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不用,他在太子的崇文馆自然会有其它先生给他其它的学业,而且因为他是太子,先生只为他一个受学,恐怕啊……比我们还难呢。”义阳反驳着自己的弟弟说道。

    要不说女孩儿早熟呢,这么小年纪都懂的推理了,竟然能知道太子受学受得罪会比他们多。

    “老五,你自己玩儿吧,但别玩的太久了,不要让母妃担心你,我们去采花了,然后就要回去学写字了。”高安站起来走到李弘跟前,还是没忍住的掐了下李弘的小胖脸。

    李弘任由她轻掐了一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心里头还是感到了一阵温暖,最起码高安的举动,证明他们并不是把他当作敌人。

    目光望着鱼贯而起的五人,看着他们踏着青石板缓缓走过,脑袋一动,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不用纸就可以练字的法子,眼里一亮脱口道:“等一下。”

    义阳等人被下了一跳,回过头来冲他做了个鬼脸,然后不耐烦的挥手示意让他赶紧回去。

    “我有一个可以让你们不用纸就能够练字的法子。”李弘仰着脖子说道。

    “才不信呢,你才多大啊,就想骗我们几个人。”李素节不过也就六岁,有点儿看不起九转十世的人说道。

    李弘撇撇嘴,下意识的动作又是把手咬到了嘴里,看着手指上的脏土被自己咬干净了,然后抽出来在衣襟上胡乱擦了下说道:“好啊,你不信那我就不告诉你了,我告诉他们几个人知晓,明天你去受学就等着受罚吧。”

    义阳看着两岁多的小不点儿,半信半疑的走过来,疑惑的问道:“你真有办法让我们不在纸上学会练字吗?不骗人?如果你有办法,我就给你好吃的。”

    李弘重重的点点头,然后示意花孟去找一块儿薄点儿的小块青石板过来,接着在五人怀疑的眼神下,又指使宫女去端来一碗清水跟拿来一支毛笔。

    吩咐完后,李弘小手一拍仰着脖子咯咯说道:“等着吧,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拉着几个人重新在亭子里坐下,李弘与他们套近乎确实有他的想法,那就是自从妹妹去世后,李弘从心底里发誓,绝不能让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再次发生在皇宫里,在自己兄妹之间重演。

    因此,他现在必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维持好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在将来,让他们知道,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可以保护他们不受伤害,让他们相信自己对他们的真诚,完完全全是因为血浓于水的亲情。

    花孟与宫女同时回到了亭子里,李弘示意花孟把手里的几块青石板放在自己面前,然后让宫女把一碗水跟毛笔放在一侧。

    李孝、义阳、高安还有李上金与李素节不解的看着李弘的举动,他们不觉得这样就能写出字来。

    “这可是免费教给你们的,下次就要收费了。看好了啊。”李弘扭身从宫女的袖子里掏出一块宫女用的手帕,俯下身子胡乱的把青石板上,已经被花孟擦干净,不存在的尘土擦了一遍。

    拿起旁边的毛笔在那一碗的清水里蘸了下,脸上露出了特有的坏笑,然后一笔一画的在青石板上乱画起来,胡乱的画了几笔后便把毛笔一放:“明白了吗?咯咯……不用谢我的,不过就是比你们聪明一点儿。”

    义阳还在思索,李素节跟李孝还有李上金以及高安已经面露惊喜了:“真的,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等学会了,然后再在先生给的纸上写下来了,而且不用怕写的很难看了。”

    李孝第一个拿起一块石板,然后拿起李弘刚刚放下的毛笔,重新在清水碗里蘸了一下水,生疏的对着青石板总是有些别扭,在众目睽睽下,难看的笑了下,便开始在上面写下他的名字。

    刚写完李孝两字,李弘就开口说道:“怎么样,不错吧,你可以等水印没了后然后继续练下去,咯咯……不用谢我的,就是比你们聪明一点儿罢了。”

    李弘说完后,不等义阳反应过来,急忙展开小腿往亭子外面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呼小叫的嘲弄亭子里的几人。

    从那之后,李弘隔三差五的便跑过去找他们玩儿,几人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也越发的融洽,李孝与李上金对他在态度上也放开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么拘束了,也能够有说有笑的甚至偶尔也能容忍李弘作弄他们而不感到紧张了。

    义阳永远都是一副小大姐的样子,李弘好几次都被义阳揪着耳朵送到了武媚的宫殿附近,再往前,义阳就不敢明目张胆的揪着李弘的耳朵了。

    李弘心里明镜一样,对这样的事情自然是知道的比谁都清楚,他们不再抵触自己了,但他们对母妃还是有着一种莫名的害怕。

    时间就在李弘没心没肺中度过,而让李弘心里大感惊讶的一件事情是,跟随太宗皇帝的一批老臣竟然还有在世的,虽然都已经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

