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9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有句话臣犹豫许久,还是忍不住要说。”

    李世民给长孙无忌续了点茶水,然后调整了下坐姿,“直说无妨。”

    “异姓不得封王,这是贞观之初就定下的国策。而如今,李超等八人封王,尤其李超还封了国王,这有过太过了。有功当赏,但不是这种赏法。就比如苏定方,入唐不过五年,却已经封王,这让其它文臣武将们怎么想,要说来,比他功劳大的人多了去。苏定方封王了,其它人岂会不心怀不平?”

    “还有李超,陛下直接加封他为越王,还给他琉求岛建国,陛下想过这后患吗?”

    李世民沉吟道,“朕信任文远。”

    “而且,琉求岛,本就非中原之故土,李超自己去夺取,朕之前甚至还拿琉求卖了李超一大笔钱。那地已经是李超的家族封地了,现在把他变成他的封国,也没什么变化。”

    “陛下,这怎么能是没什么变化呢。”长孙无忌急道,“封国和领地怎么可能一样,那是封国啊。李超开国之后,那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啊。陛下再想想,灞上李家富豪无比,有钱有声望,如果再有了这样一块独立的王国,陛下难道就没想过,几十年之后,也许这越国会尾大不掉?”

    “李超才二十六,比陛下还年轻几岁呢。想想秦汉之南越赵陀,他本只是秦始皇派去平定岭南的副将,后来岭南平定,赵陀也不过魏任为龙川县令。秦末大乱,赵陀在岭南杀死秦朝官吏,安插自己亲信,等秦灭亡后,赵陀更是直接起兵兼并了桂林郡、象郡、南海郡,自称南越武王。后来赵佗虽然曾一度归附汉朝,为汉藩属国,可他等刘邦去世后,便又与汉交恶,自立为南越武帝,并与汉一直对立。”

    长孙无忌劝李世民,“赵陀不过是秦的一个县令,都能在南越称王称帝七十余年,其南越国更是传续五代,让南越脱离中原一百余年。陛下,李超可不是赵陀,灞上李氏,称之为大唐第一富豪也不为过,李超更是名满天下,文豪武宗,姻亲好友遍布朝野,与诸大族联姻,本就已经是一门十几公侯,若陛下再给他封王,让他开国,后患无穷啊。”

    李世民摇头。

    “朕始终相信他对朕的忠诚,此次汉京之乱,李超最先起兵勤王,而且功成之后,立即交出兵权,请辞官职,毫不恋栈权力。朕可以告诉你,朕封他为王,他三番五次的上表请辞。李超此人,对这些把握的很好,绝不越线。”

    长孙无忌却气的跺脚。

    “陛下,此次汉京之乱,李超在登州振臂一呼,从者云集,倾刻间就能聚集起一支精锐,一路西进,无人能挡,陛下难道还没注意到李超的惊人号召力和战斗力?若有个万一,臣是说万一,李超想造反,只怕也一样的凶猛啊。如今的李超确实谨慎小心,但谁又能保证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他还是这样?又有谁能保证他的儿孙也这样对朝廷忠心耿耿呢?”

    “当年曹操在世之时,岂会料到曹魏最后会被司马氏篡夺?”

    “再有前朝,杨坚还是从自己的女儿外甥手里篡位的北周皇位呢。”

    “有功不能不赏!”李世民道。

    “陛下,臣不是说有功不赏,而是陛下可以给李超其余的赏赐,但却绝不能封李超为王,更不能让他开国。”

    “陛下,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立即剪灭四方异姓诸王,为何?江山不可共享啊!臣请陛下三思,切莫轻开此例!”

第1059章 异姓王

    日出东方。

    汇集于汉京的三十万南北衙禁军和府兵将士,在外城南门永定门外摆成一个个的军阵。北衙禁军六军加上水师两舰队。而南衙十二卫下诸府府兵,以及勤王军中的民兵等。

    红色镶黑边的禁军,红袍镶蓝边的府兵,以及穿着红袍镶白边的水师,还有直接穿着蓝袍的民兵们。

    永定门大开,今天三个城门洞的城门都大开,直通宽阔的朱雀天街。十六里朱雀长街两旁,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百姓。

    一千名玄甲骑兵列作一字长阵。

    他们今天全都换上了玄色的全身板甲,玄色的板甲发出幽幽光芒,他们坐下战马也清一色都是黑色骏马,战马也都披着黑色的铁甲。

    铁人铁马,如同是钢液浇铸而出来的钢铁骑兵。

    号声起,战鼓响,玄甲骑兵忽然动了。

    他们缓步小跑向前,阵容整齐,铁蹄敲击在天街的石板上发出阵阵轻脆的响起,汇集一起,便如雷鸣。

    天街两边的百姓,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雄装的骑兵,犹如天兵一样。

    李超身披御赐金甲,腰挎玉具剑,骑着金黄的汗血宝马,傲立在宽阔的天街中心。风掀起他的猩红披风,轻拂过他的脸庞,看着向他缓缓行来的这一千玄甲骑兵,他也不由的惊叹。

    集大唐一国之力,现在也不过只勉强凑齐了这么一千全身板甲的具装铁骑。一千具装甲骑玄甲骑铁骑,纯粹就是钱堆积起来的。不过效果确实好,这一千骑驶来,让人感觉万分豪迈,看那些番国部族酋长首领们的脸上表情就知道了,他们完全被震住了。

    骑兵中一将催马快步上前,到李超面前勒马停下。

    “左神策军大将军张公瑾率玄甲铁骑向三军检阅使越王禀报,玄甲铁骑方阵,已经准备完毕,请您检阅!”

