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通史(一至四册)-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谑觥!笆炀段难 防怼焙汀坝π氡ゾ酢绷骄浼炊偶沂鳎健笆俏峒沂拢舜郎锨椤薄W慵谕谖浼坛屑已б沧魇恕3跹У牟街枋恰懊倬湫轮桑榻饴病薄W鹘迨匦胂戎桑贡匦胗檬伦既罚槁玻率潞耸担坏テ炯且洌庖彩鞘鳎还幌缶段难 贰⒈ゾ趿骄涫粲诟臼鳌6攀杏钟信悸圩魇ǖ木渥樱纭靶率陌兆猿ひ鳌保坝锊痪怂啦恍荨保际撬狄每喙Χ土妒洌牒圩魑姆ā拔ǔ卵灾袢ァ保灰馑肌U饫锼稻诵戮洌皇窃斐銎婀钟铮翘逦锷羁蹋酥荒芗党隼慈春芷匠W匀唬皇谷烁械降褡量滔鞯暮奂!H纭跋赣暧愣觯⒎缪嘧有薄碧寤嵛锴椋溉牒晾澹词粲谡庖焕唷@钔醵湃沂校嘤写死嗉丫洌⑻剖擞胪硖剖舜笥星穑浞ň褪潜曜贾弧6鸥ψ魇唤鍪侨》ㄓ谌寰础杜继馄匪健胺ㄗ匀寮矣小保痪褪嵌云肓菏耍膊扇∪险嫣龋堑某ごΓ缢怠安槐〗袢税湃耍宕世鼍浔匚冢耘是我朔郊荩钟肫肓鹤骱蟪尽保Ч湃饲宕世鼍洌环掀肓喝耍缢怠扳仔盼恼吕细桑柙平”室庾莺帷薄S肿猿啤捌难б酰┖危ㄑ罚┛嘤眯摹薄b仔抛允橇耗┐蠹遥鹾卧谄肓翰⒉凰闵铣耍鸥λ淙豢钟肫肓鹤骱蟪荆⒉荒ㄉ匪堑某ごΓ扑汤畎资扒逍骡卓∫荼尉保炙怠袄詈钣屑丫洌埔躏保鸥Χ遭仔乓鹾稳肥凳强醋魇Ψ叮廖耷崾拥囊馑肌K裆贫樱匏谎В猿晌姹钢谔澹沤袷酥蟪傻奈按笫恕T。ㄒ粽飠hěn)作《杜甫墓志铭》,评李杜优劣,说“余观其(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杜甫字)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这里指出杜的特长,是恰当的,由此抑李过甚,那就不当了。大抵可以扬杜却不可抑李,犹之可以扬李却不可抑杜。韩愈是反佛老的健者,李白一家人都信道教,“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韩愈并不因反道教贬损李白诗应得的崇高地位,足见他的地位是不可撼摇的。
  安史乱后,肃代两代,唐朝国势由极盛突然损坏,由上升急剧下降,以李白王维为首的盛唐诗人,几乎全部停止了创作。其中如“清诗句句尽堪传”(杜甫诗)的隐居诗人孟浩然,早在开元末年死去。其余如写边塞情景的诗人岑参和高适,也很著名。他们写边塞诗是在天宝年间,这时候唐玄宗好大喜功,轻启边衅,天宝时候对外战争,一般是侵略性战争,伟大的军事家王忠嗣宁愿失官不愿服从朝廷乱命,可以想见战争是什么性质了。高、岑以肯定的态度歌颂这些战争,论者认为是爱国主义的诗人,对外侵略怎么能说是爱国呢!二人都活到唐代宗时,高适还做过节度使。他们的诗,都没有真切地反映安史乱后的社会情形,足见边塞诸作,只是迎合唐玄宗时发动战争,开边境立武功的风气。杜甫《兵车行》、《前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作,对朝廷贪边功行暴政采取明显的反对态度,岑、高诗自有擅长不可贬损之处,但政治上不及杜甫较有见解。岑、高以外,王昌龄也是著名诗人,他尤长七绝,内容多是征夫闺妇的乡恩离愁,最宜于当时歌唱者的采用,诗篇与王维李白同样传播在乐人间,因之诗名甚盛。天宝年间,形式上唐国势还在上升,实际已是腐朽之极,濒临崩溃,一般诗人多歌诵升平,很少有人能预见危机。元结不同众人,在天宝六载,作二风诗(《治风诗》、《乱风诗》各五篇),《乱风诗》中有《至惑》一篇,序云“古有惑王,用奸臣以虐外,宠妖女以乱内,内外用乱,至于崩亡”。《至惑篇》显然是指斥唐玄宗。元结又作《系乐府》十二首,其中如《贫妇词》、《去乡悲》、《农臣怨》等篇,也是代贫苦人发出愁怨的呼声,特别是《闵荒诗》一首,以隋炀帝比唐玄宗,说“天国正凶忍,为我万姓仇”,同情人民的立场非常明确。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诗》,虽然也是强烈谴责腐朽政治,比起元结来,却不如元结能直斥唐玄宗。杜甫对君主不敢直斥,总是有意回护。假如当时有许多象元结那样鲠直的诗人,一致为人民呼号,唐玄宗固然未必就此醒悟,但作为诗人,却不可不表示应有的政治识见,在这一点上,元结应是天宝年间的第一人。
  唐代宗时,元结任道州刺史,作《春陵行》及《贼退示官吏》两诗。《舂陵行序》云“道州(湖南道县)旧四万余户,经贼以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呜呼,若悉应其命,则州县破乱,刺史欲焉逃罪;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必不免也。吾将守官,静以安人,待罪而已”。诗中有“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赢。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挞之”等句。元结宁愿免官,不肯逼迫穷民,这是当时最有心肝的好官。