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执信并没有受对面于明的影响,仍然按照自己的思路表达完自己的观点。
徐执信的结论可说是再一次的震惊了在场的将领。
坐在帅位上的徐守义听完后轻轻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徐执信所下的结论。环视了一下众人,两旁的将军都已经被眼前的严峻形势所惊醒,不再是一开始那种睡眼惺忪的模样,都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徐守义,静待这位指挥官的作战命令。
“城中可以调用的军队现在一共有多少?”
“骑兵一千,步兵三千五,兵力总数为四千五百人!但布林关周围三镇还驻扎有约三千人步兵,如若还不够,苏格尔。。。。。。”掌管军务的将领立即作了一个简短的汇报。
“知道了!”徐守义挥手打断军务官下面的话。
“徐执信率领一千骑兵埋伏在城外西侧的密林中,明早待阿特伯里军一到,看我城楼上的号令,突袭敌军,记住,此战重在挫敌锐气,千万不可孤军深入!”
徐执信从徐守义手中接过调动军队的令符后,转身出了议事大厅。
之到徐执信的身影小时在转角处,徐守义才将目光从外面的重重雨幕中收回。
“于明率两千步兵固守北面城墙,其余一千五百名步兵留做预备队!”
说完这些,徐守义即起身离开帅位,走进后厅,将众人扔在那里。
而位于最前面的于明似乎从转身而去的城守嘴中还听到一句话。
“这或许是一场谁也料想不到的大战!”
布林关,东西侧都是布林山脉陡峭的山崖。只要看一眼大陆南部的地图,就可以十分清楚的发现其位于东,西布林山脉的交汇处。
事实上,布林关现在所处的地方原本是一座相对矮小的山峦。那时从卡罗尔出发到阿特伯里王国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绕过西布林山脉,从海上到达雅安王国,再转道向东,到达阿特伯里。另一条路是延洛水北上,经过哈斯谷地进入阿特伯里境内,而哈斯谷地是阿特伯里和巴斯尔共同控制的。两条路就行程而言而言,都在一个月以上,而且都要经过第三国的领地。因此基本上断绝了卡罗尔向北部扩张的可能性。而阿特伯里王国却可以联合巴斯尔从洛水的上游顺流而下,只要几天时间变可以直插卡罗尔的腹地。如此情况变造成了两个国家在军事形态和地理上的不均衡状态。
而在当时,卡罗尔正处于向外大肆扩张领土的建国初期,这种军事地理上的不均衡性极易招来亡国之祸。为此,卡罗尔的创建者们动用了当时洛水平原所有的成年男子约十万人,前后花费了十三年的时间,在布林山脉间打开了一个通道,并选择在最高的地方修建了布林关。而布林山脉也因此被人为的一分为二,最后演变成现在人们所说的东布林山脉和西布林山脉。
将近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布林关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墙也被不断的加宽加高,终于成为雄踞于大陆南部的一座著名关隘。
第二十一章
当卡斯尔率领他的两千步兵团出现在山道密林边沿时,也不禁被眼前的这座雄关险隘的气势所震撼。左右绵延数千米的城墙,高约十米。为便于监视城外的动静,距离城墙五里之内的树木一律被砍伐一空,一大片黄色的土地从自己脚下一直延伸到城墙下。
虽然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片宁静,但卡斯尔并没有忘记临行前里梅尔的警告,为防止敌军可能的攻击,特别将五百名弓箭手调到军前,并传令部队一出密林即就地安营。
就在卡斯尔布置好队形,将士们开始动手安营时,远处城楼上的号角响起,搅乱了清晨的宁静。随之而来纷乱的马蹄声更是敲击在每一名阿特伯里士兵的心上。
虽然还没有看见敌人的踪影,但丰富的作战经验使得卡斯尔立刻明白攻击来自于左边,即命所部向右后方的密林撤退,而原先前调的五百名弓箭手正好横在步兵团和布林关守军的中间。
当徐执信第一个绕过密林时,出现在他面前的并不是惊慌失措的敌军,而是五百名弯弓搭箭的弓箭手。
此刻的战场形势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千余狂奔的铁骑是无论如何都停不下来的,这个世上唯一能阻止他们的恐怕只有死亡。
就在徐执信思索的片刻工夫,他所率领的千余骑兵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弓箭手的射程。五百名弓箭手在指挥官的一声命令下同时射出了第一支箭,并且以最快的速度从背后箭筒中取出第二支箭搭在弓上。
一时间,箭如飞蝗,徐执信马上发觉紧随自己身后的几十名骑兵纷纷倒地,而后面的骑兵依旧不惧弓矢,越过倒地同伴的尸首,继续冲向敌人的阵营。在此期间,徐执信执剑在手,磕飞了迎面而来的两枚箭矢,也继续往前冲去。
面对敌方最为迅猛的第一次齐射,卡罗尔方面伤亡的骑兵就已经超过了五十骑,最前面惟有徐执信一骑依旧速度不变的往前冲去。而后面的骑兵也解下背后的弓箭开始展开还击,但由于需要控制座下的战马,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相反又有一批骑兵被敌方射落马下。
