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说的很重,可是听在高顺心中却觉得很窝心,士为知己者死,在董卓将他从吕布手中得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将忠心给予了董卓,而从这一刻起,高顺可以很骄傲的确定,他可以为了董卓,去做任何事情,任何事情。
“主公!”轰然一声,高顺对着董卓跪了下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的一套思想早已牢牢套在世人头上,犹如一道城墙,将世人圈禁其中,是以对“君”,高顺丝毫不觉得跪拜有何难堪,相反,此时除了跪拜,高顺找不到其他可以表述自己心迹的方法。
董卓没想到高顺会再次跪拜,虽然说这次跪拜的对象是自己,可是董卓心中却没有一点喜悦,反而脸色变得有些铁青起来,阴沉的有些骇人:“起来,你知道的,当初若不是你们强烈反对,跪拜之礼我早已废除,是个男人的话,就站起来。”
第220章:血债累累
这一刻,不单是高顺,就是不相干的张裔都清楚的感觉到,董卓是真的怒了。
他们的感觉不错,这一刻,董卓是真的怒了。
高顺的作为,不管别人怎么看,在他眼中,那就是没骨气。他的出身不好,可是多年的混迹生活,却交给了他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你可以一无所有,可是你不能没有了做人最低的底线——骨气。
他很清楚高顺是为了什么这样做的,可正是这样,让他心中越发的愤怒,阶级差异,他没想着去改变什么,也不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是以当初他要废除跪礼被众人劝阻的时候,他就没再坚持。征战天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今天如果说他能心安理得的坐看高顺践踏自己,明天他就可以下令让其他人去做这样的事情,可是,节操呢?
必要的手段是为了能够做成一些事情,可若是为了一些事情而不择手段,不说他手下这些人会不会众叛亲离,最起码他自己就接受不了。
他很清楚自己在世家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是以原本是想耍点伎俩试试能不能将张裔收服的,可是没想到他的这种对张裔的状似“渴求”,竟然给了高顺一种这样的错觉,张裔是重要,可是董卓却绝不会因为他而将高顺“出卖”。
董卓这一怒,屋子中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高顺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感动,身体却听话的站了起来。
“相国高义。”张裔起身,第一次正视董卓,世家出身,正如董卓所想的那样,一开始他对董卓还真没什么好印象,可是董卓的突然暴起,却让他看到了董卓不一样的一面,虽然还是没能让他下定决心,对董卓的看法却改变了不少。
“哼。”鼻孔朝天,董卓转过头不去理他,哼了一声后便下令让人将两人带下去。
“主公,刘焉在益州数载,可是益州大部分权利还是都在世家手中,张裔既然世家出身,主公若是能得到他相辅,必然益州可期,何必为了顺而耽搁主公大业?”见两人被带下,高顺不由出声说道,语气中,说不出的忧虑。
“世家?大汉王朝衰败至此,就是因为这些世家,我董卓能够有现在的势力,是靠着你们一刀一枪打拼出来的,就是我再下作,也绝不会为了讨好世家就置你们于不顾,此事不提了,就此打住,没有张裔,这益州,我照样打下。”董卓不屑的冷冷一笑,语气坚定的道。
“顺愿为先锋,请兵直取剑阁。”高顺当即上前一步,慨然说道。
“好,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高顺,战必用我,每战必克。”董卓哈哈的大笑起来,两年的守关,确实是将高顺给磨的有些狠了,即使是他骨子里没变,可这一身的精气神却一直不能如同之前那样,锐利的让人无法逼视,现在这个模样,才正是董卓想要看到的。
“三日之内,末将必将剑阁攻克。”听了董卓的话,高顺心中也很激动,当即再次高声道。
“不需三日,可还记得之前我让你做的事情?”说起这个,董卓的脸色顿时变了,看着高顺贼贼的笑了起来。
“记得,托主公洪福,顺幸不辱命。”高顺不解,仍旧毫不迟疑的回答道。
“没人走脱,就意味着葭萌关这里发生的事情一时半伙不会传回去,我能用这样高明的计策骗开葭萌关,再骗开一个剑阁有何不可?”董卓一脸自傲,浑然不顾高顺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发白,自顾的吹嘘着,说完后,拿手在高顺肩膀上拍了拍才又道:“那一千套行头我就交给你了,可别负了我的威名,我就在这葭萌关中,坐等你的好消息。”
“果然。”心中暗道一声,高顺的脸色变得很是难堪。
