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陛下,这是洮州的户口统计,如今洮州一共有一万七千七百七十五户,有口十一万三千余,另有奴隶两万六千余口。有马。。。。。”

    一项项的统计,从洮州户数,到口数,再到奴隶数量,到牛马数量,羊只数量,以及授分的田地数量,公廨田、职田、永业田、口分田等等。

    最让皇帝等震惊的还是里面还有一幅张超呈进的地图。

    那是幅洮州地图,包括岷、宕、芳三州,另外还有一块新纳入的土地,足有南北三百余里,东西二百余里,十分广阔。

    这片本来是黑冶利的地盘,如今被纳进了大唐的疆界。

    拓边三百里!

    每一项都足以让君臣们震惊许久了。

    “洮州人口突破十万了?我记得战前洮岷宕芳四州加起来都不满四万人口。”

    大家惊叹,就算这次张超从关内移民一万户到洮州,那也不过增加了六七万人口吧,再加上战后四州剩下的大约两万人口,加起来也不会超才八万啊,可现在却有十一万多。

    这些人哪来的?

    连李渊都有些奇怪了,朝廷只负责把那一万府兵的家眷移过去。

    宇文士及刚从洮州回来,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战后洮岷四州人口确实不多,但也不止四万的。主要是有好多番部,他们都并不是编户。”

    这些番人虽内附,可没上大唐户口,也不纳税赋,反正很特殊。这也是多年来的一种独特现象,边关对于一些番族部落愿意内附的,都安置进来,他们依然管着自己的部落,也不纳税,就是偶尔上点土产贡品,打仗的时候,跟着打打酱油。

    可张超在洮州,却一改这种传统习俗。

    所有的番人都必须纳入大唐的统治,没有国中治外之民。野利部就是不愿意,结果被张超连根拔起了。

    有了野利部这只死鸡,其它在四州内的那些内附大小番部,最后都老实的上了大唐户口,领取了大唐的身份牌。

    他们成了大唐的编户齐民,甚至户贴上也注明的是汉人,都不再是番族蛮夷。

    他们一样分田均地,也一样得承担租庸调,一样要遵守大唐律法,反正张超手下,这些人完全就成了唐人了。

    虽然好多番人,连句汉话都不会说。

    仅此一项,张超就让洮州的户数人口增加了许多。

    再加上许多关内、陇右的百姓,主动的跑到洮州来落户,因此现在洮州人口达到了近十二万口,拥有一万七千多户。

    比起战前的户口翻了差不多三翻。

    这种业绩,震惊大唐君臣。

    再看看张三在洮州均的田,数量更加惊人,张三呈上的奏报中显示,他在洮州均田授地,洮州总田数已经达到了八百多万亩。

    这敢信?

    八万多顷地啊。

    如果按一丁百亩地,可授八万多个丁男。而大唐的税赋,以租庸为主,就是按丁口授田,然后按丁口征税。

    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服役二十天。

    这等于是一年十六万多石粮,和十六万丈绢,二十四万多匹绵啊。

    就算现在朝廷有移民政策,加战后的宽免,洮州三年免税赋,但三年后呢?这些地,就算按一半来算,也是相当惊人的啊。

    洮州可是边州啊,又不是关中平原和河东河南河北以及江淮、江汉等富裕之地。

    而且李渊知道,洮州还是个牧区呢,那里牲畜业甚至比农业要发达。

    “陛下,臣还有一个好消息!”宇文士及今天非要把李渊他们震麻木不可。

    “哦,还有何好消息?”

    “臣在洮州时,与张文远一起堪探寻找矿产,得陛下洪福所佑,在洮州找到三座大矿山。”

    李渊坐直身子,微微前倾。

    “是何矿物?”

    “一座金矿,一座铁矿,还有一座铜矿。”

    宇文士及自己到现在都还是相当的震惊的,他跟着张超到处逛了几天,然后就发现了三座矿山,还已经由匠师判定都是矿产储量很高的矿产,尤其是那座金矿,听说储量很惊吓。并且,这三座矿山都比较好挖掘开采。

    “能年产几何?”

    “只要有充足人手,那座金矿能年采黄金八百斤。铁矿可采铁矿冶铁三十万斤以上,铜矿可冶铜矿十万斤!”

