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泽东或者华国锋,那注定是要杀头的反革命口号或标语!仅此,我认为就是那一个短暂的时期,对广大农民甚至整个中国来讲,都不失为一个较为舒畅的“艳阳天”。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3年1…5月份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为每月1。78千克,占肉禽类消费比重的62。23%。有着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每年人均消费口粮两百多公斤,蔬菜一百多公斤,肉类二十多公斤, 
  食品安全不但事关十三亿人的福祉,而且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肉类产品的产量也开始令世界瞩目:1980年猪肉产量已占国内肉类总产量的88。8%;1985年中国禽蛋产量开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禽蛋第一生产大国;1990年肉类产量又开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肉类第一生产大国。而从1988年到1998年的10年间,中国肉食消费量增加了一倍多,人们戏称:中国人已开始由“食草性动物”向“食肉性动物”集体过渡了。 
  也许凡事都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吧,随着生猪产量的逐年增长,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也开始由“爱肥嫌瘦”向“爱瘦嫌肥”转化,仅以首善之都北京为例,在1960年代,肉肥膘厚的为一级猪肉,每斤0。95元。肥膘中等的为二级,每斤0。84元; 肥膘在一厘米以下的为三级,每斤0。75元。等到了1980年代初,当北京的肥肉价格还高于瘦肉时,可当时香港的瘦猪肉已卖到11块港币一斤,而肥猪肉却降到0。8元一斤,其间价格差为10多倍!这和眼下北京市场一斤瘦猪肉一般在8元左右,而每斤三、两块钱的肥猪肉却少人问津一样!这是多么大的价格变化。 
  而养殖一头瘦肉型的猪,从畜种到成猪,其成本要比养殖一头普通型的猪高出许多,仅购买良种猪的花费与相对长的养殖期就使得不少养殖户无法承受。而瘦肉精每千克成本只有1600元左右,而卖出价却高达2500元,且用了药的猪毛色光亮,臀部肌肉饱满发达,生猪卖相非常抢眼,而屠宰后的猪肉由于瘦肉精的蓄积,色泽鲜红诱人,十分抢手,为市民所青睐,由于销售市场“瘦肉”走俏,一些商贩和调运户来到了产区,指定要收购喂养过“瘦肉精”的瘦型猪,有的携带“瘦肉精”直接与养殖户联系,并承诺喂养过“瘦肉精”的生猪收购价每公斤提高约0。1元(每头猪约20元),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使得一些兽药饲料经营单位和部分养殖户开始非法经营、使用“瘦肉精”了。用“瘦肉精”把一头普通猪催变成瘦肉型猪,前后只要10…20天左右的时间,成本仅8块钱,净利却高达22块钱,利润率为275%!这就应验了那位大胡子的犹太哲学家马克思已被引用烂熟了的名言:一旦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大起胆来,如果有了10%的利润,它会到处被使用;有了20%的利润,它就会活跃起来;有了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有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为了300%的利润,它就不惜犯下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而“瘦肉精”的利润率距离马克思框订的杀头线仅仅差25个百分点,如此巨大的暴利驱动,你说其发展和流传怎么能不疯狂且变态呢?   
  瘦肉在中国变成谈虎色变的精怪(1)   
  利益是一只看不见的调剂市场的魔手,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肥瘦猪肉需求变化而带来的价格差异,在同一头猪身上如何能创造更多的瘦肉便成为一个焦点。也正是当年那些发明创造并向中国传播了营养学、猪能产生大卡热量等科学知识的西方科学家,又发明了一种可怕且能把瘦肉变成骇人的精怪的“瘦肉精”,近而危及到所有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又一次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瘦猪肉恐怖”。无怪乎斯坦福大学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保罗?伯格在谈及科技进步和社会伦理的关系时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在观看历史的重复。”而这也正好就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肉食品市场所面临的令人悚然的现状,我以为,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问题的根源。还是让我们循着“瘦肉精”的流播轨迹,来一番溯本追源吧。 
