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通史(一至四册)-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詈睿渲幸埠斜4婢上埃┐笫寺返囊庖濉G厥蓟省⒗钏棺詈蟛捎梅偈榭尤宓囊奥椒ǎ愦笫咳壕椒炊苑矫妫实酆凸倭疟涑晒铝⒐阎纳偈恕M郎比迳笠荒辏ぃㄖ五а簦幽襄а粝兀┑胤教炜章湎略墒腥嗽谠墒峡獭笆蓟实鬯蓝胤帧逼吒鲎郑率て鹨澹鬃影耸浪锟做执泳辞兀馑得魍郎笔咳酥皇羌铀偾爻睦C稹
  领主残余——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其中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他们虽然受打击,但并不因此被消灭。六国旧贵族,如楚怀王的孙儿心逃匿民间,为人牧羊;楚将项梁与项籍逃避在吴中。又如齐国有王族田假、田儋等人,魏国有公子魏咎,韩国有五世为韩相的张良,这些人都是名族强宗,拥有徒党,等待时机发动变乱。
  大商贾——秦压迫小商贾,对大商贾如乌氏倮、寡妇清却优礼备至,这说明大商贾是统治阶级的一个部分。
  二 被统治阶级
  农民——作为国家主体的农民,受尽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痛苦,迫切需要和平与统一。秦始皇刻石文,与秦群臣颂功德,总是说“黔首安宁,不用兵革”,“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这一类言辞,多少反映出广大农民的共同意志。贾谊《过秦论》也说:秦始皇时,“民莫不虚心而仰上”。足见农民厌恶战争,对中央集权的秦朝表示真实的拥护。由于秦始皇过度使用民力,特别是秦二世,征发闾左贫弱人大修阿房宫,徭役更苦,赋税更重(据汉人说,征收田租,三分取二),农民除了起义,再也看不见有其他生路。前二○九年,即秦二世元年,终于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以前,各诸候国政治情况不同,农民所受压迫也有较宽较重的不同,农民不可能同时起义。又诸侯并列,互相援助或监视,一国农民起义夺政权,别国君主绝对不允许。自从统一以后,朝廷行暴政,全国农民同时受害,一朝时机成熟,便同时并起。秦汉以下整个封建时代,推倒腐朽皇朝的,总是农民大起义;大起义胜利后,总是出现盛大的新皇朝;起义失败后,总是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消灭割据局面,重归统一的总是一个较强的割据者或乘机侵入的外族,而推倒腐朽了的统一皇朝和外族统治的又总是农民大起义。归根说来,保持全国统一,扫除腐朽皇朝,驱逐外族统治,推动社会逐步前进的根本力量,总是农民阶级的阶级斗争。
  小工商——秦认农与小手工业是黔首本业,认小商贾是末业(包括各种不生产的人)。小商贾一般缺乏反抗性,因为秦对他们压迫较重,所以刘邦起义军中,不少是属于这一类的人。刘邦攻秦峣关(陕西蓝田县东南),峣关守将是屠户出身,刘邦给他一些贿赂便投降了。大概小商贾积有军功,可以做官,但终究是极少数。
  奴隶——私家奴隶的儿子(“人奴产子”),同罪人一样,朝廷征发役夫,首先要征发他们。陈胜起兵攻秦,秦二世免除骊山役夫中罪徒的罪和人奴产子的奴隶身分,组成军队,击败陈胜军,可以推想人奴产子有不小的数量。奴隶也是封建统治阶级进行剥削的一种对象,需要给予一些保护,因此,奴隶主要杀死奴婢,必须告官得到允许。汉有大量官奴婢,主要是工奴,汉承秦制,秦朝官府手工业,无疑也使用官奴婢。
  小工商与奴隶,都不能和农民比重要性,因为农民是主要生产者,小手工业、工奴的生产比起来是微小的。秦二世无忌惮地迫害农民,强大的秦朝,就在农民的锄、櫌(打土块的椎)、棘矜(枣木棍)下被打倒了。
  秦二世夺得帝位后,杀长兄扶苏及公子公主二十二人(秦始皇子女)。又杀世将蒙恬、蒙毅。丞相李斯,曾是得秦始皇信任的大臣谋士,也被秦二世、赵高杀死了。秦二世以为从此可以穷奢极欲享乐一辈子。赵高以为从此可以谋杀秦二世,篡夺帝位。中央集权的秦朝廷,实际只剩下秦二世和赵高两个独夫。前二○九年,秦二世元年,阳城(河南登封县)人陈胜、阳夏(河南太康县)人吴广率领被征发的闾左九百人在大泽乡(在安徽宿县)起义,冒用公子扶苏、楚将项燕名义,号召人民反秦。陈胜出身“佣耕”(“佣,卖力也”),是给地主耕田的雇农。他的社会地位很低,没有什么声名,也没有什么政治军事上的才能,可是他一起义,很快就有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步兵数万人。夺得陈(河南淮阳县)城后,陈胜自立为王,国号楚。派人四出略地,各郡县豪强和民众杀秦官,聚众响应,公认他是起义首领,连孔鲋(孔子八世嫡孙)也来投奔,做个博士官。
