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半期不得不退居“二线”,而把直接管理权交给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从而为“文革”他的再次夺权埋下了伏笔。 
  八十年代邓小平的经济改革,也首先从农村改革开始,农民通过“包产到户”某种意义上返回了传统经济结构,以家庭或村庄为基础重建经济,在短短几年内使中国农村全面复苏,中国政府也因此一举获得了继续进行城市改革的基础。九十年代至今,情况变得复杂了:一方面,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经济神话”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增长速度,全国大、中城市高楼耸起,五光十色;另一方面,由于中共坚持滞后政治改革,使极度扭曲的经济—政治结构持续地向城市和权力/利益集团倾斜,九亿农民再次成为被残酷剥削的对象,2004年获得“尤利西斯报道文学奖”首奖的《中国农民调查》已经清晰报告了近年中国迅速“黑社会化”、“黑手党化”的现实。 
  在这个大背景下,“吃”和“食品”再次成为焦点,这里也同样有两面:一面,城市里“吃的文化”极度蓬勃、甚至疯狂。成千上万的饭馆、琳琅满目的市场,遍布各处,人满为患。从官商互相拉关系,到老百姓朋友间的聚会,在“吃”上花样翻新、一掷万金。另一面,半个多世纪的共产党专制,把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权力思维方式,充分扩散为对全社会人心道德的恶性污染,“吃”的高利润,直接诱使食品制造者们毫无道德地以假冒真、以次充好、甚至任意添加化学毒素——只要能让食品好看,有助于拉顾客上钩。法制的松弛、权力的介入,使这种黑社会行为也大规模进入了中国出口食品工业,并已经引发了多起国际争端和抗议。我在国内的朋友,早已在互相警告:千万不要——至少尽可能少地——到外面吃饭!因为自己在家做饭,至少还有选择材料、清洗准备这最后一道防线,而出去吃饭则无异把自己“交给”毒药制造商,损失钱是小事,简直就是自杀和任别人屠杀。一个以悠久“美食”传统著称的古老文明,堕落到这种程度,不能不令人感到恐怖!我们可以说,人为的“食品污染”是一场对人类健康和道德底线的无声挑战,它正在整个中国大地上进行! 
  二,作品:中国最重要的报道文学杂志“报告文学”,在其2004年9月号上发表了《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长篇报告文学。是正面突破这个当局讳莫如深的禁区,深入黑洞进行第一手材料调查,以具体完全的事实、通过精美的文学构思写出的第一部有关这个题材的作品。作者周勍系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成员,他对此题材长达两年的调查,其艰难危险的程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比跟踪毒犯还要惊险!”。 
  因为食品直接涉及国内国际人们的生命安全,造假者——特别是与当权者勾结的官方造假者——知道事关重大,因此绝对不惜用杀人灭口来保护自己。这给调查增加了巨大的困难。即便如此,整部作品读来仍触目惊心。例如:被中国老百姓列为“开门七件事”中的首要生活必需品食盐,却成为频繁引发中毒事件的毒物:山西万家灯火大酒店造成168人中毒、陕西省乾县造成115人中毒、吉林省长春市因不法分子用亚硝酸盐投毒,造成117人中毒。再如,四川人引以为傲的的四川泡菜,成都的部分企业却是用“敌敌畏”炮制的。泡菜厂的老板说“我们根本不吃自己做的泡菜,只给外地人吃。”又再如,不久前北京召开的食品安全高层研讨会上,有关专家估计,我国每年实际发生食物中毒例数至少在20—40万人;“约三分之一人的癌症是吃出来的。”又又再如:由于食品添加剂(激素)的作用,性早熟急剧逼近中国孩子,7岁女孩来月经, 6岁男孩长胡须,屡见不鲜;男性精子浓度从过去至少五千万下降到三千万…… 
  《民以何食为天》的标题,就把中国的古话翻转成提问:一个“何”字,应当被理解成“如何”、“怎么”——当“吃食”已成为这种毒品工业,人们还如何能以它为“天”?“食品”的目的是生命、是养生,可现在食品生产的目的,却恰恰谋财害命、是死亡。“何”——也是“为何”、“为什么”,为什么“食品之天”会演变到如此地步?这与其说是在向黑暗的经济势力提问,不如说是在向中国整个畸形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被彻底败坏了的人性道德提问。 
  全书的基本结构,分为六章,轮廓如下: 
  第一章:作者通过大量事实,展示了中国食品消费、生产过程中惊人的污染现象,更可怕的是,这些毒品污染并非无意识犯下的错误,而是清清楚楚地刻意人为,目的只有一个:欺骗顾客、牟取暴利。以激素催长蔬菜,以 
  避孕药喂养甲鱼,等等等等,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中国食品工业,堪称一场被害者们无从逃避的“谋杀”。 