《贼退示官吏》诗有“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句,有些官实际上不如贼,至少与贼无大异,他被逼作贼,想弃官归隐,归隐是封建士大夫唯一可走的道路,因为他们不会站在农民起义一边,又不甘心作比贼不如的官,最好的前途,自然是做个无官职的地主,享受闲居的乐趣。要求他们有反抗朝廷的积极行动,那是不合实际的奢望。杜甫读到元结的两篇诗,热情称颂,认为“知民疾苦,得结辈十数公,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万物吐气,天下少安可得矣”。杜甫对人民的同情心,与“致君唐虞际”的忠君心相结合,正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元结在《筐中集序》里,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南朝风气,他所作诗全是古风,事实上唐时律诗已经开出广大的新境,远非南朝所能比拟,唐诗人多能古近两体并长,诗苑因而特别繁荣,元结不作近体诗,以为时之作者,烦杂过多,歌儿舞女,且相喜爱,不合风雅之道,想要“变时俗之淫靡,为后生之规范”。他这种矫时俗的议论,与韩愈相同,韩愈用来矫文弊,获得成功,元结用来矫诗弊,却不发生任何影响,因为他的主张太违反唐时诗的趋势。
  韦应物与元结同时,刚直的性格也相同,表现在诗风上却有显著的不同。韦应物《示从于河南尉班》诗中有“立政思悬棒”句。曹操任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悬门上,豪强犯禁,即用棒打杀。韦应物要学曹操悬棒杀豪强,足见他原来是个刚强人,因受腐朽势力的折磨,变刚强为柔和,写出清闲恬淡的诗来。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日常生活是焚香扫地而坐,只和顾况、刘长卿、释皎然等人唱酬为宾友。他自称做官也是坐禅,他也象陶潜那样,有时候猛气不能自抑,流露出对腐朽政治的愤怒,如杂体五首,都是有所指斥,尤其是《古宅集妖鸟》一首,痛责满朝官僚贪鄙无能,《春罗双鸳鸯》一首,写剥削与被剥削两个阶级的苦乐绝对不平。韦应物诗里,偶然露出这样的真情感,说明他并非心如死灰,因此,韦与陶可以相比拟,不过,闲静的气息,韦不如陶,陶生在晋朝,受玄风影响,陶诗成为玄风的最高表现,韦处在唐朝,没有陶的时代精神,尽管风度学得相似,气息终究不能相同,陶韦并称,韦不及陶,盛唐诸诗人中,韦却是唯一的闲淡诗人。
  三 中唐诗人
  盛唐中唐交界处,不必机械地划分,唐代宗大历年间有不少著名诗人,其中卢纶、韩翃(音宏hóng)、刘长卿、钱起、郎士元、皇甫冉、李嘉祐、李端、李益、司空曙等人,号称大历十才子。他们多是天宝年间进士,正遇安史大乱,他们做的诗,没有一人能象杜甫反映现实。伸张正义,足见这些人不过是能作诗的普通文士,做诗不能表现时代的特点,只能被看作普通文士做普通诗。杜甫死后(大历五年杜甫死),经过一个不长的时间,到了唐德宗时,杜诗的影响深入诗苑的各方面,几个大派别都是从杜诗派生出来。中唐诗苑盛况并不亚于盛唐,所差是在一些作者,虽然各有创造,自成大家,但未能超出杜甫已经开辟出来的境界。从这一点说,中唐比盛唐不免落入第二流。
  中唐诗人影响最大的无过于白居易和元稹。白居易和元稹都扬杜抑李,白居易与元稹论文书里说,杜诗千余首,尽工尽善,比李白更好,不过,杜诗如《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等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句,也只占十中三四。这说明白居易学杜甫,着重在学杖甫为劳苦民众呼号的诗篇。因此,他得出作诗歌的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在唐宪宗初年,身任谏官,每日论事,有些不便明言直说的事,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意见,希望皇帝听了有所改悔。这一类诗有些题为新乐府,通称为讽偷诗,这是白诗中最有人民性的部分,学杜相似的也是这一部分。讽谕诗是白诗精华所在。他说,我诗得人喜爱的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等篇,时人所重,却是我之所轻,我的讽谕诗,意思激切,言辞质直,人们不喜爱,百千年后一定会有人喜爱。白居易自称“志在兼济,行在独善,讽谕诗,兼济之志也”。白居易志在救济民众,与社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同一心情,杜甫诗写当世时务,号称诗史,白居易讽谕诗也写时务,同样是诗史,诗人对民众没有深切的同情心,是不会冒险作诗史的。
  白居易与诗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