  在陈胜号召下,旧六国境内广泛地发生了两种反秦武装。第一种是陈胜领导的农民武装,第二种是领主残余领导的割据武装。据赵地称王的武臣,据齐地称王的田儋,据燕地称王的韩广,据魏地称王的魏咎,据楚地称王的景驹,据韩地称王的韩成,都属第二种。还有很多聚众割地或企图割地的所谓豪杰(无赖、土霸),也属第二种。这一种人纷纷起兵,在削弱秦的势力上是有作用的。他们一般有些军事经验,应该成为反秦的有力武装,可是他们的目的,在于掠夺土地,独立称王,谁也不想出力攻秦。这些人彼此互杀,上下相害,忽起忽仆,造成混乱局面,到后来,多被秦将章邯击败或杀死,但割据行为并不停止。
  陈胜自己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缺乏军事知识,将领中只有一个周章,曾当过项燕军“视日”(推算时辰吉凶),算是最知兵法的人。陈胜给周章将军印,率兵西攻秦。周章沿路收兵得车一千乘,兵数十万,号称百万,攻入函谷关,至戏水(陕西临潼县境)驻军。秦二世大惊,令将军章邯率罪徒和人奴产子击周章,周章军大败逃出关。章邯追击,周章军沿路对抗,在渑池(河南渑池县)又大败。周章自杀,起义军失主将不能再战。吴广骄傲无能,被部将田臧杀死。田臧率军迎击章邯军大败。章邯各个击破起义军,陈胜部将多战死。前二○八年,陈胜败走,御者庄贾杀陈胜降秦。陈胜自首事到败死,只有六个月。兴起那样勃然,因为他的行动切合当时社会的需要;败死又那样骤然,因为他有不可避免的两个弱点和一个可避免而不避免的弱点。(一)农民起义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锻炼成坚强的军队,陈胜却过早地遇到了秦章邯军。(二)领主残余分子如武臣之类,借陈胜名义纷纷割据,不肯援助。还有一个是可以避免的,但陈胜严重地暴露了这个弱点。那就是陈胜称王后,骄傲自满,故乡穷朋友听说他做了王,特地来看他,谈些贫贱时的故事,陈胜嫌丢脸,把客人斩首,吓得穷朋友都逃走。他的妻父来看他,也傲慢没有礼貌,妻父大怒回去。他对部下任意杀戮,想提高自己的威权,闹得众叛亲离,没有人敢亲近他。吴广也是骄傲无知,被部将杀死。“骄必败”,陈胜吴广恰恰做了这一真理的实证。不过,陈胜吴广虽然失败,反秦的浪潮却被他们激动起来了,这个浪潮,终于冲毁了秦朝的统治。
  陈胜败后,出现代表农民但主要代表领主残余势力的项籍军和代表农民起义的刘邦军,他们一致反秦,最后胜利属于刘邦军。
  楚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听说陈胜反秦,同他的侄子项籍杀秦会稽郡(治吴,江苏吴县)守,在吴起事,有精兵八千人。项梁从谋士范增的计策,立楚怀王孙心做楚王,仍号楚怀王,自己引兵到定陶(山东定陶县)。项梁几次战胜,便骄做起来,看不起秦军。章邯集中兵力,大破楚军,杀项梁。章邯战胜项梁,也骄傲起来,看不起楚军,率大军渡河攻赵,围钜鹿(河北平乡县)。前二○七年,项籍救钜鹿,遇秦军大战九次,楚军拼死战斗,一个人抵得十个人,呼杀声震动天地。当时各国救赵兵有十余军,筑堡垒不敢出战,将士立壁上看楚兵击秦,吓得心惊魄动,面无人色,项籍已大破秦军,各国兵都隶属在他的麾下,号称“诸侯上将军”。楚兵继续进攻,章邯率全军投降。起初山东人民到关中服徭役,被秦官吏虐待,这时候对秦降兵报复旧怨,激起秦兵的愤恨。项籍引兵攻秦,怕降兵入关叛变,在新安(河南绳池县)城南坑杀秦兵二十余万人。秦主力军完全消灭。钜鹿大战是决定秦亡汉兴的关键。没有这一次大胜,农民起义要受大挫折,但大量惨杀秦兵,关中秦民恨项籍残暴,更坚决拥护刘邦,惟恐项籍得势。项籍军事上大胜,政治上大败了。
  沛(江苏沛县)人刘邦是个中农,自己当亭长,妻吕雉带子女在家种地。陈胜起事,各地响应,刘邦聚众数十人,杀秦沛县令。沛县吏萧何、曹参等椎刘邦为沛公,征发沛子弟,得兵三千人。项梁引兵到薛(山东滕县境),刘邦率众投项梁。项梁给刘邦兵五千人,小将十人,与项籍同为项梁部下的主力军。项梁战屡胜,轻视秦军,被章邯杀死、章邯战胜后,轻视楚军,引兵北击赵,被项籍战败。楚怀王曾与诸将定约,谁先灭秦,谁就做关中王。前二○七年,楚怀王令项籍救赵,令刘邦攻秦,意思就是要刘邦做关中王。前二○六年,刘邦自武关入秦。此时秦二世被赵高杀死,秦王子婴又杀死赵高。刘邦用谋士张良计,破晓关,进攻咸阳。子婴出城来投降。刘邦入咸阳,申明军纪,废除秦严刑苛政,与秦民约法三章(犯杀人罪处死刑,伤人及盗贼按轻重治罪)。秦民大喜,惟恐刘邦不做关中王。项籍大破章邯军,引大兵四十万入关,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项籍自以为已定天下,驱逐楚怀王,自号西楚霸王,有地九郡,建都彭城(江苏徐州市)。其余土地都封给诸侯王凡十余人。刘邦被封为汉王,都南郑(陕西南郑县)。三分关中,封章邯等三个降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