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女-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懿德微笑,将头靠在他肩头,这样不用对视,心便不虚,“以前我以为你是个穷小子呢,还是商人,那时都没嫌弃你,没道理现在嫌弃。”

    人啊,总喜欢看年少时的情分,年少的情分,仿佛天生就有种魔力,让人情不自禁的去相信它。

    这个答案,明德帝其实并不满意。

    不过很快,懿德说了他爱听的话,“更何况,你可不是一无所有,你坐拥天下,是九五之尊,我只怕我人老珠黄,你会嫌弃我。”

    人都会有虚荣心,不同的是,层次不同,虚荣心的大小不同而已,像明德帝这样的,可以用欲壑难填来形容他那颗虚荣心,是无穷尽的。

    懿德话毕,他大笑起来,喂了懿德一口西瓜,“嫌弃谁,也不会嫌弃你。”

    “子一,答应我,不要太辛苦,什么事让臣子去做,你养他们,不是让他们无所事事的,你是帝王,不用那么辛苦。”她依偎在明德帝怀里,言语里,是怯怯的,仿佛随时会失去明德帝般,恐惧极了。

    明德帝拍拍她的肩,“放心,朕是天子,朕不会有事。”

    “那你为什么要说那些傻话,我听了心里很不安。”她的眼泪,已经划过脸颊,落在明德帝的龙袍上。

    明德帝低头,心疼的搂紧她,“没事,你放心。”

    “你让我怎么放心,弼儿还被景王关着,听说永王和太子……又……子一,我害怕。”她缩成了一团,仿佛真的怕极了,身体都在发抖。

    “没事,朕还有雄兵猛将,卫廷司已经在伐蜀了,那些乱臣贼子很快就会被剿灭,放心,朕一定会救出弼儿。”

    懿德坐直,泪眼婆娑的看着他,“子一,不如我亲自去救弼儿吧,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我不放心。”

    明德帝猛的一震,‘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这几个字像是有魔力般,在他心间萦绕,又回想起朝臣的话,人心隔肚皮。

    安抚了懿德,他直奔泰和殿,找来朝臣,还不是秋樘始等与卫廷司关系好的。

    其中便包括慧王和晋王,两王都未就藩,一直留在京城,故此将封地一交,便脱了杀身之祸,依然是明德帝还算信得过,有事会找来商议一番的宗亲。

    将心中的担忧真假参半的说了出来,慧王与晋王对视一眼,立刻并明白明德帝担心什么了,无非就是担心卫廷司会反,或是会被收买。

    换言之,明德帝不信任卫廷司了,但也不可能信任别人。

    所以,他要用手段牵制住卫廷司,将他死死的牵在手里。

    “皇上,不如联姻,如何?”慧王已在心中盘算适龄的女儿、孙女,将来削藩后,世家和藩王的势力将大大削弱,卫廷司是兵马大元帅,掌管天下兵马,战事平息后,地位会相当超然,若能与兵马大元帅联姻,那可比十个藩王强多了。

    晋王也赞同慧王的提议,同样也在打卫廷司的主意,他有自知自明,正妻肯定不会从晋王府出了,随便送个庶女去做妾,也是可以的,“臣弟觉得皇叔言之有理,联姻最合适。”

    “可有合适的人选?”这个正妻,一定要好掌控,好拿捏,很自然的,他将赵淑排除了。

    晋王试探性的道:“不如十九弟家的阿君?年纪刚好,又得太后宠爱,下嫁卫廷司,显诚意。”

    “不可,皇上,万万不可,永王府仅有一女,连世子也无,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将来永王百年后,将无人能牵制得住赵淑,她不是一般的女子。”慧王觉得承认赵淑有能耐心里很难受,但此时不能不承认。

    明德帝就等有人站出来反对,赵淑此人,聪明机灵,但同时蛮横不讲理,见不得自己人吃一点儿亏,同时心狠手辣,不好控制,这种人只能交好,或者毁掉,不能掌控。

    “皇叔的顾虑也是朕的顾虑,母后一直未给十九弟选妃,无非便是怕选错,朕看着也着急,许多次都想给十九弟过继个嗣子,但不是亲生的终究不是亲生的,做为兄长,朕还是希望他能有自己的亲儿子继承王位。”

    明德帝说得语重心长,做足了好哥哥派头。

    “皇上仁心。”几人道。

    “既然阿君不行,那么宫里的公主,皇上您看呢?”还是晋王再说。

    明德帝摇头,“祖制有规,驸马不得有实权,卫廷司是个人才,朕不忍埋没,还是从宗室里或者大族中挑一品行端正的闺秀赐他做正妻为好。”

    话出口,慧王和晋王便明白了明德帝的企图,无非是想卖某一家族个人情,以前卫廷司人人嫌弃,但现在不同了,卫廷司是兵马大元帅,掌管兵马,就是掌管生死簿,纵观未来三十年内,不可能再出第二个卫廷司,因为未来不会再有那么多藩王需要去削。

    所以,只要卫廷司够聪明,一定会超然的活下去,很显然,他绝顶聪明。

    “卫廷司出身书香世家,须得配一门当户对的女子,臣恰好知晓一女,性情极好。”慧王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何妨

