并且开始对这里进行劫掠,为朝廷补充劳动的奴隶。

    丝路已经畅通,不过横在罗马和汉朝中间,还有一个安息国,必须要过了这里才到罗马。其中安息帝国不断吃贸易差价,罗马(大秦)国和大汉其实多少都有点不满。第五卷会写到双方的争霸,不过只能是局部,更多涉及剧透就不说了。

    河套地区的南匈奴向大汉称臣,於夫罗单于希望借助大汉完善匈奴的政治制度,所以还算听话,但并不意味着匈奴会完全融入到大汉政治之中,本身有着很高的独立自主权。

    然后是李明这边:扬州全境,交州全境,荆州全境,徐州、兖州、青州、幽州和豫州全境已经全部收复。同时攻入南中地区,这里本来就是三不管地区,就算李明也管不了,只是把孟节推出来作为盟主,以蛮治蛮,维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并且逐渐完善汉化。

    袁熙投降,换言之冀州剩下的郡归李明所有,可以说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完全落入李明的手里。同时第五卷会对扶余国、高句丽和三韩进行攻击,最终完成对这些地方的汉化工作;当然倭国不必说,就如同文章所言,那个时代的倭人甚至连民族都算不上,大部分习惯还是按照先秦的习俗为主,没有文字、民族和国家的概念,所以具有汉化的可能性。

    不过本州岛、北海道岛和四国岛三地,会被作为主要的矿场区和修炼区进行保护性管制,遁甲门的郝浪已经前去布置聚灵阵,后期会有大量的灵药和灵兽供应。夷州会成为重要的矿场和殖民地,崖州也会成为优质铁矿来源。

    正是因为李明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土地,尤其是中原地区,所以称帝就变得名正言顺。不过冀州剩下几郡若是不打下来,到底存在隐患,所以会在公元204年到205年左右爆发一场大战……具体的就不剧透了。

第1章 楚皇帝李明

    李明身为大汉楚王,自然没有资格修改大汉的行政制度。关键是东汉不如西汉,王族的待遇被最大限度的削减,有时候当个侯爷说不定比当王爷还要逍遥自在。

    不过谁都知道,李明当楚王,不过是个过渡的意味,大家都坐等,看看他何时称帝。

    如今他们等到了这一天,第二年年底,也就是201年底就传来了消息,李明即将在明年,也就是壬午年(公元202年)登基称帝,重建大楚帝国。

    对于这个结果,李明治下的百姓,似乎已经早预料到,或者说他们已经等待了好久。一年前李明成为楚王,已经让他们稍微松了口气,如今得到这个消息,更是雀跃不已。

    “看来事情不能善了……”已经调回寿春的刘晔,却是后来才收到了消息,显然有人顾虑他皇族的身份,没有第一时间告知他。具体的过程,他也是一概不知,不过就算知道,他也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

    还记得李明对他说过的话,那就是李明会杀光所有汉室宗亲和皇室,只留下他这一支。当时记得李明还威胁他,若他不投靠的话,那么就让大汉皇室彻底断子绝孙。

    “怕他是真的会说到做到。”刘晔叹了口气,这一刻他的心情真的很复杂。

    李明要登基称帝,结果军方那边是最开心的。建制意味着法理性的正统化,同时也意味着有一批新的权贵,很有可能会在他们中间决定出来。

    所有武将,尤其是徐晃、王御和庞德三人为主,都渴望着一轮新的战争,借此封侯。顺带一提的是,昔日为了策应各地而组建的游击军,在201年中旬正式解散。

    按照肖遥的意思,将他调入征南军团。李通带着大部队调往南阳镇守,庞德前往襄阳驻守,并且已经做好从上庸发动进攻,并且攻入汉中的准备。

    吕布多次请战,也试探性攻击过几次虎牢关,却是被孙策打了回去。让人无法忽略的是,虎牢关上出现了可以同时射出五百多发弩矢的连弩,同时关卡后面更是安装了重型投石机,随时朝着关外进行投石攻击。

    吕布固然不害怕这些守城器械,不过他也没办法凭着一个人,就直接把虎牢关给打下来。尝试几次占不到便宜,说真的他还真有点不太爽快。

    李明要称帝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河北和关中地区。对于袁绍来说,李明称帝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没有打下关中,难免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意味。

    去年朝廷借助鲜卑轲比能部,以南匈奴作为主力,马腾部作为辅助,一举夺回了云中和雁门的大汉故土。同时南匈奴的地盘又扩大了不少,还得到不少的战利品,势力自然也更进一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南匈奴的势力越壮大,怕是会越发不把大汉放在眼里。

    这点袁绍都能看出来,朝廷岂能看不出来,不过这些和袁绍没什么关系。哪怕是面对李明即将称帝的事情,也是听过就算。如今他麾下不知不觉多了不少朝廷那边派过来的官员,同样他以前麾下的官员,有不少又去了关中,比如田丰和沮授两人。

    许攸被刘廷五马分尸了,主要是被查出,昔日王芬打算废立灵帝的背后,有他的手尾。当然这其实是袁阀的吩咐,不过这位显然被当做是儆猴的那只鸡。

    袁谭和袁熙的日子也不好过,李明逐渐控制了官员的任免权力,同时对军中也是不断的插手。首先是政委,然后是要求军侯分批前去寿春进行培训,择优提拔录用。期间安排一些军侯过来作为替补,配合监军做了不少的宣传。

    一来二往,如今已经是第三批前去寿春培训的军侯,在那边回来的军侯们,大多也成为了李明的死忠。可以说只要一两年,军中扣除袁阀的死忠外,其他的军官,甚至是士卒都有可能彻底脱离他们的控制。

    若他们尽忠职守,那么还好说,如果胆敢动什么歪脑筋,那么很有可能,就要玩完了。

    官员那边更不必说,每个郡每个县都来了一批名为‘暗卫’的存在,说是负责监督官员。之前官员犯下的罪责,可以不管,但他们入驻之后若还继续犯错,则加倍处罚。

    已经有两个倒霉鬼,被直接抓捕归案,别说家财全部充公,人也被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