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两人所做的调查跟供词,自然是不会给李弘看的,而是呈给了李治与武媚两人,两人随意的翻阅了下那厚厚的折子,便不由自主的笑了。

    上面确实记载了一些泉州船坞的事情,但关于银两的出入问题,两人却是丝毫没有看懂,李淳风跟那十几个学子做的帐,一头雾水的他们两人,迫不得已只好把账本誊抄了一份带了回来。

    “你这上面誊抄的账目,想要说明什么?”李治含笑合上折子问道。

    而武媚早就停止了翻阅,这些东西,给崇文馆随便一个学子,都能够看的明明白白,但对于薛元超跟高智周来说,却就显得诡异跟神秘了。

    “臣请求陛下,命户部查此账簿,而非太子殿下命人查。”裴炎向前一步说道。

    “那你是信不过户部了?信不过户部指定的人了?”李治饶有兴趣的问道。

    “回陛下,不瞒您说,太子殿下执掌六部以来,户部、礼部都乃是殿下亲自提拔之人,臣怕他们……。”

    “敬晖之前,是太子李弘任职户部尚书一职,那么你觉得谁合适查账?”李治皱了皱眉头,不满的看了一眼武媚。

    他心里自然是也很清楚,裴炎乃是武媚这些年来用的较为顺手的人,但今日如此咄咄逼人,是不是她应该说两句呢?

    但武媚显然就没把他的目光当回事儿,依然是微微闭目养神,关于裴炎的话,一点儿反应没有。

    看武媚没有反应,李治于是只好望向当事人李弘,只见某人跟他母后似的,也是坐在椅子上微微闭目养神,对于裴炎对他的弹劾跟强势,一点儿都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裴炎显然是也早有准备,听到李治如此问他,看了一眼并未理会他,正在闭目养神的皇后跟太子,冷声说道:“吏部侍郎欧阳通可担任查账一事儿。”

    “为何是他呢?如果是他,那么太子又如何信的过,万一是你跟他联合窜通呢?”狄仁杰突然间反戈说道。

    “狄大人勿忧,我也只是听说过此人,甚至连此人家住哪里,如今多大都不清楚,又怎么会与他窜通?何况此事儿事关太子殿下声望,我只是秉公办事儿,如果太子殿下并未私自贪墨银两自然是最好不过。”

    “不用查了,那些账目没有问题,一千三百万白银,每一文钱都有来龙去脉,都能够对的上帐。而所有的账簿中,最为让人怀疑的便是昂贵的船壳跟船体各个骨架的价格,特别是龙骨的价格,甚至都可以打造一艘五牙战舰,而这,也是为何太子殿下命李淳风造的船昂贵的原因。如果薛御史跟高御史呈给陛下与皇后的账簿是真实的,那么就不存在太子殿下私自贪墨的事情。”吏部侍郎欧阳通从群臣身后挤了出来,挺直了腰杆简洁的说道。

    “那为何此船的龙骨还有船壳,要比五牙战舰贵上那么多?这又该如何解释?难道就不会虚报价钱……。”

    “那是因为太子殿下所造的巨船前所未有,非但能够远洋航行,还能够抗击台风等海上恶劣天气,其船身的坚固程度,以及龙骨、庞龙骨、肋骨、船首柱、船尾柱等,都是采用了我大唐甚至以前从未有过的结构,而这样的结构则是需要大量的实践,而实践则是最为花钱的地方,加上其材料都是选用了上乘的材料,所以其造价高昂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可能,什么样的材料能够如此之贵?”裴炎看向欧阳通,三十来岁不到四十岁,但此人条理分明、站在朝堂之上不卑不吭,对答如流,把所有的疑惑一下子便系统的给解释开了。

    “这是完完全全可能的,因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商贾初次从商一样,他需要在最初的阶段投入大量的金钱,而后才可以在未来的时间内收回自己的成本。如同财大气粗的商贾,如同长安城豪奢的花坊、酒楼等,他们最初投入的成本与他们所建的豪奢花坊、酒楼是成正比的,十两银子投入的酒楼,与一百两、一千两银子投入出来的酒楼,都是酒楼,但是其差别,想来裴大人应该明白吧?”欧阳通说道这里时,不由得引起了群臣,包括李治在内的人发出了轻笑声,而裴炎则是脸涨的通红。

    欧阳通的比喻虽然不是很贴切,但其道理倒是浅显易懂。群臣包括李治,都一下子听明白了为何李弘所建造的船只会如此昂贵的原因。

    “所以说,太子殿下所建造的船,就像是投了一万两、十万两银子建造的船只,而五艘船的船只能够给予的回报利益,如果不出所料,在五年之内就能够十倍拿回!”欧阳通在群臣的笑声消失后,最后总结说道。

    “我不信,这是不可能的,我完全不相信会有一艘船的价格能够达到一百多万两!”裴炎看向薛元超跟高智周,两人当初对自己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拿到这些账簿,只有找个能够看懂此账簿的人,就能够证明太子殿下贪污银两的罪名。