    三军校阅,为的是振奋下汉京之乱后的人心,也为了震慑下四方蛮夷,展现大唐的国力。这样的重要阅兵,本来轮不到李超这个尚书令来做三军检阅使的。

    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枢密使或者兵部尚书。

    但李世民钦点,让李超这个前天下勤王讨逆兵马大元帅来做三军检阅使。

    李超举起手回了个军礼,手臂敲击胸甲,“开始!”

    在张公瑾的带领下,李超与枢密使屈突通、秦琼、李绩、兵部尚书李靖,还有五位大都督一起骑马过去,先检阅了一遍玄甲骑兵的方阵阵容,然后阅兵正式开始,玄甲铁骑方阵第一个打头阵。

    他们以整齐的阵容,轻骑向皇城朱雀门一路前行,接受天街两边百姓观看,然后到达朱雀门,接受皇帝、皇后和太子以及宰辅重臣们的检阅。

    神策军玄甲铁骑、羽林军的重装步兵,陌刀战士、弓箭手方阵、弩手方阵,以及神机军的火枪兵方阵、三眼铳骑兵方阵等一个接一个的方阵开过。

    在李超这位三军检阅使看来,这些士兵的方阵其实还只一般,没能做到那种各个角度看去,都能连成线的牛逼程度。但在围观的百姓们看来,这种整齐方阵,已经非常的震慑人心了。

    旌旗飘飘、长枪如林。

    整齐而鲜艳的红色战袍,那洪亮的吼声,有力的步伐,看了都让人热血沸腾。

    随着军乐队的鼓乐声,围观者都感觉自己似乎也成了这传大军队的一员。

    为了今天的检阅,士兵们都特别换上了新军袍,哪怕是民兵们,也都人手一套军袍,旗帜也都是新的,铠甲兵器擦的锃亮。

    在刻意的营造之下,一支威武之师就出现了。

    就连水师,也驾着船自水师入城,在城中运河里游弋航行。

    “校阅过后,士兵们就大都要解甲归田了。”枣红色的战马上,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长孙无忌今天也穿上了铠甲,一套银色的半身甲穿在身上,也让他变得威武不凡。

    披着甲佩着剑,长孙无忌很有儒将的帅气。

    “京师不可能供养这么多军队的,军队尽集于京中,不但供养困难,而且也会使得地方空虚。”李超说道。后来宋代时就喜欢搞强干弱支,弄出庞大的禁军系统,可却大多数集中在京畿一带。

    大唐的京畿驻防兵马由府兵和禁军组成,禁军为常备军,有六军加两水师舰队,不过禁军也不是只驻在京城,而是要轮调到边疆戍卫,以锻炼战斗力。平时禁军大约有三万人在京,另外会有三万左右的府兵轮流到京上番戍卫,因此京中常备兵力是六万左右,一半北衙禁军一半南衙府兵。

    分属南北衙,但又受控于枢密院和兵部,重重制衡,以保证这些驻京武装能够一直掌握在天子的手中。

    经历这次的汉京之乱,大唐的军界自上而下,也在进行着一场严厉的清洗。大量军官被撤职,许多禁军和府兵也被除名。从这次的勤王军民兵中补选了大批的民兵进入南北衙军中。

    “听说太子封文远赵郡王后,你几上辞表。后来陛下更加封你为越国王,文远更是三辞不受,听闻之后,某深感佩服啊。”长孙无忌笑着对李超道,“我大唐贞观之初已经定下制度,异姓不得封王。文远虽说已入宗室属籍,但如屈突通老将军和苏定方将军等,可都是实打实的异姓臣子,虽勤王功高,但封王终究不合制度不是?”

    “我们做臣子的,总得本份。哪怕皇上和太子赏赐,但不合制度我们也不有接受。”长孙无忌一边说一边看着李超。

    李超轻轻一笑。

    “魏国公的话我听明白了,我也正是此意。放心,就算陛下厚赏高赐,我也不会接受这封王之赐的。”

    “文远名列大唐宗室属籍,你也姓李,是皇家人,封王不违制。只是其它七位封王就不太合适了,你说对吧?”

    李超道,“我虽有小功,可也不足封王之赏。回头,我会找其余几位,我们会一起上表力辞封王之赏的。”

    长孙无忌微微而笑。

第1060章 帝王术(第五更,感谢宫锁围城万赏,谢谢!)

    李世民穿着件明黄色的龙袍,头戴着黑色软脚幞头,背着手踏入御书房。

    李超和秦琼、李绩等八位王爵连忙起立相迎,躬身行礼。李世民笑着招手,让大家都随意些,“这里是御书房,不是金殿,没有监礼官,不用这么拘束,大家随意就好。”

    他拉着李超的手,亲切的对他笑道,“阅兵式非常成功,大大振奋了京畿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