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7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我们很有可能要在莫斯科城下过冬。”

    根据赫斯曼和古德里安的估计,在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以西地区展开的决战将是非常激烈的!苏联人很可能会投入300…400万人的庞大军力进行抵抗。德军即使取胜,一定会消耗巨大,再去攻击莫斯科实在是没有把握。

    而且莫斯科一旦告急,斯大林必然不惜一切调兵解围。到时候东乌克兰的红军主力必然会北调,乌克兰就会相当空虚。那么德军就能用较少的兵力,从正面和背后迂回包抄,将整个东乌克兰吃掉。

    “比较理想的情况下,”赫斯曼说,“在今年冬季,苏联战场上的战线应该维持在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库尔斯克…沃罗涅日…斯大林格勒一线。”

    因为预料苏联人会将南线的主力悉数调往中路去保卫莫斯科,因此赫斯曼和古德里安就制定了由中央集团军群分兵南下,配合南方集团军群完成对乌克兰的包围后,再东进奔袭斯大林格勒的计划。

    “切断高加索石油产区和莫斯科的联络?”龙德施泰特元帅这时也提出了疑问,“那土耳其会不会加入战争?听说巴本大使一直在做土耳其的工作。”

    巴本大使就是弗朗茨。冯。巴本,历史上在1932年6月1日…11月17日间担任总理的那位。在这个时空他没当过总理,但仍然是天主教中央党(后来基民盟)的领袖,在中央党和祖国党合并后,成为祖国党全国委员会的成员和国会议员。

    在战争爆发后又被派往土耳其担任大使(一战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土耳其军队中服务,因此在土耳其有很多关系),曾经在地中海战役分出胜负后成功推动了土耳其开放边境供德军过境。不过他对这样外交成就并不满意,一直想要推动土耳其加入战争。

    “那是外交部的想法,”赫斯曼轻轻摇头,说,“不过我不认为需要土耳其人参战,因为土耳其人不会白白参战,为了拉拢他们我们很可能要拿出高加索石油产区。而且一旦我们完成对斯大林格勒的占领,战争就很有可能结束,我们何必再拉上土耳其呢?”

    “那如果战争没有那么容易结束呢?”龙德施泰特老元帅问。

    “如果在我方占领斯大林格勒后战争还不结束,”赫斯曼耸耸肩说,“那时列宁格勒多半就会变成女皇陛下忠实的彼得格勒了!那样……我们又怎么能把高加索产油区交给土耳其人呢?”

    赫斯曼对拉拢土耳其人参战其实兴趣不大,因为要和苏联议和,那么最好别拿下高加索石油产区。那里对苏联和俄罗斯太重要了——没有了巴库和格罗兹尼的油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都不大好开了!

    而苏联如果固执地拒绝和平,那么列宁格勒被围困到今年10月差不多也该投降了。到时候不管赫斯曼愿意不愿意,他的女皇朋友一定会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冬宫,在一群被饥饿打败的前苏维埃人的欢呼下,成为真正的俄罗斯君主。

    这样……赫斯曼当然更不能把高加索的石油给土耳其人了,因为那里是奥丽加女皇的财产,将来还会属于德意志帝国的皇后。

    “不必考虑土耳其,”赫斯曼说,“仗我们自己打!如果……斯大林在今年冬天到来前不服输,那么很大一部分俄罗斯人将会变成我们的盟友,奥丽加的朝廷会把他们争取过来的。”

    俄罗斯女皇奥丽加已经在普斯科夫州颁布了《土改敕令》,宣布原苏联集体农庄所有的土地,将一律平分给集体农庄的农民,归私人所有!并且免除三年的土地税!

    如果这个《赦令》如果在俄国农村广泛宣传开的话,只怕有很多俄国人就要高唱起“想女皇,迎女皇,女皇来了不纳粮”了。

    “这样不是更好吗?”北方集团军司令官屈希勒尔元帅有些奇怪地问。作为包围列宁格勒德军的总指挥和俄国女皇的亲密朋友,他是很希望能打下列宁格勒的。

    赫斯曼摇摇头说:“如果我们攻占列宁格勒,那我们和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到时候就会有一场长期战争要打了。”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奥丽加女皇在俄罗斯的号召力是有限的,在俄国农村虽然有很多人想念她,但是在整个苏联,反对她和罗曼诺夫王朝的人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她为了取得我们的支持,必须要放弃整个乌克兰,这会让她的统治在相当部分的俄罗斯人心目中缺乏合法性。”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离合在沙俄时期不是什么问题,虽然那时已经有了乌克兰分离主义,但是势力不大。

    而且在沙俄时期也没有一个“乌克兰国”,后来被人称为乌克兰的地盘那时被称为“小俄罗斯”,居住在那里的人们也是俄罗斯民族的一部分。而“小俄罗斯”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疆域,小俄罗斯人和大俄罗斯人之间的区别也不是很明显,连大小俄罗斯人的语言差别也不大(相当于中国各地的方言)。