    黄金八百斤,铁三十万斤,铜十万斤。

    三个数字摆在那里,李渊和裴寂等都不由的呼吸粗重起来。

    这个数字若是放在后世,连个乡镇企业规模都比不上,只能是村级。可是在唐朝,尤其是唐初,却很惊人了。

    唐初不比西汉时黄金开采量大,李渊可是很清楚,这几年朝廷每年的黄金开采量都不到三万两。三万两就是两千斤不到,而现在洮州居然有个能年产八百斤黄金的大金矿。

    朝廷的铁产量稍高,一年约两百万斤,铜产量一年只有约二十万斤。

    洮州一年能产三十万斤铁,十万斤铜。

    这三个数字,一对比,就一点也不少,不但不少,还非常的多。

    黄金虽在大唐不是货币,也很重要,是皇帝赏赐给功臣们的贵重物。因此在有的时候,黄金和铜钱绢帛一样的是硬通货。

    至于铁和铜就更重要了,铁能制铁甲铁盔,能炼钢铸刀剑。这是武器,是国之利器。

    而铜,现在朝廷一直缺钱。缺铜钱,其实就是因为缺少铜原料,铜太贵重。特别是许多铜矿都远在江南和岭南地区,开采、铸造、转运,成本极高。

    江南铸一贯钱,成本得有七八百文钱,岭南铸的钱,加上运费,有时甚至花费到两千。

    造一枚钱,朝廷不但没赚,反而还亏上千文钱。

    洮州发现一座大铜矿,一年十万斤铜,这可是等于原来的一半年产量啊。

    铸一炉铜钱,要用到两万多斤铜,可得钱三千三百贯。朝廷一年一百铸钱炉全力开动,铸三十三万钱,要用铜二百多万斤。

    现在的年产量二十万斤,杯水车薪。

    虽然洮州的铜矿一年产铜十万斤,也仅能铸五炉钱,得一万来贯。

    但起码也是个好消息啊,张超随便几天就能找到一座年产十万斤的大铜矿,也许洮州境内有大铜矿脉呢?

    有了一座铜矿,也许还会有更多呢?

    不管怎么说,这些是好消息啊。

    “朕,都不知道要如何酬谢张文远之功了!”

    臣子太厉害,也确实让皇帝头疼。

    张超这才二十二岁不到,已经是开国侯,上柱国,还是太子宾客,是实打实的正三品。

    再升赏,可就有点太快了。

    他还这么年轻呢,一路这样升上去,以后升无可升怎么办?

    李渊望向老伙计裴寂。

    裴寂收到李渊的眼神,立即会意。

    “陛下可加封其父爵位,赐其妻诰命,赏其田地,赐其美女歌伎。”

    “朕记得张文远之父是宁民县开国男爵位吧,那就下旨加封张铁枪为宁民县开国伯,特封张文远之妻崔氏为荣国夫人。加张文远真封二百,通前共真食封五百户!”

    想了想,李渊又加了一句。

    “赐铁券、恕一死!”(未完待续。)

第366章 免死金牌(为剑染青衣颜万赏加更!)

    “赐铁券、恕一死!”

    皇帝最后一道赏赐,让满殿皆惊。

    铁券,又叫免死券。

    铁券形如筒瓦,铁制。是皇帝分封功臣爵位时颁赏赐给臣子的信物和凭证,由汉高祖起,上面一开始是加官进爵、封侯纳地的凭证,上面刻有受赐人姓名、勋劳、官爵,写有子孙承袭爵位等。

    以铁为契、以丹书之、以金为匮、以石为室,将皇帝与功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将在金匮中藏在石头建成的宗庙里,以示郑重。

    因为用丹书所写,又是铁制契券,因此称为丹书铁券。

    南北朝梁朝时用银字填写,隋朝时改用金字填书,因此也称金券金书。

    铁券一开始只是封爵的凭证,但到了隋唐之时,铁券开始有了免死特权。隋文帝就曾赐李穆铁券,恕其十死。

    李渊起兵,长安称帝后,也颁给太原元谋立功的功臣们铁券。

    李世民、裴寂、刘文静三人各恕二死,长孙顺德等十四人可恕一死。

    大唐立国到如今,总共才赐给了十七个大臣免死铁券。

    今天,张超是第十八个被赐免死铁券的大臣。

    不过若是张超在场的话,肯定对这免死铁券不屑一顾的,因为免死铁券表面上有免死次数的功能,但实际上,真出事了,这免死金牌是救不了命的。

    刘文静可是大唐开国宰相,三省纳言之职,还是太原元谋功臣,特赐铁券、恕二死。可刘文静武德元年刚拿到的免死铁券,武德二年就被杀了。别说恕二死,打折恕一死都没能够。

    因此,免死券这东西,也就是个好看的,皇帝笼络笼络下大臣,真犯事,恕十死铁券也救不了一次命。

    但毕竟是大唐第十八个拥有免死券的大臣了,除了太原元谋功臣之外,张超还是第一个拿到免死券的臣子。

    连手里握着恕二死金券的裴寂都不由的感叹,这个张三,真是个妖孽啊。

    不过李渊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个了,拿这些东西给张超。

    张铁枪由宁民县男,破格加封为宁民县伯。崔氏这个三品官员之妻,本应授郡夫人诰命的,可李渊也破格提了一级,授了只有一二品官员之母、妻才授的国夫人诰命。

    当然,这些其实很虚,宁民县开国伯还是个虚封,没有真封食邑。崔莺莺的荣国夫人诰命,也不过是能穿上国夫人的诰命衣冠,能多领点钱而已。

    张超的免死铁券,这个东西荣誉性能大于实际作用。

    可不管怎么说,这张文远现在已经成了大唐武德朝最耀眼的一颗新星。现在满殿重臣都相信,张超肯定能入朝为相。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