  1980年代初期的美国,是一段雄心勃勃且蒸蒸日上的提升期。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创造欲望的年代,特别是在高科技和生物工程领域里:计算机这个注定日后要变成美国从全世界吸钱的巨大机器已经开始启动;科学家们已从胚胎细胞中克隆出完整的青蛙……而也恰恰就是对这些新发明、新创造所带来的巨大的营利空间和前所未有的便利的憧憬,使公众便松驰了对科学滥用的警惕。 
  于是,在美国一家公司里,可能是一个并没什么名气却爱瞎捣鼓的青年研发人员,不经意的将一种叫做盐酸克伦特罗的粉状物放到做好的猪饲料中,奇迹出现了!随后,这一方法又用到牛的饲料之中了。于是,一条建在利润最大化基础上的产业和资本组合的链条,顺着由发达富裕地区递次的方向往全世界延伸。一时间,财源滚滚,皆大欢喜,特别是那些有资本支撑能在第一时间用上瘦肉精这个新发明的国家和地区的既得利益者们。可是好景不长,当人们还沉浸在掘得第一桶金的满足和对未来由此产生更多桶金的美好憧憬中时,意外却发生了—— 
  以斗牛士和足球闻名于世的西班牙,却意外的成为“瘦肉精”在全球的第一例受害个案:1990年的3月,135个分属43个家庭的西班牙人,可能是一同观看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足球比赛或者一场惊险刺激的斗牛表演后,这些性格和气候一样火热的男女们便一同聚餐,席间自然少不了他们平素的最好——牛肝汤。一场集体中毒的悲剧发生了,所有在场的人都程度不同的出现了心跳加速、肌肉颤抖、头痛、恶心和忽热忽冷等症状。一时间,“瘦肉精”在当地引发的恐惧超过了席卷欧洲的“疯牛病”,人们谈“瘦”肉色变。这便是“瘦肉精”公开向众人们示威的全球第一例“瘦肉精”案。 
  同样是沿着当年“瘦肉精”获利的由富及贫的扩展路径,“瘦肉精”的毒副作用也开始在一些欧美国家显露狰狞:不断发生的中毒事件有1990年3月至1990年7月,西班牙中部发生125起中毒事件。而随后从1992年1月至1994年又在西班牙北部发生359起致使232人中毒的事件中,约占97%人员因食用猪肝引起中毒症状出现。1995年意大利也相继发生了16起中毒事件,法国共发生22起中毒事件…… 
  正当欧美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发如何应对“瘦肉精”的危害时,也就是西班牙“瘦肉精”牛肝集体中毒事件的第二年,中国的一些所谓学者开始从国外引进“瘦肉精”,并将“瘦肉精”当作一种“可以提高生猪瘦肉转化率的科研成果”,开始在沿海地区的饲料加工厂和养殖专业户中大面积推广。且在当时及以后的推广中只介绍“瘦肉精”的正面效果,不提及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残留和安全问题,对国家相关的禁用查堵情况也未做标记。并且在1996年,意大利再次发生了重大食用“瘦肉精”牛肝和牛肉集体中毒后,这些人还固执地坚持“瘦肉精”的作用利大于弊?!科学失去了道德人伦的制约,注定沦为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 
  在接触到的“瘦肉精”中毒案件中,最令我揪心的莫过于浙江省农工党常委、省政协委员方丽槐先生的一段亲身经历:高考对一个中国家庭来讲,其重要性你只要在高考那几天随意到全国各地的任意一个考场去看看就明白了!今年高考那天,一位朋友给尚在外地为本文采访的我打电话讲,她自己刚才哭了。我惊问原因,其曰:“刚才路过高考的考场,想起自己当年渡过的黑色七月,进而触景生情!” 
  可方先生的女儿却意外地遇到了不幸——就在高考的前三天,方先生的女儿突然说:“爸爸,我的手发抖,连一条直线都划不好。”做父母的这时候别提有多着急。事后经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查发现,原来孩子是喝了自己妈妈亲手为她炖的含有“瘦肉精”的乌鸡汤之后染病的。这次考试关乎着一个孩子的一生,同时也关乎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实在是令人胆战心惊啊。幸而,在日前浙江省政协协商“平安浙江”问题的会议上,方丽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始谈到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而最有戏剧性且有点因果报应的则是“‘瘦肉精’”误当苏打粉,肉粽子放倒四口人的案子:今年端午节前夕,广州某镇的农妇廖某为了过端午节,特意准备了1。5公斤糯米包粽子,由于前几年一直用瘦肉精养猪,没有注意到菜橱里还剩下50克“瘦肉精”未处理,并与苏打粉放在一起。她无意中把“瘦肉精”误当苏打粉倒入糯米中搅拌,见糯米一直未变黄,认为是苏打粉失效,为此用清水冲洗两遍之后,又向邻居借了一点苏打粉。下午4时,廖某及儿子、儿媳和4岁的孙子见粽子已熟,便吃起了粽子。一小时后,廖某一家除丈夫和女儿未吃粽子外,已吃粽子的4人相继出现呕吐、胸闷、心悸,腹部感到不适,晚上送入卫生院进行催呕、速尿等处理后,当晚11时20分由卫生院送入市医院抢救。 
  据市院内科医生介绍,“瘦肉精”含有盐酸克伦特罗,若服大量盐酸克伦特罗将会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幸好廖某认为“苏打粉”失效,用清水冲洗了两遍,才免遭更为严重的后果。 
  而真正引起了海内外注意中国“瘦肉精”现状的,则是最近一期由新华社主办、旨在将主流读者重新吸引回主流媒体的《瞭望周刊》在显著位置刊载了由名家丁聪配画、陈四益撰文的图文并茂的《瘦肉精》妙文。但第一个为中国“瘦肉精”危害和食品安全敲响警钟的地方则是香港:1998年5月,刚回归不到1年的香港同胞因食用内地供应的猪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