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89年末,一封讨董檄文来到李明的手中,不仅仅是他,这份檄文已传遍天下。

    “哈?曹操在陈留起兵?这能有多少兵可以用?居然还敢号召天下讨董?”李明比较受到曹操看重,居然亲自派人送了一份檄文过来。

    十八路诸侯讨董,可以说是三国里面一个耳熟能闻的历史事件,关键还是三英战吕布这点。所以看见曹操送来的讨董檄文,李明便知道这个事件即将出发,他为此准备太久了!

    “曹腾在任时,也给老曹家攒下了不少的家产。不过知儿莫若父,曹嵩了解曹操的为人,只提供两千士卒的钱财。不过却是推荐给他陈留巨富卫弘,后者动用了八成的钱财,为他补齐五千士卒,并且提供钱粮。

    曹家虽然没有出钱,却有出人,曹操从弟曹仁,族弟曹洪,老本家夏侯和夏侯渊兄弟都有将才。更有山阳李氏李典、李进和游侠乐进前来投靠,同时南阳人娄圭也应邀成为其麾下军师。”贾诩缓缓说道,这些都是暗卫收集回来的消息。

    这两年暗卫已经扩张到大江南北,周泽的酒店也开到了大江南北。民间私下称他为‘食神’,只有他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食神,在他看来,李明就是食神在人世间的化身。只是这个食神的活化身,有点不务正业了些。

    经过暗卫的调查,曹操麾下所有人的资料,几乎也都放在桌面上,方便李明调看。

    只是贾诩不清楚,李明为什么那么看重曹操,不仅仅是他,袁绍、刘廷、曹操、孙坚和一个叫做刘备的,公孙瓒部将,也被吩咐要重点调查。袁绍和刘廷和孙坚他明白,曹操和刘备为何也这样,就想不明白。

    “五千……北军五校就两万多,加上西园八校和司隶地区的守军,以及董卓原本的西凉兵,后续吞并的并州军,少说也有二十多万,还不是黄巾贼那种乌合之众,难怪要发檄文!”李明闻言又打开檄文看了看,老曹很聪明,没有说他要讨伐,而是假借三公的密信。

    要知道三公之中就有袁隗,不管密信真假,只怕袁绍和袁术首先没办法坐视不理。袁绍和袁术若是出动,那么天下诸侯也就被带动了起来。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不要去?”戏志才在一旁开了口,他看出李明有所意动。

    “以志才的看法,我们到底要不要去?”李明看向戏志才。

    “去,必须要去!还要大张旗鼓的去!”戏志才笑吟吟的说道,“这次檄文用的是大义的名分,我们不去就会显得被动。甚至会落人口实,被说是董卓同党。呵呵,如今天下虽然还是大汉的天下,不过明眼人怕是都已经蠢蠢欲动了!”

    “只是南越余孽那边,我们走了他们却出来兴风作浪,又当如何?”李明有点担心,彭氏已经把整个扬州都搜了一边,已经确定南越的那些家伙已经离开。

    有明确的痕迹表明,南越国的人已经渡海去了琼州,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方不会突然杀回来!其实李明对琼州也挺感兴趣,只因为上面优质的铁矿石!

    “可留下肖遥和潘豹两人,配合彭虎守卫会稽郡。同时叮嘱沿海各县,要做好岸防!”徐晃回答道,就武将官职而言,徐晃当属武将第一人。

    肖遥和虞昕在今年年初有了第一个孩子,这几年镇守富春山有功,李明私下任其为虎烈将军,统五千士卒镇守丽水县,目的就是为了提防南越国的余孽,突然回归。

    潘豹积功,升为诸暨尉,代替肖遥看管富春山一带,麾下也有五千山越士卒。

    彭氏已经开始下山居住,甚至龙泉也成了他们新的定居地点,只可惜龙渊不知道何时已经荒废,仿佛灵气都被抽走了一般。

    不过到底被南越余孽盘踞多年,各种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据点。李明和彭虎(主要是和彭蝶)协商过,打算建立龙泉和浦城两县,给武夷山彭氏居住。同时也可以以这两个地方,作为护卫武夷山的卫星城。

    同时也开始规划南平和建阳两县,把东治到武夷山一带串联起来,每隔五百米设立一座烽火台,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预警。

    徐晃的建议,李明觉得也很合理,于是拍案而起,郑重宣布道:“全军做好准备,挑选三千精锐,随我出征!我离开后,张昭、张和贾诩你们三个,协助荀表看好后方!

    至于这次出征的将领,分别为黄忠,张默,典杰,徐晃和阎行,庞德、史涣、祖郎和太史慈留守!留守的将领,以庞德为主,时刻小心南越国余孽反扑!”

    “喏!”被点到名字的将领,自然是高兴应和,没有被点到名字的,难免有点沮丧,却也不好说些什么。

    “主公此次出征,要从会稽郡一路北上酸枣,路途遥远恐有变故,您身为一郡太守,不好随便离开啊!”张昭建议道。

    “志才不是说了吗?”李明指了指戏志才,“袁绍肯定要去,他这个渤海太守都要去,我这个会稽郡太守难道就不去了?到时候我不仅要去,还要把王御也给拉过去!”