冲在最前面的徐执信回头一看势头不对,举起手中剑,示意改变队形,由原先的扇形攻击该为箭形冲刺,以自己为箭头,马上降低了己方的伤亡。
而此刻立于密林边缘的卡斯尔开始示意弓箭手后退,两支五百人的步兵队组成一个方阵,向后撤的弓箭手靠近,准备用厚实的阵形阻挡卡罗尔骑兵凌厉的冲击。
徐执信挥剑第一个冲入敌阵,立刻感到自己陷入了一片人的海洋,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的兵器。斩下两名敌人的首级,并且硬架住一柄长枪的刺杀。但人虽然没受伤,座下战马却已经中枪倒地。徐执信趁势就地一滚,借倒下战马的身形避过敌兵的攻击,在挺身而起的瞬间又斩断了两名敌兵的双脚。徐执信凶悍的打法与精湛的武艺一时让周围的敌人动作停顿了一下,也让他获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其实,徐执信心里很清楚,自己是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了。战场上的战斗和比武场上的对决根本就是两回事情。在比武场上,你面对的是一名对手,可以仔细观察对手的招数,等待最好的机会,也可以用一些虚招来引诱对手,让他犯错误。但在战场上,你面对的是周围洪水般的攻击,个人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惟有抓住一切机会砍杀敌人,最终目标并不是取得胜利,而是在**上消灭他们。
在比武场中,你可以判定对手招数的虚实强弱,即使是如二长老那样的高手,也只能攻击对手一个地方。你只要能够确定对手招数中哪一式是实的,哪一剑是致命的,避过那一剑即可。而在战场上,即使你能判断每件向你进攻兵器的速度和方位,你也不可能完全避开对手的攻击。
因为有两件,三件甚至更多的兵器会同时攻击你,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全力以赴,绝对不会有一招是虚的。而你也惟有避过要害部位,但却绝对不可能避过敌人如潮水般的不断攻击。因此在战场上想要不受伤,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古往今来,凡是在战场上取得赫赫战功的武将,无一不拥有令常人难以置信的生死经历和伤痕累累的身体。
也就在徐执信倒地翻滚的瞬间,卡罗尔的千人骑兵团的先头部队切入了敌阵。一时间,双方将士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马蹄敲击大地引起的阵鸣乱成了一团,响彻在战场上空。
在双方部队接战的开始,局势明显不利于徐执信一方,但随着后续骑兵部队不断加入战斗,加上阿特伯里已经急行军一个晚上,士兵们不论精神或是体力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损耗,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卡罗尔一方倾斜。
原本战场上整个形势就像是一头火龙冲入了大海,大海面对火龙似乎已呈包围的态势,但其龙头却始终没有熄灭。而随后的龙身更是搅得巨浪滔天。原本相当厚实的步兵阵此刻已开始散乱,卡罗尔一方的骑兵已经突进方阵的中央,一旦凿穿整个步兵阵形,阿特伯里军一定会四散溃乱,那时对手必将一败涂地。
身处步兵方阵后方的卡斯尔一看情况不利,亲自率领余下的五百步兵加入到方阵中,一时间,双方又呈现胶着状态。而原先的五百名弓箭手也退了回来,被卡斯尔布置在密林道路的出口处,确保阿特伯里军的退路不至于被截断。
而此刻的徐执信早已见机跃上了一匹战马,与其后赶来的骑兵汇聚一处,率先往敌方阵形的深处冲去。此时的他,不论人,马,都早已沾满了鲜血,如同从地狱出现在人间的血神。徐执信已经分不清楚自己是第几次挥舞手中的剑砍下敌人的首级,整个身躯仿佛都完全麻木掉了。但其头脑仍然异常清醒,开始明白战场上的厮杀和比武场上的决斗有何不同。
现在的他非常清楚,只要凿穿敌方步兵的厚实方阵,就等于击溃敌人的斗志,从而也将获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因此徐执信这只“龙头”正不断的向敌人阵列背后杀去,前方敌人的攻击十之**被他一人抵挡住,而紧随身后的同伴则帮他架开两旁的攻击,使之可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前面。
由于徐执信高超的武艺,以及他一往无前的惊人气势。其所到之处,敌方士兵象潮水般向两边退让,而卡罗尔的骑兵团就象是一枚锥子般深深的刺入敌阵。
战斗持续到此时,阿特伯里军已经颓势尽现,败局已定。身处战场的卡斯尔一看战场形势,也明白再打下去只是徒增伤亡,已无丝毫获胜的希望,便命令全军撤退,自己则率领新加入的五百步兵拼死挡住卡罗尔的铁骑,掩护其他人后撤。但己方退下来的士兵慌不择路,竞相夺路而逃,反而冲乱了自己后方的阵形,场面一片混乱。
徐执信在观察了整个战场形势后,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