“去吧,我一直都认为你比子义强的,你要加油!”拿眼白了一边的太史慈一眼,董卓哼了一声后,转头对着高顺鼓励道:“等你们这次得胜以后,我亲自为你跟你手下那两百汉子主婚。”
“诺。”怎么走出去的,高顺有点记不住了,是悲是喜他也有些闹不明白,只有高杨氏的身影不时在他脑海中翻滚而现,让他觉得自己应该要加油,董卓这一句话,顿时击在了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晚上的时候,高顺留在关外的三百士卒最先赶了过来,凑成了一支五百人的队伍,而后董卓又大方的将手下的士卒拨了五百给他,而且,手中有着刘璝在,高顺想要打开剑阁的大门简直是轻而易举,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才是董卓所要期待的。
第二天一大早,在高顺的千人队出发的时候,后续的大军仍未赶到,董卓留下太史慈与五百士卒屯守南门后,自己便带着许褚跟三两百个亲卫坐镇北门。
葭萌关中的降卒不少,足有着两千五百余,不过没有刘璝,士卒便如同没有头的蛇,在将其中一千人赶进藏兵洞后,董卓又将剩余的士卒一分为二,剔除出其中的老弱,将精锐交给许褚训练,不过半晌的时间,这千余人就被许褚的武艺所折服。
益州多山,是以士卒多为步卒,而且山地行军的本事比起董卓的西凉兵来说不知好了多少,锐气也许不足,可是耐力却十分强悍,在许褚这员强将的带领下,紧紧半天的时间,就开始展露出其过人的一面。
“你们当兵打仗,为的不过是家中老幼,而如今你们当了这么多年兵,家中吃穿不愁了吗?老幼有所养了吗?没有,你们所有的付出,最后都便宜了那些世家,你们看看他们,一个个富得流油,钱多的花不竭,女人多的发愁不知睡哪个,可是你们呢,你们呢?”傍晚的时候,董卓见许褚练兵一时兴起,当即将一众人招到身边围拢,唾沫横飞的大声叫喊道。
“你们被人强占土地,是谁干的?世家!你们给人劳作最后却饿着肚子,是谁干的?世家!你们谁好容易修来福气娶个漂亮女人却遭人惦记,又是谁干的?还是世家!血债累累啊!为什么你们就没吃没喝,生了病都没钱去看,为什么世家之人就能大鱼大肉,小妾养了一方又一房?血债,血债累累啊……”
士卒懵了,还是第一次遭受到这样的冲击,许褚撇撇嘴,显然对董卓的这一套不怎么陌生,而另外一边,被士卒看管着的张裔双眼无神,傻愣愣的看着董卓神情激烈的大肆抨击着世家大族,却陡然发现自己竟然还辩驳不了,甚至在董卓的大声吼叫下,以至于他的心里都升起了一种真的就如同董卓所说的那样——血债累累!
一时间,所有人就这样诡异的安静着,只有董卓那高高举起的手臂深深烙印在了众人的脑海中。
第221章:剑阁
董卓忙着给士卒“洗脑”,高顺这边也没闲着。
剑阁与葭萌关相距不远,只是半天的功夫就可赶到,不过相较于葭萌关,剑阁就更见奇险了,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崔嵬。
刘璝虽然人不怎么样,可这作用却是不小,有他在,高顺他们一行人甚至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报上了苏固的名号,旁边刘璝几声附和后,剑阁的关门就咯咯吱吱的在高顺眼中逐渐打开。
“不要妄动,等出关时再动手。”一句话,决定了剑阁接下来的命运。
“将军,能否容属下上前劝说一番,这关中守将与我乃是旧识,其人也颇有勇力,或可为主公添一助力。”既然已经投降,刘璝索性就一路走到黑,对着高顺张口询问道。
益州迟迟选不出主事之人,不说这里,就是成都都早已人心浮动,不然他也不会就这么的投降,要知道,历史上刘备入川的时候,益州有多少人想要抱住刘备的大腿,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旧遵从刘璋的命令率兵抵挡,可见其忠心,只是现在,刘焉新亡,其子嗣中谁也没给他一个明确的回复,这让他心中如何能够安然,是以在面对生死时,直接就选择了投降。
“好。”高顺点点头答应了下来,随即对着身边的几个人做了个眼色,几人顿时紧随在刘璝身边。
说是守将,其实还只是一个不大的少年,剑阁不似葭萌关,地处在入益的最前沿,是为蜀道的咽喉,重要无比,也不似靠近益州的梓潼与涪城,梓潼是为大郡,又属险隘,是以成为了抵御外敌的最佳之地,而涪城更近成都,涪城之后,就只剩下雒县小地可作屏障了。
夹在这几处地方之间,剑阁这里虽然因为地势的原因易守难攻,可是还真没被刘焉看在眼里,这守将,其实也就是刘璝自己推举出来的。
对于高顺的不信任,刘璝也没有怎么在意,毕竟是新降之人,这点心里准备他还是有的,冲着高顺再又拱了拱手后,当即拍马迎向正疾驰而来的守将。
“兄长。”来人近前后当即大笑着迎向刘璝,在走进后忍不住在刘璝耳边嘀咕道:“兄长,苏固搞什么名堂,这又是喜又是丧的?”
刘璝没有立即回话,而是将手一摆,让来人身后跟着的士卒退去一边,这才看着来人低声道:“假的,为兄我现在已经投在董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