    但是经过苏联和波兰这么多年的统治,乌克兰的语言、文字、民族疆域和民族意识都已经形成。乌克兰从苏联或俄罗斯分离,也就成了一个趋势。

    可是对苏联的主体民族俄罗斯人而言,失去乌克兰将是他们永远的痛楚!无论谁弄丢了乌克兰,谁就必然是俄罗斯民族的罪人,而这份罪过不会因为行了一点所谓的仁政就能改变的。

    因为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思想早就透入骨髓,甚至比德国、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还要顽固,想要清除是非常困难的,至少需要一代人以上的去国家化洗脑。

    而且失去了乌克兰的俄罗斯就是一条虫,后世的普丁大帝都没什么招,何况奥丽加这个没有什么执政经验的女流?

    “所以奥丽加没有真正上台,拥护她和想念她的人不少,”赫斯曼轻轻叹口气,“可她一旦真的上了台,那么反对她的人肯定会更多,所以我不希望罗曼诺夫王朝在俄罗斯复辟。如果我们非要如此,那么高加索石油产区必须留给奥丽加,否则她的女皇怎么当得下去?她要干不下去了,俄罗斯的麻烦还不是我们的?”

    女皇要施仁政也得有本钱啊!没了乌克兰后俄国工业肯定不行,农业也没多大希望(乌克兰同样是粮仓),再不把石油产区留给奥丽加,你让未来的俄罗斯帝国政权怎么摆平国内民众的种种不满?

    这可不是分几俄亩地就能一劳永逸解决的事情,因为40年代的苏联是一个城市化水平不低的社会主义国家。

    城市化水平较高意味着分田到户无法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要不然列宁格勒也不会顽强抵抗到现在了!

    而社会主义国家意味着苏联是有很多福利的,比如退休金制度,比如免费的医疗和教育制度,比如基本免费或低价的住房和各种公用事业,比如一大堆效率低下但还得按时发钱发福利的大锅饭国企,这些奥丽加女皇都得背起来,同时还得再给农民好处,要不然俄罗斯人民还得没完没了地闹。(未完待续。)

第851章 大决战 一

    “起来,伟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要消灭纳粹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

    高亢、激昂的歌声吵醒了正在做梦的红军第3集团军政治委员伊利亚。奥克佳布里斯基少将——在他的梦中也有人在唱歌,不过唱的是《国际歌》,红军战士们高唱着这首激励了全世界无产者起来斗争的歌曲,雄赳赳、气昂昂的行进在巴黎的街头,向巴黎公社的英雄致敬……

    可惜,那只是一场美梦,还给正在排列的第3集团军文工团的姑娘们吵醒了。他看了看墙上挂着的时钟,刚刚是早上6点15分。

    现在奥克佳布里斯基同志当然不在巴黎或是柏林,不过也没被困在华沙。他的第3集团军因为是拥有机械化部队的合成集团军,因此没有被安排去困守华沙,而是明斯克保卫战期间被从波兰调往了明斯克。在明斯克保卫战“胜利”后,他又随第3集团军被调到了西方面军的新总部所在地斯摩棱斯克。

    所谓的明斯克保卫战,德国人那边称为白俄罗斯战役,就是斯大林的宝贝儿子雅科夫“背叛革命”的那一役。按照苏联官方的宣传,这场战役成功挫败了德军占领明斯克的企图,保卫了东白俄罗斯,因此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和42年末…43年初发生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和第聂伯河保卫战一起,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的三个重要转折点。

    而这三大战役同样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反纳粹战争的四个关键转折点之三——还有一个转折点就是3月份发生的巴拿马战役。

    在四大转折点后,43年的卫国战争当然要从胜利走向胜利了。所以红军现在的政治工作,就是向基层的士兵和干部们灌输这种思想。

    哦,应该是两种思想。

    一是伟大的卫国战争——这个比较难搞,去年开打的时候还说世界革命呢。现在那些文工团天天唱《神圣的战争》就是因为这个,神圣的战争是卫国战争,不是解放全人类。

    二是宣传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个问题似乎不大。现在德国佬基本被挡住了,除了包围靠近边境的列宁格勒,占领了同样是边境的普斯科夫之外,就没有再踏入苏联“故土”(指1939年前的苏联土地)。

    “亲爱的,你也被他们吵醒了?”

    奥克佳布里斯基从床上坐起来的时候,他的老婆玛丽亚正好推门进来。和红军中大部分的高级干部喜欢把老婆留在后方不同,奥克佳布里斯基和妻子的感情很好,一直都如胶似漆。所以在部队驻防斯摩棱斯克后,他就把妻子接了过来。

    “嗯,”奥克佳布里斯基在妻子的脸颊上吻了一下,笑着说,“快到劳动节了,这可是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个劳动节,文工团得好好表现一下。”

    “唉,可惜不在巴黎庆祝世界革命的初步胜利。”玛丽亚一边帮着丈夫拿过军服,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