  第二章:作者列举中国食品在国际上被检测的情况,从欧洲、美国到日本,甚至香港和新加坡,凡是采用国际通用食品安全标准的地方,中国生产的食品都被发现严重违反安全规定。中国食品采用国际安全标准的比例目前仅为23%,由此引起的禁运、禁止入口、禁止出售或销毁等等“贸易战”,屡见不鲜。中国出口的污染食品,已经构成对世界饮食者健康的巨大威胁。 
  第三章:民以食为天的“天”终于被撕破了。本章列举了大量调查来的第一手材料,从五个层次上揭示食品安全问题:1,中国传统小吃的信誉堕落,中国饭馆的质量惨状;2,近期触目惊心的食品中毒事故;3,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流入城市打工的无组织农民)的食品质量极度低劣、国家对此完全不闻不问的冷酷态度等问题;4,解剖安徽省阜阳发生的毒奶粉事件及由此揭开的一系列谎骗事件;5,国际上曾经发生过的若干重大食品中毒事件。 
  第四章:由于销售市场“瘦猪肉”走俏,一种被中国人称为“瘦肉精”东西,也大为流行。“瘦肉精”原产于美国,是一次偶然把治疗哮喘的药品放进猪食后的产物,用它喂猪能使猪毛色光亮、肉色红润。但它的化学元素其实含有剧毒。作者列举了一系列“瘦肉精”中毒事件,但真正的问题,却在于八个与此有关的政府部委却管不了这“一头猪”! 
  第五章:食品污染的真正原因是人心污染。在一个恐惧和谎言成为制度的国度,贪图利益而放弃原则、自己赚钱而不管别人死活,正是流通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当金钱和权力联合,暴利可以直接流入当权者的私囊,尚存的良心个人或媒体,讲出真相要冒极大风险。冒险揭露“萨斯”病毒和禽流感问题的人们,被当做政治敌人迫害就是证明。 
  第六章:作者指出,进行明确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治中国恶劣食品安全状况的唯一方法。法律法制、新闻监督、赏罚分明,是唯一的清洁剂,只有这才能根除那些比有毒食品还可怕的贪官污吏——中国社会和人心里的“癌细胞”! 
  三,推荐: 
  我为什么推荐《民何以食为天》参加“尤利西斯报道文学奖”评奖? 
  (一),题材新颖重大,极端具有普遍性: 
  有几个人没有去过中国餐馆?谁不知道中国著名的“ 
  美食传统”?今天的世界上,哪个超市里没有几种中国制造的食品?但中国食品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第一直接事关全中国十三亿到十五亿人口,第二绝对不止于此,它也事关全世界数十亿人的健康。谈论中国现实的书很多,但从食品这个“第一现实”切入者,从未有过。它触目惊心,极具感性。中国老话说:“病从口入”,这部作品,由“口”探讨到“心”,既充满刺激又具有深度,我相信读过的人都会被震撼。 
  (二),充实的第一手材料: 
  调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犹如进入一个黑洞,而且因为直接涉及社会负面影响而被政府官员列为机密,使作者在发掘、寻找第一手材料时,遇到巨大的困难和危险。本书的力量,正在于首次公诸于世的大量原始素材。作者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调查,寻访了众多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并查阅中国内外大量公开或内部出版物,通过极为具体的人物、事件,以清晰的时间地点和数字信息,令本书的内容扎实、可靠可信。 
  (三),主题明确,思想深刻: 
  食品污染问题,是一场“静悄悄的战争”。它看不见血腥和硝烟,实际上更为残酷恐怖。本书的写作,直指食品安全的核心——人的生命安全。无视食品安全其实就是无视人权:人的生命权、生存权、知情权、思想和言论权。中国的食品污染中,人为因素极大。本书揭示,极度扭曲的政治结构加上所谓市场经济,可以把经济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蓄谋犯罪。这场战争,正是人类之“恶”对人类良知发动的大规模战争。中国食品污染问题开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二十一世纪不仅没减弱,反而急剧恶化。这座人性废墟,正是共产专制结出的恶果和苦果。中国人在过去贫穷中失去的权利,现在在“中国经济神话”的表面下仍在失去,而且愈演愈烈,连整个世界也面临着被卷入的威胁。结论:食品问题的本质是政治制度问题,改变食品安全必须从改变政治结构入手,本书给出了所有“中国问题”的共同答案。 
  (四),形式和语言: 
  作为报道文学,此书把“报道”和“文学”的观念结合得很好。全书构思犹如六个乐章,不是平铺直叙采访过程,而是分为纵、横两个向度:纵向上,紧扣“食品安全现状调查”,以相关的思考为贯穿发展;横向上,展开大量材料,为思想提供论据。如此层层深入,立体地建立起一个文学的文本空间。全书读来内容充实,视野开阔,想象丰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