    甚至两人还信誓旦旦的保证,哪怕是崇文馆的学子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够把这些账目查清楚,都能够查清楚太子殿下在泉州的猫腻。

    “您信也好,不信也罢,但这就是事实,事实就是,太子殿下建造出这能用的五艘船后,泉州的渔民则是快把李淳风当救命恩人一样供起来了。”欧阳通再次回答裴炎的话道。

    “这是为何?”听故事听上瘾的李治,脱口而出的问道。

    “回陛下,因为每到渔民下海捕捞之际,我大唐的渔民不敢前往深海,只敢在临近的海域捕鱼,往远处去了,经常会碰到倭国人、或者其他番邦的船只打劫,但自从我大唐第一艘巨舰下海后,倭国人便龟缩了起来。”

    “这些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李治不由自主的抓紧了椅子扶手问道,就连旁边的武媚,也是凤目流转,专注的看着那个欧阳通。

    “臣三个月前还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从泉州禀奏的奏章上看到的。”欧阳通不顾裴炎涨红的脸庞,朗声说道。

511 朝堂(下)

    李弘依然是学着武媚微闭双目,但刚才欧阳通的一番解析,却是一字不落的被他听进了耳朵里。

    欧阳通的辨析,到底是敬晖所受,还是欧阳通所悟?可别忘了,前几日便是敬晖提名,希望欧阳通顶替他敬晖,担任户部尚书,当初就说了此人对于算术等极为精通,但不曾想到,此人的辨析能力也如此强悍,三言两语便把裴炎辩驳的毫无反击之力。

    虽然他的辩驳依然有着很大的漏洞,但其自信的语气以及让人信服的正直外表,确实给他加分了不少,让人觉得他仿佛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都是真理一样。

    “胡说八道,中书省何时曾收过这样的奏章?”裴炎怒目而视,这个欧阳通在中书省担任中书舍人时,表现并不是很出色,怎么今日却变得能言善辩、高昂激情了。

    “是不是中书省的奏章,一查便知,裴大人解释又有何用?薛大人以及高大人,两位大人私自暗查太子所建船坞,并没有禀告于我,不知是我这个御史大夫做了何事儿,要让二位绕过我李峤跟大理寺卿狄大人,而向中书省表奏呢?”李峤施施然的走了出来,缓缓从袖袋里掏出了一道奏折。

    “陛下、皇后,刚才薛元超、高智周弹劾太子殿下贪污银两,臣以为完全是胡说八道,太子殿下手里掌管着六部,无论是挪用哪一部的银两,都是无可厚非、在权利范围之内。何况太子殿下以十岁之龄担任户部尚书,要是贪墨的话,又岂会在乎这区区一千万两?想来各位大人以及同僚都知晓,太子殿下在任职户部尚书时,就已经手握太乙城这个巨大的聚宝盆,太乙城的财富有多少,我们如今身处的巍峨皇宫,太子殿下自己掏了多少银两?想来各位心里都是一清二楚吧?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臣虽然不是很明白为何裴大人要以贪墨之罪名,弹劾太子殿下,但臣这里倒是有一道奏章,巧合的是,也同样是一份账簿,不过这本账簿,却是从工部流出来的,而里面清清楚楚的记载了,工部三千万两白银的去向,其中有一百万两,房大人,您是不是应该给个说法儿?”李峤恭恭敬敬的把手里的奏章递给了连铁,而后呈给了李治。

    这一份奏章里的账目,虽然是以传统意义的记账形式记载,但里面却依然是有一些极为清楚、极为崇文馆式的记账方式。

    账簿里面,清清楚楚记载了三千万两白银,如何从三千万变成两千五百万,而被李弘挪用的五百万两又因为分成了两次拨款,一次三百万两,一次两百万两。

    但最后整个总和加起来时,账面上却少了一百万两,而这一百万两,就是工部如今的亏空之数。

    李治铁青着脸色,连他都能看明白的账目,自然是不需要皇后过目,直接扔给了站在殿中的房先忠:“自己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何三千万两便成了两千九百万两,那一百万哪里去了!给朕从实招来!”

    而就在这时,李弘与武媚几乎是同一时间睁开了眼睛,两人的目光并不是望向房先忠,而是同时望向了儒雅潇洒的李峤。

    御史大夫李峤!

    无论是李弘还是武媚,都没有想到,李峤竟然成了今日朝堂之上的关键点儿,本来李弘还以为会是一个御史等,没想到,竟然是御史大夫李峤。

    武媚惊讶的是,李弘不可能跟李峤很熟,虽然李弘很看中御史台的职责,甚至在李峤任御史大夫后,一直支持着御史台的风言奏是、监察百官礼仪等职责,但武媚知道,李弘跟李峤不是一路人,李峤入不了李弘的法眼,也看不上李峤这种高风亮节之人!

    但这一道奏章,看似压向了房先忠,显然,这是直指弹劾太子殿下贪墨银两的中书令裴炎!

    房先忠额头上的汗哗的一下流了下来,在众臣的眼中看来,显然房先忠没想到自己贪墨事发,所以惊吓出了一身冷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