    “主公有主意便好!”张昭闻言,却是稍微松了口气,若把王御带过去,那么韩猛显然也要跟过去,没有了吴郡那边的隐患,只是面对会稽郡内部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与此同时,渤海的袁绍,以及躲入南阳的袁术,此刻也看到了檄文。

    “你们说,这份檄文背后,是否真的有叔父的意思?”袁绍看向麾下一干谋臣,其中就有许攸、逢纪和郭图,至于田丰和沮授,如今还不在他的麾下。

    “不管有没有,我们和雒阳的消息已经断绝,曹操是最后出来的,檄文更以三公密令为借口,那么我们就算不去也得去,否则对主公的名声不好。”许攸出面说道。

    不管袁隗是否有这个想法,既然大家都看到檄文那么说,袁绍袁术却不出兵,这样就显得有点不孝。也会有人说两人怕了董卓,连董卓都怕,那么这样的人,如何值得投奔?

    曹操这一招的确是厉害,直接是逼得袁绍和袁术进退两难。

第11章 第一站吴县

    190年7月下旬,群雄士卒开始集结,战争物资准备就绪,陆续前往酸枣会盟。

    “这次北上,你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可不能打着打着,就忘乎所以的朝着敌阵冲过去!”荀采抱着小李玫,看着正在做最后准备的丈夫,不厌其烦的提醒道。

    “安心好了,照顾好孩子,等我回来!”李明抱起李冲亲了一口,随即来到荀采面前,把她和小李玫分别亲了一口,这才出门,翻身上了碎月的后背,随即朝着校场前进。

    “姐姐放心好了,我会保护好夫君!”彭蝶和三年前相比,已经出落得很标致。身体彻底成长起来,或许是身为越人的关系,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野性美。

    彭蝶今年也已经是十八岁的姑娘,本来已经做好了成为母亲的准备。只是如今李明即将北上,她也很想要去见识见识中原的繁华。潘豹已经负责镇守诸暨县,于是彭蝶也就暂时代替他统御山越部队,不得不说‘越人治越’的理念,的确能更好指挥这些越人士卒。

    五百强弓手,一千骑兵,一千长枪兵和五百亲卫军,这是主力阵容。另外还有一千辎重兵,四百工程兵,三百火头军和三百医疗兵。总共五千人的部队,已经在校场集结完毕。

    黄忠、张默、徐晃、典杰和阎行已经准备就绪,徐晃和阎行统御骑兵部队,典杰依然负责亲卫军的统领,黄忠和张默负责长枪兵。后勤那边,以张英和陈横为主,至于于糜,已经调往章安县,协助肖遥和构筑对南越余孽的防线。

    在李明麾下三年,陈横凭借着埋头苦练,实力迅速提升,已经是合格的副将。唯有于糜碍于天赋,进步速度并不快。在李明看来,于糜要成为一个将领,估计不太可能,副将也很勉强。一般来说以于糜的天赋,最多能担任裨将或者校尉一个级别的存在。

    经过他本人同意,调往章安县担任县尉,看情况进一步提升。于糜知道武学天赋已经到了极限,开始学习治军安民的知识,打算在文化方面填补武力方面的不足。

    由两人推荐,加入他麾下的张英,已经具备了独领一军的才能,不考虑数据化的因素,张英已经可以和肖遥打得旗鼓相当,所以李明打算重点培养一下,看看他的极限在哪里。

    “出征!”李明举枪振臂一呼。

    “遵命!”士卒们纷纷回应,到底是闲置了三年,每次都是不断的模拟演习,已经让他们迫不及待去进行实战,来检验自己的成绩。

    如今这批士卒,已经有两成左右被替换,年纪超过三十五岁的士卒,拿了一笔退伍费后,前往贼曹那边报道。这笔钱足够他们家人适应新工作,然后逐渐稳定下来。

    也有人选择下乡务农,或者成为猎户,李明并不阻拦,权当藏兵于民。剩下的士卒,年纪几乎都不超过三十五岁,正是身强体壮之年,至于军官,屯将以后可以顺延到四十岁退伍,军侯和军司马则提升到五十岁自然退伍。

    期间,也有不少人把他们成年的孩子,送到军中的。不过李明并不打算玩世袭,又不是明朝的卫所,也不希望卫所制度出现在他的手里,哪怕初期具备一定积极意义。

    于是只是招募到足够的名额后,采用竞争的手段,确定最后的录取名额。条件不达标的,就乖乖给达标者让路。所有新兵,都要从新兵做起,最多只是新兵营屯将。

    “黄叙,第一次随军行动,有没有很紧张?”大军出征,李明还是找到了黄叙。

    黄叙去年在会稽书院毕业,之后拒绝了李明推举他进入官场的提议,毅然加入军中,成为一名军队文官,如今跟在白辛和戏志才身边学习参谋,也负责军中粮草调配工作。

    “第一次参加施展,我的确有点紧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