    但这是他第一次听到那些还依然在世的功臣名字,这些人的历经对他来说,可都是传奇人物啊。

    就像他父皇与母妃一样,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都是传奇人物。虽然他父母颇受争议,但不影响他们是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就像现在依然还存世的鄂国公尉迟敬德、鲁国公程知节(程咬金)、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绩(徐世绩)等依然存在。

    而他为何会知晓这些人的存在,是因为此时为右屯卫大将军的程知节被李治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去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而这些,也让李弘兴起了偷偷出宫去看望这些传奇的想法。

5 制冰

    春去冬来、寒消暑至,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在指尖溜走。不曾沾染尘埃,却染指记忆的烙印与岁月的痕迹,在时间的长河里翻转、腾挪,朵朵浪花就像众生随风起、逐波流,最终都会淹没在历史的河流之中。

    春耕大典是大唐历年不变的一项农业大事,皇帝与皇后依然需要如先帝一般亲自耕种。此时的大唐关中农作物主要有粟米与小麦,这几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整个关中地区的粮食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字给自足。

    再加上前朝隋运河的便捷运输能力,大量从江南通过水路运抵洛阳的粮食,都被储藏在了洛阳三大粮仓中,水路的经济繁荣也让洛阳变得繁华无比,其地位甚至隐隐有赶超长安的趋势。

    俗话说,家有余粮、万事不慌,这也让李治在征讨西突厥沙钵罗有了足够的底气跟自信。现在大唐国力强盛,虽然还未达到顶峰,但足以在周边形成威慑力,让各国望闻声寒,闻风胆怯。

    就像上一世的美帝,在攻打某一个国家时,它所要做的战略动员以及动用的国家战略储备对它自身来讲,完全就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情,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发动一场战争,而不用倾举国之力来为一场战争买账。

    现在的大唐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如上一世美帝一般存在的庞然大物,它所要发动一场战争,在任何战略储备上它都有足够的能力跟实力。

    用先帝旧臣即体现了大唐对这一场战争的自信,同时也体现出了大唐对这一战的重视,久经沙场的老将,而且还熟悉西突厥的各方地形,加上还有名将苏定方在旁辅佐,足以说明李治对这一战的重视了。

    如果说征讨西突厥是外患的话,那么内忧也不是不存在,皇宫后宫里的风起云涌,暗云流动,尔虞我诈丝毫不亚于外患,甚至是比外患还要惊险万分。

    不过就在这两股洪流之中,一朵奇葩却让尔虞我诈、气氛诡异的后宫多了一股小清新的气息。这股奇葩的小清新,甚至在后宫乌云密布的上空,缓缓的撕开了一道裂缝,露出了久违的蓝天白云。

    春耕大典后,年满三岁的五皇子也开始了朝九晚五的受学生活,在皇兄、皇姐的陪同下,六个皇家子嗣开始一同接受受学。

    而在为他们受学的几个先生里,让李弘最为感兴趣的就是上官仪,感兴趣倒不是因为上官仪怎么样,而是上官仪那个还未出生的孙女:上官婉儿!

    但就是如此,李弘对上官仪感兴趣没两个月后,就开始旷课、逃课、装病等等招数无所不用其极。

    由于武媚刚刚生下李贤,并被李治在出生这一年与李弘一同封王,李弘被李治封为代王,而还在喝奶的李贤则被封为潞王。坐月子中的武媚也无法完全把心思放在长子李弘身上。

    天气异常酷热,太阳刚刚从地平面升起不久,整个大地仿佛就像是被架在了蒸笼上,皇宫里的树木无精打采的耷拉着叶子,像是对这样酷热难耐的天气表达不满。

    一个小人影从弘文馆的后门再次偷偷的溜了出来,李素节瞪着小眼睛,望着那个背影发愣,这家伙又敢溜走?昨日不是刚被他母妃惩罚过吗?他怎么还敢溜走!

    李弘早已经厌倦了上官仪、郭瑜等人的受学,这些古文对他来讲已经学了好几世了,早已经是不耐烦的不能再不耐烦了。而且还把孔颖达修的《五经正义》当成了必修学业,这让他更是难以忍受,因为他压根就对这些不感兴趣,受学也是除了睡觉还是睡觉。

    昨日刚刚被母妃惩罚过后,他自己也知道,今日恐怕不做点儿什么事情讨好下母妃,恐怕还得挨罚,不过还好,他已经有了万全之策。

    从门下省经过后,转弯来到一个僻静的角落,看看四下无人,此时正是朝臣上朝的时候,自然这皇宫前面就显得寂静一些。

    宫女小雪与太监芒种显然已经等候多时,看见代王跑过来,急忙招招手。

    “都准备好了吗?”代王李弘拿起小雪手里两个柔软的布垫子捏了捏厚度,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准备好了,惊蛰他们已经在等着朝臣下朝了,等一下朝您就可以进去了。”太监芒种打开手里的包裹给李弘看。

    李弘拿起一块白色透明的东西闻了闻,没啥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