    像卫廷司这样的,受皇帝重用,又出身一流世家,还是长房长子,自然不能只娶一人。

    听了慧王的话,明德帝心思电转,极为感兴趣的问:“不知是哪家的闺秀。”

    “此女便是关恒关大人的长孙女,名唤玉荣,此女颇具家风,是个嫉恶如仇,敢说真话的巾帼,配卫元帅是极好。”慧王将关玉荣夸上了天,仿佛是夸自己闺女般。

    晋王在心中冷笑,什么嫉恶如仇,什么女巾帼,不过是没脑子,又好多管闲事,容易被人利用罢了。

    不过,卫廷司若娶了这么个妻子,那就乐子大了,他很期待将来卫家的鸡飞狗跳。

    “关恒的长孙女尚未定亲?”明德帝倒是听说过关玉荣,与赵淑颇为不对付,人也好掌控。

    对这个人选,他是极其满意的。

    “未曾听说过,不过能高嫁入卫家也是她几世修来的福分,更何况卫元帅深受皇上器重,关家哪里会拒绝这门婚事?”

    慧王一点不担心关恒与拒绝,关家哪里比得过卫家,能嫁入卫家做长子长孙媳,已是高攀,偷着乐还来不及呢。

    “既如此,皇叔便去保个媒,朕待会便下旨赐婚。”他压根便没提一句卫才韬夫妇,在他心里,卫廷司是他养大的,和卫家有什么关系?这婚姻大事,自然是他全权做主。

    当然,也忘记了卫廷司家中还有个祖父不问世事。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能牵制住卫廷司才是最重要的,慧王举荐的人成功拿下正妻的头衔,晋王自然也不能太落后于人,他斟酌了一番,道:“臣听闻谢家有一庶女,长得颇有姿色,听说母亲犯了错,被关在乡下庄子,卫家与谢家不相上下,不如皇上您为谢大人了却了这一桩烦心事?”

    “哦,何人?”明德帝自然想让新党的人守在卫廷司身边,关恒可是旧党的人,虽然没有杨仲等人影响大,却实实在在不是新党人,不过好在关家比不上卫家许多。

    若再给卫廷司纳两房高门贵妾,死死将正妻压制住,便妙了。

    “谢家大爷的爱女,以前常跟琉璃来臣弟府上做客,臣弟听琉璃说,名唤锦瑟,人如其名,长得极为端正,打小跟在嫡母身边长大,是知书达理的女子。”

    明德帝沉凝片刻,谢家女,庶出,母亲犯过错,再合适不过了,“既是与琉璃交好,还跟在嫡母身边长大,那好,便抬她做个贵妾。”

    “皇上,俗话说,好事要成双,不如再从宗室中挑一名出身一般的女子嫁到卫家去,也显得皇上您对卫元帅更重视。”慧王想着,正妻抢不到,贵妾一定要抢到个名额。

    明德帝点头,“皇叔可有人选?”

    “老臣一时半会也不知让何人去,容老臣想想。”总不能一下子将自己庶出的女儿孙女拿出来说,晋王还在这里呢。

    恰好晋王也是打着同样的主意,“臣弟也须得去找王妃问一问,宗室子女不少,总不能委屈了咱们自己人,还得询问可否愿意。”

    “好,此事便交与你们二人去办,不过要快,切莫耽搁。”

    “是。”两人都知道,事态紧急,一定要速战速决,当即告辞出了泰和殿。

    两王出宫后,分道扬镳,慧王回到府上,找来王妃合计,看送谁去合适,堂堂皇叔,自然庶女一大把,没有数十,也有七八个,适龄的都有三四个。

    虽然是庶女,但毕竟是做妾,还得看谁愿意,谁好拿捏,慧王妃一合计,便将消息漏了出去,府上庶女们听了这个消息,立刻便皱眉,和姨娘商量起来,她们是王府的女儿,虽没被封郡主,更没有封地,但别人给面子,还是会称呼一声郡主,以示对王府的敬意。

    加之,母亲是妾,自然不希望女儿也做妾,身为王府的女儿大可找个一般的人家去做掌家娘子,没必要去大家族以色色他人,但慧王打定主意一定要将一个庶女嫁到卫家去,大家一时之间竟然不敢表态。

    因为郝家近年来不景气,又没出什么人才,正处在家道中落的阶段,琉璃郡主将婚事一拖再拖,意思已经很明显,就是不肯嫁过去,虽然宫中有皇后和郝贵妃,但郝家与皇后已经决裂,郝妃没有一男半女,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失宠了。

    琉璃聪明,自然明白这其中道理。

    卫廷司要纳贵妾的事她听说了,想方设法打听到正室是关玉荣,瞬间,她一计上心头,关玉荣算个什么东西,愚蠢又冲动,若能嫁去卫家,凭她与卫云舒的关系,还斗不过一个关玉荣?加上谢锦瑟在谢家根本就没地位不受宠,她若嫁入卫家,在卫家谁还能越得过她去?

    也不知她脑子是怎么想的,决定后,一跪跪到了慧王跟前,很聪明的将利弊一说,慧王觉得自己嫁个嫡女过去,身份和才智上稳压另外两家的闺秀,卫廷司还不对琉璃死心塌地?

    只要卫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